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螺絲規格尺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所 葉民權所指導 宋雲煒的 金屬連結件應用於CLT接合之剪斷性能評估 (2018),提出m8螺絲規格尺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柳杉、直交集成板、接合剪斷性能、金屬連結件、自攻螺絲。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8螺絲規格尺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屬連結件應用於CLT接合之剪斷性能評估

為了解決m8螺絲規格尺寸的問題,作者宋雲煒 這樣論述:

  木材對於環境負荷小,為綠建材之首選,採用國產造林木同時亦能降低碳足跡。針對中高層樓建築之市場潛力,木質結構技術面臨創新及整合系統化加工之挑戰。在新型的木構造系統中,CLT係透過集成元直交層積排列提高材料之剛性性質,並作為大型厚板材應用於結構中,其接合部之性質為重要影響因素,透過金屬連結件及扣件之搭配可提高接合部之塑性率及能量散逸性能。考量施工效率之同時,自攻螺絲具有易於安裝及不須預鑽孔之優勢。故本研究採國產柳杉材製成CLT,設計不同之金屬連結件並引用結構用自攻螺絲扣件進行結構體之接合,以剪斷試驗進行接合性能之評估,以提供給國內相關業者設計參考用。  試驗之CLT試材以43年生國產柳杉材經

製材及窯乾後製成尺寸為880 × 110 × 30 mm之集成元,透過打音分等並配置成Mx60-5-5異等級構成之柳杉CLT,另外,採用南方松作為表層集成元,製成異樹種CLT改善表面強度並比較其性能差異。CLT製造膠合劑採用間苯二酚-酚甲醛樹酯搭配粉末狀聚甲醛硬化劑使用。CLT進行牆-牆接合及牆-樓板接合試驗。連結件採用鋁合金設計,以平板型、T型及L型等三種連結件型式進行試驗。自攻螺絲扣件採用M6 × 90 mm及M8 × 120 mm之兩種規格,使用數量分為12、18與28支。合計20種接合條件,採用雙剪斷方式進行試驗,並採用2D-DIC觀察接合部受力變形之過程。  接合部破壞結果顯示破壞可

區分為CLT破壞、自攻螺絲破壞與鋁合金連結件破壞等三個部分。其中在集成元纖維方向平行於受力方向之多支自攻螺絲使用數量之接合條件有表面集成元剪斷破壞發生;在直徑6 mm自攻螺絲發生螺帽剪斷破壞,自攻螺絲之降伏破壞模式分為單剪之mode 6,及雙剪之mode III與mode IV之組合,以及三者合併之組合;在直徑8 mm自攻螺絲及多支使用數量之接合條件易發生連結件剪斷破壞。  比較不同樹種CLT之接合性能並無顯著之差異;在連結件方面顯示T型連結件之接合具有較佳之剪斷容量性能,而平板型連結件接合之初始剛性及塑性率高於T型及L型連結件接合,以L型連結件接合則顯示有較大之位移量,而自攻螺絲直徑間差異則

不明顯。自攻螺絲使用數量為顯著的接合影響因子,使用較多自攻螺絲數量者在剪斷容量、初始剛性及能量散逸性能皆有增加,並降低位移量;多重比較分析顯示T型及平板型連結件之接合有較佳之接合性能,而L型連結件之接合,則以使用28支直徑6 mm之自攻螺絲接合條件具有較為優異之性能。  以2D數位影像相關分析,比對實際試驗接合部變形破壞情形,在εyy、εxy、ε1、ε2皆能觀察出發生大量變形時之特徵,故以數位影像相關分析應變分布圖可有效評估實際試驗之變化。  可利用加速規測定CLT接合部構件產生破壞時之振動加速度,進而推估各構件之破壞情形,本研究解析木材劈裂所發生之振動,進而可判定CLT產生初期破壞之階段為剪

斷降伏容量之51.36%或最大剪斷容量之25.49%時,並伴隨構件間的受力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