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變電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中原大學 電機工程研究所 許世哲所指導 温博群的 離岸風電場海底電纜暫態分析 (2020),提出d/s變電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磁暫態模擬程式、海底電纜、離岸風場、開關突波、基準開關突波絕緣準位。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郭明哲所指導 蔣昕哲的 台灣電力系統離岸風電提升併網容量規劃 (2018),提出因為有 大型離岸風場、穩態穩定度分析、PSS/E、新增輸電線的重點而找出了 d/s變電所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s變電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離岸風電場海底電纜暫態分析

為了解決d/s變電所的問題,作者温博群 這樣論述:

摘 要 本論文以ATP/EMTP電磁暫態模擬分析程式研究當離岸風場併入電網端時,發生的各類型暫態過電壓現象是否對海底電纜造成絕緣破壞。本研究於ATP/EMTP程式中建立風力發電機、變壓器、台電電網及海底電纜等模型,以各模型元件建置離岸風場系統,模擬離岸風場在斷路器正常開關投入、發生接地故障及離岸風場解聯時的暫態過電壓現象,並討論於系統中加裝並聯電抗器的前後差異性。最後由模擬結果分析在各種不同情境下,所造成的暫態過電壓是否符合海底電纜基準開關突波絕緣準位(BSL)的規範值。 分析結果顯示本論文模擬的離岸風場於各情境中所產生的暫態過電壓皆符合33kV與161kV海底電纜的BSL規範值

,並得出於變電站中加裝並聯電抗器,可以有效緩解在161kV輸出海纜的暫態過電壓,也提出在離岸風場中斷路器操作位置的相關建議,以達到最大程度上對海底電纜的絕緣保護。

台灣電力系統離岸風電提升併網容量規劃

為了解決d/s變電所的問題,作者蔣昕哲 這樣論述:

為了因應我國近年來在再生能源政策上之發展並推動能源轉型,減少火力與核能及其他傳統機組之發電量,以提高再生能源發電量。其中,離岸風電之建設也日漸成熟,成為各國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本論文以PSS/E模擬軟體對全台具離岸風場潛力之地區作為模擬地點,並參考現今政策之規劃,挑選桃園、苗栗、彰化與雲林外海做為離岸風場設置地點,並設定其臨海之D/S變電所做為離岸風場的併接點,分別對區域內挑選之161kV匯流排以集中式、平均分散式以及依線路承載率之方式併網,先以不增設線路並採用N-1事故之準則下尋找系統之最大可併網容量,並與2025年台電之規劃目標做比較,模擬結果得知如不增設輸電線路會使區域線路雍塞,限制離

岸風場的可併網量,因此無法達到政府2025年離岸風電設置5.5GW之目標。論文後半段即以彰化地區為模擬對象,探討以三種尋找增設輸電線路之方式找出輸電線路增設最適點,以解決區域線路雍塞之問題並提升併網量。最後模擬結果發現增設三條輸電線路可以達到政府規劃目標與改善線路雍塞之問題,最後比較三種尋找方式結果之效益與優劣,而此結果也可供離岸風場規劃併入台灣電力系統時,對系統建設及改善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