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unt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lfNilsson寫的 我的小猴子 和林中斌亓樂義的 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試用】UNT魔幻水指彩-微叛逆宣言全系列開箱試色!一撕即卸也說明:本文與UNT合作一雙美麗優雅的手,絕對是彰顯女性魅力的重要關鍵。 小資女孩沒時間與預算像貴婦一樣老是上美甲沙龍做光療指甲, 又想要指尖多點變化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天下 和時報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資訊工程研究所 柯士文、鍾斌賢所指導 謝其璋的 基於深度學習方法改述以過濾不雅文字 (2018),提出unt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字過濾、改述、深度學習、Residual LSTM、LSTM、Gru、BLEU、ROUGE。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趙惠玲所指導 吳惠娟的 國小五年級環境美學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2014),提出因為有 環境美學、環境藝術、環境美學課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unt評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刮掉鬍子的我與撿到的女高中生 (4) - 第 11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ave UNT ... eece 非自由。 ... ww we 後藤小姐對沙優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 9 *** $ 0.00 LUE *** ***** [第 19 話] . SO wwww LE ***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unt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的小猴子

為了解決unt評價的問題,作者UlfNilsson 這樣論述:

  詩意的文字加上迷人的插畫,   譜出一段溫暖人心的可愛故事!   南非的一個濱海小村莊,   一群狒狒闖進人類家裡,到處破壞。   大家驚慌失措,連警察也束手無策!   這時,一隻狒狒寶寶和一位小男孩相遇了……   一篇充滿個性的閃亮傑作   一段溫暖人心的可愛故事   描述一個小男孩和一群狒狒的微妙故事。小男孩住在南非最南端的小鎮赫曼努斯,鎮上的人大部分都不喜歡狒狒,甚至有些人很怕牠們。但是,小男孩並不覺得狒狒有什麼可怕,他還想更進一步和牠們接觸呢!一天,這群狒狒意外闖進了小男孩的家中,到處破壞,但離開時卻把狒狒寶寶留在屋裡。小男孩發現了狒狒寶寶,他照顧並且安慰了狒狒寶寶一整晚

。隔天清晨,小男孩把狒狒寶寶送回到牠媽媽身邊,依依不捨的與牠道別。   瑞典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烏爾文.尼爾森在南非生活了將近一年,以自己當地的實際體驗為本,透過小男孩和小狒狒之間的交流,將人類與野生動物的共生問題描述出來。在這本書裡,烏爾文再次展現高超的說故事技巧,他創造一個有趣、迷人,且刻描繪人性的故事,既幽默又溫暖。故事配上瑞典知名插畫家克里絲蒂娜.迪格曼的棕色調插圖,更是完美的結合,克里絲蒂娜溫柔的筆觸,和筆下人物的天真表情,讓讀者自然生起想要保護弱小的情感。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名人推薦   這個溫馨可愛的故事,隱含了「人類如何與動物共生」這樣嚴

肅的話題。人類必須負起責任,明確區分出野生動物和寵物的不同,並找出適當的對待方式。繪者迪格曼樸實而充滿情感的畫風,更深深打動人心。──北歐文學翻譯家 菱木晃子   尼爾森奇妙美麗的文字,在迪格曼精緻插畫的襯托下,相得益彰。——瑞典《西博滕VK信使報》   尼爾森成功營造了一種溫馨的氣氛。——瑞典《赫爾辛堡日報》   在這個令人回味、幽默和多面向的故事中,顯示了烏爾夫非常擅長經營短篇故事。他的文字簡單、溫柔,卻充滿韻律與詩意。——瑞典BTJ推薦圖書小冊   這是一個溫暖、幽默和豐富的閱讀經驗。——瑞典BTJ推薦圖書小冊   克莉絲蒂娜.迪格曼畫的狒狒真是無與倫比的迷人!——瑞典《烏普薩

拉UNT日報》   克莉絲蒂娜.迪格曼棕色調的插畫讓人目不轉睛,且引人深思。——《瑞典日報》   *有注音

unt評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談工作▍[email protected]

