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網軍比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塔綠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塔綠班是在2021年8月在台灣PTT版出現,該詞取自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恐怖組織塔利班(台灣媒體常意譯為神學士)的諧音,用以戲稱泛綠陣營民主進步黨及其支持者或「網軍」。

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李建良所指導 謝幸霖的 數位時代下假訊息對民主的影響及其管制 (2021),提出ptt網軍比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假訊息、總和式民主、審議式民主、管制措施、基本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許志堅所指導 曹漢陽的 網路社群中跨媒介資訊轉貼之行為分析—以2019年民進黨黨內初選期間PTT八卦版上蔡政府臉書轉貼文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網路輿情、社群聲量、社群操作、網軍、批踢踢實業坊的重點而找出了 ptt網軍比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網軍GG!PTT凌晨大屠殺百名異常帳號遭砍 - 天天要聞則補充:不過,從此比例來看,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初選時曾指控競爭對手養網軍,應非空穴來風。 PTT今早祭出大屠殺,網友們紛紛留言,「直接砍!爽!」、「連交易平臺都會被追查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tt網軍比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數位時代下假訊息對民主的影響及其管制

為了解決ptt網軍比例的問題,作者謝幸霖 這樣論述:

數位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上智慧型手機與穿戴式裝置更加方便,使得人們在獲取資訊更加便利,而因為數位時代使得人們發表意見的成本大幅降低,因此資訊流通的速度也比以往更迅速,資訊量也比以往更加龐大。儘管假訊息並非現代才出現,但在數位時代下,隨著社群平臺與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者遽增,假訊息的傳播比以往更容易,也比以往更快、更方便;加上假訊息的內容經常相當聳動且吸睛,人們更容易被假訊息所吸引,且因為假訊息內容夾雜著各種真假難辨的資訊,使得人們在辨別訊息真偽時增加更多成本。一旦面對的訊息量暴增,人們的注意力已無暇處理所有的訊息,就會開始「挑選」訊息,造成了人們面對資訊的選擇

偏好。假訊息的大量傳播,衝擊世界各國選舉的情形時有所聞,最知名的莫過於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選舉期間充斥著各方候選人的爆料內容,而事後專家研究發現當時社群軟體及即時通訊軟體充斥著許多假訊息,造成選民對於其選舉決定的混淆,而對整體大選投下了更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國的2018年九合一大選及2020年總統大選等歷年選舉,在社群軟體中也傳播著各種真假訊息,引起了大量的注意,並開始出現期待改善的聲音。假訊息影響的層面相當廣泛,本文著重於假訊息對民主的影響面向討論,包括假訊息如何影響民主、管制措施為何等議題,以蒐集國內外相關討論,並針對管制措施所涉憲法基本權保障及民主等內容提出討論,期能提供後續政策制訂的

參據。

網路社群中跨媒介資訊轉貼之行為分析—以2019年民進黨黨內初選期間PTT八卦版上蔡政府臉書轉貼文為例

為了解決ptt網軍比例的問題,作者曹漢陽 這樣論述:

蔡政府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中大敗。而在蔡政府敗選一個月後,民進黨進入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階段,台灣本土最大群群媒體—PTT上對於蔡政府的輿情氛圍突然產生劇烈轉變,從「討厭蔡政府」變成「滿意度創新高」,尤其是蔡政府的臉書貼文在PTT八卦版上被推爆的比例突然開始遠高於其他政黨。有鑑於此,本研究深入觀察2019年民進黨黨內初選期間PTT八卦版上蔡政府臉書轉貼文的數位足跡。本研究運用網頁資料擷取技術—網路爬蟲(web crawler),以定期定時方式,逐一將PTT八卦版中類別為[臉書]的臉書轉貼文下載並建立資料庫,進行文本分析。本研究在分析資料後發現:蔡政府臉書轉貼文確實擁有幫助蔡政府在PTT八卦版

上建立正面輿情的效果,同時也能打擊主要政治對手—韓國瑜的聲勢,並搭上香港反送中運動始得政治立場較為「反中」、「台獨」的蔡英文得到大量的正面聲量。此外,本研究亦針對蔡政府臉書貼文、貼文帳號與文章下的推文帳號進行數位足跡的追蹤,並加以推估其是否出現社群操作的行為。總結來說,蔡政府在PTT八卦版上的臉書轉貼文是相當優異的社群操作,不僅增加了蔡政府在PTT八卦版上的正面聲量,也對主要對手韓國瑜的網路聲勢帶來負面打擊,雖然在操作上留下不少讓人起疑的足跡,但仍瑕不掩瑜。而從選舉結果來看,亦是掌握社群聲量的一方獲得勝利,顯見目前社群媒體不只能牽引網路輿情的發展,也對選舉結果產生影響;是未來台灣政治宣傳的兵家

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