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t無線電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dect無線電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THEODORE S.RAPPAPORT寫的 無線通信原理與應用(第二版) 和(美)威利的 BackTrack 5 Cookbook中文版:滲透測試實用技巧薈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中原大學 電機工程研究所 涂世雄所指導 吳承光的 基於雙語音通道之藍芽室內電話應用 (2010),提出dect無線電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藍芽雙語音通道。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李碩仁所指導 簡志鵬的 網路視訊電話之改善溫升過熱問題 (2009),提出因為有 網路電話、溫升、紅外線溫度感測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dect無線電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ect無線電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線通信原理與應用(第二版)

為了解決dect無線電話的問題,作者(美)THEODORE S.RAPPAPORT 這樣論述:

本書是高等學校無線通信課程的權威教材。全書深入淺出地討論了無線通信技術與系統設計方面的內容,包括無線網絡涉及的所有基本課題(特別是3G系統和無線局域網),講解了無線網絡技術的最新發展和全球主要的無線通信標准。全書共分為11章,集中討論了蜂窩的概念、移動無線電傳播、調制技術、多址技術及無線系統與標准,並結合理論對無線通信系統的各個方面進行精辟的論述和統計分析。本書的語言生動、流暢,並以詳細的講解和實際的例子來闡明重要的知識點。周文安,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通信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出版著作多部,發表論文多篇。 第1章 無線通信系統概述 11.1 移動

無線通信的發展 11.2 美國移動無線電話 31.3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 41.4 無線通信系統的實例 61.5 蜂窩無線通信和個人通信的發展趨勢 121.6 習題 13第2章 現代無線通信系統 162.1 2G蜂窩網絡 172.2 3G無線網絡 222.3 無線本地環路(WLL)與LMDS 262.4 無線局域網(WLAN) 302.5 藍牙和個域網(PAN) 342.6 小結 362.7 習題 36第3章 蜂窩的概念:系統設計基礎 383.1 概述 383.2 頻率復用 383.3 信道分配策略 413.4 切換策略 413.5 干擾和系統容量 453.6 中繼和服務等級 513.7 提高蜂

窩系統容量 583.8 小結 653.9 習題 65第4章 移動無線電傳播:大尺度路徑損耗 724.1 無線電波傳播介紹 724.2 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734.3 電場和功率 754.4 三種基本傳播機制 774.5 反射 784.6 地面反射(雙線)模型 824.7 繞射 864.8 散射 934.9 運用路徑損耗模型進行實際的鏈路預算設計 954.10 室外傳播模型 994.11 室內傳播模型 1084.12 建築物信號穿透 1144.13 射線跟蹤和特定站址建模 1144.14 習題 114第5章 移動無線電傳播:小尺度衰落和多徑效應 1225.1 小尺度多徑傳播 1225.2 多徑信道

的沖激響應模型 1245.3 小尺度多徑測量 1315.4 移動多徑信道的參數 1355.5 小尺度衰落類型 1415.6 瑞利和萊斯分布 1445.7 多徑衰落信道的統計模型 1475.8 小尺度衰落無線信道的多徑成型因子理論 1595.9 小結 1715.10 習題 172 第6章 移動無線電中的調制技術 1776.1 調頻與調幅 1776.2 幅度調制 1786.3 角度調制 1836.4 數字調制概述 1936.5 波形編碼 1956.6 脈沖成形技術 1976.7 調制信號的幾何表示 2036.8 線性調制技術 2056.9 恆包絡調制 2176.10 線性和恆包絡組合調制技術 22

56.11 擴頻調制技術 2306.12 衰落和多徑信道中的調制性能 2386.13 習題 245第7章 均衡、分集和信道編碼 2497.1 概述 2497.2 均衡原理 2507.3 一種常用的自適應均衡器 2517.4 一種通信接收機的均衡器 2547.5 均衡技術分類 2557.6 線性均衡器 2567.7 非線性均衡器 2587.8 自適應均衡算法 2617.9 部分間隔均衡器 2667.10 分集技術 2667.11 RAKE接收機 2747.12 交織 2757.13 信道編碼原理 2767.14 分組碼和有限域 2777.15 卷積碼 286 7.16 編碼增益 2887.17

