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 ford關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volvo ford關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BruceTurkel寫的 【品牌常客套書】(二冊):《品牌關鍵思維》、《常客行銷》 和布萊斯.霍夫曼的 勇者不懼:拯救福特,企業夢幻CEO穆拉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上正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1111人力銀行也說明:上正汽車服務網如下: 【FORD】高雄市、屏東縣: 民族總公司: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491號電話:(07)341-0301 岡山分公司 ... FORD及VOLVO兩大品牌汽車之銷售及維修服務.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日出出版 和寶鼎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陳宥杉、林俊佑所指導 羅偉元的 知識分享行為前因之探討:跨層次中介分析 (2020),提出volvo ford關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知識分享行為、組織學習文化、社會資本、創意自我效能、組織認同、跨層次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 張智聖所指導 張超智的 臺灣自動駕駛車法制政策發展與法律風險實務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自駕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侵權責任、商品責任、法律風險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volvo ford關係的解答。

最後網站Volkswagen ID.4 vs. Ford Mustang Mach-E vs. Volvo XC40 P8 ...則補充:所以拖著露營車上路的朋友若想充電,就得首先和營車解除掛接關係,豈不麻煩。 然而這些汽車本來就是為了方便大家渡假而設計。呃,或多或少是為了渡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olvo ford關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品牌常客套書】(二冊):《品牌關鍵思維》、《常客行銷》

為了解決volvo ford關係的問題,作者BruceTurkel 這樣論述:

  本套書組合:《品牌關鍵思維:讓顧客自我感覺良好,打造雞皮疙瘩時刻》+《常客行銷:消費者為何再次購買?銷售如何持續不斷?》(二冊)   在萬變的消費環境中,主動改變購買歷程,讓新客變常客,持續回購並口碑相傳,   讓人們想到你的品牌時,認定你無可取代!   ◆《品牌關鍵思維》◆   ☆《富比士雜誌》年度十大商業書籍 ☆   品牌成功的重點是,當人們想到你的品牌時,   會感覺到幸福美好,認定你無可取代!   任何時刻、任何的身心感覺,都能幫助品牌定義顧客體驗與需求。   「雞皮疙瘩時刻」(goose bump moment),   能引發顧客更深層的享受、參與時的刺

激感與臨場感,   雞皮疙瘩是一種催化劑,時刻提醒著顧客:這就是你要的!   在這個體驗即時、訊息透明的時代,產品功能與服務已經是入門成本,企業不能只依靠創新和市場速度來實現銷售目標,必須發展並打造出強大的品牌,來吸引和培養忠誠的顧客。   美國資深品牌專家,透過與五百大企業合作的經驗,從自身、品牌、消費者三個角度出發,全面剖析品牌的成功關鍵:「以顧客為中心」,引導行銷思路,適應時代新變化,指導品牌該如何準確定位、感知消費者的情感訴求,與目標客群建立共鳴,從而創造品牌魅力。   ★許多知名公司都不斷推出平板電腦,但唯有蘋果的狂熱粉絲們會漏夜排隊購買每一款的新iPad,因為他們想擁有的是「

品牌的光環」。   ★電信公司一句簡單廣告詞:「你現在聽得到我說話嗎?」運用背景情境完美傳遞出「以顧客為中心」的力量,為自己打「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   ★達美樂披薩以「外送保證三十分鐘送達」聞名,創辦人說他做的不是披薩生意,而是為顧客提供功能性解決方案:已經很晚了,我不想做飯,但孩子們餓了;朋友們來家裡玩可是冰箱沒有東西;需要更多食物來舉辦生日聚會。這就是達美樂的品牌價值。   ★善用感官體驗,強化品牌認知度:蘋果花費大量時間設計點擊起來十分舒適的鍵盤;哈雷摩托車的油門聲十分響亮,而特斯拉(Teslas)的電動汽車安靜無比。助消化的發泡錠廣告,同時將消化不良打嗝聲與發泡錠溶於水的汽化