想聊天/看貓去IG ▍https://goo.gl/HZhvP3
還有其他社群要不要看都沒差▍
FB●https://goo.gl/JRmIum
blog ●http://goo.gl/3571Ul
wibo●http://goo.gl/uY6NoQ
★ 我在逼哩逼哩有官方帳號,不要再搬運我影片了 ★

/

▲影片中使用的產品▲
za 美白防曬霜 #粉
KATE 零瑕肌密微霧粉底液 #01
heme 柔焦無瑕粉餅 #01
3INA 水潤光透粉底液 #306
KATE 懷舊摩登眼影盒 #PU-2
KATE 雙重記憶美睫捲翹膏 #透明黑
UNT 完美持色雙用眉筆 #自然棕
Catrice 單色腮紅 #010
FreshO2 叫我公主唇膏 #李翔

/

★這不是合作影片

基於深度學習方法改述以過濾不雅文字

為了解決unt評價的問題,作者謝其璋 這樣論述:

社群媒體的興盛,使資訊傳遞更加迅速,現在獲得新資訊的速度遠勝於以往的報章雜誌,但同時也意味著文字內容可能充滿,色情、暴力、吸毒、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等的不雅文字,與電影或是書籍的分級制度不同,網路上的文字無法經過某種程度上的篩選,往往只能透過管理員或是檢舉系統才能將不雅文字的訊息移除,因此本實驗目的在於使用深度學習方法去過濾不雅文字且改述。在本實驗中,由於沒有具有不雅文字的平行語料庫,因此我們將不雅文字資料集搭配不同的平行語料庫分別為Quora、CoCo、MSRP資料集來產生出具有不雅文字的語料庫,並在運用深度學習的方法進行訓練,產生出能夠過濾不雅文字且改述的模型。在實驗一中,我們透過Re

sidual LSTM、LSTM,Gru三個方法進行訓練,並使用BLEU以及ROUGE的自動評估方法來對進行評估,以初步的分析出哪個模型較優;在實驗二中,我們以Quora資料庫為來源,做出一份問卷給5位受試者,進行人工的評估,最後再將結果與實驗一的結果進行比較與分析。結果表示經由幾種深度學習方法後,我們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將不雅文字去除掉,但改述的效果還有改善的空間。在實驗一中我們使用BLEU及ROUGE來進行量性的評估,結果可以發現Gru在表現上是優於Residual LSTM及LSTM。在實驗二中我們使用問卷的人工方式進行評估,結果可以發現Residual LSTM在受試者中得到一致性較高的評

價。在改述的評測中,以自動評估的方式只能做出第一步的檢測,可以確保句子的完整度,但要選擇出哪種深度學習方法較好,仍然需要人工評估的方法去檢測。

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

為了解決unt評價的問題,作者林中斌亓樂義 這樣論述:

台灣贏、美國贏、中國贏 三方俱贏,是未來的希望,也是未來的可能   目前台美中三方的困局,有如烏雲蔽日,不見光明。一為複雜的態勢,二為心理分析學裡的「情結」。正如現在渾沌的景象,部分來自客觀的現實,部分來自主觀的認知。   此書《撥雲見日》企圖照明三方各自內部的死角,及彼此之間的盲點。希望提升讀者對全盤主觀的了解,進而有助於大家合力破解客觀障礙。   ●引發核戰,自我毀滅。中美皆備核武,雙方即使擦槍走火也可能升高為核武大戰,沒有贏家。   ●全球化、網路化的經濟高度互相依存,程度超過以往。損傷對方,不利自己。美國川普總統競選時威脅的中美貿易大戰,就任後已逐漸煙消雲散了。   ●高科技視訊

