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 4 音訊檔 轉 MP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研究所 杭學鳴所指導 陳威宏的 MP3轉為AAC的快速音訊格式轉編碼 (2008),提出MPEG 4 音訊檔 轉 MP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MP3、AAC、音訊轉編碼、格式轉換。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研究所 杭學鳴所指導 吳敏成的 MPEG-4SLS編碼實作及改進 (2008),提出因為有 AAC、SLS、無損壓縮的重點而找出了 MPEG 4 音訊檔 轉 MP3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PEG 4 音訊檔 轉 MP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MP3轉為AAC的快速音訊格式轉編碼

為了解決MPEG 4 音訊檔 轉 MP3的問題,作者陳威宏 這樣論述:

數位音訊壓縮技術在過去20年來已經大大改善,新的和更有效的計劃預計在未來融入生活中。因此,轉換舊格式的音訊資料到新的或目前的格式,對於維護現有的音訊檔案有其必要性。這項研究的主要目標是把流行的MP3格式的音訊檔案,轉換成更有效地AAC格式。我們首先研究了這兩種格式的編碼方法。接著,我們尋找更有效的手段,以更快速及準確的方式進行格式轉換。 MP3和AAC編碼格式是失真式資料壓縮。一個簡單的轉換方法是將MP3檔案解碼回到原始波形資料,然後使用AAC的編碼器編碼波形資料。在第二次編碼時,由於人類心理聲學模型參數使用了經過MP3壓縮後的數據,會造成更大的誤差。因此,直接轉換的方法可能會導致品質下降。

這一個方法的另一個缺點是昂貴的計算時間,因為它需要完全的解碼和壓縮過程。本篇論文提出了一個方法,提取MP3解碼過程的資訊並重用於編碼上,因此我們可以略過一些AAC編碼過程中較龐大的計算步驟。我們執行這個概念並實作和測試,於實驗結果中表明,該方法可以降低計算複雜度,並維持編碼後的音訊品質。

MPEG-4SLS編碼實作及改進

為了解決MPEG 4 音訊檔 轉 MP3的問題,作者吳敏成 這樣論述:

為了提高通訊管道的使用效能,音訊的壓縮技術在過去這20年來也發展及演進。在成功制定MPEG-1音訊壓縮標準後,ISO/IEC MPEG委員會繼續開發下一代的音訊壓縮標準MEPG-2 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於1997年。AAC是一個音訊/語音編碼技術的大家族,它有著9種不同的規格以因應各種不同的場合,而依照每種規格的不同也能自由選擇各種不同的工具以滿足低位元率及高位元率的傳輸環境。SLS (Scalable to Lossless Coding)系統是MPEG-4音訊壓縮技術的延伸,它通常發展於AAC的壓縮技術之上儘管它的基本編碼架構有別於其他技術。如同它的名稱

,它可以達到所謂的無損(lossless)壓縮,若是我們需要有損(lossy)音訊檔案時,也能夠從位元串之中提取出一部分的資料。換言之,一個編碼過後的位元串可以提供不同位元率下音訊檔案的解碼。在本篇論文中,使用了現有的AAC編碼器並套用SLS,之後並試著提升SLS在低位元率下的編碼性能,而且重新排列了MDCT係數的優先順序來達到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