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司機收入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uber司機收入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愛瑞克寫的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和羅蘋.蔡斯的 共享型企業:同儕力量的覺醒與效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Uber司機的告白!他體驗7天賺零用看到收入驚呆了也說明:如果遇到短途客,或是接客距離過長、與載送距離不合比例,導致司機該趟收益少於一定比例,系統會自動計算補貼一些獎勵金給司機。 原PO歸納出一周收入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樂園 和橡實文化所出版 。

東海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金必煌所指導 李昕叡的 移動共享叫車平台商業模式與系統動態分析:以Uber與台灣大車隊為例 (2016),提出uber司機收入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大車隊、Uber、商業模式、因果循環圖、系統動態學。

最後網站影/1天跑10單賺2千↑!UberEATS外送員曝「薪水計算公式 ...則補充:一名UberEats外送員就透露收入計算方式,直言這份工作主要是賺獎勵金,而且只要跑10單,收入就能破2000,有的老司機更猛,20單都不在話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uber司機收入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為了解決uber司機收入計算的問題,作者愛瑞克 這樣論述:

  ════原來,人生可以重新設定═════   修改人生演算法,啟動內在原力,讓宇宙聯合起來幫助你!   普通人的思維通常是這樣的:   再怎麼努力也沒用   老是比不上別人   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   於是,人生總是卡關。   ◎一個關鍵提問,開啟了人生如何升級的解答   一位迷惘的學子詢問作者愛瑞克,雖然已經付出努力,但仍比不上同儕能輕鬆獲得許多機會,還沒出社會,就已經輸在起跑點。為什麼鋪在別人前方的是一條康莊大道,他的就是一道道跨不過去的高牆?   這個提問,引起作者愛瑞克的注意;除了幫助對方,他也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他,也面臨和學子相似困境的人生經歷,自己是

如何修改思維決策系統,解決了這些問題。   當時的他,做了一個影響人生的重大決定:修改人生演算法,啟動內在原力。   日後,他面臨了許多人生重大的決定,都透過這套方法解決,他開始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42歲時達到財務自由。   ◎一場感動人心的演講,告訴你人生變得更好的祕密   有感於迷惘的學子所困擾的,為什麼我的人生面臨的就是一道道跨不過去的高牆?   作者愛瑞克決定在一場演講上公開這個「人生可以變得更好」的祕密。他告訴我們:原來人生可以重設。   他提醒:人們的心態決定了選擇,選擇決定了行為,行為成為習慣,習慣則構成了每個人的一生所呈現的樣子。   唯有心態重新設定,才能擺脫人生卡關的困境

,讓自己的人生不斷升級!   現在,感動許多人,並讓洪瀞教授驚呼:「這是我聽過最棒的演講!」、暢銷作家歐陽立中:「列為此生必聽演講!」豪華完整版,感動登場!     ★發揮內在原力的心態設定,與普通人常見的心態有什麼不同?   →發揮內在原力的人,他們具有以下特徵⋯⋯   ↗像企業主,為自己人生負全責/普通人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情   ↗有工作組合/普通人找一份有金錢收入的工作   ↗利他共贏/普通人自顧不暇,行有餘力再開始利他   ↗善用成功方程式/普通人聽太多他人雜亂的意見   ↗站對地方/普通人市場熱門什麼,就參與什麼   ↗無限思維/普通人有限思維   ↗認為沒有壞事/普通人遇到壞事自

認倒楣   ↗擁有包容力/普通人在他人身上貼標籤以化繁為簡   ↗常保初心:以終為始(Be,Do,Have)/普通人先做再說(Do,Have,Be) 本書特色   1.本書由一場感動人心的演講出發,完整收錄如何修改人生演算法,擺脫深陷負面、人生卡關的輪迴;透過9個關鍵設定,讓人生變得更好,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2.每一章都收錄關鍵的心態設定及行動清單,讓你不只學會知識,更能實際動起來,直接從行動中受益。   3.尋找方向的年輕人、覺得機會都被搶走的新鮮人、沒有資源只能靠自己的人;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作者真行實證,發揮「內在原力」的智慧。   4.雙封面設計:本書特地為「外向者」與「內向者

