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喬納森·列維寫的 最強 iOS 和 macOS 安全寶典 和(美)奧馬爾•桑托斯約瑟夫•穆尼斯的 CCNA 網路安全運營 SECFND 210-250認證考試指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使用Mac OS X 版VMware Horizon Client也說明:3 在Finder 視窗中,將VMware Horizon Client 圖示拖曳至應用程式資料夾圖示。 如果您尚未以管理員使用者身分登入,則系統會提示您輸入管理員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碩士班 謝仕杰所指導 阮明王的 在區域網路竊聽使用者帳號與密碼 (2017),提出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監聽攻擊、擷取、使用者名稱、密碼、區域網路。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李相臣所指導 陳芊諭的 網路即時通訊軟體的資訊安全研究分析 (2014),提出因為有 即時通訊、資訊風險、資訊安全、監聽、社交工程、中間人攻擊、應用程式、行動裝置的重點而找出了 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的解答。

最後網站macos想要进行更改输入管理员的名称和密码 - CSDN博客則補充:前言macOS Monterey 12.1使用Xcode打包和真机测试总是提示这个,每次总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解决方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強 iOS 和 macOS 安全寶典

為了解決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的問題,作者(美)喬納森·列維 這樣論述:

本書以蘋果作業系統的安全為主題,主要面向蘋果高級使用者、系統管理員、安全研究人員和駭客。   本書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重點介紹了蘋果公司在macOS和iOS上部署的安全服務和安全防護機制,通過學習這些技術,讀者可以更好地瞭解蘋果作業系統;第二部分介紹了如何繞過這些安全機制並最終實現iOS越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把第二部分看成是一份迷你的“iOS駭客越獄手冊”,裡面介紹了歷年來極經典的蘋果系統漏洞和越獄程式;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份macOS安全加固指南,可以説明系統管理員和使用者更好地加固自己的作業系統、從而有效地抵禦駭客的攻擊。 Jonathan Levin Technolo

geeks公司的創始人及CTO。該公司致力於解決極困難和極具挑戰性的軟體安全問題,專注於各大作業系統的內部實現技術,提供對傳統平臺(Windows、Linux、 mac OS)及移動平臺(Android、iOS)的專業解決方案。 除了本書,Jonathan還著有暢銷書Android Internals(中文名《最強Android書》),詳細闡述了Android移動作業系統的內部工作原理。 1 身份認證 2 密碼檔 2 setuid 和setgid(macOS) 4 可插拔認證模組(macOS) 5 opendirectoryd(macOS) 9 Apple ID 20 外部帳

號 22 2 審計(macOS) 24 設計 24 審計會話 28 實現 29 系統調用介面 33 OpenBSM API 36 審計的注意事項 38 3 認證框架(KAuth) 39 設計 39 實現 40 KAuth 身份解析器(macOS) 45 調試KAuth 47 4 強制存取控制框架(MACF) 49 背景 49 MACF 策略 52 設置MACF 57 MACF callout 58 MACF 系統調用 64 小結 65 5 代碼簽名 66 代碼簽名的格式 67 代碼簽名需求 76 Entitlement(授權) 80 強制驗證代碼簽名 82 代碼簽名API 89 6

軟體限制(macOS) 94 認證 94 authd 96 GateKeeper(macOS) 98 libquarantine 101 Quarantinekext 102 執行隔離 103 syspolicyd 105 應用程式轉移 109 託管用戶端(macOS) 111 7 AppleMobileFilelntegrity 121 AppleMobileFileIntegritykext 121 MACF 策略 123 amfid 136 配置描述檔 144 AMFI 信任緩存 152 AMFI 用戶用戶端 153 小結 154 8 沙箱 155 沙箱的演變 155 App San

dbox(macOS) 157 移動容器161 沙箱設定檔 163 使用者模式API 174 mac_syscall 176 Sandboxkext 177 設定檔評估 185 sandboxd(macOS) 186 9 系統完整性保護(macOS) 189 設計 190 實現 191 API 196 10 隱私 199 透明度、許可和控制 199 唯一設備識別字 207 11 資料保護 211 卷級別加密(macOS) 211 檔級加密218 mobile_obliterator 223 授權 225 金鑰包 226 AppleKeyStorekext 230 金鑰鏈(keychain

