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f機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生化與生醫工程研究所 蘇文達所指導 徐偉倫的 以固定化細胞Candida bombicola提昇槐糖脂產量之探討 (2016),提出mcf機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假絲酵母、槐糖脂、生物界面活性劑、固定化技術、細胞纖維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cf機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固定化細胞Candida bombicola提昇槐糖脂產量之探討

為了解決mcf機油的問題,作者徐偉倫 這樣論述:

界面活性劑已經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必需品,以往都是以化學合成的界面活性劑為主,其特點為低成本、製作簡單、洗淨力強等,但人們慢慢發現其副作用,不僅對人、動物、環境皆有一定傷害,近年來掀起一股養身風潮,人們希望能以天然又環保的物質取代現有化學合成產品,而生物界面活性劑便是其中之一。 本實驗以Candida bombicola ATCC 22214作為生產菌株,在最適化培養條件後,產量可達105 g/L,接著嘗試使用固定化方法,選用具有高親水性的細菌纖維素(BC)作為載體,並在實驗時預先添加30 µl的內酯型槐糖脂預先將油脂乳化,結果發現添加5 g/L 細菌纖維素的實驗組具有最高的槐糖脂產量

,達到116 g/L。 在乳化實驗中,添加定量槐糖脂粗萃物,可使4種不同油脂(柴油、機油、菜籽油、苦茶油)達到80%以上乳化效果,而在表面張力測定實驗中,槐糖脂可使水的表面張力從72 mN/m降至31.9 mN/m,且其臨界微胞濃度(CMC)約80 mg/L。 槐糖脂為Candida bombicola所生產,具有無毒、高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特性,近年來已被廣泛的應用於食品、醫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有逐漸取代化學界面活性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