」設計專屬封面。   ∕∕∕外向者讀法∕∕∕   →由前言往後看│內在品格與素養是可長可久的成功關鍵   ∕∕∕內向者讀法∕∕∕   →由後記往前看│由內而外追求事業與人生的成功 得獎記錄     榮獲金石堂2021年度風雲人物「星勢力作家」獎項    上市當天火速再版,登上博客來、金石堂暢銷榜!   三個月榮登博客來年度百大「心理勵志類」TOP12   名人推薦   宋怡慧  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洪瀞  成大教授、《自己的力學》作者   楊斯棓  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歐陽立中  暢銷書作家、Super教師   鄭俊德  台灣最大網路讀

書社群「閱讀人」創辦人   ——專文推薦 掛名推薦   少女凱倫  《人生不是單選題》作者   江湖人稱S姐  女力學院創辦人   何則文  「職涯實驗室」社群創辦人   李洛克  《個人品牌獲利》作者   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作家   劉俊佑(鮪魚)  生鮮時書創辦人   蔡淇華  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好評強推 

uber司機收入計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UBEREATS #打工 #外送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reurl.cc/MARXdX

抱歉捏~最近事情有點兒多
最近弄了一個打聯盟戰棋的頻道
大家可以去參觀一下
https://reurl.cc/Q8rxb
UBEREATS台北的資訊好像很多
但都沒有三重蘆洲的
要跑UBEREATS又不想去台北市的朋友可以看看喔
00:00 ​開場
00:41 UBEREATS基本車資計算方式
01:11 UBEREATS獎金計算方式
01:28 UBEREATS雨天加成的部分
01:35 公布總收入
01:45 總收入及支出的部分
02:40 跑蘆洲三重UBEREATS的時薪
02:55 跑UBEREATS真的有機會年薪百萬嗎
03:55 UBEREATS司機收入起不來的原因
04:49 UBEREATS的個人觀察
05:06 跑UBEREATS的小心得
05:44 跑UBEREATS的優缺點

Facebook|https://fb.me/psymantalk
IG|https://www.instagram.com/psyman_zz/
Mail|[email protected]

移動共享叫車平台商業模式與系統動態分析:以Uber與台灣大車隊為例

為了解決uber司機收入計算的問題,作者李昕叡 這樣論述:

自從2013年Uber進入台灣後,移動共享叫車平台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而他們重創傳統產業是必然的,台灣大車隊原先應會在台灣受到重大影響,但結果卻不盡然,現在甚至逆轉,本研究發現平台服務兩端雙方篩選Uber 與台灣大車隊的原因,並且分析Uber 2013年進入台灣叫車平台市場到目前2017年Uber的興盛衰敗,了解傳統計程車業與Uber在不同時期提供給平台服務兩端的服務,導致兩大平台的競合與發展歷程。台灣的法律從未承認Uber X、Uber Black是合法的,並採用罰鍰的方式來保護台灣本土產業-台灣大車隊,2017年2月Uber宣布Uber X、Uber Black停止營業,然而,世界各國對於

Uber的採取方式皆隨著時間從禁止演變到了開放,台灣雖然並未開放,在2017年4月Uber宣布以新的商業模式合法地回歸到台灣,Uber將所有原先的風險都轉嫁給車行以及司機本身,然而,這是一個正確的抉擇還是一個不得不的決擇呢?而服務供給者(司機)與服務需求者(乘客)為何要選擇Uber?本研究實地訪談了58位計程車司機以及11位Uber司機,並透過次級資料及212份的市場調查來解構Uber與台灣大車隊兩個平台與平台服務兩端之間的關係,並針對以下問題作探討:(一)服務需求端(乘客)選擇Uber或台灣大車隊的原因(二),服務供給端(司機)選擇Uber或台灣大車隊的原因(三)2012年至2017年來,導

