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e power包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中國文學系 蘇偉貞所指導 黃資婷的 抒情離現代:懷舊的能與不能──論林俊頴小說 (2021),提出note e power包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離現代、懷舊、抒情、林俊頴、博伊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陳蔚芳所指導 高伃柔的 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經濟外交之研究:以維謝格拉德國家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經濟外交、互賴理論、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中東歐國家的重點而找出了 note e power包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note e power包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抒情離現代:懷舊的能與不能──論林俊頴小說

為了解決note e power包圍的問題,作者黃資婷 這樣論述:

2001年,斯韋特拉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1959-2015)於《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提出離現代概念,反思學界討論現代性概念時,總有一個以西歐與英美為主的隱藏的模型,她自身所處的東歐是被排斥在外的,開啟了她離現代的四部曲:《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 2001)、《離現代建築》(Architecture of the Off-Modern, 2008)、 《另一種自由:觀念的另類史》(Another Freedom: The Alternative History of an Idea, 2010

)、《離現代》(The Off-Modern, 2017)。離現代的發想成為本研究重要的方法論,促使筆者思考台灣文學發展脈絡裡頭,除了慣用的後殖民史觀之外,有否其他詮釋文學方法的可能,並且對歷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提出的「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的深切反思。然而,就博伊姆的定義,離現代並非嚴格定義下的科學方法,但也因此擁有更多詮釋彈性。據此,筆者試圖在博伊姆「離現代」的基礎上,以抒情作為論述與寫作實踐策略:抒情,既可以是閱讀的方法;是中國文學裡頭重要的傳統;是抒情詩化裡頭的詩意;亦是情感政治的動員。本研究旨在創造「抒情離現代」這條閱讀文學史的路徑,且藉由「離現代」(Off-

Modern)及其衍伸的三種懷舊修復性懷舊(Restorative Nostalgia)、反思性懷舊(Reflective Nostalgia)、前瞻性懷舊(Prospective Nostalgia)來思考現代文學中的鄉土書寫,尤其是反思性懷舊與前瞻性懷舊對時空並重之特色,成為筆者的重要方法來對抗單一的鄉土想像。不可諱言,抒情離現代的提出,可視為對政治的除魅與對抒情的復魅,旨在除去意識形態的眼光後,反思文學還能留下什麼。本研究並不打算重新發明傳統,林俊頴文本以艱澀難讀聞名,在眾多鄉土書寫的大家中,本研究未選擇博雜臚列出被歸類在鄉土書寫隊伍之名單,反而採取單一作家論之方法,以林俊頴為核,原因有

三:一,試圖去尋找創作者「將自身鑲嵌進一個歷史性時刻」;二,考量鄉土幾乎是創作者們難以迴避的書寫題材,易有游魚漏網;三,若以年度出版品來總結鄉土書寫特色,容易忽略創作者的生命情境與自身書寫節奏,畢竟政治經濟等社會背景不是文本產生的唯一語境,故希冀能盡可能於歷史結構與創作者生命史並重的前提下,藉由對文本的深入探討,輻輳出抒情離現代概念,反思懷舊的能與不能之處。

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經濟外交之研究:以維謝格拉德國家為例

為了解決note e power包圍的問題,作者高伃柔 這樣論述:

近年來,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下,其經濟外交路線也從過去低調的態度,轉而成為國際上建立新興機制的主動者。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向許多國家發出邀請,更顯示出其當前的經濟外交戰略具有系統性,且試圖擴張至全球。從「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理範圍來看,許多條路線的目的都是通往歐洲,顯示歐洲對於「一帶一路」倡議具有相當的戰略意義。 過去歐盟基於人權問題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儘管近年來在中國經濟成長的誘因下,對中國採取較務實的外交態度,然而歐盟的市場具有高標準的性質,中國傾銷的貿易方式,以及政府和企業不透明的關係,在歐洲市場受到許多限制。 要進入歐盟的先進市場,與其中東歐新進成員

國的關係對中國而言變得重要,中國可以利用中東歐新進歐盟成員國與老牌西歐成員國之間的分歧,並在歐債危機尚未完全復甦之際,透過經濟誘因獲得歐盟內部為中國利益發聲的國家,因此早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前一年,中國向中東歐16個國家提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平台,並在貿易、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立許多合作項目。 本研究以維謝格拉德國家為例,旨在探討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經濟外交的成果,為了解中國如何透過經濟外交手段獲得對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筆者以互賴理論對於權力來源的解釋作為模型,透過敏感性與脆弱性兩個指標,分析中國與維謝格拉德四國在理論上是否存在權力關係,並對國際與國內兩個層次做觀察,以探討中國

是否已經透過經濟外交手段對維謝格拉德四國造成影響力。 研究發現,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對於雙方合作的依賴程度不均等,終止合作對於中東歐國家的影響更大,該合作可以作為中國的議價工具,因此理論上來說,中國對於中東歐國家具有權力關係。實際上來看,儘管多數情況下,維謝格拉德國家都會以雙方合作作為考量,然而由於經濟上的利益不必然帶來政治或軍事上的利益,因此維謝格拉德國家還是有說出違背中國立場言論的時候,經濟外交固然可以帶來政治上的影響力,但依然有其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