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原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lcd原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何賓寫的 STC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8051體系架構、編程實例及項目實戰 和張軍朝的 嵌入式系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液晶螢幕為什麼能發光?發光原理是什麼? - 劇多也說明:包括段顯示方式的字元段顯示器件;矩陣顯示方式的字元、圖形、影象顯示器件;矩陣顯示方式的大螢幕液晶投影電視液晶屏等。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曾萬存、郭智宏所指導 翁楷翔的 顯示器閃爍自動調節系統開發 (2021),提出lcd原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閃爍、時鐘饋通效應。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所 呂志維所指導 許志宇的 改善包裝作業之評估—以液晶面板廠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液晶顯示器、肌肉骨骼傷害的重點而找出了 lcd原理的解答。

最後網站產品簡介-力特光電引領您進入LCD的彩色世界則補充:這時入射光的偏極光不受液晶影響,維持原方向通過液晶層,而被正好垂直下方偏光板吸收(遮蔽)成為暗態。如此即可以有無施加電壓的方式達到黑白的顯示。 TN型LCD原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cd原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TC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8051體系架構、編程實例及項目實戰

為了解決lcd原理的問題,作者何賓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STC單片機的C語言程式設計方法。   全書共分為27章,主要內容包括:單片機基礎知識,STC單片機硬體知識,數值表示及轉換,STC單片機CPU子系統,STC單片機CPU指令系統,STC單片機整合式開發環境,STC單片機組合語言程式設計基礎,STC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入門,STC單片機C語言變數和資料類型,STC單片機C語言運運算元,STC單片機C語言描述語句,STC單片機C語言陣列,STC單片機C語言指標,STC單片機C語言函數,STC單片機C語言預處理指令,STC單片機C語言複雜資料結構,STC單片機C語言高級程式設計技術,STC單片機時鐘、重定和電源模式原理及實現,STC

單片機比較器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計數器和計時器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非同步串列收發器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ADC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SPI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CCP/PCA/PWM模組原理及實現,STC單片機增強型PWM發生器原理及實現,RTX51作業系統原理及實現,綜合專案實例:風扇轉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本書將C語言程式設計與STC單片機的各個知識點進行系統化融合,不僅系統地介紹C語言程式設計的各個知識點及其在單片機中的具體應用,而且更加突出學習方法。為了方便讀者自學,本書提供了大量的設計案例和公開教學視頻。 本書可作為讀者零基礎學習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的參考用書,

也可作為單片機競賽、單片機認證考試的參考用書。 何賓,著名的嵌入式技術和EDA技術專家,長期從事電子設計自動化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與全球多家知名的半導體廠商和EDA工具廠商保持緊密合作。目前已經出版嵌入式和EDA方面的著作20餘部,內容涵蓋電路模擬、電路設計、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數位信號處理、單片機、嵌入式系統、片上可程式設計系統等。   典型的代表作有《Xilinx FPGA數位信號處理1指南——從HDL、模型到C的描述》《STC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ltium Designer 15.0電路模擬、設計、驗證與工藝實現1指南》《類比電子系統設計指南(基礎篇)》《類比電子

系統設計指南(實踐篇)》《EDA原理及VHDL實現—— 從電晶體、門電路到Xilinx Vivado的數位系統設計》《EDA原理及Verilog HDL實現——從電晶體、門電路到Xilinx Vivado的數位系統設計》。 第1章 單片機基礎知識 1.1單片機發展歷史 1.2單片機內部架構 1.3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的關係 1.4單片機硬體開發平臺 1.5運行第一個單片機程式 1.6單片機程式設計語言 第2章STC單片機硬體知識 2.1STC單片機發展歷史 2.2STC單片機IAP和ISP 2.3STC單片機命名規則及封裝 …… 2.4STC單片機結構及功能 2.5STC單

片機的I/O驅動原理 2.6STC單片機硬體下載電路設計 …… 2.7STC單片機電源系統設計 2.8調試單片機系統所用到的儀器 第3章數值表示及轉換 3.1常用數制 …… 3.2正數表示方法 … 3.3正數碼制轉換 …… 3.4負數表示方法 …… 3.5負數補數的計算 …… 3.6定點數表示 3.7浮點數表示 第4章STC單片機CPU子系統 4.1STC單片機CPU內核功能單元 …… 4.2STC單片機記憶體結構和位址空間 …… 4.3STC單片機中斷系統原理及功能 …… 第5章STC單片機CPU指令系統 5.1STC單片機CPU定址模式 …… 5.2STC單片機CPU指令集 ……

