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c排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逢甲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連惠邦、蘇人煇所指導 耿培倫的 電阻式水位計應用於水位量測之試驗研究 (2012),提出sonic排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位量測、水深量測、水位計、感測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張添晉所指導 郭仲毅的 降低水體藻類生長繁殖整合技術之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水資源保護、藻類去除技術、處理成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sonic排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onic排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阻式水位計應用於水位量測之試驗研究

為了解決sonic排水的問題,作者耿培倫 這樣論述:

現今水位觀測儀器設備,其因量測原理與架設方式所衍生之環境干擾而各有限制。本研究係以水中導電之原理,以5種負極配置搭配2種螺帽材質鍍鎳及鍍鋅,3種電極間距2、10及20製作30組電阻式水位計,模擬量測水位及水深2種試驗環境,並且使用穩定度為變因分析方法,鑑別度為應用性評估指標。研究分析60組試驗之結果發現,電阻式水位計可應用於水位量測之功效。根據試驗結果,依穩定度分析得知空氣介質為不導電介質比電阻值均維持在820~830之間,在改變螺帽材質、電極間距及負極配置後,均不影響其穩定度。以及電阻式水位計之穩定度為正確鑑別界面之條件,穩定度之提升可提高界面之正判率。依穩定度分析所選取28組試驗進行鑑別

度分析得知,平均值法可用於鑑別兩不同導電介質之界面(水體介質與擬河床質介質),並能夠取代直接研判法。將選定28組試驗以平均值法判斷界面並以正判率作為適用性評估結果如下:1.使用平均值法鑑別水位界面,正判率為100%。顯示電阻式水位計可適用於水位量測之功效。2.A.N20、B.N10與D.N2組電阻式水位計,使用平均值法鑑別擬河床質界面之結果,之正判率達97%以上。顯示電阻式水位計再上述之製作條件下,可適用於水深量測之功效。關鍵字:水位量測、水深量測、水位計、感測器

降低水體藻類生長繁殖整合技術之研究

為了解決sonic排水的問題,作者郭仲毅 這樣論述:

  水源保護與水資源回收再使用之概念已逐受重視,然而在下水道系統尚未普及的台灣,廢污水直接排放匯流自然水體導致水體營養鹽含量驟增,衍生藻類大量滋長繁殖之情形,進而影響後續之淨水與供水系統。在工業廢水方面,亦因化學物質之使用致廢水儲槽營養鹽物質之累積,因而促進藻類生長而不利後續之廢水再利用。因此本研究針對藻類去除與抑制技術進行探討與試驗,期能尋找最適切且有效之方式,提供相關機構面臨與遭遇藻類問題時能有更多選擇與替代方案。  本研究採以超音波、紫外線及遮蔽等技術以及其相關組合搭配之方式,進行除藻與抑藻成效之實驗。據實驗原水水質檢測結果說明,pH、溫度、濁度、溶氧、藻類濃度、總磷及硝酸鹽氮與水中藻

類細胞數呈正相關之關係,而氨氮、正磷酸鹽、凱氏氮及氮磷比之參數則與水體藻類細胞數呈負相關之關係。在除藻與抑藻效果方面,以紫外線及其相關組合技術之效果最佳,於處理期間一天內即可獲得98 %以上之去除率,並於四天內即可將藻類細胞完全去除,且期間無藻類再滋長之情形產生。就處理成效而言,超音波與遮蔽為最具效益之處理技術,每瓦耗電量可去除0.17 %之藻類,相當於可去除1,899 cells/L之藻類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