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國際標準符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iec國際標準符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德)延斯·古斯泰特寫的 現代C:概念剖析和編程實踐 和蔡凱如孫賜萍的 LibreOffice 辦公室應用秘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標準公報月刊107年第18期 - 第 10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標準草案名稱 Title of Draft CNS 標準進行階段 Stage of CNS 參考標準 References 國際標準分類 ICS 起草 Drafting IEC 60513: 1994 11.040.01 起草 Drafting IEC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碁峰所出版 。

中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丁鏞所指導 林雯琪的 TAF測試領域實驗室能力之研究探討-以A公司實驗室為例 (2021),提出iec國際標準符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ISO/IEC 17025、TAF、實驗室認證。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班 陳正虎、林瑞裕所指導 呂學彥的 同步磁阻馬達的損失分析與量測 (2021),提出因為有 同步磁阻馬達、感應馬達、損失分離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iec國際標準符號的解答。

最後網站丙級檢定-工業配線則補充:如圖所示IEC國際標準符號為.. 未選 (A) 有機械連鎖之電驛線圈 (B) 沒有機械連鎖之電驛線圈 (C) 接於直流之電驛線圈 (D) 接於交流之電驛線圈。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ec國際標準符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C:概念剖析和編程實踐

為了解決iec國際標準符號的問題,作者(德)延斯·古斯泰特 這樣論述:

這本書按級別組織,編號從0到3。初始級別0,名為“邂逅”,它將總結使用C進行程式設計的基礎知識。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醒你我們所提到的主要概念,並使你熟悉C應用的特殊詞彙。 第1級“相識”詳細描述了大多數主要概念和特性,如控制結構、資料類型、操作符和函數。 第2級“相知”是C語言的核心,完全解釋了指針,使你熟悉C的記憶體模型,並使你能夠理解C的大部分庫函數介面。 第3級“深入”詳細介紹了特定主題,如性能、可重複輸入、原子性、執行緒和泛類型程式設計。   Jens Gustedt 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工業大學完成了他的數學學業。他當時的研究涉及離散數學與高效計算的交叉。自199

8年以來,他一直在法國國家資訊與自動化研究所(INRIA)擔任高級科學家,先是在法國南錫的LORIA實驗室工作,自2013年起在斯特拉斯堡的ICube實驗室工作。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他的大部分科學研究一直伴隨著軟體的發展,一開始主要是C++,然後又專注於C。他現在作為ISO委員會JTC1/SC22/WG14的專家為AFNOR服務,並且是C標準文檔ISO/IEC 9899:2018的聯合編輯。他還有一個成功的博客,涉及C語言編程和相關主題:https://gustedt.wordpress.com。   【第0級 邂逅】 第1章 入門 2 1.1 命令式程式設計 3 1.2

 編譯和運行 4 第2章 程式的主要結構 8 2.1 語法 8 2.2 聲明 10 2.3 定義 12 2.4 語句 13 2.4.1 迴圈 14 2.4.2 函式呼叫 14 2.4.3 函數返回 15   【第1級 相識】 第3章 一切都和控制有關 21 3.1 條件執行 21 3.2 迴圈 24 3.3 多重選擇 28 第4章 運算式計算 31 4.1 算術 33 4.1.1 +、-和* 34 4.1.2 除法和餘數 34 4.2 修改對象的運算子 35 4.3 布林情景 36 4.3.1 比較 36 4.3.2 邏輯 37 4.4 三元或條件運算子 38 4.5 求值順序 39 第5章 

基本值和資料 41 5.1 抽象狀態機 42 5.1.1 值 43 5.1.2 類型 44 5.1.3 二進位表示和抽象狀態機 44 5.1.4 優化 45 5.2 基本類型 46 5.3 指定值 49 5.4 隱式轉換 52 5.5 初始值設定 55 5.6 命名常量 56 5.6.1 唯讀對象 57 5.6.2 枚舉 58 5.6.3 宏 59 5.6.4 複合字面量 60 5.7 二進位表示 61 5.7.1 無符號整型 61 5.7.2 位集和按位運算子 62 5.7.3 位移運算子 63 5.7.4 布林值 64 5.7.5 有符號整型 64 5.7.6 固定寬度整型 67 5.7.

