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nico休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Hello Nico・上】對長期演出與創作感到疲倦:我們也會麻木也說明:連同今年11月的《Clockenflap 2017》,台灣樂團Hello Nico 成軍四年間,已經來過香港表演六次。本以為他們對香港也有一定認識,想不到問他們對香港有 ...

最後網站Ford X StreetVoice Park Park Carnival搖滾嗨一夏則補充:其中迅速竄紅的搖滾天團那我懂你意思了+驢子耳朵... ... 「福特大樂透抽獎」之幸運得主「老不修小學堂」(樂團Hello Nico + @Vast & Hazy +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hello nico休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hello nico休團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首次聆聽〈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至多時,都還悠行在一股精修過的美麗感知和情緒之間。然而,要判定該曲真正的情緒,首先必須將主歌開始往後的佈排一併拋棄,僅須對準曾稔文於歌曲開始即哼出來,也就是「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旋律構成的單音段落,便能明白這是一首極度悲傷的歌。

對於這樣的定奪,或可再以導演朱旻修為〈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執導的 MV 作為參照。導演有意識將歌曲的情緒軸線凸顯,並隱忍哀傷一步步揭開他對此曲的投射。片中兩線人物因山中奇遇有了交點,彼此映照出對生命輕重的體悟與態度,作為劇中第一道悲傷的門;再往原初的情緒軸線於兩方各自察發異樣而對應出的竊鬧和疑諱,劃下第二道悲傷的痕跡;而再更掘一層,是在課室間導演無奈又任性的揭露兩方於世代上根本存有的無能諒解,作為他悲傷的至大狀態。

這樣絕對的安排同時也帶著未明謀和的手法,讓原本不相干的全都牽扯一起,悲傷於是更泛了無邊;看導演穩穩抓著憂哀的軸線,在片中一刻都無鬆脫,以兩方襯伴出來情緒上以及角色的重塑、對倒並又疊合的手法,呈現著現實裡始終相伴的哀傷的趣味,鏡像般令觀者內外全知。當發現劇終不提供絲毫解答或說明的時候,才注意到歌曲始末都有的卡帶收播聲,便告示這可能是一樁無心的回憶,又再次證明每顆心之間,必然斷層的狀態。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的 MV 整體十分符合樂團個性,又能感受到導演跨度自身對該曲的印刻,以一個主要詮釋者來進行創作。因此,無論上述腳本中常是對照的兩線人物、入山的緣由、不同世代間的斷層,或單純生命態度的輕重等,都存在一念對無情世態當之必然的承受。甚至在導演與樂團之間,也同樣存有這樣輕可平淡無傾,重則牽動感知的引力;兩方的默契和信任,創造出來凝實複雜的感受,讓〈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的文本膨起豐富性,接收更多向度的觀點。這以歌、以劇本可獨立看待又能疊合品察的兩個優秀主體,使兩方都呈現出創作上的開放性。」


截自 耳道運行式Phantasmagoria 文章 「樂評:悲傷是白馬的樣子」 _ 林睿哲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Just catch me babe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What you gonna do? Just catch me babe

進去一個又一個的世界裡
偷偷的帶走一些東西
找到祕密隧道在牆壁
簽上我的名

啊 每一個瞬間
我都將帥氣地大步走過
向更豐盛的地方去
我會跟著你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Just catch me babe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What you gonna do? Just catch me babe

也許我們偶爾稍作休息
慢慢搭著巴士等天明
耳機塞進剛醒的耳朵
let’s go and see

啊 每一個瞬間
我都將帥氣地大步走過
向更豐盛的地方去
你會跟著我

woo
我就在這裡 等你
別擔心 你可以大聲的哭
你的脆弱和堅強並不牴觸

woo
我就在這裡 等你
別猶豫 人都是自由來去
若我們能同行 i'll give you my big greetings in peace

/

DSPS
Vocal & Acoustic Guitar | 曾稔文 Ami Tseng
Guitar | 詹詠翔 Yung Hsiang Chan
Bass | 鐘奕安 I An Chung
Drum | 莊子恒 Tzu Heng Chuang

/

導演 Director | 朱旻修 Min-Hsiu Chu
攝影 D.O.P | 劉哲均 Che-Chun Liu
製片 Producer | 劉彥宏 Harry Liu
美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 廖音喬 Yin-Chiao Liao
燈光 Gaffer | 林洋 Yang Lin
髮型化妝 Makeup Artist | 洪丌涵 Edna Hung
造型 Stylist | 周雅萱 Miyabi Shuu

主演 Cast | 巫建和 Chien-Ho Wu
藤原希 Nozomi Fujiwara
DSPS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 何語樂 Ule Ho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王裕勛 Yu-Hsun Wang
跟焦師 Focus Puller | 程鼎暘 Young Cheng
攝影組 Assistant Camera | 楊子毅 Jason Yang
楊季寰 Chester Yang
美術助理 Set Decorator | 謝慧萍 Huei-Ping Hsieh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 | 周榮竹 Chou Jung Chu
剪接 Editor | 朱旻修 Min-Hsiu Chu

器材 Equipment | 乒乓影像
器材支援 | 賴謙暉、林劭軒、梁敦學、翁悅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Pimo
蔡弦剛
張雨晴
張盛文
姚登元
葉廷皓
賴謙暉
乒乓影像
中和高中
紅花鐵馬映像所
宜蘭縣協拍中心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
作曲 Composer | 曾稔文 Ami Tseng、鐘奕安 I An Chung
作詞 Lyricist 曾稔文 Ami Tseng、鐘奕安 I An Chung
製作人 Producer | 吳奕宏 Yi Hung Wu、鐘奕安 I An Chung
編曲 Arrangement | DSPS
混音 Mixing | 吳奕宏 Yi Hung Wu
錄音 Recording | 吳奕宏 Yi Hung Wu at 荒原錄音室 Wasteland Studio
母帶後製 Mastering | Tomomi Nemoto at Saidera Mastering

/

Release Label | Big Romantic Records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dspstw.co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dspstw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dspstw/
Twitter. http://twitter.com/dsp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