聲進行比對。   ★創造新方式來表達舊內容。BMW從七○年代開始,「終極座駕」始終是他們的品牌形象,幾十年來不論推出多少不同類別車型,總圍繞這個詞來行銷推廣:「在BMW,我們只做一件事……終極座駕。」維持品牌形象一致性可以深植人心,提升品牌價值。   ★為漸凍人募款的活動「冰桶挑戰」,何以能獲得史無前例的成功?   ★善用行銷工具打造「以顧客為中心」的思維:5P銷售理論、SMIRFS激情要素、故事銷售、SPOC單一接觸點、品牌金字塔、3C理論……   人人都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但只有極少數人能成功創立自己的品牌,成就自己的品牌大業,大多數人只能望塵莫及、或身陷品牌獨特性的迷思中。品牌不該

過度自我推銷,也不該被動地製造產品滿足現有顧客,必須時刻以顧客為中心,深入觀察,提供顧客情感上的滿足,強化與他們的正確溝通、良好互動,找出隱藏在顯而易見之處的品牌價值,防止品牌達到臨界點,避免顧客對你的品牌產生免疫力。   人們買的不是你賣的東西,而是「你帶給他們什麼感受」!   品牌要想在高度互動且即時的世界獲得成功,   必須掌握最基本、最關鍵的核心:以顧客為中心,   把聚光燈從你和你的品牌,轉移到現有以及潛在顧客身上。   人們用金錢交換的東西,與他們實際購買的東西是不同的。在市場行銷的世界裡,「感知就是現實」,人們藉由他們的感知來確立自己的現實:如果相信星巴克咖啡比其他沒名氣的咖

啡好,那麼它就會更好,而且會想方設法找到星巴克,並為此付出更多錢;如果相信VOLVO汽車比其他負擔得起的汽車更安全,那麼它就是。   如今人們不會只滿足於商品的功能,他們選擇的是「產品傳遞的理念」。與其追求開發萬能產品,不如改變品牌知覺:人們不會選擇你做什麼,而是會選擇你是誰。產品的區別無關緊要,人們對品牌的渴望(想要)能使產品更有價值。   卡內基曾說:「當與人打交道時,請記住,我們不是在與有邏輯的生物打交道,我們要應付的是感情上的生物。」因此不要再堅持「最好的產品終會得到市場認可」。消費者比想像中複雜,他們會用自己的購買習慣和情感訴求來告訴大家「自己是誰」。   科技發達的年代,要滿

足現今的顧客越來越困難。儘管企業必須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優勢,但絕對不能停止發展自己的品牌,否則顧客就會跑去別家買。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必須提升品牌思維,將品牌發展的核心聚焦在顧客身上,才能獲得從未發現的機會,讓顧客從「需要」轉換為「想要」,從「為何」轉換為「如何」。一旦品牌能和顧客產生共鳴,就能激發出顧客的想像力,他們就會主動為你推廣你的品牌。 好評推薦   身為新聞主播,我一直在尋求簡單的真理。本書作者使我想起心理學家卡內基在八十年前說的:比起試圖讓人對你感興趣,不如去發掘和培養人們的興趣。—梅麗莎.法蘭西斯(Melissa Francis)福斯財經網、福斯新聞主播   你是否曾感到

困惑:為何有的品牌能迅速攀上顛峰,為何有的品牌能永無止盡的獲利?本書將教會你如何精通品牌遊戲!—蘇珊.福特.科林斯(Susan Ford Collins)《成功的喜悅》作者   對於想要克服干擾、打造與市場深厚連結及顯著體驗的現代行銷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提姆.山德斯(Tim Sanders)雅虎前行銷長、《交易激盪法》作者   繫好安全帶了。這本書是關於品牌、定位、行銷和大量訊息的超狂歡雲霄飛車。—蘭迪.蓋奇(Randy Gage)《風險致富》(Risky Is the New Safe)作者   沒有哪本書能像這本一樣極具純粹的魅力。第一章就讓我大笑了,但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正

是從一開始就展開學習的。—克里斯.克洛利(Robert B. Cialdini)暢銷書《高年級逆齡先修班》(Chris Crowley)作者   作者在書中指出的技巧,能使你得到他人衷心的肯定以及積極的合作。—管理顧問艾倫.懷斯博士(Alan Weiss ,PhD)《百萬美元諮詢》作者   本書是成為優秀指標的最佳指南!作者是品牌專家中的品牌專家。—傑弗瑞.麥契爾(Jeffrey Meshel)《把名片變金礦》(One Phone Call Away)作者   作者顛覆常規的看法,以他的熱情、天賦和切題的案例證明了無私等於成功……即使是在商業世界裡。—傑.貝爾(Jay Baer)《被討厭

