LEGO MT-1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班 周建興所指導 陳蕙如的 應用互動式學習之實體化教具設計—以程式邏輯、生理解剖學與沉浸式劇場創作為例 (2019),提出LEGO MT-1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互動式學習、實體化教具、程式邏輯、生理解剖學、沉浸式體驗。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長期照護組碩士在職專班 楊尚育所指導 林宇宸的 創新桌上遊戲介入輕度認知障礙高齡者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之成效:以珊米機器人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珊米機器人、MCI高齡者、認知、日常生活功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LEGO MT-10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EGO MT-1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互動式學習之實體化教具設計—以程式邏輯、生理解剖學與沉浸式劇場創作為例

為了解決LEGO MT-10的問題,作者陳蕙如 這樣論述:

數位化時代,數位教材也漸漸的變成學生自學或是老師們課堂上重要的教學輔具,本論文設計三種互動式教學教具。其中針對3-7歲學齡前孩童所設計的程式邏輯訓練教具,包含「程式邏輯學習板」以及「電子書系統與任務地圖」,透過不同難度的任務,兒童可運用程式邏輯學習板與動作積木控制任務機器人,達到不使用電腦也可以學習程式邏輯。還有適合初學生理解剖學的學生的互動式生理解剖學教具,包含「骨骼肌肉實體動態互動系統」與「互動式擴增實境系統」,學習者可透過組裝3D列印人體骨骼與肌肉來學習人體骨骼肌肉的位置,並於互動式擴增實境系統觀察真實人體肌肉的樣貌和運動方式,增加更多元的互動方式,更有效的學習生理解剖學。而針對5-7

歲孩童所設計的沉浸劇場中包含「數位互動模組」與「沉浸體驗故事腳本」,兒童可透過不同的故事腳本與搭配的互動式模組來建置一個專屬的沉浸式故事,並於說故事時搭配模組使用達到更多元的故事效果,並讓兒童對於故事細節更有印象和樂趣。此論文開發之教具,希望透過互動、動手及遊戲式學習的方式協助學習者,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建立思考、激發創造力。

創新桌上遊戲介入輕度認知障礙高齡者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之成效:以珊米機器人為例

為了解決LEGO MT-10的問題,作者林宇宸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研究背景:經統計2018年在台灣65歲以上高齡者已達331萬人,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其中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者約有60萬人且逐年增加。MCI高齡者認知缺損往往先發生在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如財務管理、使用電話等,且若未及時介入逆轉,很可能轉變成失智症。然而過去卻缺乏有效策略介入IADL,僅期待透過傳統認知訓練如桌上遊戲來提升認知功能的同時也能改善IADL,但IADL是否有所提升仍不確定。再者,這些高齡者即使認知功能提升,仍很可能因IAD

L下降,使MCI再度復發。因此,若能針對IADL設計創新桌上遊戲課程,將有機會同時提升MCI高齡者之IADL與認知功能。本研究將使用創新桌上遊戲珊米機器人(動態機器人模擬生活情境)完成IADL任務,幫助MCI高齡者將IADL任務類化至真實生活中。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創新桌上遊戲珊米機器人活動介入前後,對於MCI高齡者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之成效。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招募60位MCI高齡者作為研究對象,採隨機控制實驗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並進行塊狀隨機分配法(Blocked Randomization)方式將MCI高齡者分派至兩組,其中30人為實驗組(珊米

機器人活動介入組)、30人為控制組(一般健康促進活動介入組),各組MCI高齡者每次介入兩小時,一週一次,共計十二次,並在介入前、後進行評估認知與IADL,評量量表包括:(1)巴氏日常生活量表(The Barthel Index,BADLs);(2)聖路易大學心智狀態測驗(Saint Louis University Mental Status Exam ,SLUMSE);(3)功能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IADLs);(4)情境式測驗(Contextual Memory Test, CMT);(5)路

徑描繪測驗(Trail Making Test, TMT)。結果發現:珊米機器人活動介入在每週2小時,12週的訓練中,是能夠改善MCI高齡者的立即性記憶力、記憶策略、執行功能及功能性日常活動,但在總體認知功能及記憶覺察改善程度上並無差異,反而一般健康促進活動介入在記憶覺察程度改善的趨勢較珊米機器人活動介入來得多。而在延遲性記憶力中,兩組間無論前後測皆沒有顯著的進步及差異性。本研究所選用的珊米機器人活動介入中是有帶領師資限制的,若無加入師資設計之活動內容搭配使用的話,是沒有相同程度的療效,期許未來可將活動內容標準化,並設計成參與者可自行操作學習而無需師資教學,藉以有助於持續改善及維持MCI高齡者

的功能性日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