網格編碼調制 2897.18 turbo碼 2897.19 習題 289第8章 語音編碼 2928.1 概述 2928.2 語音信號的特性 2938.3 量化技術 2948.4 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ADPCM) 2978.5 頻域語音編碼 2988.6 聲碼器 3018.7 線性預測編碼器 3038.8 為移動通信選擇語音編解碼器 3068.9 GSM編解碼器 3088.10 USDC編解碼器 3098.11 語音編碼器的性能評估 3118.12 習題 312第9章 無線通信多址接入技術 3149.1 概述 3149.2 頻分多址(FDMA) 3169.3 時分多址(TDMA) 3189.

4 擴頻多址(SSMA) 3209.5 空分多址(SDMA) 3239.6 分組無線電(PR) 3249.7 蜂窩系統的容量 3299.8 習題 342第10章 無線網絡 34410.1 概述 34410.2 無線網絡和固定電話網的區別 34510.3 無線網絡的發展 34810.4 固定網絡傳輸層次 35010.5 無線網絡中的業務路由 35110.6 無線數據業務 35310.7 公共信道信令(CCS) 35610.8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35710.9 7號信令系統(SS7) 35910.10 SS7的一個實例:全球蜂窩網絡互操作性 36310.11 個人通信業務與個人通信網(P

CS/PCN) 36410.12 網絡接入的協議 36810.13 網絡數據庫 36910.14 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 37010.15 小結 370第11章 無線系統和標准 37211.1 AMPS和ETACS 37211.2 美國數字蜂窩標准(IS-54和IS-136) 37711.3 全球移動系統(GSM) 38211.4 CDMA數字蜂窩標准(IS-95) 39411.5 無繩電話中的CT2標准 40311.6 歐洲數字無繩電話(DECT) 40411.7 個人接入通信系統(PACS) 40711.8 太平洋數字蜂窩(PDC) 40911.9 個人手提電話系統(PHS) 410

11.10 美國PCS和ISM頻段 41011.11 美國無線微波頻段電視 41111.12 全球標准總結 41211.13 習題 414附錄A 中繼理論 416附錄B 鏈路預算中的噪聲系數計算 424附錄C 成型因子理論中的方差率關系式 427附錄D 成型因子理論中的近似空間自協方差函數 429附錄E 擴頻CDMA的高斯近似 431附錄F Q、erf和erfc函數 447附錄G 數學公式表 451附錄H 縮略詞 459附錄I 參考文獻 471索引 487 如今在信息通信領域里,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就是無線電通信技術,其在移動中實現的無線通信又稱為移動通信。現在,人們把二者

合稱為無線(wireless)移動(mobile)通信。這一應用已深入到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在該領域工作和學習的學生、大學教師、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都非常希望有一本在理論、技術和應用方面講解得系統而又全面的教材。

基於雙語音通道之藍芽室內電話應用

為了解決dect無線電話的問題,作者吳承光 這樣論述:

摘要 在現在這個時代藍芽數位無線電話是使用於家庭應用方面,然而市面上大多數的藍芽數位無線電話一次只能連結一支個人行動電話。在這環境下,如果我們可以同時建立雙語音通道與手機連結,使用者可以同時接聽兩通來自不同的來電,並且可以同時進行通話功能,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將不會錯過任何來電。 為了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我們使用Cambridge Silicon Radio (CSR) 的1645b藍芽模組開發套件和xIDE當作我們的藍芽裝置與軟體開發套件,1645b藍芽模組開發板包括了藍芽模組、控制鍵以及音訊輸入輸出埠,此平台可以協助我們去模擬行動電話與藍芽模組連結的情況以及實現在藍芽環境下的語

