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01手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明新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碩士班 黎燕芳所指導 彭柏勳的 六軸機械手臂之雙臂協同動態模擬與碰撞偵測 (2020),提出gc01手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機械手臂、碰撞偵測、包圍盒、3D動畫模擬、運動規劃。

而第二篇論文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暨碩士班 陳美如所指導 陳文的 丙酮製造與使用業之丙酮逸散特性與作業勞工暴露評估 (2014),提出因為有 丙酮、暴露評估、總揮發性有機物的重點而找出了 gc01手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c01手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六軸機械手臂之雙臂協同動態模擬與碰撞偵測

為了解決gc01手套的問題,作者彭柏勳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的主旨,即是建立一套適用於六軸機械手臂碰撞偵測機制的電腦模擬架構,並且提供給使用者方便操作的介面,此模擬程式提供了機械手臂操作、機械手臂軌跡編輯、機械手臂碰撞偵測模擬,並以多重視角之電腦3D動畫顯示機械手臂碰撞偵測模擬的結果。內文中會介紹機械手臂3D動畫的原理,然後是六軸機械手臂之節點的座標位置,接著介紹OBB(Oriented Bounding Box)包圍盒的建立,以及碰撞偵測的原理與使用的方式,最後在碰撞模擬上加入了改良的碰撞演算法,透過這種方式能夠大幅度的減少運算的次數,進一步增加模擬程式的效率,讓使用者可以在固定的空間中放置多組機械手臂,並透過本軟體進行碰撞模擬,確保機械

手臂的放置與軌跡的運行是安全的。

丙酮製造與使用業之丙酮逸散特性與作業勞工暴露評估

為了解決gc01手套的問題,作者陳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對丙酮製造與使用業之丙酮逸散特徵與作業勞工丙酮暴露情形進行探討。本研究選取1 家丙酮製造廠,及5 家丙酮使用廠作業勞工暴露調查,均勻選擇10 個採樣點進行6~8 小時採樣,以瞭解丙酮逸散特徵;亦針對丙酮作業區之所有勞工進行6~8小時採樣以瞭解作業勞工丙酮暴露情形。個人與區域丙酮採樣皆以活性碳管進行採樣後,以氣相色層分析儀/火焰離子化偵測器進行分析。同時在丙酮作業區以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總揮發有機汙染物)氣體偵測器進行TVOC6~8 小時監測,以等間隔方式以縱橫線交點(至少取20 個測點)來進行TVOC 量測,各測點TV

OC 測定2 分鐘,每10 秒讀取一筆數據,以此方式至少重複3 次量測,取其平均值以SURFER 軟體畫出TVOC 等濃度曲線圖。本研究依前述測量結果建立TVOC 與丙酮濃度之關係,再依此關係繪製丙酮等濃度曲線以瞭解丙酮濃度在該作業場所之分布情形及主要逸散源。本研究個人測定之數據將與容許暴露標準進行比較;區域測定之數據依危害性化學品評估及分級管理辦法分三個管理區分:(1)第一管理區分:當測值之平均值小於設定之二分之一容許暴露標準者,代表場所管理狀態良好,應持續保持,並至少每三年進行暴露評估一次。(2)第二管理區分:當測值之平均值低於容許暴露標準但大於或等於二分之一容許暴露標準者,代表場所管理狀

態可接受,但需保持改善以達第一管理區分,並至少每年進行暴露評估一次。(3)第三管理區分:當測值之平均值大於或等於容許暴露標準者,代表場所不可接受,應即改善並至少每三個月進行暴露評估一次。結果發現:(1)丙酮製造業勞工之丙酮算數平均暴露濃度(0.0211ppm) < 丙酮使用業勞工(8.22~142ppm)。前述濃度均低於我國目前『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中所規定之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750ppm),亦低於OSHA 之規定值(1000ppm)、NIOSH 與ACGIH 之建議值(250ppm 與500ppm);唯其中一家丙酮使用廠(油墨生產廠),有兩位勞工丙酮暴露濃度分別為269ppm

及329ppm,高於NIOSH 之建議值(250ppm)。該廠勞工算術平均暴露濃度(n=7)為142ppm,高於NIOSH 建議之二分之一容許暴露標準(125ppm)。(2)一家丙酮製造廠與五家丙酮使用廠之丙酮作業環境平均濃度分別為0.0274ppm、14.3ppm、33.1ppm、20.3ppm 、24.0ppm 及84.7ppm , 皆小於二分之一容許暴露標準(375ppm),屬於第一管理區分,代表場所管理狀態良好,應繼續保持,並至少每三年進行暴露評估一次。(3)結合環境監測與直讀式測量技術所建立之總揮發性有機物與丙酮濃度相關性(R²=0.749~0.999),可有效瞭解丙酮製造與使用廠之

主要逸散源及推估勞工暴露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