第6章STC單片機整合式開發環境 6.1Keil μVision整合式開發環境介紹 …… 6.2Keil μVision軟體發展流程介紹 …… 6.3Keil μVision軟體發展流程實現 …… 6.4U8W程式設計器 …… 第7章STC單片機組合語言程式設計基礎 7.1組合語言程式結構 7.2彙編代碼中段的分配 …… 7.3組合語言符號及規則 …… 7.4組合語言運算元描述 …… 7.5組合語言控制描述 …… 7.6組合語言設計流程 …… 7.7單片機埠控制組合語言程式設計 …… 7.8單片機中斷組合語言程式設計 …… 第8章STC單片機C語言程式設計入門 8.1高級程式設計語言概念

…… 8.2選擇C語言的理由 8.3C語言發展歷史 8.4C語言程式框架 8.5C語言詞法構成 第9章STC單片機C語言變數和資料類型 9.1C語言中的常量和變數 …… 9.2C51編譯器支援的資料類型 …… 9.3自訂資料類型 9.4變數存儲種類和存儲類型 …… 9.5定位變數的絕對位置 第10章STC單片機C語言運算子 10.1C語言運算子分類 10.2C語言運算子優先順序 10.3設定運算子 10.4算術運算子 10.5遞增和遞減運算子 10.6關係運算子 10.7邏輯運算子 10.8位運算子 10.9複合設定運算子 10.10逗號運算子 10.11條件運算子 10.12強制類型轉換符

10.13sizeof運算子 第11章STC單片機C語言描述語句 11.1輸入輸出語句 11.1.1putchar函數 11.1.2getchar函數 11.1.3printf函數 11.1.4scanf函數 11.1.5puts函數 11.1.6gets函數 11.2運算式語句 11.3條件陳述式 11.3.1條件陳述式格式1 11.3.2條件陳述式格式2 11.3.3條件陳述式格式3 11.4開關語句 11.5迴圈語句 11.5.1while語句 11.5.2dowhile語句 11.5.3for語句 11.5.4goto語句 11.5.5break語句 11.5.6continue

語句 11.6返回語句 11.7C語言埠控制實現 第12章STC單片機C語言陣列 12.1一維陣列的定義和操作 12.1.1一維陣列的定義 12.1.2一維陣列初始化 12.1.3一維陣列的操作 12.2多維陣列的定義和操作 12.2.1多維陣列的定義 12.2.2多維陣列初始化 12.2.3多維陣列的操作 第13章STC單片機C語言指標 13.1C51編譯器中指針的分類 13.2通用指針 13.2.1未指定存儲區域的通用指標 13.2.2指定存儲區域的通用指標 13.3指定記憶體類型的指針 13.4指針轉換 13.5指標變數輸入 13.6指向指標的指標 13.7抽象指針 第14章STC

單片機C語言函數 14.1函式定義和聲明 14.1.1標準C函式定義和聲明 14.1.2擴展C函式定義和聲明 14.1.3記憶體模型 14.2函式呼叫原理 14.2.1函式呼叫格式 14.2.2參數和堆疊 14.2.3參數和寄存器 14.2.4返回值 14.3函式呼叫實現分析 14.4函數變數的存儲方式 14.5陣列類型傳遞參數 14.6指針類型傳遞參數 14.7指向函數的指標 14.8可重入函數設計 14.9中斷函數設計 14.9.1C語言中斷函數的聲明格式 14.9.2外部中斷電路原理 14.9.3C語言中斷程式的編寫和測試 第15章STC單片機C語言預處理指令 15.1檔包含 15.1

.1包含用戶頭檔 15.1.2包含系統標頭檔 15.1.3只包含一次檔 15.2巨集定義及使用 15.2.1簡單的巨集定義 15.2.2複雜的巨集定義 15.2.3宏操作符 15.2.4預定義的宏 15.3條件編譯 15.4其他預處理命令 15.4.1#line 15.4.2#message 15.4.3#error 15.4.4#pragma 第16章STC單片機C語言複雜資料結構 16.1結構 16.1.1結構類型的定義 16.1.2結構變數的定義 16.1.3結構變數內元素的引用 16.1.4指向結構的指標 16.2聯合 16.3枚舉 16.4鏈表 16.4.1單鏈表的存儲結構 16.

