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k tree png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曾彥學、邱清安所指導 邱瀚元的 武陵廢耕地生態復育造林方法之探討 (2021),提出oak tree png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卡氏櫧、出栽配置、育苗容器、武陵廢耕地、臺灣赤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曾喜育、莊益源所指導 吳怡慧的 荔枝椿象 (半翅目:荔蝽科) 入侵生態及平腹小蜂 (膜翅目:旋小蜂科) 生物防治技術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荔枝椿象、平腹小蜂、生物防治、入侵生態、量產技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oak tree png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ak tree png,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武陵廢耕地生態復育造林方法之探討

為了解決oak tree png的問題,作者邱瀚元 這樣論述:

武陵廢耕地因長期農耕活動而退化,本研究設計2個實驗進行生態復舊造林:(1) 對於已有部分成效之演替前期樹種,期望改良育苗容器提升成效並降低成本,因此使用3種不同容積 (S、M、L) 與深度 (14、18、25、36 cm),共5種容器進行臺灣赤楊 (Alnus formosana) 育苗後,出栽進行存活及生長監測,並討論性價比;(2) 對於出栽存活率低之演替後期樹種,期望藉由已具成效之前期樹種或其他護理植物,提升演替後期樹種造林的成功性,因此進行單株、樹島、護理及林間等4種出栽配置進行卡氏櫧 (Castanopsis carlesii) 出栽後之存活及生長監測。臺灣赤楊經8個月的育苗後,平均

苗木地徑為6.6 mm,苗高為56.0 cm,並有使用較大、深之容器可培育出較大苗木之趨勢。出栽並監測1年的結果顯示,容積較大之容器,出栽後有較高之存活率 (L18 (96.7%) > L36 (93.3%) > M25 (88.3%) > S14 (83.3%) > M14 (78.3%) ),而愈深之容器則有愈有較佳之整體造林表現 (累積表現指數:M25 (482.3) > L36 (361.6) > L18 (314.1) > S14 (293.7) >M14 (159.9) ),然因嚴重的乾旱逆境,形質較小的苗木苗高下降較少,整體造林表現下降程度較低,使M25成為造林表現最佳之育苗容器

。將造林成效加入介質及容器成本進行計算後顯示,S14雖無最佳之造林成效,卻因成本較其餘4者低,而有最低之效益成本 (S14 (0.01元/TAPI) < M25 (0.02元/TAPI) < L18 (0.03元/TAPI) < M14 (0.04元/TAPI) < (L36 (0.05元/TAPI) ),然出栽第1年苗木表現較差,當苗木適應後,存活率高、形質較大者則有較佳之造林表現的潛力,因此本研究推薦以容器M25進行臺灣赤楊之育苗,於武陵廢耕地出栽有最佳之成效與性價比。卡氏櫧利用不同配置出栽後,結果顯示種植於大型臺灣赤楊旁,或多棵密集的種植可提升存活率 (林間栽植53.3% > 樹島栽植4

0.0% > 護理栽植35.0% > 單株栽植28.3%),且與護理植物較近、較密集之配置有較佳之效果。整體之造林成效中,樹島栽植之表現最佳 (累積表現指數:樹島栽植183.0 > 單株栽植159.2 > 護理栽植125.4 > 林間栽植92.0),顯示護理植物之大小、數量、與目標苗木之距離、密度等皆會影響目標苗木之造林表現。種植於大型臺灣赤楊旁雖可提升存活率,但出栽初期會降低苗高生長;而種植於空曠無遮蔭之區域,存活率雖會降低,但已存活之苗木有較佳的生長。然在惡劣環境造林時,苗木能否存活為造林是否成功之主要因子,因此本研究推薦種植演替後期樹種時,以提升較高存活率之林間栽植為主,提升部分存活及生

長之樹島栽植次之。總體而言,經1年的監測結果,本研究建議於武陵廢耕地造林時,演替前期樹種以容器M25進行育苗並出栽,能有較佳之存活、生長及效益成本;演替後期樹種則以林間栽植或樹島栽植等方式出栽,可提升出栽初期之存活率或生長。