使國家領袖實時(real time)掌控國際衝突現場。一次大戰的悲劇不會重演。   ●今日的大國政府和社會不允許非理性領袖把國家帶上毀滅之路。   21世紀的大國之間,矛盾雖不可免,但為自身的利益,與對方合作必須超越對抗。   真正「國家利益」是長遠的「國家利益」。政策如果短期獲利,但長期遺害,反而違背真正「國家利益」。而在今日的世界──網路相連、空氣互通、環保與共,各國真正的國家利益長遠下去趨向相同。在21世紀的世界村裡,一個國家自己雖富足而別人窮困,自己雖安全而別人危險,都不可能持久。活在今日的地球,國家自掃門前雪已經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了。損人利己的「國家利益」,最後變成「國家損失」。

本書特色   本書篇章安排依序為中國、美國、台灣。邏輯是:台灣是小國,中、美是大國。大國牽動小國的力量多,小國牽動大國力量少。所以先看大國,後看小國。新興的中國變動快幅度大,建制的美國變動慢幅度小。所以先看中國,再看美國。   本書側重的部分有別於以往既有而熟知的觀察。中國篇章包括:在唯物辯證法和無神論主導的政黨統治下,中國的文化和宗教復興;北京外交和戰略特色根源於古代兵法,如「鬥而不破」、「超軍事手段優先」、「不戰而主東亞」等。   美國篇章包括:檢視川普總統帶來的變局;探討變局的根源;強調目前社會分裂的美國雖然陷入內政泥淖,未來數十年仍將在國際上舉足輕重,因為它有自我批判修正的傳統。

美國將避免以往歷史中帝國典型的下場──緩慢崛起但快速崩潰。台灣篇章包括:近代小國在強鄰旁謀求生存進而發展的實例;中共統台的選項和台灣安全的因應;台灣的強項和大戰略。 作者簡介 林中斌   曾任:   ˙台灣國防部軍政副部長、陸委會首席副主委   ˙美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EI)專任學者兼亞洲研究部副主任   ˙美國華府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外交學院講座教授   ˙高雄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學歷:   ˙喬治城大學政治系碩士及博士 (1980 & 1986)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

LA)企管碩士(1975)    ˙美國保齡格綠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地質系碩士(1969)    ˙台灣大學地質系學士(1965)    專書:   ˙大災變(2011)   ˙劍與花的歲月(2009)   ˙偶而言中(2008)    ˙以智取勝(2005)    ˙核霸(1999)   ˙龍威(1992)   ˙China’s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1988)   主編:   ˙廟算台海(2002)    ˙PRC Tomorrow(1996)   合著:   ˙鬥而不破(2012)。   居留北美二十九年

,未入外國國籍   平生從未參與國內外任何政黨 亓樂義   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主任記者,在中國大陸駐點採訪22年(1991-2013);獲得2011年吳舜文新聞深度報導獎;現任國防部《國防報告書》諮詢委員(2004-)。目前時有參加兩岸媒體有關軍事和區域安全談話性節目。美國北德州(UNT)大學國際關係碩士(1988)、東海大學政治系學士(1982)。著作《蔣夫人與華興》(2011);《三戰風雲-新形勢下的台海危機》(2008);《捍衛行動-1996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2006,內容含中華民國國防部「永固專案」部分檔案紀實)等書。 序一/林中斌 序二/

亓樂義 前言 第一篇  中國的前景 第一章 政治:北京模式 徙木立信/權力反腐/六位一體/寧左勿右/不做胡耀邦/太子無黨/群眾路線/權力重組/北京模式/集中領導力/非典型共產黨/宗教不是鴉片/解除西藏定時炸彈/  反腐暗流/官員不作為/時不我待/度過嚴峻的2016年 第二章 經濟:前景樂觀大於悲觀 金融危機/股災和前景的爭論/被輕忽的強項/樂觀大於悲觀/傅利曼訪中/加入世貿/深化改革/權貴集團/新常態/中等收入陷阱/創新效率/專利數量登峰質量滯後/聚天下英才 第三章 文化:傳統與心靈復興 中式國服/儒家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儒藏/王陽明熱/儒家促穩定/台灣教材/儒學更新/死亡之吻/基督教