4.2建立鏈表 16.4.3查找結點 16.4.4刪除結點 16.4.5插入結點 第17章STC單片機C語言高級程式設計技術 17.1C程式中使用組合語言 17.1.1內嵌組合語言 17.1.2調用組合語言程式 17.2優化代碼策略 17.3C語言動態圖形交互設計 17.3.1動態圖形交互硬體平臺 17.3.2STC單片機對觸控式螢幕的控制 17.3.3STC單片機對觸控式螢幕的初始化 17.3.4觸控式螢幕基本繪圖流程 17.3.5繪製不同圖形的具體實現方法 17.3.6設計標頭檔說明 17.3.7主處理檔main函數設計 第18章STC單片機時鐘、重定和電源模式原理及實現 18.1ST

C單片機時鐘 18.2STC單片機復位 18.2.1外部RST引腳復位 18.2.2軟體重定 18.2.3掉電/上電復位 18.2.4MAX810專用重定電路重定 18.2.5內部低壓檢測復位 18.2.6看門狗復位 18.2.7程式位址非法重定 18.3STC單片機電源模式 18.3.1低速模式 18.3.2空閒模式 18.3.3掉電模式 第19章STC單片機比較器原理及實現 19.1STC單片機比較器結構 19.2STC單片機比較器寄存器組 19.2.1比較控制寄存器1 19.2.2比較控制寄存器2 19.3STC單片機比較器應用 第20章STC單片機計數器和計時器原理及實現 20.1

計數器/計時器模組簡介 20.2計數器/計時器寄存器組 20.2.1計時器/計數器0/1控制寄存器TCON 20.2.2計時器/計數器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 20.2.3輔助寄存器AUXR 20.2.4T0~T2時鐘輸出寄存器和外部中斷允許INT_CLKO(AUXR2) 20.2.5計時器T0和T1中斷允許控制寄存器IE 20.2.6計時器T0和T1中斷優先順序控制寄存器IP 20.2.7計時器T4和計時器T3控制寄存器T4T3M 20.2.8計時器T2、T3和T4的中斷控制寄存器IE2 20.3計數器/計時器工作模式原理和實現 20.3.1計時器/計數器0工作模式 20.3.2計時器/計數器

1工作模式 20.3.3計時器/計數器2工作模式 20.3.4計時器/計數器3工作模式 20.3.5計時器/計數器4工作模式 第21章STC單片機非同步串列收發器原理及實現 21.1RS232標準簡介 21.1.1RS232傳輸特點 21.1.2RS232資料傳輸格式 21.1.3RS232電氣標準 21.1.4RS232參數設置 21.1.5RS232連接器 21.2STC單片機串口模組簡介 21.2.1串口模組結構 21.2.2串口引腳 21.3串口1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3.1串口1寄存器組 21.3.2串口1工作模式 21.3.3人機交互控制的實現 21.3.4按鍵掃描

及串口顯示 21.4串口2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4.1串口2寄存器組 21.4.2串口2工作模式 21.5串口3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5.1串口3寄存器組 21.5.2串口3工作模式 21.6串口4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6.1串口4寄存器組 21.6.2串口4工作模式 21.7紅外通信的原理及實現 21.7.1紅外收發器的電路原理 21.7.2紅外通信波形捕獲 21.7.3紅外通信協議 21.7.4紅外檢測原理 21.7.5串口通信原理 21.7.6設計實現 第22章STC單片機ADC原理及實現 22.1ADC原理 22.1.1ADC的參數 22.1.2ADC的類型 22.2STC單片

機內ADC的結構原理 22.2.1STC單片機內ADC的結構 22.2.2ADC轉換結果的計算方法 22.3STC單片機內ADC寄存器組 22.3.1P1口模擬功能控制寄存器 22.3.2ADC控制寄存器 22.3.3時鐘分頻寄存器 22.3.4ADC結果高位寄存器 22.3.5ADC結果低位寄存器 22.3.6中斷使能寄存器 22.3.7中斷優先順序寄存器 22.4直流電壓測量及串口顯示 22.4.1直流分壓電路原理 22.4.2軟體設計流程 22.4.3具體實現過程 22.5直流電壓測量及LCD屏顯示 22.5.1硬體電路設計 22.5.21602字元LCD原理 22.5.3軟體設計流程