的商機》(Hug Your Haters)作者   ◆《常客行銷》◆   打造顧客體驗,銷售之前就已經開始   開發新顧客的成本是留住老顧客的5倍,   如何影響顧客再次購買、買得更多、買了又買?   萬變消費環境中,銷售不再是戰術或說服手段,   銷售是雙向交流、是建立關係的方式,   主動改變購買歷程,才能讓潛在顧客變新客,   新客變常客,持續回購並口碑相傳。   不論是大企業或小本生意,最在意的老問題是:如何讓顧客持續上門買單?最理想的境界則是:終身顧客。許多公司會花很多時間與精力開發新顧客,因為開發新顧客更有樂趣、更吸引人,效果立竿見影。然而,比起追求新顧客,與常客建立更深的

關係,能帶來更大利潤。   想讓潛在顧客變成新顧客,新顧客變常客,維持常客的長時間購買力,就必須主動改變顧客的購買歷程,打造「顧客忠誠循環」!   顧客忠誠循環:體驗—記憶—回憶   4階段╳14個行動步驟,讓顧客體驗永遠保持在良好開端。   大多數公司並不真正懂得用什麼方法來留住顧客:不是不願意挑戰,就是陷入分析麻痺,不知如何客觀操演從最初的接觸點到成交的整個顧客體驗循環。「顧客忠誠循環」包含了顧客體驗心理學,能幫助你:理解顧客想法,留住顧客,培養顧客忠誠度進而成為常客,釋放老顧客的價值,達到持續銷售,為公司創造利潤。   ★階段一:深入了解顧客心理   記憶就是體驗!「創造顧客體驗

」的環節遠在銷售之前,而在體驗之前能影響顧客內心的強大工具則是預期記憶。要讓顧客想像向你買東西時所有可能的美好體驗,就要為他們創造這種體驗的記憶—記憶的訊息有多準確不重要,重要的是顧客記得它。   ★階段二:將潛在顧客轉換為銷售對象   把感知轉化進入顧客內心,建立信任感、消除購買阻力,讓消費者持續對未來的體驗抱持期待。   ★階段三:重視顧客的期望落差   顧客體驗將決定他們是否會回頭找你買東西;打造卓越的體驗已經不夠,還要做到縮小「顧客期望」與「實際體驗」的差距。你必須了解顧客體驗如何結束、何時結束,因為這將影響利潤的創造。   ★階段四:持續成交   正確進行售後追蹤與調查,替顧客

把購買體驗推成他們最好的記憶版本,保持永久印象,培養忠誠度,打造一個顧客想回頭買、買、買的環境。   了解顧客原型,深入顧客的思維和情緒,靈活運用書中每個步驟,能幫你做出有效的行銷策略判斷,實現成交率穩定上升與持續回購,還能降低營運成本:   ◆「顧客忠誠循環」診斷清單:初步了解自己顧客的忠誠循環該如何改善、進行調整。   ◆競爭對手的情報:如何調查競爭對手?不把競爭對手當成威脅,而是學習,用別人的角度去了解,改善自身條件。   ◆旋轉木馬理論:所有顧客都會經歷購買週期;人們會有不同的需求和興趣,然而,是你的產品和服務,決定了顧客是否「進入」購買週期。   ◆選三過程:每天分配三個特定的售

後追蹤任務,透過複利效應,增加顧客接觸點,能有效跟進顧客,與顧客建立並發展良好的長久關係。   ……   本書的行銷策略以心理學為基礎,分析如何觸發顧客的心理觸點,把銷售前、銷售中以及銷售後的長期時間全都考慮進來,從而打造持續購買的循環。   ▶交易開始前,顧客對品牌的感知早就開始運作發展:   改變潛在顧客對產品的看法,在他們腦中刻下對你產品的印記,盡可能促成第一次交易。   ▶交易完成後,不是就此結束,還有很多事要做:   持續追蹤,讓一次性顧客成為常客,並為你推薦新客,幫產品進行口碑宣傳,讓銷售不斷擴展。 好評推薦   這本書很有趣,容易閱讀,以科學的基礎來講述所有和顧客相關的事

。將作者的建議在工作中付諸執行,就能識別並爭取有效顧客,讓他們一次次地回來購買。—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暢銷書《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To Sell is Human)作者

volvo ford關係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加入會員支持真心話 #口罩架看說明 #V90CC #車主分享 #volvo #x4 #Q5 #cx9 #rav4 #crv #FORD #XC60 #rav4 #3008 #台北