興起/家庭教會/米蘭敕令/中梵建交?/習近平全家的佛緣/道德重建/佛教進入中共上層/多元佛教/高山修行勝地/信仰屏障/慈濟啟示/ 第四章 外交:不戰而主東亞 南海仲裁 歷史腳註/南沙建島 後發先至/因應美軍 鬥而不破/漁船遊艇 迎戰軍艦/西沙軍演/解放軍磨合轉型/航母前出島鏈/戰略空軍威懾關島/軍改勝算/嘿,同志們好!/不戰而主東亞/1914 VS. 2049/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帶一路/氣勢難擋/地緣戰略與中國全球布局/核心價值觀/中國的挑戰/國際法要補課/「南海仲裁」的教訓 第二篇  美國的變局 第五章 川普:美國民主失常 選前/選舉/選後/川普的中國政策/川普政策大轉彎/川普當政的

意涵/變局的先兆 第六章 社會:貧富不均,差距擴大 三代同堂/嚴重失業/財富壟斷/暴力充斥 第七章 經濟:金融失序,國債飆升 無薪假/金融風暴/基礎建設荒廢 第八章 國防:久戰耗材,軍力透支 大砍軍費/基地負擔/成本失控/醜聞悲劇/軍力下滑 第九章 政治:兩黨惡鬥,政策癱瘓 人事拖延/負面投票 第十章 外交:反恐失誤,爛攤未清 反恐失誤/介入東亞/難以持久/調適派萌芽和崛起/拿錢手軟 第十一章 中國:鬥而不破 奇正相生/誰主沉浮?/美國領導!? 第三篇  台灣的抉擇 第十二章 外交:避險平衡 能戰才能和/內治而後制敵/委曲求全/遇強謙服/平衡靈巧/群眾性防衛 第十三章 內政:

執行力是王道 菁英治理/自由無價?/超越媒體/任人唯才/溝通協調/台灣內閣 第十四章 國防:戰略防守、多重嚇阻 中共統台手段/台灣還需要國防嗎?/台灣大戰略下的國防/台灣大戰略/武統論的升降/向外武嚇 根源內部/「蔡習會」探索/國防四化/反點穴戰/威脅改變/洞悉敵情 /混合型戰爭/創新與不對稱戰力/募兵新使命 第十五章 社會:台灣優勢 生活風格/性靈自由/社會進步的燈塔 前言     1478年,義大利北部城邦翡冷翠(Firenze, 佛羅倫斯)與羅馬教廷交惡。教皇組織聯盟大軍壓境,翡冷翠危在旦夕。     孤立無援的翡冷翠君主羅倫佐(Lorenzo de Medici, 1449

─92),年僅29。深沉的外表,掩飾這位君主的年少。大敵當前,他簡從厚禮,前赴教廷盟友之一的城邦拿玻里(Napoli),折衝3個月,成功說服其國王費蘭德(Ferrante, 1423─94)退出羅馬聯盟,引發骨牌效應,羅馬被迫撤軍。     羅倫佐解除危機後聲名大噪,但他沒有得意忘形,更是小心翼翼經營義大利北部城邦間的和平政策,與鄰近的奧圖曼帝國保持良好關係,甚至捐棄前嫌,派家人進入羅馬,服伺教廷。     30年後,他的2個兒子先後當選為羅馬教皇,史稱里奧十世(Leo X)與克里門七世(Clement VII)。翡冷翠不但未被羅馬消滅,反而經由積極參與和侍奉羅馬,反而成了教廷的主人。  

  羅倫佐一手經略和平環境,一手大倡歐洲失傳已久的古希臘經典文化,宮廷裡古典學者穿梭不止。他還重振比薩大學為世界頂尖學府,鼓勵新穎的科學發明,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和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均受恩於他,從而開創輝煌的文藝復興,由翡冷翠擴散至義大利,再至歐洲,廣傳四海,帶動人類文明,進而改變世界。     翡冷翠是大戰略的典範    作為一個小國寡民的統治者,羅倫佐的大戰略無非是要生存與發展,以確保家族永續的統治地位。為達此戰略目標,他運用外交、經濟、金融、地緣乃至文化上的所有資源和手段