7 浮點數據 68 第6章 派生資料類型 70 6.1 陣列 71 6.1.1 陣列聲明 71 6.1.2 陣列操作 72 6.1.3 陣列長度 72 6.1.4 陣列作為參數 73 6.1.5 字串是特殊的 74 6.2 指標作為不透明類型 77 6.3 結構 79 6.4 類型的新名稱:類型別名 85 第7章 函數 87 7.1 簡單函數 88 7.2 main是特殊的函數 90 7.3 遞迴 91 第8章 C庫函數 98 8.1 C庫函數的一般特性及功能 98 8.1.1 標頭檔 99 8.1.2 介面 100 8.1.3 錯誤檢查 100 8.1.4 邊界檢查介面 101 8.1.5 

平臺前提條件 102 8.2 數學 103 8.3 輸入、輸出和檔操作 105 8.3.1 無格式文本輸出 105 8.3.2 文件和流 107 8.3.3 文本IO 109 8.3.4 格式化輸出 110 8.3.5 無格式文本輸入 113 8.4 字串處理和轉換 115 8.5 時間 119 8.6 運行時環境設置 123 8.7 程式終止和斷言 125   【第2級 相知】 第9章 風格 130 9.1 格式 131 9.2 命名 132 第10章 組織與文檔 136 10.1 介面文檔 137 10.2 實現 139 10.2.1 宏 140 10.2.2 純函數 142 第11章 指

針 147 11.1 指針操作 148 11.1.1 操作符的位址和物件 148 11.1.2 指針加法 149 11.1.3 指針減法和差 151 11.1.4 指針合法性 153 11.1.5 空指針 155 11.2 指標和結構 156 11.3 指標和陣列 159 11.3.1 陣列訪問和指標訪問是一樣的 160 11.3.2 陣列參數和指標參數是一樣的 160 11.4 函數指標 161 第12章 C記憶體模型 167 12.1 統一記憶體模型 168 12.2 union 169 12.3 記憶體和狀態 171 12.4 指向非特定物件的指標 172 12.5 顯式轉換 173 1

2.6 有效類型 175 12.7 對齊 176 第13章 存儲 179 13.1 malloc和友元 180 13.1.1 具有可變陣列大小的 一個完整例子 181 13.1.2 確保動態分配的一致性 188 13.2 存儲持續時間、生命週期和可見度 189 13.2.1 靜態存儲持續時間 192 13.2.2 自動存儲持續時間 193 13.3 題外話:在定義物件之前使用物件 194 13.4 初始化 196 13.5 題外話:機器模型 198 第14章 涉及更多的處理和IO 202 14.1 文本處理 202 14.2 格式化輸入 209 14.3 擴充字元集 210 14.4 二進位流

218 14.5 錯誤檢查和清理 219   【第3級 深入】 第15章 性能 226 15.1 內聯函數 228 15.2 使用restrict限定詞 232 15.3 測量和檢驗 233 第16章 類似函數的巨集 242 16.1 類似函數的巨集如何工作 243 16.2 參數檢查 245 16.3 訪問調用上下文 249 16.4 默認參數 252 16.5 可變長度參數列表 253 16.5.1 可變長參數宏 253 16.5.2 繞道:可變長參數函數 258 16.6 泛類型程式設計 261 第17章 控制流中的變化 268 17.1 一個複雜的例子 270 17.2 排序 272

17.3 短跳轉 275 17.4 函數 276 17.5 長跳轉 277 17.6 信號處理常式 281 第18章 執行緒 291 18.1 簡單的執行緒間控制 294 18.2 無競爭初始化和銷毀 296 18.3 執行緒本地數據 299 18.4 臨界數據和臨界區 299 18.5 通過條件變數進行通信 302 18.6 更複雜的執行緒管理 307 第19章 原子訪問和記憶體一致性 310 19.1 “以前發生的”關係 311 19.2 C庫調用提供同步 314 19.3 順序的一致性 316 19.4 其他一致性模型 318 要點 320 參考文獻 333  