致Uber與台灣大車隊彼此消長的原因為何?台灣大車隊與Uber有各自不同的顧客價值主張,不同的價值主張將有不同的目標客戶、不同的關鍵資源、不同的收費模式,也就是不同的商業模式,本研究將透過九格商業模式Osterwalder & Pigneur,(2010)了解Uber 與台灣大車隊兩大平台的商業模式差異,分析平台與平台服務兩端(乘客與司機)之間的關係,再以平台服務需求者(乘客)的角度來描繪平台服務需求者與平台之間的因果循環圖,再以平台服務供給者(司機)的角度來詳細分析平台與平台服務供給者(司機)之間的收益關係,最後描繪出影響Uber與台灣大車隊2013年至2017年的因果循環圖,了解影響兩者競

爭變化的原因。

共享型企業:同儕力量的覺醒與效應

為了解決uber司機收入計算的問題,作者羅蘋.蔡斯 這樣論述:

  全球性的解決方案,看見工作型態、商業模式與新世界的未來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人人因共享而把世界擴大。   飛躍當代經濟理論的大夢想家,緊握時代脈動的共享經濟教母,告訴我們一個躬逢其盛的機會,透過開放資源、共用平台,以及無遠弗屆的對等網路,我們可以工作得更隨心高興、企業可以降低成本做得更好,世界可以更富足安樂,連無解的氣候變遷、嚴重的碳排放問題、貧富不均的社會問題都能有效解決。   【共享經濟教母的創業經驗分享與夢想】   共享與協作,一場更人性化的產業革命   一支智慧型手機、一部連上網路的電腦,有多少神奇不可測的力量,足以改變你的工作型態、生活模式、學習態度、收入來源、人際關

係?答案是:你所能想到的一切,從食衣住行到健康,都會隨著資源的釋出,開始顛覆數百年來的經濟樣貌,全盤改變企業的生態、產業的結構,看看下面這些例子,你就能略窺一二:行動叫車平台Uber(優步)、全球民宿平台Airbnb、拼車(線上搭便車)平台BlaBlaCar、免費線上類語言學習多鄰國(DuoLingo)、糖尿病患的互助社群平台HelpAround、線上程式競賽網站TopCoder、手工藝品網路商店平台Etsy……這些五花八門的新型公司,都有個相同的名字──共享型企業。   共享型企業,一個里程碑式的變革   什麼是共享型企業?凡是共享型企業的組織架構都可由這樣的一道等式代表:閒置產能+共用

平台+同儕參與者=共享型企業。   過剩的產能讓很多資源都閒置不用,包括資產、人力、技術。這些閒置產能無處不在,它可能是你的,也可能屬於別人的;它可能是有形的、暫時的、虛擬的(如開放資料),也可能是與流程、網路或經驗相關的。閒置產能可以發展出大大小小的好點子,而這些點子可能具延展性,也可以是一次性應用。總之,我們要做的是:在舊事物中發掘新價值。   共用平台是共享型企業的橋樑與觸角,一個簡單化、組織化、權力均衡、價值分享的共用平台是實現共享型企業的基本條件。透過共用平台,給予每個人同樣的參與機會,匯集大家的貢獻與努力,才能推出產品或服務。   同儕參與者就是平台的用戶群,是指關係地位對等

、平行的用戶端,至於這些參與者指的是誰?這取決於平台的架構,以及創建者的規模。可能是將影片上傳到YouTube或將照片放在臉書上的人,也可能是某個地區性的經銷商、小型機構或小公司,或那些在GPS基礎上創新的公司。   於是透過平台,共享型企業整合了個人和企業的最佳能力,其實質就是有效率地利用每種資源和每個利害關係人。「企業」(Inc)能帶來組織的優勢(較大的規模及可觀的資源),「共享」則能讓不同的參與者(peer)帶來個別的優勢(在地化、專業化和客製化)。當組織和參與者都在努力做到最好,為對方解決困難、惱人或是難以克服的難題時,最終雙方的合作就會產生出令人意料的結果,甚至是奇蹟。   共享