,並在目標和手段之間做出合理安排,在堅持與妥協之間做出通盤考慮。過與不及,都可能使翡冷翠遭到滅頂之災。     費蘭德以殘暴出名,曾殺來使並製成木乃伊點綴餐廳。羅倫佐前往求見,除了膽識過人,還能洞見拿玻里是拆解教皇聯盟的突破口,故而以身試險;3個月的談判,不可能只談權謀政治。羅倫佐成長於當時歐洲最有名望之一的麥迪奇(Medici)家族,父親熱心於藝術贊助和收藏,母親是業餘詩人。他允文允武,不只19歲比武贏得冠軍,又熱愛藝術和哲學,並慷慨贊助不少學者、藝術家和詩人。從小父親就委派他去羅馬會見教皇或參加重要宗教和政治活動,其外交才能在天賦之外又加薰陶歷練。     羅倫佐能打動費蘭德及其皇后的

心,除了個人魅力和學養,以及他雄厚的家族資源,也必定在費蘭德心中留下「保住翡冷翠,就是保住自己」的深刻戰略認知。     當然,像羅倫佐這般天縱英明的統治者,歷來少見。作為一個現代民主國家,台灣不能寄望於1、2位所謂的聖君賢相,而應該並且有條件組成一個廉能高效的政府,群策群力把台灣帶往一個民主、繁榮、均富的國家之林。     大戰略超越軍事,涵蓋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心理,乃至環境生態等非傳統安全領域,涉及國家總體生存與發展等各層面。沒有大戰略觀,政府將手忙腳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個國家通常所追求的目標,不外乎政治尊嚴、經濟發展與國防安全,3項同時做到最好,但那往往只出現在歷史

上少數強國的特定時空,絕大多數的情況是有所取捨;孰先孰後,如何在目標和手段之間求取平衡,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和能力。這就是大戰略的功能之一。     美國總統柯林頓(William J. Clinton)上台時,首要之務是減少赤字,刺激經濟,促進繁榮。因此他在外交上就自由、民主、人權的政治立場上妥協,給予非民主的中國最惠國待遇,卸任時他真的做到赤字歸零。到了小布希(George W. Bush)執政,他把自由民主人權列為首要,猛批中共,雙邊關係鬧得很僵。「911」恐怖攻擊發生後,安全反恐列為優先,美中關係轉緩。因此有北京學者稱,恐怖攻擊基本扭轉了911之前中美關係惡化的趨勢。     再來看台

灣。李登輝總統主政初期,開啟辜汪會談,和大陸保持穩定關係。從1995年7月至96年3月發生兩岸飛彈危機後,李登輝對台商在大陸投資改採「戒急用忍」政策,引起工商界對「國家安全和商業利益」如何取得平衡的激辯。各界毀譽參半,評價兩極。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從1997年起台灣經濟成長下滑,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為此發表《正視台灣經濟處境,採取必要對應措施》萬言書,送交新上任總統陳水扁,痛批李登輝12年執政把台灣經濟帶入慘境。又稱鎖國政策。     大戰略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化、心理乃至環境生態等,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任何片面的觀點和做法均不足取,需要從總體上審時度勢。尊嚴、繁

榮和安全,從空間上看,涉及兩岸和區域安全與經貿整合,有輕重緩急;時間上需有中短期規劃,能一以貫之。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執政,大戰略的優先順序不明,看不出中短期規劃,各部會凡事請示,事後又難以自圓其說,在在說明缺乏大戰略指導下的尷尬處境。     一般而言,各國大戰略實施的路徑和手段,基於不同國情、國力和所處的地緣環境與威脅而互有差異。台灣既處於博弈的大國之間,又在兩岸關係亦敵亦友,國內認同嚴重分歧的交互運作下,情況異常複雜,歷史少有先例。本書僅以事態分析,不做理論探討,盡可能不受政治立場的牽絆,進而闡明台灣為求生存與發展應有的戰略思考與作為。     本書共分3篇,依序是「中國的前景」、「美國