C程式設計語言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它的權威參考資料是其創建者Kernighan和Ritchie寫的一本書[1978]。從那時起,C語言就開始被大量應用。用C語言編寫的程式和系統無處不在:個人電腦、電話、照相機、機上盒、冰箱、汽車、大型機、衛星……基本上在任何有可程式設計介面的現代設備中都能找到。   與C程式和系統的普遍存在相比,人們對C語言的認知和瞭解要少得多。即便是經驗豐富的C程式師,也會對C語言的現代演變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知識缺乏。一個可能的原因是,C語言被看作一種“容易學習”的語言,它允許缺乏經驗的程式師快速地編寫或複製程式碼片段,這些程式碼片段至少看起來是在做它應該做的事情。在某種程度

上,C語言並沒有激發使用者學習更高層次知識的積極性。   本書的目的是改變這種普遍的態度,所以它的內容分為4級,以反映對C語言和程式設計的熟悉程度。這種結構可能與讀者的一些習慣相違背,特別是,它將一些困難的主題(如指標)分成不同的層次,以避免過早地向讀者提供錯誤的資訊。我們稍後將更詳細地解釋本書的組織結構。   一般來說,儘管本書會提出許多普遍適用的思想(也適用於其他程式設計語言如Java、Python、Ruby、C#或C++),但本書主要討論C語言中特有的或者在用C語言程式設計時具有特殊價值的概念和實踐。   C語言的版本 正如本書的書名所提示的那樣,今天的C語言與它的創建者Kernigh

an和Ritchie最初設計的C語言(通常稱為K&R C)不同。特別是,它經歷了一個重要的標準化和擴展過程,現在由ISO(國際標準組織)進行推動。這導致了在1989年、1999年、2011年和2018年一系列C標準的發佈,它們通常被稱為C89、C99、C11和C17。C標準委員會做了大量工作來保證向後相容,比如用早期版本(如C89)編寫的代碼應該使用新版本的編譯器編譯成語義上等價的可執行檔。不幸的是,這種向後相容產生了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副作用,即那些原本可以從新特性中獲益的項目沒有動力來更新自己的代碼庫。   在本書中,我們將主要參考JTC1/SC22/WG14[2018]中定義的C17,但是在

撰寫本書時,一些編譯器並沒有完全實現這個標準。如果你想編譯本書中的示例,至少需要一個可以實現C99大部分功能的編譯器。對於將C11添加到C99所要做的修改,使用一個模擬層(比如我的宏包P99)就足夠了,該套裝軟體可在 http://p99.gforge.inria.fr上找到。   C和C++ 程式設計已經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和經濟活動,C語言仍然是程式設計界的一個重要元素。與所有人類活動一樣,C語言的進步是由許多因素驅動的:企業或個人的利益、政治、美、邏輯、運氣、無知、自私、自我(這裡加上你的主要動機)。因此,C語言的發展不是也不可能是理想的。它存在缺陷和人為雕琢的成分,只能通過其歷史和

社會背景來理解。   C語言開發背景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它的姊妹語言C++的早期出現。一個常見的誤解是,C++是通過添加自己的特性而從C演化而來的。儘管這在歷史上是正確的(C++是從非常早期的C語言發展而來的),但它們在今天並不是特別相關。事實上,C和C++在30多年前就已經從一個共同的祖先中分離出來,並且從那以後一直在獨立地發展。但是這兩種語言的演變並不是孤立發生的,多年來,它們一直在交流和採納彼此的理念。一些新的特性,比如最近添加的原子性和執行緒,是在C和C++標準委員會的密切協作下設計的。   儘管如此,C和C++仍然有許多不同之處,而且本書中所講的全部內容都是關於C的,而不是C++。書中所

給出的許多代碼示例甚至不能用C++編譯器編譯。因此我們不應該把這兩種語言的起源混為一談。   要點A C和C++是不同的:不要將它們混淆。 注意,當你閱讀本書的時候,你會遇到很多如上所示的要點。這些要點總結了特性、規則、建議等。在本書的末尾有一個包含了這些要點的列表,你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備忘單。   要求為了能夠從本書中獲益,你需要滿足一些基本要求。如果你對其中任何一個不確定,請先獲取或學習它們;否則,你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 首先,如果不練習,你就無法學習一門程式設計語言,所以你必須有一個適當的程式設計環境(通常是在PC或筆記型電腦上),你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它。這個環境可以是集成的(一個I