#CADR潔淨空氣輸出比率同級最高
買空氣清淨機不是在比誰的噱頭多,而是淨化能力!HEPA濾網不管那家基本上都可以過濾99%的病菌,大家都差不多,所以要比的是淨化能力,市場上CADR超過700的機種都要3-4萬,不然就是噱頭一堆但淨化能力普通,這台TOSHIBA等離子真正達到CADR700以上,同級機種的兩倍淨化能力,而價格優惠外粉絲還可以再省5000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https://lihi1.com/8Izxs

#空氣好人就好
最近空氣品質實在太差了,還好有這款家用及車用空氣清淨機,除了可打出1200萬負離子以外,並配有13級HEPA濾網,還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香香片或精油,原價1490元,粉絲優惠價只要890元,歡迎多加利用唷!原廠提供連結如下:
https://lihi1.com/yOHXV

#口罩戴一整天也超舒服
看來口罩可能要戴一段時間了,整天戴著一張紙在臉上真的很不舒服。
沒關係,有了這個口罩架一切都解決了!不只不沾嘴又可讓呼吸順暢,現在口罩戴一整天也不會不舒服了!真是太棒了,首批貨量有限,請大家多加利用唷!訂購👇👇
https://lihi1.com/B3L8Q

終於千呼萬喚,這次的品種太特別,是印度香米跟台梗九號的混種,非常難種!產量比一般白米少很多,吃起來口感非常Q彈,就像在日本吃的白米飯一樣!數量非常有限,喜歡吃日本米口感的朋友別錯過這次機會唷!直接線上訂購👇
https://shopee.tw/product/26432930/6145818279?smtt=0.26434266-1608562670.9


-歡迎加入「小新新講」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3086074081695/

-「小新新講房產」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小新新講房產-104292895090323/

-小新新講嚴選-開箱嚴選好商品及優惠
https://www.facebook.com/sillengogo/

或是加我的賴ID:
https://lin.ee/3XZGid7
一鍵私訊
https://m.me/sillen.shih
手機號碼
0970-750-80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知識分享行為前因之探討:跨層次中介分析

為了解決volvo ford關係的問題,作者羅偉元 這樣論述:

知識是組織價值的主要來源,而創造組織價值則取決於組織蒐集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且激烈的競爭性、複雜性、動態和快速變遷的環境,組織更須依賴提升知識分享等相關能力,以能維繫競爭優勢和永續成長。本研究由社會認知理論、自我效能理論、及社會認同理論之觀點,探討組織層次的組織學習文化、社會資本,及個人層次的創意自我效能與組織認同,對個人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並以創意自我效能及組織認同作為中介變項,分別檢視其中是否具有跨層次之中介效果。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我國各級政府行政機關之公務人員,採問卷調查法,共發放40個政府機關,1,200份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909份,回收率為 75.75%。續以SPSS、AMOS及

多層次研究之階層線性模型(HLM)進行分析。相關假設模型檢測後發現,組織學習文化、社會資本、創意自我效能、與組織認同,均會正向影響知識分享行為。且創意自我效能與組織認同會分別跨層次部分中介組織學習文化、社會資本、與知識分享行為間之正向關係。本研究由公部門職場情境進行跨層次實證研究,同時納入組織因素與個人因素,類推檢視不同地域及行業之理論模型。知識鑲嵌於組織網絡中並為個人所掌握,且知識分享是一自我驅動的行為,故在此實證論點之下,組織應建構具有遠景並互相維繫的組織環境,以增強員工的自我效能和認同態度,進而能自主性的參與有益於組織的協作行為或活動。本研究之分析發現與見解,拓展並補足相關研究之缺口,提

供爾後對知識分享行為進行跨層次整合分析參考。

勇者不懼:拯救福特,企業夢幻CEO穆拉利

為了解決volvo ford關係的問題,作者布萊斯.霍夫曼 這樣論述:

★2011年《時代週刊》百大人物、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度風雲人物、 獲選《執行長雜誌》2011年風雲執行長 穆拉利的不可能任務:拯救福特 曾經,福特汽車是華爾街分析師最不看好、預測最先倒閉的車廠 在穆拉利的改革下,奇蹟復活逆轉勝!   拯救福特,CNBC報導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企業拯救計畫   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時代》雜誌、《華爾街日報》、《財星》雜誌、《富比世》雜誌、《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英國《金融時報》、彭博新聞社、美國公共電視、英國BBC、美國福斯新聞網等   一本最激勵人心、精彩程度宛如小說的商業領導話題作   美國Amazon讀者★★★★★評價

