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Cobra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都市計劃學系 張學聖所指導 王憶滋的 從時空特性探討島嶼回復力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2015),提出T.G Cobra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島嶼、回復力、空間關聯性、時間變化、社區自主防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所 陳全木所指導 吳敏翠的 原鈣黏附蛋白19基因於肝癌細胞之表觀遺傳學修飾與功能性分析 (2011),提出因為有 PCDH19、甲基化、肝癌、細胞黏附蛋白、腫瘤抑制基因的重點而找出了 T.G Cobra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G Cobra,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時空特性探討島嶼回復力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為了解決T.G Cobra的問題,作者王憶滋 這樣論述:

島嶼因其地理區位與市場特性,資源大多需仰賴外界協助且較易被國際上所忽略,再加上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島嶼四面環海其面臨之衝擊為國際上所要面對的課題。近年,回復力的概念被應用於防災領域中,且政府部門開始強化防救災體系中之基礎,提倡「社區自主防災」之概念,因此了解社區本身的回復力優勢與其和鄰近地區之資源互助模式,使社區彼此間可於中央救災資源抵達前,除發揮自我本身之抗災優勢外,可自成一互助救援區域系統,降低災害損失。過去的研究僅考量個別空間單元、單一時間點,多忽略時間變化與鄰近空間的影響力與鄰近空間的影響特性,進而無法分析考量鄰近空間影響下之回復力空間分布型態,在制定以防救災為基礎,須落實於空間規劃與

管理的計畫領域中,具有一定之限制。本文以澎湖縣為實證地區,利用「空間自相關分析」,結合空間單元彼此區位之「鄰近性」與屬性變量之「相似性」,並將時間因素納入考量,用以判別區位屬性與其他區位屬性間之相互依賴程度,分析中心空間單元「回復力高、低」且鄰近地區「回復力增加、減少」之四種空間分布特徵與其資源互助模式,對於各地區所呈現之不同空間型態,作為政府部門提出合適的防救災計畫與減災調適策略之參考。

原鈣黏附蛋白19基因於肝癌細胞之表觀遺傳學修飾與功能性分析

為了解決T.G Cobra的問題,作者吳敏翠 這樣論述:

鈣黏附蛋白(cadherins)為一群調控細胞與細胞間黏附作用的鈣離子依賴蛋白。同時鈣黏附蛋白也調控著細胞形態、細胞接觸型抑制,以及在腫瘤生過程中扮演訊息傳遞之角色。迄今至少有80多個鈣黏附蛋白家族成員被發現,包含典型鈣黏附蛋白(classic cadherins)、橋粒型鈣黏附蛋白(desmosomal cadherins)、Fat-like鈣黏附蛋白(Fat like cadherins),以及原鈣黏附蛋白(protocadherins)等。原鈣黏附蛋白19 (Protocadherin-19 ; PCDH19) 為非群聚δ2原鈣黏附蛋白家族(non-clustered δ2- prot

ocadherin family)的一員,已知會表現在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至今大多數對於原鈣黏附蛋白的研究皆集中於其在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功能,然而其在於腫瘤細胞中所扮演的功能仍不甚了解。近來有一些原鈣黏附蛋白被認為有腫瘤抑制的功能,而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的高度甲基化是一項指標。在先前的研究中,本實驗室發現PCDH19基因在肝癌當中有高度甲基化現象,因此在本研究利用甲基特異性聚合酶連鎖反應(MS-PCR)、組合亞硫酸鹽限制法(COBRA)以及甲基化特異性核酸定序分析法(bisulfite-sequencing)分析PCDH19在肝癌病人檢體中的甲基化情形,發現PCDH19在肝癌腫瘤組織中呈現

68%(37/54)之高度甲基化狀態。為了解PCDH19在肝癌細胞中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將PCDH19大量表現在喪失PCDH19表現Huh7肝癌細胞株中,並觀察其對於肝癌細胞生長、移動能力以及侵襲能力之影響。結果顯示,PCDH19的表現能夠抑制肝癌細胞生長、移動以及侵襲能力。本研究更進一步分析PCDH19的表現對於一些調控細胞週期以及腫瘤抑制相關基因的表現影響,發現PCDH19可能是藉由p21所參與的細胞週期調控來抑制腫瘤生長。總歸以上結果,本研究證實PCDH19基因在肝癌當中有高度甲基化現象,而PCDH19在肝癌細胞當中可能扮演著腫瘤抑制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