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C 股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會計研究所企業資源規劃會計碩士在職專班 王曉雯所指導 游家銘的 企業價值之評估-以台灣半導體個案公司為例 (2020),提出UMC 股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價值、投入資本的報酬率、經濟附加價值、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程 王淑芬所指導 黃榮裕的 剩餘盈餘評價模型應用在台灣晶圓代工產業之個案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剩餘盈餘、評價誤差、資訊不對稱的重點而找出了 UMC 股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UMC 股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企業價值之評估-以台灣半導體個案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UMC 股利的問題,作者游家銘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選擇四家半導體上中下游公司,分別為上游設計:聯陽,中游製造:台積電、聯電,下游封測:超豐為例,經由產業及2020年財務報表對四家公司未來繼續經營及成長做出假設。使用折現法、本益比法、市價淨值比法、市價銷售額比法、現金股利殖利率評價法計算企業價值合理價格區間,與2021年5月份臺灣證券交易所平均收盤價格做比較。研究結果顯示每種方法都有其先天假設及限制條件,且企業價值易受外部市場因素影響,每間公司所處環境與優劣勢不同無法量化評估,每一評價方法只能做為單一公司的價格參考,無法統一適用所有公司。

剩餘盈餘評價模型應用在台灣晶圓代工產業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UMC 股利的問題,作者黃榮裕 這樣論述:

本研究係探討臺灣股票市場評價誤差與資訊不對稱之關聯性,同時衡量企業內含價值估計以及資訊不對稱,在外資機構法人與國內機構法人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上市、櫃3大晶圓代工公司為樣本,並以2012年為研究期間。本研究採用剩餘盈餘評價模型作為衡量企業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之基準,載入5家外資機構法人及3家國內機構法人所預估之每股盈餘及每股股利,並將折現率按不同風險溢酬分為3種可能方案,再將模型中未來年度之剩餘盈餘固定永續成長率細分為5種可能方案,總計共15種可能方案加以探討不同因素變化下企業內含價值之變化幅度,同時藉由比較企業內含價值與市場價格之差異,衡量該公司評價誤差幅度。而資訊

不對稱方面,則採5家外資機構法人及3家國內機構法人,在2012年第1季,針對相同晶圓代工公司預估之目標價,以極端值差異幅度作為資訊不對稱幅度之代表。研究結果發現,(一) 評價誤差與資訊不對稱呈現正相關:在15種評價誤差不同可能方案中,高達10種方案其評價誤差與資訊不對稱結果呈現高度正相關;(二) 資訊不對稱方面:實證發現,樣本公司資訊不對稱幅度大小依序為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三) 評價誤差方面:評價誤差幅度按15種可能方案而有不同結果,以評價誤差及資訊不對稱結果相關性顯著之組合而言,評價誤差幅度較大者為聯電,幅度較小者為台積電;(四) 在5種不同剩餘盈餘永續成長率可能方案中,僅有2種方案下

的聯電與世界先進,外資法人與國內法人評價有明顯差異,而在資訊不對稱的比較上,外資法人的差異幅度則顯著高於國內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