  他是企業夢幻的CEO穆拉利,波音公司、福特汽車仰賴他,更是投資人心中寄望的微軟繼任總裁首選。當穆拉利表示不接任微軟總裁的消息傳出,微軟股價應聲重挫。   2014年,你一定要認識的傳奇CEO!   亨利.福特所創辦的福特汽車是美國製造業的代表,也是美國標竿企業。但曾經引領風潮的福特汽車在二○○五年的信用等級降為垃圾債券,光在二○○六年第三季宣布的損失就高達近六十億美元,原本是績優股,後來衰變為雞蛋水餃股,不但投資人耐心全失,華爾街分析師更毒舌預言,底特律三大車廠中,最先倒閉的一定是福特汽車。   在局勢危急、風雨飄搖之際,有一場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企業拯救計畫後來引人矚目,各大媒體

報導它,美國人民關注它——它就是可以寫進商管教材的「穆拉利改革」。   福特汽車以價值兩千八百萬美元的薪資配套爭取穆拉利拯救福特,外行人穆拉利憑什麼領這麼多?   穆拉利自波音公司被延攬進福特時最初不被看好,不但士氣低迷,高層主管與基層員工一有風吹草動就忙著更新履歷表,準備走人。在穆拉利的帶領下,顢頇的大象再度跳舞,在通用、克萊斯勒相繼破產,靠政府紓困的情況下,交出年獲利兩百億美金,年銷售高達一千兩百八十億美金的成績單,讓華爾街大為驚豔。令人不得不服氣。   穆拉利是怎麼辦到的?因為他改革福特不僅有決心,更拿得出方法:   ◎做好管理,先會做人   穆拉利迥異於底特律汽車產業

的高階主管行事風格,與講究權力與特權的汽車產業格格不入。他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少與權貴打交道,喜歡跟沒背景的人相處。會認真傾聽其他人的話,會與員工一起用餐。永遠用樂觀正面的態度激勵同事,同時也讓原本痛恨福特、認為福特不管他們死活的經銷商改變想法,相信彼此的合夥結盟關係。   ◎建立願景,清楚目標   深入分析並釐清福特陳年問題,擬定拯救福特計畫,包括「製造性能最好的車子」、「具營利性的成長」,發展真正的願景,而非為了反擊對手而反擊,讓員工有目標,知道為何而戰。   ◎團隊合作   穆拉利自波音公司跳槽至福特時,隻身赴任,未帶子弟兵。他最常說的字是「我們」,透過BPR會議,要求不同部門

或職責的最高領導人每月開會一次,了解計畫最新進展、問題、大環境狀況,並找出讓大家進緊密合作的方式,使得分散的經理人猶如一個團隊共同合作。   →因為是團隊,所以有共同的工作方式、評量標準,避免各自為政、四分五裂。   ◎傾聽的力量   不迴避決策者責任,勇敢下決定。福特高層習慣……由部屬回答艱深問題、解釋細節,弄不清楚所屬範圍大小事,也懶得聽員工心聲;穆拉利在決策前會……先廣蒐資訊,下情上達,真心聆聽員工心聲,傾聽員工改善公司流程的想法。   →猜猜中午用餐時間穆拉利會出現在哪裡?在員工餐廳才聽得到真心話,要籠絡人心,首先就要先和員工站在一起。   ◎不開無用會議,利用BPR會議

浮現問題   在福特,缺乏透明和誠實兩種特質。說謊和陷害他人才能在福特存活。開會是戰場,更是主管逃避現實的地方。來開會就是旁敲側擊公司真正營運狀況、部門角力、嘲笑他人、玩黑莓機。   →透過BPR會議(business plan review,營運計畫檢視)主管扼要提出報告,檢視企業環境,檢討計畫進度……藉此建立新的責任制度,讓每個主管對其職掌負起全責,加快找出問題速度,預先解決問題,揪出虧損病因。   ◎簡化與聚焦   一眼看穿福特各自為政弊病,福特汽車和各地子公司在全球的車款高達九十七種,在穆拉利整頓前沒人知道福特到底有幾種車款,連產品總數都弄不清,難怪會賠錢。   →推出On

