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i審計品質指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戚務君所指導 陳昭宇的 審計品質指標制度之研究:全球趨勢與比較 (2021),提出aqi審計品質指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審計品質指標、AQI。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會計學系碩士班 薛敏正所指導 張麗香的 COVID-19新冠疫情對審計品質的影響:兼論董事會的功能與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的調節效果 (2021),提出因為有 COVID-19、審計品質、公司治理、裁決性應計數、董事會功能、盈餘品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aqi審計品質指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qi審計品質指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審計品質指標制度之研究:全球趨勢與比較

為了解決aqi審計品質指標的問題,作者陳昭宇 這樣論述:

審計品質向來是審計研究之重要議題,然而學術界及產業界對於如何定義審計品質至今尚未達成共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監管機構陸續著手推動審計品質指標(Audit Quality Indicators;AQI),期許透過量化與審計品質相關之因素,以協助衡量審計品質之優劣;惟綜觀各國審計品質指標制度,即使制度名稱相同,但其指標組成、規範方式以及預期使用者都有著顯著的差異。以下條列本論文的主要研究貢獻。首先,本研究綜整各國審計品質指標之歷史脈絡,以及推動審計品質指標具代表性國家之制度與規範。其次,本文對這些國家的審計品質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探究其制度之異同。最後則針對我國推動審計品質指標制度提供相關建議

COVID-19新冠疫情對審計品質的影響:兼論董事會的功能與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的調節效果

為了解決aqi審計品質指標的問題,作者張麗香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COVID-19新冠疫情對審計品質的影響,同時檢視董事會功能與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與疫情之交互影響。本研究以2013-2020年間國內公開交易之上巿櫃公司為樣本,且以裁決性應計數絶對值作為審計品質的代理變數。採多變量迴歸分析檢測假說。實證結果顯示,並未有一致性證據支持,COVID-19新冠疫情對審計品質的影響及董事會功能與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與疫情之交互作用,即假説未獲得支持。另外,將裁決性應計數取正正值與負值分析結果,仍與原多變量迴歸分析結論相似。本研究最大的限制在研究期間偏短,期盼未來研究能蒐集更豐富的相關的資料,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