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 with造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大學 體育學系探索教育碩士在職專班 林瑞興所指導 徐麗雯的 晨間閱讀的實施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識字量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1),提出compare with造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晨間閱讀、識字量。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馮永敏所指導 王品涵的 圖畫故事書對國小一年級詞彙表達之教學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圖畫故事書、詞彙表達、行動研究、一年級的重點而找出了 compare with造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ompare with造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晨間閱讀的實施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識字量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compare with造句的問題,作者徐麗雯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實施晨間閱讀活動對於國小二年級學生國字識字量與注音識字量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以實驗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南市某國小二年級的學生,有兩個班級共4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進行分組,一組為實驗組,共21人,另一組為控制組,共19人,課程介入時間為109學年度上學期共10週,並於晨間活動時間進行晨間閱讀活動,控制組每週實施一天的晨間閱讀活動,實驗組每週實施三天的晨間閱讀活動,課程實施前、後分別收集40位學生的國字識字量、注音識字量和識字量測驗平台成績,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mixed design two-way ANOVA)考驗課程介入成效,若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則以單純

主要效果(simple main effect)比較差異性,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發現10週的晨間閱讀實施後,國字識字量的交互作用達顯著差異(F=14.03, p

圖畫故事書對國小一年級詞彙表達之教學研究

為了解決compare with造句的問題,作者王品涵 這樣論述:

  語言與文字皆是表達思維的方式,而詞彙是表達的關鍵。本研究借重豐富圖像的圖畫故事書,作為引導一年級學生進入文字及詞彙學習的媒介,過程以教學活動為鷹架,從學生的口語及文字表達,來探討圖畫故事書對國民教育初始階段詞彙表達的影響力。  本研究以研究者任教的三十一名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學生的特性及前測表現,以行動研究的方法,依測驗時程將課程規畫為四個教學循環,包含以九本圖畫故事書涵蓋的265個重點詞彙課程,排除評量考週,每週進行一本圖畫故事書教學,共21節課,在每個循環中觀察、省思及修正,並在第四次教學循環後安排後測,比較學生詞彙表達前後與各循環的差異。根據研究結果,歸納本研究的結論:一、詞

彙足以作為表達豐富的關鍵。二、延宕之學習成效可逐步看出詞彙能力。三、以圖畫故事書作為中介可促進一年級學生詞彙的學習。四、提升詞彙能力同時也能提升寫作能力。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供建議,以供未來圖畫故事書詞彙相關研究者及一年級語文教材相關編輯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