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co洗衣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東吳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蘇雄義所指導 鐘偉誠的 綠色供應鏈碳足跡管理之探索性個案研究 (2010),提出tesco洗衣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全球暖化、碳足跡管理、綠色供應鏈、價值流程分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esco洗衣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綠色供應鏈碳足跡管理之探索性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tesco洗衣球的問題,作者鐘偉誠 這樣論述:

環境問題已是全球企業亟需面對的主要課題,特別是全球暖化,許多國外領先的企業早已承諾進行對環境更友善的改善工作,並開始推展許多碳足跡管理的工作,減少碳足跡排放量及能源使用的浪費。除此之外,國外企業更推行了供應鏈上的碳足跡管理工作,進行許多綠色供應鏈的改造,超越了一般個別組織內部的碳足跡管理觀點,如此將不僅對地球環境有幫助,也更加提升企業形象、顧客忠誠、減少浪費,使企業自身獲得更大的助益。但鑒於國內企業在碳足跡管理的議題上,大多處於觀望與保守的態度,甚至對於碳足跡管理此一新興議題之掌握相當有限,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碳足跡管理。因此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首先系統性探討了一系列碳足跡管理相關的文獻,並以

文獻為基礎發展出「企業導入碳足跡管理觀念性分析模式」,接著以此模式分析國外推動碳足跡管理實務的標竿個案,歸納個案分析結果後,發現國外企業(1)推動碳足跡管理時包含各種企業規模、業務型態與產業類別;(2)導入碳足跡管理的動機包含了主動性因素,並非被動性的法規限制與成本壓力;(3)碳足跡改善則包含許多間接性減排及碳補償的方法;另外(4)其改善範疇更涉及全產品生命週期(5)其改善後的績效水準包含了財務、內部作業、顧客、學習與成長等內外部績效。藉此本研究進一步提出「一般性碳足跡管理架構」,並以國內企業實例,探討如何採用此一架構,並輔以價值流程分析作為碳足跡管理改善的主要工具,以對「一般性碳足跡管理架構

」應用及實際進行碳足跡管理改善時有所瞭解。本研究重要結論與發現如下:一、提出「一般性碳足跡管理架構」作為碳足跡管理之原則架構此架構適用於各種產業類別、業務型態與組織規模之企業,且可應用於供應鏈碳足跡之管理,並非侷限於傳統組織內的碳足跡管理,另外此架構亦符合企業經營環境開放性與動態之觀點。二、價值流程分析為進行碳足跡改善的有力工具本研究透過價值流程分析(VSM)探討雙方在保修作業上的工作流與資訊流,尋找作業瓶頸點,尤其是在跨越雙方企業邊界時的問題,其找出可以進行碳足跡改善的機會點,藉此本研究順利找出了雙方個案公司潛在的間接性減排方案,順暢銜接雙方企業的作業流程,以減少雙方互動過程中不必要的碳足跡

排放。以上研究結論與發現提供了國內企業與研究人員在推行碳足跡管理時的參考與指引。除此之外,本研究並認為價值流程分析也是碳足跡管理改善的有用工具,可協助企業與研究人員啟發更多顯著的碳足跡改善機會。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與缺陷,未來後續研究可針對國內更多企業以此架構進行實證研究,探討「一般性碳足跡管理架構」推行後改善成效應該採用的績效尺度與水準,以及找尋更多企業的完整案例與實證資料,使此一架構的內容更趨完備。除此之外,亦可將價值流程分析導入更多碳足跡改善的企業實例中,以驗證價值流程分析是否確實為碳足跡改善的有力工具,同時也可能獲得許多應用性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