荔枝椿象 (半翅目:荔蝽科) 入侵生態及平腹小蜂 (膜翅目:旋小蜂科) 生物防治技術之研究

為了解決oak tree png的問題,作者吳怡慧 這樣論述:

荔枝椿象 (Tessaratoma papillosa),屬半翅目 (Hemiptera),荔蝽科 (Tessaratomidae),自2009年入侵高雄後,除危害荔枝 (Litchi chinensis) 和龍眼 (Dimocarpus longan) 等經濟果樹外,還對常作為行道樹、校園、公園綠地及造林樹種的臺灣原生樹種臺灣欒樹 (Koelreuteria henryi) 和無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 造成影響,成為影響農業生產及都市滋擾性害蟲,對農民及民眾影響極大。本研究探討荔枝椿象入侵臺灣後,在田間發生之相關資訊、天敵平腹小蜂 (Anastatus spp.)

的量產與低溫保存技術,及平腹小蜂對殺蟲劑殘留毒性之感受性評估,以做為後續強化荔枝椿象防治策略之參考。有關荔枝椿象於臺灣入侵源分析,從採集臺灣本島、外島金門及中國、泰國等區域的荔枝椿象共158筆樣本,以 COI基因進行親緣關係與親緣地理分析,結果顯示荔枝椿象入侵來源最可能為金門及東南亞族群,而臺灣本島廣泛分佈為多次入侵後持續擴散所造成。田間調查荔枝椿象在越冬期的棲息偏好性,發現荔枝椿象於龍眼和荔枝混植園中,喜棲息於龍眼植體上;對於其棲息位置,則以樹冠上層處顯著高於樹冠下層,另在枝條上棲息分佈情形,荔枝椿象成蟲於距頂端0-30 cm 處棲息數量最多,與距頂端枝條30-60 cm 及 > 60 cm

者呈現顯著差異。此外,為加強荔枝椿象生物防治的應用,本研究探討寄生荔枝椿象卵期的3種本土性平腹小蜂 Anastatus dexingensis、Anastatus fulloi 及 Anastatus japonicus在不同溫度下的寄生能力表現,結果顯示A. dexingensis 雌蜂於20℃ 時可產子代總數最多為154.7隻,A. fulloi 於30℃ 最多為217.3隻,A. japonicus 則於25℃ 有最多子代總數226.5隻;而3種小蜂的子代雌蜂比率皆隨著溫度而增加,於20℃ 最低為24.9%,30℃ 最高為70.4%。在3個溫度下比較每週子代的雌蜂比率皆以第1-2週最高

,隨後逐漸遞減,後期子代的雄蜂比率則會變高;根據試驗結果,選擇以A. japonicus為平腹小蜂量產種類,於25°C 環境下,寄生至第4週,有最佳的量產成效。為增加平腹小蜂 (A. japonicus) 生產數量,於平腹小蜂發育日數0-3日時,以低溫12℃ 環境下可保存1-5個月,與對照組之羽化率64.8% 間沒有顯著差異,而保存後所羽化的平腹小蜂雌蜂,其寄生能力無顯著差異。將替代寄主蓖麻蠶 (Samia cynthia) 卵經快速冷凍技術處理後,分別測試保存1-5個月,仍可維持作為代用寄主的品質,經平腹小蜂寄生後的羽化率可達83.8% 以上,子代雌蜂比率最低仍有75.0%,本研究結果可應用

在實際量產作業中,使平腹小蜂生產量增加,並可依需要釋放的季節進行調配。平腹小蜂對殺蟲劑殘留毒性之感受性評估結果顯示,自蓖麻蠶及柞蠶 (Antheraea pernyi) 卵2種不同替代寄主所羽化的平腹小蜂 (A. japonicus),對第滅寧、亞滅培、賽洛寧及丁基加保扶等4種殺蟲劑的殘毒感受性相似,殘毒強度依序為丁基加保扶、賽洛寧及亞滅培,而以第滅寧造成的死亡率最低;本試驗建議可選擇對平腹小蜂殘毒較低之殺蟲劑,如亞滅培及第滅寧等2種殺蟲劑,並於施藥14天後,再進行小蜂的田間釋放作業,可達到綜合應用寄生蜂與化學防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