e Ford(一個福特)計畫,簡化福特,加強並專注在福特這個品牌,與顧客真正想要的產品,並將散布在各地的福特汽車整合成一個精悍可作戰的全球營運中心。   作法:   精簡複雜且重複的產品線,升級原有的生產平台,讓不同車款共用更多零件,以降低龐大設計與開發成本,增加生產、賺取更多利潤。   只留下核心品牌,賠錢的品牌一律出脫,包括Mercury、Jaguar、Land Rover、VOLVO、 Aston Martin、Mazda,保留作戰用的現金。   ◎預作準備   穆拉利改革福特需要大筆資金,由於不知道銀行何時會抽銀根,因此聽從建議,在金融風暴未爆發前,前往華爾街籌措資金,他

告訴投資人,正在尋求資金,避免在可預期的經濟衰退受傷。   →因為掌握大筆現金,所以福特汽車不需要美國的紓困計畫,不像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落得只能跟美國人借錢。   ◎帶領組織走向正向的人格特質   穆拉利大學時代的導師看出他「對人們有種神奇的魔力」,建議他往管理發展,果然這項人格特質使得他接連讓波音公司與福特汽車起死回生,連微軟公司也想爭取他當CEO。   →他深切知道管理者要做什麼,不是在部屬前展現聰明才智與展露優秀,而是提升部屬的能力。此外,不管在哪種場合,穆拉利總是會提及他的團隊,在記者會上,會讓其他主管有表現的機會,讚揚其貢獻,確保每位成員都能接受掌聲。私底下,會儘量讓部屬參

與決策過程,要他們以相同的方式領導自己的部門。   你所不知道的拯救福特祕辛,一次揭露:   ◎福特董事會因為擔心福特繼承人比爾.福特無法單獨接掌福特,所以找了經驗豐富的執行長賈克.納瑟輔佐他,沒想到竟然引狼入室,加速福特敗亡速度,究竟納瑟幹了什麼好事?   ◎你知道嗎?在穆拉利改造福特前,福特研發中心沒有任何競爭者的車子。高階主管根本不開競爭者的車,甚至很少自己開車,在他們的觀念裡,那是司機的事情。   ◎在改革初期,有些福特老臣高高在上,美其名負責組織大方向規劃,實則根本不清楚所屬單位的細節。穆拉利以身作則,對各單位瑣碎的細節瞭若指掌,遠比負責的高階主管還清楚。   ◎當

金融風暴雪球愈滾愈大時,穆拉利面臨的難題是隨著現金水位不斷下探,汽車銷售量不斷下滑,破產陰影如影隨形的狀況下,不只全力保護產品研發計畫,還得處理內部的歧見,靠的是他超強的意志力,堅定改革福特時的初衷,貫徹執行計畫。   ◎在面臨資金困窘的困境時,直接向華府伸手要錢紓困其實比較容易,通用和克萊斯勒就是如此,穆拉利為何不靠政府資助,要靠自己的力量從泥淖中爬上來,特地選一條難走的路走?   作者布萊斯.霍夫曼是《底特律新聞報》的記者,從二○○五年即開始採訪福特汽車,他史無前例地獲准接近福特高層與機密的公司文件,挖出第一手消息,並以活潑生動的筆調翔實描述穆拉利如何完成拯救福特的任務。   

亨利.福特說,「一家只會賺錢卻什麼都沒有的企業最可悲。」沒有汽車產業背景的穆拉利上台後,跳脫典型底特律汽車產業思維,讓大家知道福特要克服的缺點與挑戰有哪些,對問題毫不遮掩,終究東山再起、邁向成功,同時他也讓大家看到企業仍擁有的獨創、創新、正直的寶貴特質。   李.艾科卡更說,「《勇者不懼》為各種企業組織上了一堂『領導』的寶貴課程。」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採訪福特公司內部、福特家族,挖掘第一手大眾不熟知、未曾聽聞的消息。透過本書,揭開許多讀者不熟悉的美國汽車業與美國政府互動。   傳統產業如何逆轉勝的最佳商管好書。   重建福特過程,其重建模式與經驗值得大型企業借鏡。 【各界齊