) 232 小結 237 12 macOS 漏洞 240 macOS 10101:ntpd 遠端代碼執行漏洞(CVE-2014-9295) 241 最強iOS 和macOS 安全寶典 XVI macOS 10102:rootpipe 許可權提升(CVE-2015-1130) 242 macOS 10103:kextd 競爭條件漏洞(CVE-2015-3708) 245 macOS 10104:DYLD_PRINT_TO_FILE 許可權提升漏洞(CVE-2015- 3760) 247 macOS 10105:DYLD_ROOT_PATH 許可權提升 250 macOS 10110:tpwn

提權和(或)SIP 閹割 252 macOS 10113:“Mach Race”本地提權(CVE-2016-1757) 254 macOS 10114:LokiHardt 的Trifecta(CVE-2016-1796、CVE-2016-1797 和 CVE-2016-1806) 256 小結 261 13 越獄 263 神話揭密 263 越獄過程 265 內核補丁 270 內核補丁保護 278 iOS 越獄軟體的進化 286 14 Evasi0n 287 載入器 288 untether 程式 294 核心模式的漏洞利用程式 296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306 15 evasi0n 7

309 載入器 310 untether 文件 318 核心模式漏洞利用 320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326 16 Pangu 7(盤古斧) 328 載入器 329 證書注入 330 越獄有效載荷 331 untether 文件 332 核心模式的漏洞利用 334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342 17 Pangu 8(軒轅劍) 344 載入器 344 使用者模式的漏洞利用 345 untether 文件 350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351 18 TaiG(太極) 353 載入器 353 untether 文件 360 核心模式的漏洞利用 362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373 19 TaiG

2 376 代碼簽名繞過 377 untether 文件 384 內核漏洞利用 385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388 20 Pangu 9(伏羲琴) 391 載入器 391 Pangu 9 的有效載荷 398 核心模式的漏洞利用 399 繞過代碼簽名 405 untether 文件 408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410 21 Pangu 93(女媧石) 412 核心模式的漏洞利用 413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417 22 Pegasus(三叉戟) 418 漏洞利用流程 419 讀取內核記憶體和繞過KASLR 422 寫任意內核記憶體 424 持久性 425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428 22

5 Phoenix 430 資訊洩露 430 Zone 梳理 433 mach_ports_register 434 把它們放在一起就是Phoenix 435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437 23 mach_portal 438 漏洞利用流程 439 Mach 埠名稱的urefs 處理 440 將攻擊應用於launchd 442 powerd 崩潰 443 XNU 中的set_dp_control_port UaF 漏洞 446 禁用保護機制 448 蘋果公司的修復方案 452 24 Yalu(iOS 100~ iOS 102) 453

在區域網路竊聽使用者帳號與密碼

為了解決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的問題,作者阮明王 這樣論述:

如今資訊科技在我們生活中愈來愈普遍。隨著資訊科技快速成長,我們必須面對資訊安全損失的風險。監聽攻擊(或稱為網路監聽)是目前最普遍的攻擊方式,監聽攻擊基於監聽設備竊聽薄弱訊息的一種攻擊方式。監聽攻擊不容易被辨識與抵抗,特別是攻擊者在自身區域網路中執行攻擊程式竊聽整個區域網路之重要資訊如帳號、密碼。除此之外,嗅探器為網路管理者監控和維護網路強而有力的工具。在本論文中,我們將會介紹監聽攻擊與線上竊聽資訊工具之原理和技術。我們將會瞭解執行攻擊的機制並找出檢測與防禦此攻擊之方法。第一部份中,我們將概述嗅探及執行嗅探攻擊時可以被嗅探器利用的 OSI 模型中的協定。在第二部分中,將介紹監聽攻擊之工具,並利

用這些工具撰寫小型攻擊程式碼。我們還介紹一些形式的攻擊是嗅探。在第三部分中,我們構建了測試場景並建議了嗅探攻擊檢測和預防方法。在本研究中,您可以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檢測和防止嗅探攻擊中的信息。

CCNA 網路安全運營 SECFND 210-250認證考試指南

為了解決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的問題,作者(美)奧馬爾•桑托斯約瑟夫•穆尼斯 這樣論述:

本書是CCNA SECFND 210-250認證考試的官方認證指南,旨在説明讀者掌握該考試的所有主題,為順利通過考試打下基礎。 本書分為14章,其內容包括網路通訊協定和網路設備基本知識、網路安全設備和雲服務、安全原理、存取控制簡介、安全運維管理簡介、密碼學和公開金鑰基礎設施(PKI)基礎知識、虛擬私人網路路(VPN)簡介、基於Windows的分析、基於Linux和macOS的分析、端點安全技術、網路和主機洞察技術、安全監控所面臨的操作方面的難題、攻擊和漏洞的種類以及安全逃避技術。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深入掌握各章所學的知識,每章開頭的“摸底測驗”可以幫助讀者評估知識能力並確定如何分配有限的學習時

