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15 小海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顧立民所指導 吳良宜的 中共海權觀與海軍戰略發展 (2011),提出MT15 小海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軍戰略、近岸防禦、近海防禦、遠洋海軍、海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財法所 沈宗倫所指導 阮皇運的 以國際立法發展及實踐論我國著作權法權利管理電子資訊保護制度-我國著作權法第八十之一條之詮釋 (2009),提出因為有 著作財產權、著作人格權、權利管理電子資訊、數位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MT15 小海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T15 小海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共海權觀與海軍戰略發展

為了解決MT15 小海盜的問題,作者吳良宜 這樣論述:

摘要毛澤東在中共建政初期即提出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但此一構想在其有生之年並未實現,而其海軍戰略也停留在「近岸防禦」階段。鄧小平主政後提出「改革開放」政策,隨著中共經濟實力的逐漸提升與國防現代化的加速推動,海軍也逐步進行武器裝備的更新與建置,並將其軍種戰略由「近岸防禦」向「近海防禦」,甚至是「遠洋海軍」方向轉變。此種轉變一方面使其海軍成為維護國家利益與展現區域實力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也成為影響區域和平與穩定的主要因素。以往探討中共海權觀與海軍戰略之論著,多以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 或蘇俄的海權觀作為分析依據,本論文則結合馬漢、蘇俄與中國傳統等三種海權觀,對於中共建政以

來,各時期的海軍戰略與軍力整備發展,以及在軍隊組織、軍事訓練,乃至於戰爭實踐等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最後探討其對亞太區域安全的可能影響。透過本論文之研究,可以發現中共建政初期的海權觀受中國傳統的影響較深,而雖然從1985年以來,其對外宣稱奉行「近海防禦」的海軍戰略,但觀察其武器裝備發展情形,以及各種演訓的實際作為,可以了解中共海軍已經朝向區域型海軍發展,並以成為「遠洋海軍」,具備與美國在海洋上抗衡能力,作為其發展的長期目標。關鍵字:海軍戰略、近岸防禦、近海防禦、遠洋海軍、海權

以國際立法發展及實踐論我國著作權法權利管理電子資訊保護制度-我國著作權法第八十之一條之詮釋

為了解決MT15 小海盜的問題,作者阮皇運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nization,簡稱WIPO)於1996年為因應網路數位化時代,通過了世界智慧財產組織著作權條約(WIPO Copyright Treaty,簡稱WCT)及世界智慧財產組織表演及錄音物條約(WIPO Performances and Phonograms Treaty,簡稱WPPT),其中,WCT第12條及WPPT第19條規定了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其後,世界各國旋即開始於其著作權法中增訂權利管理電子資訊之規定,我國著作權法亦於民國92年7月9日增訂了第80條之1及其他權利管理電子資訊之相關規定。

權利管理電子資訊雖然與科技保護措施同於WCT及WPPT二條約中通過,我國著作權法亦分別於92年7月及93年9月增訂相關規定,但於我國學術界及實務界普遍著重於科技保護措施相關制度之介紹與解釋,對於權利管理電子資訊除零星介紹外,幾無任何較深入之探討。而司法實務上,於97年8月27日始由台北地院於96年度訴字第146號刑事判決中,首次解釋並適用了權利管理電子資訊相關規定。實際上,權利管理電子資訊於網路數位化的著作權世界中,有其不容小覷的地位,並將隨著我國著作權市場之數位化、網路化程度而提升。因此,為能補足我國缺乏相關文獻之缺憾,本文第二章特先就現行著作權法制所面臨之轉型及科技等相關問題予以說明;次於

第三章就WCT、WPPT二條約擬定過程中,關於權利管理電子資訊之立法來由,及WCT及WPPT通過後,美國、歐盟、澳洲、日本及我國所增訂之權利管理電子資訊相關規定予以介紹;再於第四章中,以美國千禧年著作權法為主,輔以歐盟、澳洲、日本等國之規定,就我國現行著作權法中對權利管理電子資訊之規定予以解釋,並指出優劣;最末,再於第五章之結論中,提出對現行著作權法中權利管理電子資訊相關規定之修正條文,期能對我國權利管理電子資訊未來於實務之解釋適用上,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