型企業才是經濟的應許之地   在當今這個產能過剩、高失業率、高材低就、能源危機頻傳的世界,一個共享型的協作經濟型態,就像呼應著網際網路的一場及時雨,在組織戰中構建出一個富足的榮景,燃起新生的產業希望。資產、技術、網路、設備、資料、經驗和流程等有形無形的資源,都因為共享經濟的群體力量而得到指數級的成長。共享,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於資產的理解:不是擁有,而是使用:不是固守,而是創造新價值;不是交易,而是分享。   本書是汽車共用公司Zipcar、無線網路連接公司Veniam、點對點汽車租賃公司Buzzcar以及拼車網站GoLoco的聯合創始人羅蘋.蔡斯女士的最新力作。她將自己創辦共享型企業的經歷與

多年來對於這種新經濟形式的研究結合在一起,跟讀者分享這樣的商業模式才是一種永續性的經營策略,不管對我們生活的改善、價值觀的重新定義,或是用來紓解人類正在面對、未來勢必會越演越烈的氣候環保問題及貧富差距,都能獲得具體有效的成果。 重量級大師一致推薦   《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有機會,拚就對了》作者,創業家賽斯.高汀、danger!awesome創辦人與執行長迪姆.馬贊、社會學家,《新富餘》作者茱麗葉.修爾、環保組織350.0rg創辦人,生態學家比爾.麥奇本……各方專家好評推薦!   ●共享型企業將改變我們對於經濟型態、工作轉型以及創業的認知,同時幫助我們解決最棘手的社會問題。─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長尾理論》作者   ●一個全面、清晰、引導全世界的新邏輯。我的興趣不在於對等網路如何教人賺錢,而在於它們如何改變經濟樣貌。羅蘋.蔡斯指出,要應對氣候變遷,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這裡就有一個祕方!──生態學家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環保組織350.0rg創辦人   ●睿智、實用、卓識、遠見,作者已構建了人類未來的一部分。而這僅僅是個開始。──創業家賽斯.高汀(Seth Godin),《有機會,拚就對了》作者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羅蘋是我所見過最有影響力的顧問,對於創業靈感與潛能的建議總能一針見血。──迪姆.馬贊(

Nadeem Mazen),danger!awesome創辦人與執行長   ●想要理解推動產業轉型的力量,本書不可不看。書中提出一個迷人又明智的觀點:為什麼個人和平台的力量如此強大,而兩者結合在一起,又能激盪出什麼火花呢?!這是一本真知灼見的開創性著作。──社會學家茱麗葉.修爾(Juliet Schor),《新富餘》作者 作者簡介 羅蘋.蔡斯(Robin Chase)   共享型企業的發起人,汽車共享公司Zipcar、無線網路連接公司 Veniam、點對點汽車租賃公司Buzzcar以及拼車網站GoLoco的聯合創辦人。   卓越的創業及創新表現,名列《時代週刊》「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人榜

」、《商業週刊》「年度十大設計師」,以及知名媒體《Fast Company》「年度五十位最具創新精神的人物」之一,《紐約時報》、NPR、NBC、《連線》(Wired)、《公司》(INC)、《新聞週刊》(Newsweek)等專業媒體都做過人物專訪。   她也是知名的技術慈善家,出任全球最具聲望的環保NGO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董事,以及美國商務部國家創新和創業委員會、美國交通部智慧交通系統諮詢委員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交通論壇委員會等職。現居麻州劍橋市。 【前言】歡迎來到共享型企業的決勝期 第1部 打造一個你想要的新

世界 第1章 哈囉Zipcar,我是羅蘋:我的三個命題 信心的一躍,你的信任指數有多少?/創辦Zipcar的三個基本命題/共享型企業,一個里程碑式的變革 第2章 閒置產能:發掘匱乏世界的富足 要找到商機,閒置、過剩……都不是問題/免費帶來的無窮商機與創造力/在舊事物中挖掘新價值 第3章 共用平台:簡單化、組織化、賦權管理 利用閒置產能的三種方法/開放原始碼,一個良性的創新開發循環/平台結構為創新帶來無限潛力/何謂平台? 第4章 崛起的同儕力量:在地化、客製化、專業化 同儕力量的好處/迎來史無前例的創新時代/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滿足特殊需求的組合 第5章 當我們同在一起:創造三大奇蹟 奇蹟1:閒置產

