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sm坍流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萬騰州所指導 楊朝祈的 以廢鑄砂、燃煤底灰製作可控制性低強度材料 成本效益分析 (2019),提出clsm坍流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可控制性低強度材料、廢鑄砂、燃煤底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河海工程學系 張建智所指導 蔡政和的 環保廢棄物於營建工程上作為再生資源利用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焚化底渣、再生粒料、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的重點而找出了 clsm坍流度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lsm坍流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廢鑄砂、燃煤底灰製作可控制性低強度材料 成本效益分析

為了解決clsm坍流度的問題,作者楊朝祈 這樣論述:

CLSM(Controlled Low Strenght Materials),即為可控制性低強度材料,本篇研究係利用CLSM該新方法、新材料進行廢棄物再利用處理,使用廢鑄砂、燃煤底灰進行混合配比,進行後續之研究。廢鑄砂吸水率高、抗壓強度低,且後續利用較為麻煩,但廢鑄砂所收受處理費用較高‧而燃煤底灰雖其所收受處理費用較低,但燃煤底灰具有吸水性低且提升抗壓強度等優點,因此,使用廢鑄砂依照不同比例與燃煤底灰進行混合,以求兼具坍流度、抗壓強度及最大獲利三大條件。本研究以廢鑄砂、燃煤底灰設定T1-T7不同比例試驗組,並以5、10、15%三種水泥添加量,進行不同條件下抗壓強度變化情形,最終依照CLSM

規範進行後續成本分析,並假設每月處理量為5000 ton進行實廠評估計算,利用收入和支出評估總獲利是否能夠符合實廠應用需求。為達到CLSM規範,所有實驗皆依照CNS 14842規定先進行坍流度實驗,符合坍流度才將進行後續抗壓強度的試驗,依坍流度結果燃煤底灰拌合水約為1.7 L/10 kg,廢鑄砂所需拌合水量較多需要3.6 L/10 kg,但兩者皆符合CNS 14842之規定。依照成本分析,廢鑄砂比例越多,成本效益越高,以每月處理5000 ton進行計算,最高每月總獲利可達約600萬元,但因其強度太低,無法符合國家抗壓強度ASTM D4832之標準。本研究基礎安全比例設定在50 kg/cm2以上

,只有T7+10%水泥以及T4+15%水泥以上至T7+15%水泥符合要求,選擇總獲利最高兩組T7+10%水泥(53.29 kg/cm2)和T4+15%水泥(50.24 kg/cm2)為最佳參數,分別可以獲利376.7萬和379.1萬元。

環保廢棄物於營建工程上作為再生資源利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clsm坍流度的問題,作者蔡政和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將焚化底渣再生粒料及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使用在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ontrolled-Low-Strength-Materials, 簡稱CLSM), 以瞭解環保廢棄物取代天然粒料對於CLSM特性的影響。研究內容可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以焚化底渣再生粒料及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各以粗細粒料0%、20%、40%、60%、80%及100%比例來取代天然來粒料探討其新拌性質變化。針對焚化底渣再生粒料、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替代天然粒料對於CLSM各新拌流動性等性質影響加以探討,第二部份則是分別使用氯鹽類早強劑、水溶性有機物類早強劑、複合類早強劑及無機鹽早強劑這四種藥劑用量探討以不同類型

藥劑對於使用在天然粒料、焚化底渣再生粒料及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在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新拌性質上的早期硬固表現及對於硬固混凝土在不同齡期下的抗壓強度等力學性質之觀察,最後對於利用焚化底渣再生粒料及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作為天然粒料製作控制性低強度材料的體積變化加以討論。本研究結果,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當取代天然粒料時大致能符合取代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粗、細粒料之要求。綜合各項性質建議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取代粗、細粒料製作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在取代量上以50%為最佳化。焚化底渣再生粒料當取代天然粒料時其凝結時間及抗壓強度則有隨著取代量增加而凝結時間緩凝及強度遞減趨勢。綜合各項性質建議焚化底渣再生粒料取代粗

、細粒料製作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時,在取代量上以30%為最佳化。如以去化底渣來使用,則須提高水泥用量及使用早強劑係能符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規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