音通話功能。由行動電話連結到藍芽設備有幾個關鍵步驟。首先,我們必須先初始化我們的藍芽裝置並且進入配對模式,這時手機可以經由藍芽搜尋到我們要的藍芽裝置。在完成與裝置的連結後,藍芽核心會建立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 (ACL) 通道發送數據連結的資訊,接著一些藍芽規範,像是藍芽免持聽筒規範、藍芽耳機規範、藍牙立體聲音訊傳輸規範將會被建立。最後,當我們啟用通話功能的時候,藍芽核心將會建立語音通道來傳送語音資料,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同時建立雙語音通道,那將可以在數位無線電話上有許多應用。 一般而言,藍芽數位無線電話設備只能連接一台行動電話。如果我們能夠建立雙語音的通道

,那將會有以下優點:(1)它可以減少藍牙設備的數量,並降低成本。(2)如果在家裡使用藍芽數位無線家用電話,將會比以往更加方便。(3)在辦公室應用上,可建立多方會議,並且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以上優勢,我們可以預計使用這種新方法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與工作效率。

BackTrack 5 Cookbook中文版:滲透測試實用技巧薈萃

為了解決dect無線電話的問題,作者(美)威利 這樣論述:

BackTrack是一個基於Linux的滲透測試和安全審計平台,旨在幫助網絡安全人員對網絡黑客行為進行評估,如今被世界各地的安全社區和安全人員所使用。《BackTrack 5 Cookbook中文版——滲透測試實用技巧薈萃》分為10章,以示例方式講解了BackTack中很多流行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內容涵蓋了BackTrack的安裝和配置、BackTrack的調整、信息采集、漏洞識別、漏洞利用、提權、無線網絡分析、VoIP、密碼破解、電子取證等內容。《BackTrack 5 Cookbook中文版——滲透測試實用技巧薈萃》講解詳細,示例豐富,無論你是經驗豐富的滲透測試老手,還是打算緊跟時代潮流,希

望掌握BackTack 5中常用軟件使用方法的新手,都會從本書中獲益匪淺。Willie Pritchett,MBA,一名在IT領域有20余年的行業經驗、熱衷於信息安全的編程老手。他目前是Mega Input Data Services Inc.的總經理。Mega Input Data Services 公司不僅專注於安全和數據驅動的應用程序的開發,並且提供人力資源服務;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數據庫管理公司。Willie本人與國家和當地政府機構都有着融洽的合作關系,他為很多發展中的小型企業提供過技術服務。Willie持有眾多行業認證,同時也在諸多領域進行培訓。其中耳熟能詳的培訓項目有道德駭客與滲

透測試(ethical hacking and penetration testing)。 第1章 安裝BackTrack 1.1 簡介 1.2 安裝BackTrack到硬盤 准備工作 操作方法 1.3 安裝BackTrack到USB驅動器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1.4 安裝BackTrack到VirtualBox虛擬機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1.5 為BackTrack安裝VMware虛擬機增強工具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工作原理 1.6 修復啟動畫面(Splash Screen)問題 操作步

驟 1.7 變更root密碼 操作步驟 1.8 啟動網絡服務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1.9 設置無線網絡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第2章 調整BackTrack 2.1 簡介 2.2 准備kernel headers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2.3 安裝Broadcom驅動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2.4 安裝、配置ATI顯卡驅動程序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2.5 安裝、配置NVIDIA顯卡驅動程序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2.6 應用更新並配置額外的安全工具 操作步驟 2.7 設置Prox

yChains 操作步驟 2.8 目錄加密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第3章 信息收集 3.1 簡介 3.2 服務遍歷 操作步驟 3.3 確定目標網段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3.4 識別在線設備 操作步驟 3.5 掃描開放端口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他山之石 3.6 識別操作系統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3.7 識別系統服務 操作步驟 3.8 使用Maltego進行威脅評估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3.9 繪制網絡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第4章 漏洞識別 4.1 簡介 4.2 安裝、配置和啟動Nessus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4.3 Nessus——查找本地漏洞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4.4 Nessus——查找網絡漏洞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4.5 Nessus——查找Linux漏洞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4.6 Nessus——查找Windows漏洞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4.7 安裝、配置和啟用OpenVAS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使用