DE)或者是一組獨立的實用程式。平臺提供的內容千差萬別,因此很難給出具體建議。在類似於UNIX的環境(如Linux和蘋果的macOS)中,你可以找到諸如emacs和vim之類的編輯器,以及諸如c99、gcc和clang之類的編譯器。   你必須能夠執行以下操作: 1. 流覽檔案系統。電腦上的檔案系統通常按層次結構組織在目錄中。你必須能夠流覽它們來查找和操作檔。 2. 編輯程式文本。這與在文書處理環境中編輯字母不同。你的環境、編輯器或它所調用的任何東西都應該對程式設計語言C有基本的理解能力。你會看到,如果你打開一個C檔(副檔名通常為.C),它可能會突出顯示一些關鍵字,或者説明你根據{}的嵌套

來縮進代碼。 3. 執行程式。你在這裡看到的程式一開始是非常基礎的,不會提供任何圖形功能。它們需要在命令列中啟動。編譯器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像UNIX這樣的環境中,命令列通常被稱為shell,其在控制台或終端上啟動。 4. 編譯器文本。有些環境提供用於編譯的功能表按鈕或鍵盤快速鍵。另一種方法是在終端的命令列中啟動編譯器。這個編譯器必須遵照最新的標準,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適宜的編譯器上。 如果你以前從未編寫過程式,本書學起來會很難。瞭解以下內容會有所説明:Basic、C(歷史版本)、C++、Fortran、R、bash、JavaScript、Java、MATLAB、Perl、Python、S

cilab等。但是,你可能有一些其他的程式設計經驗, 甚至可能沒有注意到。許多技術規範實際上是用某種專用的語言編寫的,可以作為一種類比,例如,用於Web頁面的HTML和用於文檔格式化的LaTeX。   你應該知道以下概念,儘管它們在C語言中的確切含義可能與你所學環境中的有所不同: 1. 變數—保存值的命名實體。 2. 條件句—在一個精確的條件下做某事(或不做某事)。 3. 迴圈—按一定的次數(或者直到滿足某個條件為止)重複做某事。   練習和挑戰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一些練習,這些練習是為了讓你思考所討論的概念。最好在閱讀本書時完成練習。還有一類叫作“挑戰”。這些通常要求更高。你需要做一

些研究,甚至要瞭解它們是什麼,解決方案不會自己出現:這需要努力。完成挑戰要花很多的時間,有時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這取決於你對工作的滿意程度。這些挑戰所涉及的主題來自我個人對“有趣問題”的偏好,這些問題來自我個人的經歷。如果在學習或工作中有其他問題或涉及相同領域的專案,你應該也可以把它們做得同樣好。最重要的是要訓練自己,首先從其他地方尋求幫助和想法,然後親自動手把事情做好。你只有跳進水裡才能學會游泳。   本書結構 本書按級別組織,編號從0到3。 第0級“邂逅”總結使用C語言進行程式設計的基礎知識。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醒你我們所提到的主要概念,並使你熟悉C應用的特殊詞彙和觀點。最後,即使你在C語

言程式設計方面沒有太多的經驗,你應該也能夠理解簡單的C語言程式的結構,並可以開始編寫自己的程式。 第1級“相識”詳細描述大多數主要概念和特性,如控制結構、資料類型、操作符和函數。它應該能讓你更深入地瞭解運行程式時所發生的事情。這些知識對於演算法入門課程和該級別的其他工作來說應該足夠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指標還沒有完全引入。 第2級“相知”深入C語言的核心。它完全解釋了指標,説明你熟悉C語言的記憶體模型,並使你能夠理解C語言的大部分庫函數介面。完成這一級別應該使你能夠專業地編寫C代碼。因此,本級別首先對C程式的編寫和組織進行了必要的討論。我個人認為,任何從工程學院畢業、主修電腦科學或C語言程式設

計的人都能達到這個水準。不要滿足於比這更低的水準。 第3級“深入”詳細介紹特定主題,如性能、可重入性、原子性、執行緒和泛類型程式設計。當你在現實世界中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這裡的內容是最好的。作為一個整體,它們對於結束討論並向你提供C語言方面的全部專業知識是必要的。任何在C語言方面具有多年專業程式設計經驗的人,或者使用C語言作為主要程式設計語言的軟體專案負責人,都應該達到這個水準。  

TAF測試領域實驗室能力之研究探討-以A公司實驗室為例

為了解決iec國際標準符號的問題,作者林雯琪 這樣論述:

個案公司導入ISO/IEC 17025實驗室認證最主要的動機為:「建立消費者對產品品質之信心」、「提升公司之整體形象」及「成為業界的優良典範」等三項。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ISO/IEC 17025之架構與要求,配合現有工作單位之組織編制及相關文件表單,撰寫制定各項相關文件,建立一套完整的品質管理系統,確立個案公司實驗室品質管理能力,並成功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進而提升實驗室之作業品質及公信力。 另依NIJ-STD-0101.04、MIL-STD-662F及CNS14998等相關測試規範,分析評估試驗作業中的不確定度所造成的可能變異,以提升測試作業品質。最後以個

案公司實驗室與國內其他實驗室執行「抗彈性能」及「彈道極限值」等兩類型能力之比對測試。經實驗測試結果得知,兩實驗室均符合規範要求之範圍,而測試數據顯示經由TAF認證之實驗室所測得數據較為精確,可確立個案公司實驗室測試技術能力。

LibreOffice 辦公室應用秘笈

為了解決iec國際標準符號的問題,作者蔡凱如孫賜萍 這樣論述:

結合實務應用,讓您省時省力、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辦公軟體在工作上的應用,無論是會議記錄、專案計畫書、經費表編列、成果報告…,從文書、試算表、甚至是簡報,皆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往往在文件製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惱人的小問題,卻苦無解決之道,以致於要花上許多時間才能完成工作。   本書是以經常使用辦公軟體的使用者為主要對象,除了分享實務上常要製作的文件之外,還分享了延伸操作的小技巧,讓您製作的文件內容更符合工作上的需求。另外本書中的「辦公應用智囊袋」單元,更整理了工作上常見的問題,輔以簡單的操作步驟,協助使用者解決問題及盲點,以期更快速的完成工作。   本書精采內容包括:   .文件輸入延伸

技巧   .樣式、目錄自動化製作   .表格的延伸應用與計算   .文件與資料庫整合應用   .試算表與圖報表延伸應用   .成果報告、影音簡報應用   .辦公應用常見QA彙整 名人推薦   「本書深入整理了過去我們在推廣過程中經常遇到使用者所反應的問題,做成問答集供大家參考。這些內容對大家在使用、摸索LibreOffice時,肯定會有極大的助益。」-- 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 翁佳驥   「本書能滿足轉移至開放文件格式(ODF)用戶的需求,把轉移到LibreOffice環境後工作中常見的問題整理出來,透過範例教學讓大家能快速轉換、即刻上手。」-- 文件基金會會員 曾政嘉   「本

書可以說是工作上的寶典,多多參考利用,可以讓您在使用LibreOffice或Apache OpenOffice上都如魚得水,心想事成。」-- 吳弘凱(Tad) 作者簡介 蔡凱如   國家發展委員會ODF推廣講師,長期輔導各縣市政府單位導入ODF,已輔導超過1200場ODF種子人員培訓,擁有豐富的ODF實務應用及諮詢經驗。   .第一屆黃金企鵝獎 Openoffice 範本 第二名   .第二屆黃金企鵝獎 Openoffice 範本 佳作   .第三屆黃金企鵝獎 Impress 工具書 第一名   .第三屆黃金企鵝獎 Draw 工具書 第二名 孫賜萍   現任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數位

資源推廣服務中心執行秘書,長期推入自由軟體校園推廣工作,並且投入各縣市教育單位進行資訊教育師資培訓,以及資訊志工相關培訓計畫。 Chapter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Chapter 2|文書處理技巧 2-1 文件輸入小技巧 2-2 文件段落編輯 2-3 版面配置與目錄 2-4 圖文整合小應用 2-5 表格資料彙整 2-6 文件與資料庫整合應用 Chapter 3|報表精算小幫手 3-1 人事資料表 3-2 辦公用品庫存表 3-3 業績競賽統計圖 3-4 在職進修成績一覽表 Chapter 4|簡報藝術師 4-1 成果報告 4-2 旅遊導覽 Chapter 5|辦公應用補給站 01