22.5.4具體實現過程 22.6交流電壓測量及LCD屏顯示 22.6.1硬體電路設計 22.6.212864圖形點陣LCD原理 22.6.3軟體設計流程 22.6.4ADC外部輸入信號要求 22.6.5具體實現過程 22.7溫度測量及串口顯示 第23章STC單片機SPI原理及實現 23.1STC SPI模組結構及功能 23.1.1SPI傳輸特點 23.1.2SPI模組功能 23.1.3SPI介面信號 23.1.4SPI介面的資料通信方式 23.1.5SPI模組內部結構 23.2SPI模組寄存器組 23.2.1SPI控制寄存器 23.2.2SPI狀態寄存器 23.2.3SPI資料寄存器 23

.2.4中斷允許寄存器2 23.2.5中斷優先順序寄存器 23.2.6控制SPI引腳位置寄存器 23.3SPI模組配置及時序 23.3.1SPI配置模式 23.3.2主/從模式的注意事項 23.3.3通過SS修改模式 23.3.4寫衝突 23.3.5資料模式時序 23.47段數碼管的驅動與顯示 23.4.1系統控制電路原理 23.4.27段數碼管原理 23.4.374HCT595原理 23.4.4系統軟體控制流程 23.4.5程式具體實現 第24章STC單片機CCP/PCA/PWM模組原理及實現 24.1CCP/PCA/PWM結構 24.2CCP/PCA/PWM寄存器組 24.2.1PCA工

作模式寄存器 24.2.2PCA控制寄存器 24.2.3PCA比較捕獲寄存器 24.2.4PCA的16位元數目器 24.2.5PCA捕獲/比較寄存器 24.2.6PCA模組PWM寄存器 24.2.7PCA模組引腳切換寄存器 24.3CCP/PCA/PWM工作模式 24.3.1捕獲模式 24.3.216位元軟體計時器模式 24.3.3高速脈衝輸出模式 24.3.4脈衝寬度調製模式 第25章STC單片機增強型PWM發生器原理及實現 25.1增強型PWM發生器簡介 25.2增強型PWM發生器相關寄存器組 25.2.1埠配置寄存器 25.2.2PWM配置寄存器 25.2.3PWM控制寄存器 25.2

.4PWM中斷標誌寄存器 25.2.5PWM外部異常控制寄存器 25.2.6PWM計數器 25.2.7PWM時鐘選擇寄存器 25.2.8PWM2翻轉計數器 25.2.9PWM2控制寄存器 25.2.10PWM3翻轉計數器 25.2.11PWM3控制寄存器 25.2.12PWM4翻轉計數器 25.2.13PWM4控制寄存器 25.2.14PWM5翻轉計數器 25.2.15PWM5控制寄存器 25.2.16PWM6翻轉計數器 25.2.17PWM6控制寄存器 25.2.18PWM7翻轉計數器 25.2.19PWM7控制寄存器 25.2.20PWM中斷優先順序控制寄存器 25.3生成單路PWM信號

25.4生成兩路互補PWM信號 25.5步進電機的驅動和控制 25.5.1五線四相步進電機工作原理 25.5.2步進電機28BYJ48電氣性能 25.5.3步進電機的驅動 25.5.4使用軟體驅動步進電機 25.5.5使用增強型PWM模組驅動步進電機 25.5.6設計下載和驗證 第26章RTX51作業系統原理及實現 26.1作業系統的必要性 26.1.1單任務程式 26.1.2輪詢程式 26.2作業系統基本知識 26.2.1作業系統的作用 26.2.2作業系統的功能 26.3RTX51作業系統的任務 26.3.1定義任務 26.3.2管理任務 26.3.3切換任務 26.4RTX51作業系統

內核函數 26.5RTX51作業系統實現 26.5.1RTX51作業系統實現1 26.5.2RTX51作業系統實現2 26.5.3RTX51作業系統實現3 第27章綜合專案實例: 風扇轉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7.1專案需求分析 27.1.1劃分軟體和硬體邊界 27.1.2設計過程中的細節問題 27.2離散PID控制演算法及其參數 27.2.1離散PID控制演算法 27.2.2參數整定方法 27.3風扇原理、驅動和運動特性 27.3.1風扇原理 27.3.2風扇驅動 27.3.3風扇運動特性 27.4回饋信號處理方法 27.4.1比較器的硬體設置 27.4.2比較器的程式配置方案 27.4

