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m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聖約翰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碩士班 顏旭男所指導 施友喆的 自動化多角度檢測小尺寸觸控面板瑕疵系統之開發 (2012),提出lcd-m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觸控面板、多角度檢測、凹陷瑕疵、機器視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 貝蘇章所指導 余芝融的 區塊截斷碼與全像術於影像編碼及浮水印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半色調、區塊截斷編碼、數位浮水印、數位全像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lcd-m1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cd-m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動化多角度檢測小尺寸觸控面板瑕疵系統之開發

為了解決lcd-m1的問題,作者施友喆 這樣論述:

為提升觸控面板產品良率,製造廠商除引進生產自動化設備外,亦全面實施觸控面板檢測。觸控面板的傳統檢測方式是在固定的光源照射下,以人工調整面板角度,用目測方式進行檢測並標示瑕疵。使用人眼檢測觸控面板瑕疵須在無塵室中執行,然而在特定的溫度、濕度、照度等空調環境下,容易讓目測人員眼睛疲憊,影響檢測精確性。本研究針對小尺寸觸控面板進行瑕疵檢測,並發展一套具備可程式控制旋轉角度的待測物機台的機器視覺系統。此系統搭配光源及所開發影像處理軟體,除可檢測刮痕及粉塵瑕疵外,還可透過可程式控制多角度打光技術凸顯一般不易檢測出的凹陷瑕疵特徵,進而檢出。本研究所開發之瑕疵系統完成一張1600×1200像素影像之瑕疵檢

測時間只需1.3秒,而量測範圍達13mm x 11mm。實驗證明本研究所開發之系統在小尺寸觸控面板瑕疵檢測上有良好之功效。

區塊截斷碼與全像術於影像編碼及浮水印之研究

為了解決lcd-m1的問題,作者余芝融 這樣論述:

隨著電腦與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可以很輕鬆的經由電腦與網路存取數位影像。然而,對於一般未經壓縮處理過的數位影像,其往往需要佔用大量的記憶體空間,如此龐大的資料量也使得傳輸的效率降低。區塊截斷編碼(Block truncation coding)是一個很簡單且有效的影像壓縮方法,但比起現今常見的影像壓縮標準,區塊截斷編碼在壓縮率較大時,會產生明顯的區塊效應與紋理雜訊。因此,利用半色調能在視覺上產生近似連續色調的影像特性,結合半色調和區塊截斷編碼的影像壓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影像的品質。在本論文中,我們改良了兩個結合半色調和區塊截斷碼的壓縮方法來提升輸出影像的品質。 有鑑於數位資訊具有被複製

與存取的風險存在,為避免盜版及未經授權的資料被任意存取,故採取全像術的方式將浮水印資訊嵌入多媒體檔案內,以確保著作人的智慧財產權。基於傳統光學的全像術,需要較繁雜的儀器校準步驟,且需使用額外的全像片來記錄訊息,在分析成像資訊時亦較為麻煩,因此本篇論文中,介紹利用電腦計算全像術的原理來嵌入浮水印,如此要分析或存取影像訊號時,將較為快速且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