間。每章末尾的“備考任務”還總結了本章的考試要點以及課後練習,以方便讀者參考和複習。 本書主要面向備考CCNA SECFND 210-250認證考試的考生,全書緊密圍繞考試主題,在內容的組織和編寫上切實凸顯了認證考試需求。此外,本書內容的實用性很強,有志于從事網路安全運營工作的讀者也可以通過本書順利入門。 第1章  網路通訊協定和網路設備基本知識   1 1.1 摸底測驗 1 1.2 TCP/IP和OSI參考模型 4 1.2.1 TCP/IP模型 4 1.2.2 開放系統互相連線參考模型 10 1.3 第二層基本知識和技術 13 1.3.1 乙太網LAN基礎和技術 13

1.3.2 乙太網設備和幀的轉發方式 18 1.3.3 無線LAN基本知識和技術 33 1.4 Internet協議和第三層技術 41 1.4.1 IPv4包頭 44 1.4.2 IPv4分片機制 45 1.4.3 IPv4位址和位址結構 46 1.4.4 IP地址分配和DHCP 55 1.4.5 子網內的IP通信機制和地址解析 協議(ARP) 58 1.4.6 子網間IP數據包的路由 60 1.4.7 路由表和IP路由式通訊協定 62 1.5 Internet控制消息協定(ICMP) 68 1.6 網功能變數名稱稱系統(DNS) 70 1.7 IPv6基礎知識 74 1.7.1 IPv6包頭

 76 1.7.2 IPv6地址和子網 77 1.7.3 特殊及預留的IPv6地址 80 1.7.4 IPv6位址分配、鄰居發現協議和 DHCPv6 81 1.8 傳輸層技術和協議 87 1.8.1 傳輸控制協議(TCP) 88 1.8.2 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UDP) 96 1.9 考點回顧 98 1.10 課後練習 101 第2章 網路安全設備和雲服務 105 2.1 摸底測驗 105 2.2 網路安全系統 107 2.2.1 傳統防火牆 108 2.2.2 應用代理 113 2.2.3 網路位址轉譯 113 2.2.4 狀態化檢測防火牆 116 2.2.5 下一代防火牆 121 2.

2.6 個人防火牆 124 2.2.7 入侵偵測系統和入侵防禦系統 124 2.2.8 下一代入侵防禦系統 129 2.2.9 高級惡意軟體防護 129 2.2.10 Web安全設備 134 2.2.11 郵件安全設備(ESA) 137 2.2.12 Cisco安全管理設備 139 2.2.13 Cisco身份服務引擎 139 2.3 雲端安全解決方案 141 2.3.1 Cisco雲網路安全 141 2.3.2 Cisco雲郵件安全 142 2.3.3 Cisco AMP威脅網格 143 2.3.4 Cisco威脅感知服務 143 2.3.5 OpenDNS 144 2.3.6 CloudL

ock 144 2.4 Cisco NetFlow 145 2.4.1 NetFlow所匯出的流是指什麼 146 2.4.2 NetFlow和抓包 147 2.4.3 NetFlow緩存 148 2.5 資料丟失防護 148 2.6 考點回顧 149 2.7 課後練習 150   第3章 安全原理 153 3.1 摸底測驗 153 3.2 縱深防禦戰略的原理 156 3.3 什麼是威脅、漏洞和漏洞利用 160 3.3.1 漏洞 160 3.3.2 威脅 161 3.3.3 漏洞利用 163 3.4 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CIA三要素 164 3.4.1 機密性 164 3.4.2 完整性

 164 3.4.3 可用性 164 3.5 風險和風險分析 165 3.6 個人身份資訊和受保護的  健康資訊 166 3.6.1 PII 166 3.6.2 PHI 167 3.7 最低許可權原則和職責分離 167 3.7.1 最低許可權原則 167 3.7.2 職責分離 168 3.8 安全運營中心 168 3.9 取證 170 3.9.1 證據式監管鏈 170 3.9.2 逆向工程 171 3.10 考點回顧 172 3.11 課後練習 173 第4章 存取控制簡介 177 4.1 摸底測驗 177 4.2 資訊安全原則 180 4.3 主體和客體 180 4.4 存取控制基礎知識 