.3比較器處理結果分析 27.5輸出測速信號的處理 27.5.1設計思路 27.5.2程式設計方案 27.6單片機串口資料通信 27.6.1設計思路 27.6.2現象分析 27.7PID控制演算法中關鍵問題 27.8系統的硬體結構原理圖 27.9控制系統設計代碼 27.10上位機應用程式開發 附錄ASTC單片機選型表636 附錄BSTC四軸飛行器643 附錄CGNTSMK2開發板原理圖645  

lcd原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更多產品資料:https://anlander.com/collections/portable-monitor
? 記得訂閱我地呀:https://www.youtube.com/techritualtv?sub_confirmation=1

--------產品規格------
● 15.6 吋 1080P 10-bit QLED 多點觸控面板
● DCI-P3 色域覆蓋
● 700nit 高亮度
● 支持 DisplayHDR 600 影像畫面更亮麗
● 支持 AMD Free Sync 影像同步技術
● USB-C + HDMI 齊全接口
● 支援 USB-C 供電方式
● Switch / Samsung Dex / Huawei / Notebook 一線直連

--------時間序------
0:00 簡介
0:55 市面上銷售多數係 LCD
1:12 LCD 技術原理
1:58 LCD 技術缺點
2:16 LCD 技術優點
2:26 QLED 技術原理及優點
2:46 Intehill QLED 便攜屏幕規格
3:23 購買便攜屏幕建議
3:45 結語

--------歡迎各公司提供優惠-------
anlander 網店:https://anlander.com/AK-RA38
優惠碼:AK-RA38

石先生【IG】https://instagram.com/stoneip
石先生【FB】https://www.facebook.com/stoneip.info
石先生【YT】https://youtube.com/stoneip

------------訂閱-------------
【YT】https://www.youtube.com/techritualtv
【FB】:https://fb.me/techritual
【IG】:https://instagram.com/techritual
【Web】:http://techritual.com

#香港 #廣東話 #開箱 #測試

顯示器閃爍自動調節系統開發

為了解決lcd原理的問題,作者翁楷翔 這樣論述:

由於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TFT-LCD)均有畫面閃爍之問題,所以在模組生產時需要做Vcommon(Common:共汲極)電壓校正,其目的為補償TFT(Thin Film Transistor)的源極(Source)、閘極(Gate)端作動時所產生的時鐘饋通效應(Feed Through),當閘極(Gate)作動時此寄生電容將會影響汲極(Drain)所造成的電壓。 本論文為了改善TFT-LCD畫面閃爍,先行敘述TFT-LCD原理架構、TFT-LCD閃爍(Flicker)成因,再介紹Flicker

閃爍數據量化計算方式,最後證明使用感光元件配合演算法所量測之數據與光學量測儀器CA210量測之結果相符,可將感光元件替代CA210作為TFT-LCD Flicker閃爍校正量化生產時之所用,進而降低生產線設備成本,來對企業最大利益化。 TFT-LCD顯示器均需要做Vcommon電壓校正,但中小尺寸礙於螢幕尺寸、解析度、電路設計空間限制較為嚴苛情況下,使得中小尺寸TFT-LCD顯示器在作動所時產生的Feed-Through電壓對於顯示器閃爍的影響甚巨,而且中小尺寸應用的產品大多的消費者都是近距離使用,會使得閃爍現象更為容易顯現出來,故提出針對中小尺寸LCD需片片調節考量所設計的系統應用。

嵌入式系統

為了解決lcd原理的問題,作者張軍朝 這樣論述:

介紹了嵌入式系統的基礎知識、嵌入式語言基礎、嵌入式系統應用設備、嵌入式硬體與固件的設計、開發步驟和案例,以及嵌入式系統的應用等。第1章和第2章介紹了嵌入式系統的基本知識。第3章介紹了嵌入式的語言基礎。第4~8章介紹了有關嵌入式硬體與固件設計的進階知識,對於嵌入式系統的實踐工程師來說,這些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第9~12章說明了嵌入式系統設計的應用環境及案例,該章的內容對實踐工程師和專案經理都是有益的。每章內容講述得比較詳細,並使用簡明的文字說明以及表格、圖例來闡明相應概念。 每章的末尾均有總結,概括了該章的知識。為了方便學生在實驗室也能進行相關的實驗,本書還在第13章提供了實驗指導。本書還介紹

