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fication動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specification動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鐘蘭鳳寫的 話語與身份︰賽博空間的教師形象(英文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清華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謝豐帆所指導 劉政諺的 臺灣閩南語輕聲的聲學研究 (2020),提出specification動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閩南語、輕聲、音高標的、聲調傳佈、實驗語音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呂佳蓉所指導 楊聿鈞的 臺灣閩南語方位詞組的語義網絡:以ti7、tiam3、tua3及其搭配詞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臺灣閩南語、方位詞組、ti7、tiam3、tua3、多義、近義、語言動因、語義網絡、使用分佈、語義圖譜、語言內部比較、三維語義網絡模型、認知語義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specification動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pecification動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話語與身份︰賽博空間的教師形象(英文版)

為了解決specification動詞的問題,作者鐘蘭鳳 這樣論述:

本書以新興的教育博客語料為考察重點,從功能語言學視角對網絡身份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詳細探討了教育博客在賽博空間運用相關人際資源來建構教師網絡身份的情況,頗具時代感和研究新意,值得關注。 互聯網為現代社會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頻繁地穿梭于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其身份也隨之不斷地轉換。在學術領域,對真實環境中的身份及其建構的關注由來已久,但虛擬環境中的身份建構卻是一個新的課題。 本書所研究的網絡身份是指“棲息”在以網絡為中介的話語中的身份。對教育博客身份的研究實質上是對網絡教師(online teachers)品質與特征的研究。對網絡教師

身份進行考察可以補充、加深我們對網絡身份本質的認識與理解。本研究定位于功能語言學對人際功能的研究與身份研究兩個領域之間的對話,通過建構網絡身份研究模型,以40個教育博客為語料,探討了教育博客們在賽博空間(cybers pace)主要運用哪些人際資源給讀者塑造了怎樣的教師形象,豐富了身份理論與人際意義研究,通過分析自發的教育博客語篇,得出了教育博客可以作為中國教師培養與發展的有效補充途徑這一啟示。 本書以新興的電子語篇“教育博客”為研究對象,主要采取定性的話語分析的方法來考察網絡教師身份。我們把教育博客區分為廣義的教育博客與狹義的教育博客。前者指任何與教育相關的博客,後者專指教師為了交

流教學經驗與方法而撰寫的博客,通常又被稱作教師博客或教學博客。本書的研究對象是狹義上的教育博客。

臺灣閩南語輕聲的聲學研究

為了解決specification動詞的問題,作者劉政諺 這樣論述:

前人文獻記載,臺灣閩南語的輕聲分為二種類型。第一型輕聲固定實現為一低調,而第二型輕聲承接前一音節的音高標的。然而,有關臺灣閩南語輕聲之音高標的及環境變體的實驗研究並不多,且劃分二型輕聲的根本因素尚未定論。因此,本文欲探索臺灣閩南語輕聲的語音實現態樣,並尋求對於輕聲詞所屬輕聲類型的較佳解釋。本研究包含二項實驗,皆採用「動詞+輕聲詞」格式之語料,具有前字聲調、輕聲詞二組變因控制。量化分析採用平滑曲線變異數分析(Smoothing Spline ANOVA),對聲學數據進行統計建模,以比較各組正規化音高曲線在不同條件下的異同。結果顯示,第一型輕聲的音高曲線向低音高處會聚,可認為其具有一個「低」的音

高標的;第二型輕聲則展現了擴及整個音節的向右聲調傳佈,此一傳調效應甚可擴及至多個連續的第二型輕聲音節。比較語者間的傳調態樣後,本文提出輕聲詞聲母的響亮程度(sonority)對於輕聲詞傳調與否具有決定性因素:零聲母輕聲詞最易歸屬於第二型輕聲;響音聲母輕聲詞次之;而無聲阻音聲母的輕聲詞則絕大部份為第一型輕聲,鮮有傳調。本研究或能為臺灣閩南語輕聲的語音及音韻本質的解釋做出貢獻,也望能成為語言教師及研究者了解臺語輕聲相關規律的參考資料。

臺灣閩南語方位詞組的語義網絡:以ti7、tiam3、tua3及其搭配詞為例

為了解決specification動詞的問題,作者楊聿鈞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認知語義學的角度探討臺灣閩南語的三個近義的ti7、tiam3、tua3方位詞組的語義網絡與使用分佈。由於三個方位詞組「存在於某處」的語義一般來說在使用中可以交替互換,它們在這個語言中的多重功能與使用分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藉由觀察取自於台語文詞彙檢索語料庫中以使用為本的語料(Iunn & Lau, 2007),我們發起一個二元的討論以細究這三個方位詞組其多義性的動因以及它們身為近義詞組在臺語中的使用分佈。為了探究三個方位詞組的多義,本研究採用原則性多義(Principled Polysemy) (Tyler & Evans, 2001, 2003) 來界定它們的核心語義(proto

-scene)及其延伸語義。我們進一步以 Radden & Panther (2004) 所提出的語言動因(linguistic motivation)中的動因(motivational factors) 說明三個方位詞組從核心語義至其衍生語義的語義擴張過程。在三個個案當中,我們發現它們的語義延伸主要是透過概念基模(image schema) (Johnson, 1987; Lakoff, 1987; Mandler, 1992)、識解(construal) (Langacker, 1987, 2008)、概念隱喻與轉喻(conceptual metaphor/metonymy) (Lakof

f & Johnson, 1980)等動因所促發的一系列概念基模轉化(image schema transformation) (Lakoff, 1987; Dewell, 1994),是為空間認知過程的產物。根據三個方位詞組的多義語義,我們提出其個別的語義網絡。為了仔細描述這三個近義的方位詞組在臺語中的使用分佈,我們首先以語義圖譜(Semantic Map) (Haspelmath, 2003) 的方法為出發點來比較三個方位詞組的多義語義網絡在這個語言中的分佈。這個分佈以簡明的方式呈現它們於語義延伸方向與使用上分佈的不同。基於其中的差異,我們進一步以語料中的頻率(frequency)來思考三

個近義詞組的使用分佈。本研究從整體的角度來調查其意義(meaning)、構式(construction)及搭配詞(collocation)的使用分佈,再從個體的角度來檢視各個語義與構式、搭配詞之間分布的對應。我們發現,從整體來看,三個近義詞組各自擁有它們在語義、空間維度、構式、搭配詞等方面的使用傾向。從個體來看,各個語義及其構式和搭配詞間對應上的分佈亦提供了對於各個語義與各個方位詞組其以使用為本的使用傾向。除此之外,本研究也著眼於可能促使tiam3和tua3由動詞語法化為介詞的使用分佈,藉由串連在共時語料中所發現它們的一些語法化的跡象,我們嘗試著推測它們個別的型態句法以及語義轉變的可能過程。其

後,我們統整促成三個詞彙多義狀態的動因分佈,並發現認知動因(cognitive motivation)為造成它們語義延伸差異的決定因素。我們基於這些以使用為本的分佈,對於它們的多義在語意圖譜上的分佈,提出一個更全面的描述。考慮到Lien (2003)與Chiu (2014)注意到三個介詞一般來說是可互換使用的,而Lien進一步從語氣(mood)的角度指出它們使用上的差異,本研究則從以使用為本的角度揭示它們在臺語中身為近義方位詞組並不完全可以互換使用。最後,本研究以ti7方位詞組的語義為例,提出一個三維語義網絡模型(three-dimensional semantic network model

)來適切的呈現其被歸類在不同語義群的語義間的概念近似性而以語義/概念連續性的形式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