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 載貨機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系所 曾全佑所指導 陳昱升的 可側傾三輪載貨電動機車耦合器之設計與分析 (2018),提出YAMAHA 載貨機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三輪側傾車、耦合器、側傾機構、多連桿。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系所 曾全佑、余致賢所指導 詹紀為的 搖擺式三輪載貨電動機車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可側傾三輪機車、耦合機構、車輛動態的重點而找出了 YAMAHA 載貨機車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YAMAHA 載貨機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可側傾三輪載貨電動機車耦合器之設計與分析

為了解決YAMAHA 載貨機車的問題,作者陳昱升 這樣論述:

本研究提出一種可應用於三輪側傾載貨機車連結前後車身的耦合器之創新設計,並且建立設計與分析方法,以及實驗測試系統。三輪側傾載貨機車之型態為前一輪後二輪,轉彎過程可由駕駛者進行側傾,主要車身結構由前車身、後車身以及連結前後車身的耦合器所構成。其中,後車身用於裝載貨物不可側傾,前車身可於轉彎過程中,由駕駛者轉向下壓側傾前車身,降低重心高度而提高抗翻能力,以便高速靈活過彎。耦合器則提供前後車身之間的扭轉阻力,對後車身而言可提升抗翻力矩,對前車身而言,則是提供恢復力矩。本研究所提出的耦合器之設計係利用多連桿、彈簧、阻尼機構設計實現變比例多連桿彈簧阻尼系統,具備結構簡單、體積小、易安裝等優點,並具有特有

的非線性回正力矩曲線,以解決目前市面上採用橡膠可能衍生之橡膠劣化以及高成本的問題。此系統具備調整螺絲,可根據車身配重需求調整適當回正力矩,避免側傾剛性過軟或回正力過高,而造成轉向困難,並可透過配置適當的阻尼以減少後車身的高頻抖動。本研究已完成一種車身耦合機構設計與原型樣品,並且申請專利中。在設計方法方面,完成性能需求定義、力學分析、與機構設計,並透過Matlab、Adams完成設計分析軟體,而提出最佳尺寸設計。在測試驗證方面,已完成一套耦合器實驗平台及其量測系統建置,可透過該平台量測,分析比對耦合器正、逆轉回正力矩之一致性,並驗證回正力矩模擬值與量測值,實驗結果與分析結果之趨勢相符且誤差±10

%之內,確認軟體模擬值的準確性。耦合器安裝於實車,側傾角度大於6度之後的回正力矩,與平台之量測值相較,誤差為5~20%,顯示測試車的耦合器安裝點之剛性不足且公差過大。實驗車已經過動態騎乘主觀評價,使用本研究之耦合器可提升過彎操控性與穩定性。關鍵字:三輪側傾車、耦合器、側傾機構、多連桿

搖擺式三輪載貨電動機車之研究

為了解決YAMAHA 載貨機車的問題,作者詹紀為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一種搖擺式三輪載貨機車之設計。該搖擺式三輪載貨電動機車是一種前車身可側傾但後車身不可側傾之前一輪後兩輪的電動車輛。前車身側傾之目的為抵抗整車過彎時因離心力產生的翻覆力矩。與一般不可側傾之三輪載貨車輛相較之下,該機車可利用前車身的側傾提高整車的抗翻能力,進而提高整車高速過彎的能力,因此同時保有二輪機車的靈活性和三輪車的穩定性之優勢。本研究主要探討搖擺式三輪載貨電動機車之整車設計與分析方法,設計內容包括考量人因之整車配置設計、車架、底盤以及動力系統等。在分析方面,透過整車動態模型的建立,利用數學方程式和數值分析軟體模擬整車行駛時之動態行為,以便作為整車關鍵設計參數調校的重要依據。研

究項目包括整車配置研究、動力系統規格設計、耦合器的機構設計、關鍵零組件的受力分析和元件選用、車身輔助裝置的設計、整車動態分析與模擬等,其中耦合器與車身輔助裝置的設計為本研究之重點。在產學合作下,本研究已建立整車關鍵參數的設計方法並完成了一部搭載48V 4kW馬達與48V 40AH電瓶的樣品實車,透過實驗與模擬結果可說明: (1)整車的動力性能: 在全負載100kg行駛時,整車續航力為55 km且極速可達52 km/hr; 若無負載行駛時,爬坡能力為16度坡且續航力可達77 km。(2)前車身的側傾能夠提高整車過彎時的抗翻能力: 整車在過彎且未側傾時,臨界側向加速度僅為0.4g,但可藉由前車身的

側傾將臨界側向加速度提升至0.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