了微控制器與ARM處理器,列舉了貼近實際的最新嵌入式設計案例。本書從元件技術的視角出發,講述了嵌入式系統的基本原理和技術。全書每一章涵蓋一個專題,包括與嵌入式系統設計相關的若干主要內容,如指令系統、CPU、開發平臺、程式設計與分析、進程和作業系統等。本書特別適合作為電腦、軟體工程、電子資訊、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儀器儀錶及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適合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嵌入式系統簡介 1.1.1 嵌入式系統的歷史發展 1.1.2 嵌入式系統的定義 1.1.3 嵌入式系統的分類 1.1.

4 嵌入式系統的特點 1.1.5 嵌入式系統的組成 1.1.6 嵌入式系統的應用 1.1.7 嵌入式系統的發展趨勢 1.1.8 嵌入式系統的學習 1.2 嵌入式微處理器 1.2.1 處理器的基本組成 1.2.2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特點 1.2.3 兩種處理器架構 1.2.4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分類 1.2.5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技術指標 1.2.6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選型 1.2.7嵌入式微處理器的發展方向 1.3 嵌入 式作業系統 1.3.1 嵌入式作業系統的概念 1.3.2 嵌入式作業系統的分類 1.3.3 嵌入式作業系統的特性 1.3.4 經典的嵌入式作業系統 1.4 本書結構 1.5 小結 1

.6 複習思考題 第2章 處理器和架構 2.1 ARM處理器概述 2.2 ARM9處理器架構 2.2.1 ARM9處理器簡介 2.2.2 ARM9系列技術特點 2.2.3 ARM9結構及特點 2.2.4 ARM9與ARM7的比較 2.3 ARM9處理器的記憶體管理 2.3.1 記憶體管理單元(MMU)概述 2.3.2 MMU位址映射的實現 2.3.3 輔助處理器 2.3.4 設置 2.4 ARM9異常處理 2.5 Cortex-A15介紹 2.6 小結 2.7 複習思考題 第3章 嵌入式語言基礎 3.1 虛擬指令 3.1.1 符號定義虛擬指令 3.1.2 資料定義虛擬指令 3.1.3 彙編

控制虛擬指令 3.1.4 巨集指令 3.1.5 其他常用的虛擬指令 3.2 ARM組合語言 3.2.1 ARM組合語言常用符號 3.2.2 ARM組合語言運算式和運算子 3.2.3 ARM組合語言程式結構 3.2.4 ARM組合語言的副程式調用 3.2.5 ARM指令的定址方式 3.2.6 ARM指令簡介 3.2.7 Thumb指令簡介 3.3 嵌入式C語言 3.3.1 C語言簡介 3.3.2 簡單C語言程式的構成 3.4 ARM組合語言與c/c++的混合程式設計 3.4.1 C程式調用組合語言程式 3.4.2 組合語言程式調用C程式 3.4.3 實例分析 3.5 小結 3.6 複習思考題

第4章 嵌入式Linux作業系統基礎 4.1 嵌入式Linux概述 4.1.1 常見的嵌入式Lmux系統 4.1.2 嵌入式Linux的版本控制 4.1.3 嵌入式Linux的優勢 4.2 嵌入式Linux作業系統啟動 4.2.1 使用bootloader將內核映射載入 4.2.2 內核資料結構初始化 4.2.3 外設初始化 4.2.4 內核執行init進程 4.2.5 Shell的啟動 4.3 ARM-Linux記憶體管理 4.3.1 記憶體管理單(MMU) 4.3.2 ARM-Linux的存儲管理機制 4.3.3 ARM-Linux對進程虛擬空間的管理 4.4 ARM-Linux進程管理和

調度 4.4.1 Linux下進程的結構 4.4.2 Linux的進程調度 4.5 ARM-Linux的模組機制 4.5.1 Linux模組概述 4.5.2 模組的載入 4.5.3 模組的卸載 4.6 ARM-Linux的中斷管理 4.7 嵌入式Unux檔案系統 4.7.1 Linux檔案系統簡介 4.7.2 虛擬檔案系統 4.7.3 常見的嵌入式檔案系統 4.8 小結 4.9 複習思考題 第5章 嵌入式設備 5.1 嵌入式設備概述 5.2 LED 5.3 鍵盤 5.3.1 傳統鍵盤的介紹 5.3.2 新型鍵盤的硬體和軟體實現原理 5.4 ADC/DAC 5.4.1 ADC 5.4.2 DA

