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5 type r 0-10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沈士新所指導 蔡文婕的 飼料中以玉米副產品取代魚粉蛋白對點帶石斑(Epinephelus coioides)成長與體組成之影響 (2018),提出dc5 type r 0-10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點帶石斑、含可溶物乾燥玉米酒糟、玉米筋粉、魚粉蛋白取代、成長表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c5 type r 0-10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飼料中以玉米副產品取代魚粉蛋白對點帶石斑(Epinephelus coioides)成長與體組成之影響

為了解決dc5 type r 0-100的問題,作者蔡文婕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飼料中以含可溶物乾燥玉米酒糟(DDGS)、玉米筋粉(CGM)及玉米酒糟與玉米筋粉3:2(w:w) 混和物(DC)取代魚粉蛋白對點帶石斑(Epinephelus coioides)成長、體組成之影響。實驗一於點帶石斑幼魚飼料中使用0(D0)、5(D5)、10(D10)、15(D15)、20(D20)與25%(D25),不同比例之DDGS配製成六組等蛋白質(40%)、等能量(361 kcal/100g)、等油脂(12%)之實驗飼料。餵食3.85±0.01g石斑幼魚,每日投餵三餐至飽食,實驗為期六週。實驗結果顯示,石斑幼魚投餵D15組有最佳末重及增重率;顯著高於D0、D5、D10、D25

處理組,與D20無顯著差異。D20組之末重與增重率顯著高於D0、D10、D25組。D0、D5、D10、D25組末重和增重率無顯著差異。實驗二於點帶石斑幼魚飼料中使用0(C0)、10(C10)、20(C20)、30(C30)、40(C40)與50%(C50)不同比例之CGM,配製成六組等蛋白質(50%)、等能量(366kcal/100g)、等油脂(10%)之實驗飼料。餵食11.90±0.04g石斑幼魚,每日投餵三餐至飽食,實驗為期六週。實驗結果顯示,石斑幼魚投餵C0組飼料有最佳增重率296.14±10.61%,與C10組沒有顯著差異,顯著高於C20、C30、C40、C50組;C10組之增重率顯著

高於C30、C40、C50組,與C20沒有顯著差異;C30組之增重率顯著高於C50組,與C40組無顯著差異;投餵C40與C50組飼料之石斑魚其增重率無顯處差異。隨著飼料中CGM使用量上升,石斑魚幼魚成長表現有下降趨勢。實驗三於點帶石斑幼魚飼料中使用0(DC0)、5(DC5)、10(DC10)、15(DC15)與20%(DC20)不同比例之DC,配製成六組等蛋白質(50%)、等能量(341kcal/100g)、等油脂(10%)之實驗飼料。餵食2.99±0.01g石斑幼魚,每日投餵三餐至飽食,實驗為期六週。實驗結果顯示,石斑魚餵食DC10飼料六週後其末重、增重率以及SGR有最佳的成長表現,與DC5

和DC15組無顯著差,顯著高於其他處理組;投餵DC15組飼料之石斑魚末重和增重率與DC0及DC20組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