能讓我們挑戰物理定律/奇蹟2:智慧平台製造出指數級的學習/奇蹟3:多樣化的網路用戶群讓我們能即時獲取正確想法/是人類「與」機器,而不是人類「或」機器/未來二十年,將會是什麼模樣?/哪裡需要奇蹟? 第2部 重塑未來商業新模式 第6章 從零開始 :學習、權力分享,以及建造一個共享型企業組織 階段1:控制及設定核心/階段2:大家一起來的人人參與階段/階段3:權力失衡/階段4:權力均衡/建置一個權力分享的社群網站 第7章 民享──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參與 政府,一個平台建置者/政府是人民的保護者,也是人民權利的捍衛者/寫給政府的四點建議 第8章 擁抱改變:進化中的保守過時機構 舊有的工業時代做法/改變

舊有的做法/面對改變,用擁抱代替抗拒/打造共同的生態圈,做潛在的協作者/我們做不到:為何改變總是如此之難/平台出現之後:經濟效率會導致社會不公嗎? 第3部 改造我們的未來 第9章 誰擁有黃金?權力和財富民主化 饋贈集資與群眾募資/通用公共許可證與知識共用協議/Foss:眾籌及私人融資平台的案例/比特幣:一個去中心化管理的融資平台/平台就像政府:為誰的利益服務? 第10章 解決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氣候變遷與永續性都需要共享型企業 看到一個,複製一個,然後分享/人人都能玩:從財星一百大到計程車司機 第11章 接下來會怎樣?協同經濟 致謝 前言 歡迎來到共享型企業的決勝期   時間退回到二

○○○年,在汽車共享網站Zipcar成立之初的幾個月裡,我晚上總是輾轉反側,反覆做著同一個噩夢:躺在我先生身旁,我總覺得隨時會有一個惡棍──一個傳統汽車出租業的人,衝進房間,拿著槍指著我們。那時的我清楚地知道,我們創建的商業模式正在摧毀這個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行業。   雖然Zipcar是線上汽車出租業的先鋒,但我當時仍然無法想像互聯網將會帶來的巨大衝擊。當你能輕鬆地與人交流,分享資產、人脈和想法時,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而不僅僅是你的租車方式。Google、eBay、臉書、OKCupid、YouTube、Waze、Airbnb、WhatsApp和Duolingo等等,這些網路平台都是當今商業轉型

的一部分。Web2.0、協作經濟、群眾外包、協作產製、協同消費及網路效應等,都是在此一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將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歸功於聯際網路並不恰當,因為這樣就會忽略掉其構建模組,以及用更可控的方式複製這些活動的能力。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閒置產能+共用平台+不同的用戶群(peers,我稱之為同儕參與者)。我們工作、創業及經濟發展的方式,也都因此而發生改變。我將這種新型的組織結構稱為「共享型企業」(Peers Inc)。   共享型企業整合了個人和企業的最佳能力,其實質就是有效率地利用每種資源和每個利害關係人。「企業」(Inc)能帶來組織的優勢(較大的規模及可觀的資源),「共享」則能讓

不同的參與者(peer)帶來個人的優勢(在地化、專業化和客製化)。當組織和參與者都在努力做到最好,為對方解決困難、惱人或是難以克服的難題時,最終雙方的合作就會產生出令人意料的結果,甚至是奇蹟。   在當今這個資源短缺的世界,像共享型企業一類的組織可以創造出富足。透過利用既有的資源,比如有形資產、技術、網路、設備、數據、經驗和流程等,這些組織可以實現指數級的成長。共享型企業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於資產的理解:是獨占的,或共有的;是私人的,或公眾的;是商用的,抑或個人使用的。共享型企業也讓我們對監管、保險和管理有了新的思索。透過挖掘同儕參與者的多樣化,這些組織充滿了創造力,並具有指數級成長的潛力。共享

