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0 hub供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usb 供電常常不足,是要換更大的power還是其他原因??也說明:大部分的USB HUB 都有內建變壓器插頭孔,但一般都不會附變壓器,需要話要另外買。 ... 所以又買了1個有外接電源的USB 3.0 HUB (5V/2A), 結果還是一樣,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鄭慕德所指導 陳宗漢的 利用PoE技術為筆記型電腦供電 (2013),提出usb 3.0 hub供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IEEE802.3AF/AT、四對線乙太網路供電、主動箝位順向式轉換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曾黎明所指導 賴紳洧的 模糊邏輯理論在攜帶型電腦電源管理和散熱控制之應用 (2006),提出因為有 風扇控制、散熱控制、模糊邏輯、電源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usb 3.0 hub供電的解答。

最後網站電腦產品電腦周邊USB HUB集線器 - 元華電子材料網路商城則補充:◇uptech-UH270C 7-Port +1-Port 充電埠USB 3.0 Hub集線器 ... 原廠編號:20543 ◇小巧便攜◇5V/2000mA電源輸出◇專為HUB/切換器供電設計◇3C認證更多安全保障◇高效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usb 3.0 hub供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利用PoE技術為筆記型電腦供電

為了解決usb 3.0 hub供電的問題,作者陳宗漢 這樣論述:

筆記型電腦由於功能強、體積小以及可攜帶的優點在現今的社會已經大量的普及化,雖然越來越省電,續航力越來越久,但仍然還是需要不時的充電。目前筆記型電腦的充電方式皆使用一專用的電源變壓器,將交流市電轉換成所需的直流電壓,然而各廠牌筆記型電腦的充電接頭還是不相容的情況下,常常換了筆記型電腦,電源變壓器也要跟著換,筆記型電腦越來越輕薄,但還是要帶著笨重的電源變壓器,若忘記攜帶,或沒有插座可使用,筆記型電腦空有強大的功能也無法使用。本論文提出了一種利用四對線的乙太網路供電方法(Power over Ethernet,PoE),改善了現有IEEE802.3af/at規範的供電侷限,將供電功率從30W提升至

60W。透過將受電裝置之線路整合於乙太網路插槽接口,在取得PoE電源後,再利用主動箝位順向式轉換器,將電源降壓轉換成筆記型電腦所需之直流電源,然後與電源變壓器所提供的電源做切換選擇,成為筆記型電腦充電的另一種替代方式。在此架構下,電腦可以一邊使用網路做資料的傳送,一邊同時接收電源,由於網路接頭是標準的規格,因此各廠牌的筆記型電腦只要有乙太網路接頭皆可適用。本論文驗證於一臺36W的ASUS小筆電與一臺65W的HP筆記型電腦,取得與電源變壓器近乎相同的充電效能,成功的取代電源變壓器的使用。此架構優點在提供筆記記型電腦一種標準之充電規格,省去攜帶電源變壓器的麻煩,讓不同型號的筆記型電腦可以共用相同的

充電插頭,減少線材與筆記型電腦之間的連接,亦能減少更換電源變壓器所產生的電子廢棄物。

模糊邏輯理論在攜帶型電腦電源管理和散熱控制之應用

為了解決usb 3.0 hub供電的問題,作者賴紳洧 這樣論述:

通常製造公司對Computers系統有三大評量重點:(1)系統效能(System Performance)(2)能源消耗(Power Consumption)(3)散熱控制(Thermal Control)。 然而在不同的應用領域的Computers則又會有不同的比重考量,例如Portable PC就會比較著重在能源消耗和散熱控制的問題,至於系統效能的問題反倒是其次考量。 因為通常Portable PC電池的電量會有一定的限制(Limited),基於成本(Cost)和體積(Size)的考量。因此如何達到最小的能源消耗,增加電池的使用時間,續航力(Battery Life),以及如

何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能源的消耗,便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議題。 此篇論文,模糊邏輯理論在攜帶型電腦電源管理和散熱控制之應用,利用模糊邏輯理論的控制方法比起傳統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傳統的能源消耗(Power Consumption)和散熱控制(Thermal Control)問題。(1)運用在散熱控制的風扇控制(Fan Control)方面,更能達到系統運作時的噪音值降低,讓系統運作時更安靜;還有能更快速且精確地控制溫度;因為風扇具有啟動電壓的特性,所以只要設定適當的門檻值(Threshold),就可以同時達到省電的目的。(2)運用在LCD螢幕亮度控制(LCD Brightness Co

ntrol)方面,可以減少LCD螢幕的能源消耗(Power Consumption),有效延長電池的續航力(Batter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