的變局」與「台灣的抉擇」。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對台灣的影響最為直接,故以首篇開局;美國國力下滑,新任總統帶來變數,但仍主導世界與亞太格局,失察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繼以中篇;作為中美兩強的戰略前沿,台灣只有看清中美動向,撥雲見日,才能做出正確抉擇,作為結尾。 第一篇   中國的前景    「如果我們美國能做1天中國,多好!」(Let’s be China for a day)   這是美國名記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的幻想,寫在他2008年9月出版的新書裡。他的意思是說:平日沒有效率的美國政府,如果暫時換成中國政府,可以馬上通過一堆應該通過的法案,立刻有效地執行。

1天之後,美國人民又可以回到平常習慣的自由民主的生活裡。   2012年底,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2013年3月,他接任國家主席。2013年4月,中國全國法院羈押3年以上未結的案件:有1,845件,4,459人。2016年10月,全國久壓不決案件歸零,全部清理完畢。這就是中國政府的效率。  美國的優點是自由民主,但是缺點是政府沒有效率。相對的,中國的優點是政府有效率,但缺點是自由民主的程度比不上西方。   其實認為中美各有利弊,而且把中美兩國等量齊觀,是種新的看法。在西方的論述裡,它首度出現於2004年。之前,西方的看法是,中國又窮又不自由又不民主,可說是無一是處。 2004年5月,當時1位背

景特殊的美國人在北京教書。他創立新的詞彙,叫「北京模式」(Beijing consensus)及「華府模式」(Washington consensus),並且相提並論加以比較。清華大學教授喬舒亞.雷默(Joshua C. Ramo)曾經在美國《時代雜誌》做過主筆,也在高盛公司做過顧問。   「北京模式」令他印象深刻是因為,鄧小平推動改革後,中國經濟規模在20年後增加8倍。其精神是「摸著石頭過河」,也就是在務實穩定的前提下,不斷嘗試新的路線。中國在不同於西方民主的一黨專政之下,採取像西方式的市場經濟。   中國的改革阻力大,但是成就令人注目,甚至引起西方菁英的羨慕。其中1位是史蒂芬.羅奇(Ste

phen S. Roach)。他曾經做過高盛亞洲部門董事長,有豐富實地的經驗,後來成為耶魯大學的學者。羅奇在2013年11月25日的《紐約時報》發表社論,題目叫〈中國改革,美國停滯〉(Chinese Reform, U.S. Stasis)。言下之意,是為中國改革鼓掌叫好,也為美國問題重重的狀況擔憂。      時間進入2016年,一度令人羨慕的「北京模式」亮起許多紅燈。   香港銅鑼灣書店因為出版《習近平情史》,雖然內容八卦不足為信,但書店員工神祕消失,據說是被大陸越境逮人。鄧小平許諾的「一國兩制」旦夕破功,全球譁然。 

國小五年級環境美學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為了解決unt評價的問題,作者吳惠娟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究環境美學課程的發展與實施歷程,並自實施課程後評估課程之實施成效;再從課程規劃與實施的歷程中,檢視教師專業的實踐與轉化。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取向,透過質性與量化的研究方法,自文獻探討中汲取環境美學之內涵概念,將理論轉化為可實行之課程,發展環境美學課程。以高雄市一所國小五年級一個班級為研究對象,就當地環境背景及環境議題、環境藝術及都會環境為教材內容,進行環境美學課程的規劃並進行教學研究。課程歷經前導研究,再進入正式研究階段,透過循環反思歷程來審度此課程。. 研究獲致以下結論,理論轉化為具體策略得以掌舵環境美學課程;環境美學課程可深構藝術學習的內涵;環境美學課程可培

植土地的歸屬與環境美感認知;教師自此歷程中得以發展出謀劃課程及因應教學困境之能力。 最後,提出以下建議:課程實施宜循序漸進並持久進行,其成效便能顯著;課程實施宜集結其他領域教師參與;探求不同課程概念及理論取向之課程發現;納入不同學習階段的研究對象使教學應用更具系統;進行相同地域不同學校的課程實施之比較;探究影響學習表現的因素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