型企業重新書寫了價值創造的法則:分享資源會帶來最高效率,分享知識會帶來最偉大的創新。   共享型企業正在推動這個工業化社會,轉型為協作經濟社會。傳統經濟發展所基於的理念是,財富是透過一點一滴地囤積資產再將其售賣累積起來的。這就是我們發明專利、版權、商業機密、證書和保密條例的原因,也是我買車、買了上百張唱片的緣由。我們會擁有及保存東西,相信這就是我們(包括個人、企業、機構和政府在內)獲取價值的方式。這樣做的結果,造成的是潛在產能的巨大損失——原本可以被充分利用的產能嚴重過剩。在仔細研究那些共享型企業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理念與資產的開放及連結所帶來的巨大價值。   在這個

變化無常的世界裡,共享型企業的協作方式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發生質變。創造力、創新、彈性與備援是每一個共享型企業的本質特徵。這是現在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結構:我們可以在這樣的平台上快速地試驗、迭代、調適和進化。我們能以更節省成本、更快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將全球化的問題以最在地化的方式來解決。老舊的工業模型無法解決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因為太慢、太沒有效率、太過孤立。共享型企業正在讓我們的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為不斷消失的工作、不斷加大的貧富差距,以及日益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會對我們的未來造成深刻且持續的影響。如今,依靠燃燒化石燃料、以消費為基礎

的工業經濟即將終結,我們正站在一個協作型經濟的起點,而這種仰賴共享、開放及連結而發展起來的新商業模式則會逐漸繁榮。我們選擇捨棄什麼,以及如何為未來做好準備,將會決定我們是否能夠及時做出轉變,以及有多少人會因此而獲得幫助。現在,決勝期已經到來了。 第4章 崛起的同儕力量 (節錄)在地化、客製化、專業化關於人類,我們知道一件不爭的事實:我們彼此都是不同的。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喜好、興趣、才能、生活經驗、社交網絡、政治信仰和工作圈子。但是,公司、政府以及大型機構卻討厭這種差異性。工業化和全球化都是關於標準化和同一性的,網路的出現才使得彰顯個性變得簡單,並使得對個人事物的發現、組織、評級

、連結和支付變得簡便可行。平台能夠利用同儕參與者的個人特性,透過組織和資源分配,最終將其轉變成社會的最大資產。有了平台,多樣性棒呆了。在我的三個孩子都不滿十歲時,他們在車子後座上的打鬧簡直令人抓狂。我的秘訣之一就是舉起手上的腕表,用嚴肅的口氣跟他們說:「看我們誰能保持安靜最久!」這個遊戲每次都會奏效。雖然成年人都知道這是騙小孩的,但他們三個每次都會上當。在家裡,這個遊戲會變成:「看誰能最快上樓,找到鞋子,然後把鞋子帶下來?」有一天,我在網上搜尋「最蠢的智慧型手機App」,結果居然是「HoldtheButton」。你能夠按住螢幕上的按鈕多久呢?你能打破自己的紀錄嗎?我對於這個App的發明者一無所

知,但如果說他是一位被孩子逼瘋的家長,我一點也不驚訝,因為他需要這樣一種方式來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讓他們安靜下來。當然,沒人會購買一部價格六百美元的智慧型設備來玩這種遊戲。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為了一兩個功能,而買了一支智慧型手機。對我來說,如果只用一個可隨身攜帶的小設備就能隨時收發電子郵件,那花六百美元是值得的。但是,收發郵件可能頂多用一個小時。當我坐地鐵時,我用手機看書、看文章,還用它拍照並分享圖片、登錄部落格、導航、訂機票、看天氣狀況、下載和播放音樂、調節室內溫度、看日曆、接打電話、計時、計算。我偶爾還會下載一些應用程式來一探究竟。原本用不著手機的那些時間,現在都被智慧型手機改變了

。這種神奇的設備,不斷帶給我越來越多的工具、資訊和便利,當然,還有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