聲推薦】   ◎產業界大力推薦   何湯雄 特力集團董事長   周俊吉 信義房屋董事長   洪祺祥 臺灣亞太理財規劃協會理事長   唐松章 崇友實業創辦人   黃孝文 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理事長   盛治仁 雲朗觀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詹宏志 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董事長   廖鎮漢 微風廣場執行常務董事   羅祥安 巨大集團(捷安特)執行長   ◎政界/學界好評推薦   吳中書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季延平 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執行長   林惠玲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郭瑞祥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黃崇興 臺灣大

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熊秉元 浙江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管康彥 政治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 專任教授   盧希鵬 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專任特聘教授   鍾惠民 交通大學EMBA執行長   ◎媒體熱情推薦   尹乃菁 News 98「今晚亮菁菁」節目主持人   趙少康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羅際夫 正聲電台「財經早知道」節目主持人   蘭  萱 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國外各界好評讚譽】   「布萊斯.霍夫曼精彩生動的講述福特汽車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讓一般大眾了解穆拉利如何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勇者不懼》為各種企業組織

上了一堂『領導』的寶貴課程。」——李.艾科卡(Lee Iacocca)   「布萊斯.霍夫曼的《勇者不懼》寫出福特汽車在執行長艾倫.穆拉利大膽的激勵式領導下,如何從瀕臨破產的邊緣起死回生。霍夫曼是美國汽車產業最傑出的記者,他寫的這本書就像是美國的縮影。極力推薦!」——道格拉斯.布林克利(Douglas Brinkley),萊斯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是《Wheels for the World:Henry Ford, His Company, and a Century of Progress》的作者   「布萊斯.霍夫曼運用許多第一手資訊深刻描繪了福特汽車東山再起的過程。他們的重建模式與經

驗值得各種大型企業借鏡。」——大衛.柯爾(David E. Cole),汽車研究中心榮譽董事長。   「這本書讀起來就像一本峰迴路轉的小說。布萊斯.霍夫曼帶領讀者進入福特內部,看著艾倫.穆拉利如何恢復亨利.福特的管理典範,建立起擁有共同目標的團隊,並重燃起他們對產品與消費者的熱誠。精采絕倫的故事。」——傑佛瑞.萊克(Jeffrey Liker)密西根大學教授,也是《豐田模式》(The Toyota way)一書作者     「太精采了。我以十二個D形容艾倫.穆拉利在福特的工作:Discipline(紀律)、Data(數據)、Daring(膽識)、Determination(決心)、De

sign(設計)、Direction(方向)、Decisiveness(當機立斷)、Delivery(溝通)、Doubt Free(毫無疑慮)、Debt Free(還清債務)、Downsize(裁員)以及Dearborn(迪爾伯恩)。看到穆拉利執行計畫的過程我才真正見識到何謂紀律。」——李.克雷爾(Lee Cockerell)迪士尼渡假村前任執行副總,也是《Creating Magic》一書作者   「在世界日益競爭的環境下,幾十年來我們聽過無數傳統產業結束營業的例子,看到福特汽車重返榮耀的過程真的十分鼓舞人心。布萊斯.霍夫曼描述艾倫.穆拉利帶領福特走出低潮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我可以說這本

絕對是年度商管好書。」——H. W. 布蘭茲(H. W. Brands),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歷史教授,也是《Traitor to His Class and The First American》一書作者。 作者簡介 布萊斯.霍夫曼(Bryce G. Hoffman)   是一位獲獎無數的新聞記者,他自1998年開始撰寫美國與世界各地汽車產業的相關報導,2005年開始為《底特律新聞報》(Detroit News)採訪福特汽車。正因如此,他也獲得許多這家車廠的一手消息,為本書提供許多素材。霍夫曼曾經因為報導福特汽車而獲得「美國商業編輯與記者協會」(Society of America

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新聞專業從業人員協會」(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等頒發獎項。他現在堪稱是最了解汽車產業的權威人士。現居於密西根州的Grand Blanc地區。 譯者簡介 許瀞予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編輯、記者、科技產業技術撰稿人;譯作有:《問題員工背後的解答》、《危機》、《時尚傳奇的誕生》、《為什麼他和她買的不一樣?》、《心理學家爸爸這樣啟蒙》、《3個故事搞定成交》等書。   推薦序1  何湯雄/特力集團董事長 推薦序2 

