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 1 胎 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嘉義大學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 吳佳璟所指導 沈明陽的 機車輪圈安全性能之有限元素分析與設計驗證測試 (2020),提出T6 1 胎 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機車輪圈、有限元素分析、JASO-T203、輕量化、設計驗證測試。

而第二篇論文遠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朱清俊所指導 林敬哲的 氣壓缸帽頭之模擬分析 (2018),提出因為有 氣缸、氣壓、疲勞、應力分佈、變形的重點而找出了 T6 1 胎 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6 1 胎 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機車輪圈安全性能之有限元素分析與設計驗證測試

為了解決T6 1 胎 壓的問題,作者沈明陽 這樣論述:

本論文使用有限元素法輔助設計開發輕量化的電動機車之輪圈,在設計階段進行結構分析來評估輪圈的安全性能。輪圈的安全性能以日本規範JASO-T203為依據,輪圈所使用的材料為鑄造鋁合金A356-T6,採用重力鑄造製成,輪圈造型使用MT類型的胎環,由於設計規範JIS-4215中對於胎環的截面造型有尺寸及公差的限制,因此使用中空的輪轂與五輻的輪輻設計以達成輕量化效益。研究中,依照JASO-T203規範的測試條件來建立分析模型以進行四項功能性測試的分析,包括彎矩疲勞測試分析、徑向疲勞測試分析、扭轉疲勞測試分析以及衝擊測試分析,由分析結果判讀是否滿足設計需求後,再對輪圈做必要的設計變更。最終的設計結果顯示

,電動機車的前輪從原本的2.734kg降到了2.550kg,減輕了將近200公克;而後輪則從原本的3.864kg提高到3.908kg增加了40公克左右,與原本差異不大,但是最高應力有明顯下降。前輪彎矩疲勞分析的最高應力從原本的230MPa降到了95MPa,而後輪則從原始的123MPa降到了59MPa,代表設計變更的結果能夠有效降低最大應力,提升安全性能。設計完成後,試製原型輪圈並進行驗證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四項功能性皆通過規範制定的標準。本論文所設計開發之AE-03以及AE-08兩車款的前後輪,目前已使用於宏佳騰公司市售的Ai-1以及Ai-3系列電動機車上。

氣壓缸帽頭之模擬分析

為了解決T6 1 胎 壓的問題,作者林敬哲 這樣論述:

氣缸蓋是氣壓缸上重要的零部件之一,透過繫緊桿與氣缸本體保持氣密結合。若是氣缸蓋的工作環境不佳,承受著周期性的壓力、螺栓力或負載等各種綜合作用,所以氣缸蓋須擁有足夠的強度與剛性以及疲勞壽命。氣壓缸缸蓋是氣動元件中承受壓力和防止漏氣的裝置,其工作次數關係到氣壓缸缸蓋的壽命。本研究以MCQA系列的氣壓缸為研究背景,利用計算有限元素的軟體ANSYS對氣壓缸缸蓋受壓力及應力變形變化的影響,進行模擬分析進行數值模擬分析。本論文研究的結果得知,愈大的負載與氣壓,產生的變形與應力越大,最大應力發生在繫緊孔外圈,應力達到降伏時,可能造成氣壓缸繫緊孔的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