181 4.4.1 識別 181 4.4.2 認證 182 4.4.3 授權 184 4.4.4 記帳 184 4.4.5 存取控制基礎知識:總結 184 4.5 存取控制過程 185 4.5.1 資產分類 186 4.5.2 標記資產 187 4.5.3 存取控制策略 187 4.5.4 數據處置 187 4.6 資訊安全崗位和職責 188 4.7 存取控制類型 189 4.8 存取控制模型 192 4.8.1 DAC模型 193 4.8.2 MAC模型 194 4.8.3 RBAC模型 195 4.8.4 ABAC模型 197 4.9 存取控制機制 200 4.10 身份和存取控制機制的實

現 202 4.10.1 認證、授權和記帳協議 202 4.10.2 基於埠的存取控制 208 4.10.3 網路存取控制清單和防火牆功能 211 4.10.4 身份管理和資訊收集 213 4.10.5 網段劃分 214 4.10.6 入侵偵測和入侵預防 217 4.10.7 防毒軟體和防惡意軟體 221 4.11 考點回顧 222 4.12 課後練習 223 第5章 安全運維管理簡介 229 5.1 摸底測驗 229 5.2 身份和訪問管理簡介 231 5.2.1 身份和訪問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 232 5.2.2 密碼管理 233 5.2.3 目錄管理 237 5.2.4 單點登錄 239

5.2.5 聯盟SSO(Federated SSO) 242 5.3 安全事件和日誌管理 247 5.3.1 日誌收集、分析和處置 248 5.3.2 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器 251 5.4 資產管理 253 5.4.1 資產清單 254 5.4.2 資產所有權 254 5.4.3 可接受的資產領用和歸還制度 255 5.4.4 分類資產 255 5.4.5 標記資產 255 5.4.6 資產和資訊處理 256 5.4.7 介質管理 256 5.5 企業移動性管理簡介 256 5.6 配置管理和變更管理 263 5.6.1 配置管理 263 5.6.2 變更管理 265 5.7 漏洞管理 26

7 5.7.1 漏洞識別 268 5.7.2 漏洞分析和確定漏洞的等級 276 5.7.3 漏洞修復 280 5.8 補丁管理 281 5.9 考點回顧 284 5.10 課後練習 286 第6章 密碼學和公開金鑰基礎設施(PKI) 基礎知識 291 6.1 摸底測驗 291 6.2 密碼學 293 6.2.1 密碼和金鑰 293 6.2.2 對稱和非對稱演算法 295 6.2.3 雜湊(Hash) 297 6.2.4 雜湊消息認證碼 298 6.2.5 數位簽章 299 6.2.6 金鑰管理 302 6.2.7 下一代加密協議 303 6.2.8 IPSec和SSL 303 6.3 PKI

基礎知識 305 6.3.1 公開金鑰和私密金鑰對 305 6.3.2 RSA演算法、金鑰和數位憑證 306 6.3.3 憑證授權 306 6.3.4 根證書和身份證書 308 6.3.5 認證並向CA登記 311 6.3.6 公開金鑰加密標準 312 6.3.7 簡單證書註冊協議 312 6.3.8 吊銷數位憑證 312 6.3.9 使用數位憑證 313 6.3.10 PKI的拓撲結構 314 6.4 考點回顧 315 6.5 課後練習 316 第7章 虛擬私人網路絡(VPN)簡介 319 7.1 摸底測驗 319 7.2 什麼是VPN 321 7.3 網站到網站VPN與遠端存取VPN的

 對比 321 7.4 IPSec概述 323 7.4.1 IKEv1階段1 323 7.4.2 IKEv1階段2 325 7.4.3 IKEv2協議 328 7.5 SSL VPN 328 7.6 考點回顧 333 7.7 課後練習 333 第8章 基於Windows的分析 337 8.1 摸底測驗 337 8.2 進程和執行緒 340 8.3 記憶體分配 342 8.4 Windows註冊表 344 8.5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346 8.6 控制碼 347 8.7 服務 349 8.8 Windows事件日誌 351 8.9 考點回顧