C 5.5 RS.232 5.6 RS485 5.7 觸控式螢幕 5.8 LCD 5.8.1 LCD原理綜述 5.8.2 LCD的驅動方式 5.9 SD卡 5.9.1 SD模式 5.9.2 SPI模式 5.10 IC卡 5.10.1 IC卡的定義 5.10.2 IC卡的分類 5.10.3接觸式IC卡 5.10.4 IC卡的優點 5.11 5.11.1 RFID的基本組成 5.11.2分類 5.11.3 RFID基本原理 5.11.4 RFID的特性 5.12 Z 5.12.1 Zigbee技術基礎 5.12.2 Zigbee的節點 5.12.3 Zigbee技術的特點 5.13 WiFi 5.

14 藍牙 5.14.1 射頻特性 5.14.2 TDMA結構 5.14.3 使用跳頻技術 5.14.4 藍牙設備的組網 5.14.5 軟體的層次結構 5.15 GPRS 5.16 小結 5. 17 複習思考題 第6章 感測器 6.1 感測器概述 6.1.1 感測器的定義 6.1.2 感測器的分類 6.1.3 感測器的特性 6.2 感測器原理及應用 6.2.1 感測器的組成 6.2.2 感測器的應用 6.3 驗證語音、筆跡和指紋等特徵的傳感技術 6.3.1 AVVS型驗證語音和筆跡的裝置 6.3.2 語音驗證系統 6.3.3 用於身份驗證的壓電筆 6.3.4 簽字驗證書寫台 6.3.5 指紋

自動識別儀 6.4 小結 6.5 複習思考題 第7章 嵌入式介面 7.1 嵌入式介面概述 7.1.1 介面功能 7.1.2 介面結構 7.1.3 介面資料傳輸方式 7.1.4 介面設計的一般方法 7.2 嵌入式匯流排 7.2.1 匯流排及匯流排分類 7.2.2 嵌入式系統匯流排的層次結構 7.2.3 衡量匯流排的參數 7.3 GPIO介面 7.3.1 GPIO概述 7.3.2 CPIO的引腳描述 7.3.3 GPIO的寄存器描述 7.3.4 GPIO的構成 7.3.5 GPIO的工作模式 7.3.6 CPIO的優點 7.4 SPI匯流排 7.4.1 SPI匯流排概述 7.4.2 SPI匯流排

的工作原理 7.4.3 SPI匯流排的內部結構 7.4.4 SPI匯流排的特點 7.4.5 SPI匯流排的應用 7.5 12C匯流排 7.5.1 12C匯流排概述 7.5.2 12C匯流排的工作過程 7.5.3 12C匯流排的內部結構 7.6 12S匯流排 7.6.1 12S匯流排概述 7.6.2 12S匯流排的工作過程 7.6.3 12S匯流排的內部結構 7.7 小結 7.8 複習思考題 第8章 嵌入式設備驅動設計 8.1 嵌入式設備驅動設計概述 8.1.1 設備的分類及特點 8.1.2 設備檔及設備號 8.1.3 與其他模組的關係 8.1.4 如何使用模組機制 8.1.5 sysfs虛擬

檔案系統 8.1.6 Linux內核設備模型 8.1.7 Linux內核驅動模型 8.2 字元設備驅動設計 8.2.1 設備驅動舉例 8.2.2 相關的資料結構以及操作介紹 8.2.3 增加字元設備驅動的功能 8.3 塊設備驅動設計 一 8.3.1 塊設備的I/O特點 8.3.2 塊設備的相關概念 8.3.3 塊設備驅動舉例 8.3.4 與塊設備相關的資料結構 8.3.5 改變塊驅動程式設計 8.4 其他設備驅動 8.4.1 網路設備驅動 8.4.2 Flash設備驅動 8.4.3 Android系統驅動 8.5 小結 8.6 複習思考題 第9章 嵌入式開發環境 9.1 交叉開發環境概述 9