檔案如何加入密碼,防止他人偷窺? 02 有兩張A5 的資料,如何讓他們印在同一張A4 的紙張中? 03 從 Word 中轉檔的檔案,為何文件中表格的文字無法調整垂直的對齊方式? 04 工作上常常要輸入某些詞語,是否可以建立快速鍵,讓電腦自動輸入呢? 05 分數如何以橫線表示而非斜線(/)表示? 06 公文抬頭右方的聯絡人資訊,如何讓他們對齊? 07 文件中如何讓冒號(:)後面的文字對齊? 08 當文件採直書排版時,如何讓數值資料呈現橫書的樣式? 09 製作合約書時,如何讓合約書上的甲方和乙方對齊? 10 文件中要如何使用『(1)、(2)、(3)』或『①、②、③ 』的編號? 11 編號後面的文字

,要如何調整才能對齊? 12 項目符號與編號和後方文字之間的位置要如何調整? 13 文件排版時,要如何讓文件中同時有直向和橫向的版面呢? 14 文件中標點符號跑出右邊界,無法列印該怎麼辦? 15 文件中如何加入背景浮水印? 16 從Calc 試算表中複製貼到 Writer中的表格都失真了,該怎麼辦? 17 如何讓Calc試算表中的資料和Writer中同步修改? 18 表格跨頁時,如何讓每一頁都有標題? 19 在Writer 中的表格,如何計算? 20 在表格中,如何讓數字出現大寫字? 21 資料庫匯出的CSV 格式檔案,要如何開啟呢? 22 試算表中的工作表,若要設定不同的版面,要如何設定?

23 試算表的資料內容很多時,要如何指定每一頁列印多少筆資料呢? 24 表格跨頁時,如何讓每一頁列印時都有標題? 25 試算表中如何加入背景浮水印? 26 想要將同一格儲存格的資料分割為二個欄位,要如何快速製作呢? 27 試算表中,要如何製作直書式的資料內容呢? 28 製作完成的表格內容,若要交換欄列的資料位置,如何快速製作呢? 29 製作好的表格,要如何開放局部範圍讓其他人填寫呢? 30 網路上的資料表單,如何讓它們可以和試算表同步更新呢? 31 因應個人資料保護法,公佈資料時內容不能完全顯示,如何快速隱藏文字呢? 32 輸入資料時,要如何檢查資料的正確性呢? 33 在試算表中要如何快速製作

A01、A02 的編號呢? 34 試表中若要輸入電話號碼,如何快速產生(XX)XXXXXXX的樣式呢? 35 報表中有時需要出現星期幾,要如何快速製作呢? 36 設定好排序的清單資料,但卻無法順利的完成排序,要如何解決呢? 37 製作完成的圖表,顯示的數值標籤不符合需求,要如何修改格式呢? 38 試算表中的圖表往往和表格出現在同一張工作表中,要如何只列印圖表呢? 39 製作直條圖時,其座標軸間距不符合需求,要如何修改間距值呢? 40 如何讓投影片的內容列印成開會用的兩頁文件格式呢? 41 當投影片資料很多時,如何快速製作目錄呢? 42 當投影片頁數很多時,如何快速讓每一頁產生頁碼呢? 43 投

影片的第一頁標題,如何不讓它出現頁碼呢? 44 在投影片播放時,如何在畫面上書寫文字或畫重點呢? 45 當投影片中加入背景音樂時,如何讓音樂持續播放至投影片結束呢? 序   開放文件格式(簡稱ODF)是一種規範,基於XML的文件格式,因應文件處理、試算表、圖報表、演講稿等電子文件而設置。其目的是為了保證使用者能長期存取資料,且不受技術及法律上的限制。   2006年11月30日,OpenDocument 成為ISO與IEC國際標準,正式標準名稱為 ISO/IEC26300;而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已於2009 年1 月將開放文件格式(ODF)標準訂為國家標準(CNS15251),國家發展

委員會(原行政院研考會)也於2009年2月公告 ODF 格式為公交電子交換附件格式之一。   政府推動ODF為文件標準格式目的,是期望在資訊可以公開互通下,讓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更適合的軟體,讓廠商有公平競爭環境,設計功能更好、價格更優惠的軟體。而目前支援ODF文件格式最常被採用是Openoffice及Libreoffice兩套軟體;但是一般使用者在文書處理軟體的應用上大多採用的是MS Office,以致於在轉換上常會遇到瓶頸。   目前坊間在辦公應用教學的書籍非常的多元,但內容大多是針對一般使用者通用的功能進行教學,對於實務應用上的部份著墨卻是少之又少;以致於多數使用者在文件編輯上,遇到問