 353 8.10 課後練習 354 第9章 基於Linux和macOS的 分析 357 9.1 摸底測驗 357 9.2 進程 359 9.3 fork 362 9.4 許可權 363 9.5 符號連結 367 9.6 守護進程 369 9.7 基於UNIX的Syslog 370 9.8 Apache訪問日誌 374 9.9 考點回顧 375 9.10 課後練習 376 第10章 端點安全技術 379 10.1 摸底測驗 379 10.2 防惡意軟體和防毒軟體 381 10.3 基於主機的防火牆和基於主機的 入侵防禦系統 383 10.4 應用級白、黑名單 385 10.5 基於系統的沙

箱 386 10.6 考點回顧 388 10.7 課後練習 388 第11章 網路和主機洞察技術 393 11.1 摸底測驗 393 11.2 網路洞察技術 395 11.2.1 網路基礎設施日誌 395 11.2.2 傳統的防火牆日誌 400 11.2.3 大型網路環境中的Syslog 403 11.2.4 下一代防火牆和下一代IPS日誌 409 11.2.5 NetFlow分析 418 11.2.6 Cisco應用程式可見性和控制  (AVC) 441 11.2.7 數據包抓取 442 11.2.8 Wireshark 442 11.2.9 Cisco Prime基礎設施 443 11.

3 主機洞察技術 446 11.3.1 由使用者端點生成的日誌 446 11.3.2 伺服器生成的日誌 451 11.4 考點回顧 452 11.5 課後練習 452 第12章 安全監控所面臨的操作方面的  難題 457 12.1 摸底測驗 457 12.2 安全監控和加密 459 12.3 安全監控和網路位址轉譯 460 12.4 安全監控和事件關聯時間同步 461 12.5 DNS隧道和其他“資料夾帶” 方法 461 12.6 安全監控和Tor 462 12.7 安全監控和對等到對等通信 463 12.8 考點回顧 464 12.9 課後練習 464 第13章 攻擊和漏洞的種類 467

13.1 摸底測驗 467 13.2 攻擊的種類 469 13.2.1 偵察攻擊 469 13.2.2 社會工程學 472 13.2.3 許可權提升攻擊 473 13.2.4 後門 473 13.2.5 代碼執行 474 13.2.6 中間人攻擊 474 13.2.7 拒絕服務攻擊 475 13.2.8 資料夾帶的攻擊方法 477 13.2.9 ARP緩存中毒 478 13.2.10 欺騙攻擊 479 13.2.11 路由操縱攻擊 479 13.2.12 密碼攻擊 480 13.2.13 無線攻擊 481 13.3 漏洞的種類 481 13.4 考點回顧 484 13.5 課後練習 485

第14章 安全逃避技術 489 14.1 摸底測驗 489 14.2 加密和隧道 491 14.3 資源耗竭 497 14.4 流量分片 498 14.5 協定級錯誤解釋 499 14.6 流量計時、替換和插入攻擊 500 14.7 軸心攻擊 501 14.8 考點回顧 505 14.9 課後練習 506 附錄 摸底測驗和課後練習答案 509 A.1 摸底測驗答案 509 A.2 課後練習答案 518

網路即時通訊軟體的資訊安全研究分析

為了解決mac管理者名稱和密碼的問題,作者陳芊諭 這樣論述:

網路即時通訊軟體在近幾年成為熱門的資訊寵兒,它快速、直接的傳輸模式,不但改變了人與人溝通的方式,進而連帶影響商業模式也大幅調整。各式通訊軟體的客戶群、資訊技術不同,甚至是通訊軟體所處的資安環境等,令駭客有機可趁,造成個人資料被盜、使用者遭到詐騙、企業或政府機密資料外洩等後果,蔚為隱憂,促成了本文的研究動機。 本文試著對使用通訊軟體的行為定性,探討其所產生的法律爭議,嘗試將法律規範導入科技實作層面,並觀察我國政府及企業對此議題的管制措施資安防制之道,檢視現行法規是否有不足或須待修正之處。 經濟部依照行政院的決議,開始推動「手機APP軟體基本資安規範」及「行動應用App自主檢

測推動制度規章」,期能使應用程式業者自主性的檢測應用程式是否符合資安規格,目前取得該認證的兩款通訊軟體即為Juiker以及M+,對於整體通訊軟體之資安標準是否有一定之提昇,也將在本文做探討。 健全的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行為不僅在應用程式本身,大陸對於即時通訊軟體的帳號名稱做出限制,另外加拿大、美國等則對於載具本身(例如手機)有不同的的指引,我國在制定相關規範時也大幅度的參考其精神或作法,本文也試圖比較我國與外國的之異同處,並綜合以上內如,從制度面與法規面提出建議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