.1.1 宿主機與目標板的連接方式 9.1.2 檔案傳輸 9.1.3 宿主機環境 9.1.4 交叉編譯工具鏈 9.1.5 嵌入式軟體發展流程 9.2 IAR EWARM整合式開發環境 9.2.1 IAR EWARM創建應用程式 9.2.2 測試應用程式 9.3 Keil整合式開發環境 9.3.1 創建應用程式 9.3.2 測試應用程式 9.4 嵌入式系統開發流程 9.5 小結 9.6 複習思考題 第10章 圖形介面程式設計 10.1 嵌入式圖形程式設計概述 10.1.1 Linux圖形開發基礎 10.1.2 嵌入式Linux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簡介 10.2 Qt程式設計基礎 10.2.1 Qt

/Embedded概述 10.2.2 創建Qt/Embedded程式設計環境 10.2.3 Qt Creator介紹 10.3 Qt程式設計實例 10.3.1 實現功能 10.3.2 實現原理 10.3.3 實現過程 10.4 MiniGUI程式設計基礎 10.4.1 事件驅動程式設計 10.4.2 MiniGUI的三種運行模式 10.4.3 運行模式適用範圍 10.4.4 MiniGUI進程 10.5 MiniGUI程式設計實例 10.5.1 標頭檔 10.5.2 程式入口點 10.5.3 加入層 10.5.4 創建和顯示主視窗 10.5.5 進入消息迴圈 10.5.6 視窗過程函數 10.

5.7 螢幕輸出 10.5.8 程式的退出 10.6 小結 10.7 複習思考題 第11章 Android應用 11.1 Android概述 11.1.1 Android背景介紹 11.1.2 Android的系統構架 11.1.3 Android應用程式框架 11.1.4 0MS介紹 11.2 Android開發環境搭建 11.2.1 相關軟體的下載與安裝 11.2.2 虛擬裝置的創建和使用 11.3 Android應用開發 11.4 Android應用開發擴展 11.5 小結 11.6 複習思考題 第12章 樓宇供能智慧控制系統應用案例 12.1 中央空調監測控制子系統 12.1.1

現場考察及用戶意見總結 12.1.2 技術方案 12.1.3 設備選型 12.1.4 中央空調監測控制子系統結構圖 12.2 給排水監測控制子系統 12.2.1 給排水系統主要架構 12.2.2 給排水系統實現功能 12.2.3 給排水系統改造方案 12.2.4 感測器選型 12.3 供配電監測控制子系統 12.3.1 供配電系統改造整體方案 12.3.2 改造後供配電系統的主要功能 12.3.3 供配電系統具體改造方案 12.4 系統整體架構 12.5 軟體應用系統 12.5.1 能耗監測資料採集功能模組 12.5.2 能耗監測資料分析功能模組 12.5.3 能耗監測智慧決策功能模組 12.

5.4 能耗監測遠端控制功能模組 12.5.5 系統擴展功能 12.6 工程施工內容 12.6.1 通信網路構建及設備安裝 12.6.2 系統供電 12.6.3 接地 12.7 系統特點 12.8 效益分析 第13章 嵌入式系統實驗指導 13.1 實驗大綱 13.2 物聯網嵌入式閘道平臺搭建 13.3 CC2530基礎實驗-LED閃爍 13.4 CC2530基礎實驗——按鍵輪詢 13.5 CC2530基礎實驗-LED、電機控制實驗 參考文獻

改善包裝作業之評估—以液晶面板廠為例

為了解決lcd原理的問題,作者許志宇 這樣論述:

 面板工廠的製程在前製程,作業為自動化生產線,而到了後段包裝出貨時,考量產品,分貨及組片需求,其後製程的包裝作業與組裝作業就需要的充足的人力,不然整體生產就無法運作。本研究會以面板廠製程進行探討,用三個階段的研究的方法進行分析:第一階段針對實際作業人員部份進行問卷分析進行資料評估,第二階段在工作現場進行作業人員的人因工作分析,在第三階段將現場作業,進行KIM-LHC進行相關的檢核及評估,將結果部份進行整理及討論。在問卷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工廠作業人員有61.2%的作業人員都曾因為肌肉骨骼傷害,去進行過相當治療,而在實際的工作現場,則以包裝站點及庫房區域的作業人員,在腰部與下背中有較為嚴重的病況

。依本研究過程由KIM作業結果,了解此現場作業,在檢核表中的風險值大於40,故依本研究結果進行作業分析,得出不良姿勢及高荷重的作業,造成嚴重的肌肉骨骼問題,依本研究未來之工廠計畫,需減少高負重人工搬運,造成肌肉骨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