桌面版OpenVAS 4.8 OpenVAS——查找本地漏洞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4.9 OpenVAS——掃描網絡漏洞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4.10 OpenVAS——查找Linux漏洞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4.11 OpenVAS——查找Windows漏洞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第5章 漏洞利用 5.1 簡介 5.2 利用BackTrack實現攻擊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5.3 安裝、配置Meta

sploitable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5.4 掌握Armitage——Metasploit的圖形管理工具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更多內容 5.5 掌握Metasploit控制台(MSFCONSOLE)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補充資料 5.6 掌握Metasploit CLI(MSFCLI)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更多資料 5.7 掌握Metapreter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5.8 Metasploitable MySQ

L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5.9 Metasploitable PostgreSQL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5.10 Metasploitable Tomcat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5.11 Metasploitable PDF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5.12 實施browser_autopwn模塊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第6章 提權 6.1 簡介 6.2 使用模擬令牌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6.3 本地權限提升攻擊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6.4 掌握Social Engineer Toolkit(SET)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6.5 收集遠程數據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6.6 隱匿入侵蹤跡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6.7 創建駐留型后門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6.8 中間人攻擊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第7章 無線網絡分析 7.1 簡介 7.2 破解WEP無線網絡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7.3 破解WPA/WPA2無線網絡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7.4 自動化破解無線網絡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7.5 偽造AP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7.6 Arpspoof簡介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7.7 端口重定向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7.8 嗅探網絡通信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7.9 竊取cookie訪問Web mail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第8章 Voice over IP(Vo

IP) 8.1 簡介 8.2 使用Svmap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3 驗證設備的分機號碼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4 監控、捕獲和監聽VoIP通信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5 使用VoIPong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6 掌握UCSniff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7 掌握Xplico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8 捕獲SIP認證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8.9 掌握VoIP Hopper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8.10 發起DoS攻擊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11 使用Metasploit攻擊VoIP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8.12 嗅探DECT電話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第9章 密碼破解 9.1 簡介 9.2 破解在線密碼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9.3 破解HTTP密碼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9.4 獲取路由器訪問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模塊類型 9.5 密碼采樣分析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9.6 使用John the Ripper破解Windows密碼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9.7 使用字典攻擊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9.8 使用彩虹表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9.9 使用NVIDIA CUDA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9.10 使用ATI Stream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9.11 物理訪問攻擊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第10章 電子取證 10.1 簡介 10.2 入侵檢測與日志分析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10.3 文件夾遞歸加解密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10.4 掃描rootkit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10.5 從有問題的數據源中恢復數據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補充資料 10.6 恢復Windows密碼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10.7 重置Windows密碼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10.8 查看W

indows注冊表條目 准備工作 操作步驟 本例小結

網路視訊電話之改善溫升過熱問題

為了解決dect無線電話的問題,作者簡志鵬 這樣論述:

網路視訊電話在多功能運用與長時間使用時,中央處理器運算速度提高,耗電增大與散熱不易下,導致晶片破壞或表面溫升過熱的現象,本實驗將改善熱源溫度來降低溫升問題並朝向:(1)擴大散熱表面積;(2)增加對流系數;(3)選擇傳導系數高的散熱材料;(4)將高溫傳導至低溫區;(5)降低充電功耗,進行改善與測試。本論文在試產的產品中實際測試做修改,從熱源區表面底部與後方將盲孔改通孔、腳墊墊高3mm、移動3V與5V電源區;Top Shielding搭接Heat sink、Base Shielding搭接Power區;DECT Board的升壓電路,從10V調降為8V在於降低充電時功耗;加貼鋁箔和散熱片來隔絕與

均溫溫度。如此使設備表面溫度降低了17&;#730;C,有效使網路視訊電話在設計與製造品質上之提升,經由改善的方向,讓相關產業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