題卻無法突破盲點去解決,特別是在ODF軟體的操作上。   筆者撰寫本書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盡個人棉薄之力,協助使用者在軟體應用上可以無痛轉移。因此本書主要是以已經會操作辦公軟體的使用者為主要的對象,針對實務應用上可能會遇到的延伸操作做為教學主軸,舉凡:目錄製作、證書製作、預算表編列、圖報表應用及多媒體簡報…,皆有延伸小技巧分享。除此之外,本書在「辦公應用智囊袋」這一單元,筆者整理多年來輔導各縣市政府單位導入Libreoffice時,各單位提出在實務工作上應用的相關問題,經由統計後遴選45題較常見的應用作為範例解說。期盼本書的內容,能為讀者帶來實質的幫助,讓ODF軟體的應用能更容易上手。

同步磁阻馬達的損失分析與量測

為了解決iec國際標準符號的問題,作者呂學彥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I誌謝詞 V目錄 VII表目錄 X圖目錄 XIV符號表 XXII第1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11.2 文獻回顧 111.3 論文架構 21第2章 電動機理論介紹 232.1 異步電動機簡介 242.1.1 感應馬達特性簡介 242.1.2 感應馬達的等效電路與功率 262.2 電動機的基本損失 342.2.1 定子銅損 362.2.2 轉子銅損 372.2.3 鐵損 382.2.4 機械損 572.2.5 雜散損 582.2.6 損失改善方式 602.2.7 參考文獻損失

分佈 612.2.8 二極與四極感應馬達的損失分佈差別 722.2.9 感應馬達損失分佈經驗範圍 752.3 同步電動機簡介 762.3.1 同步激磁馬達特性簡介 762.3.2 永磁同步馬達特性簡介 772.4 同步磁阻馬達特性簡介 782.4.1 同步磁組馬達的等效電路 792.4.2 同步磁阻馬達的鐵損 88第3章 研究方法 933.1 感應馬達效率損失量測規範 963.1.1 感應馬達各項損失求和法試驗流程 963.2 變頻器供電的感應馬達效率損失量測規範 1063.2.1 對額定電壓1kV及以下試驗用變頻器的設置 1063.2.2

試驗用變頻器供電的感應馬達損失求和法試驗流程 1073.2.3 特定變頻器供電的感應馬達損失求和法 1103.3 同步激磁馬達效率損失量測規範 1113.3.1 同步激磁馬達各項損失求和法試驗流程 1123.4 永磁同步馬達效率損失量測規範 1193.4.1 永磁同步馬達各項損失求和法試驗流程 1203.5 同步磁阻馬達的效率測定規範 1273.5.1 同步磁阻馬達的各項損失求和法的文獻基礎 1283.5.2 基於IEC和IEEE的SynRM各項損失求合法實驗 1423.5.3 同步磁阻馬達的最佳效率和最佳功因量測實驗 1553.6 實驗平台設置

1583.7 旋轉電動機分析軟體RMxprt 164第4章 研究結果 1914.1 感應馬達實驗結果 1914.1.1 實驗量測損失分佈 1924.1.2 RMxprt模擬損失分佈 2014.1.3 實驗量測與模擬分析的比較 2044.2 同步磁阻馬達各項損失求和法實驗結果 2104.2.1 SynRM空載實驗結果 2114.2.2 SynRM負載曲線實驗結果 2204.2.3 SynRM損失分佈 2224.2.4 結果分析 2254.3 同步磁阻馬達的最佳效率和最佳功因量測實驗結果 2294.3.1 25%負載率最佳功因和效率 2304.3

.2 50%負載率最佳功因和效率 2344.3.3 75%負載率最佳功因和效率 2384.3.4 100%負載率最佳功因和效率 2424.3.5 125%負載率最佳功因和效率 2454.3.6 150%負載率最佳公因和效率 2484.3.7 25%到150%六個相異負載率比較 2514.3.8 最佳功因、最佳效率、開環VVVF控制結果比較 256第5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2715.1 結論 2715.2 未來研究建議 272參考文獻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