黃孝文/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理事長 推薦序3  吳中書/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推薦序4  林惠玲/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推薦序5  黃崇興/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6  熊秉元/浙江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序7  管康彥/政治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 專任教授 作者序 前言 Chapter1  亨利親手打造的企業 企業家之所以走下坡通常是過於執著舊有的方式,拒絕改變,他們依然眷戀過去的榮耀,孰不知自己的年代已經逝去。──亨利˙福特 Chapter2  破產 企業內部的痼疾才是最需要花心思的地方。──亨利˙福特 Chapter3  拯救福特的男人

相聚在一起只是開始;持續在一起是一種進展;工作在一起才得以稱之為成功。──亨利˙福特 Chapter4  最大膽的行動 失敗讓我們有機會能以更睿智的方式重新開始。──亨利˙福特 Chapter5  改革的開端 我們不會為了改變而改變。然而,一旦知道新方法優於舊方式時,我們會毫不猶豫的改變。──亨利˙福特 Chapter6  計畫 進步並非光靠做些驚人之舉。每一步都要事前規劃。計畫要成功必須仰賴事前的深思熟慮。──亨利˙福特 Chapter7  孤注一擲 拓展事業的借資是一回事,為了彌補錯誤管理與浪費而去借貸又是另一回事。──亨利˙福特 Chapter8  打造夢幻團隊

如果人人齊心向前,成功將會水到渠成。──亨利˙福特 Chapter9  最好的時代與最壞的時代 如果失敗那麼容易,那麼成功絕對是困難。──亨利˙福特 Chapter10  家族內鬨 一家企業成功後,如果主導者或領導家族反而變得無足輕重,那麼這家企業的根基根本不穩定。──亨利˙福特 Chapter11  分水嶺 你一直都在和通用汽車及華爾街那夥人抗爭。既然你來到這裡,我們不但要求員工都要加入工會,而且我們給你的條件更優於他們,所以你應該要站在我們這邊不是嗎?我們一起對抗通用汽車和華爾街怎麼樣?──亨利˙福特對美國聯合汽車工會領袖沃爾特˙魯瑟所言 Chapter12  貼近客戶的銷售

策略 在即將要做的事情上並無法建立名聲。─亨利˙福特 Chapter13  成熟待採 如果某個行業能夠自行發展到吸引資金匯聚的規模,就應該可以在不融資的情況下繼續獨立成長茁壯。─亨利˙福特 Chapter14  風雨的前兆 對每家製造廠而言,每次的不景氣都是一種挑戰,這意味著企業必須花費更多心力在交易上。─亨利˙福特 Chapter15  恐懼的總和 銀行家在企業經營中扮演著至為關鍵的角色。──亨利˙福特 Chapter16  前往華府求援 當你讓整個國家將華府視為是居住著上帝的天堂,那麼你是在教育人民一種依賴的心態,認為你絕對會在危難時伸出援手。─亨利˙福特 Chapte

r17  劃清界線 協助我們的不是華盛頓,而是我們自己。──亨利‧福特 Chapter18  獨自奮戰 為什麼只能守株待兔?你可以用更好的管理方式壓低成本,你也可以降價加強購買力。──亨利‧福特 Chapter19  轉危為安 除非你有堅定的勇氣,能讓你擁有無視於周遭障礙的勇氣,持續向前邁進,否則沒有所謂的成功。──亨利‧福特 Chapter20  考驗 財富只是一種做事的工具,它就像暖氣用的煤油,輪子上的皮帶,是一種通往終點的手段。──亨利‧福特 Chapter21  前方的道路 最有價值的歷史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亨利‧福特 自序   二○○六年九月五日,我

跟著公關部門主管走進福特迪爾伯恩總部的媒體中心後台。一名負責接待我的公關人員敲門,探頭看了看裡面,要我和同事《底特律新聞報》(Detroit News)專欄作家丹尼爾‧霍斯(Daniel Howes)進去。在房間裡,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曾孫笑得樂不可支,就像中了樂透頭獎。比爾‧福特(Bill Ford)才剛剛辭去這家車廠執行長的位置。   「你看起來很開心,」霍斯觀察道。此時,比爾從部屬手中接過一瓶礦泉水,正大口地喝水。比爾聽到大笑。   「你根本不知道!」他興奮地大叫。在簾幕的另一邊聚集了全世界的汽車產業記者正對著手機咆哮,他們的手則是不停地敲打著電腦鍵盤。「我的太太

高興!我的小孩高興!我更高興!」   當比爾使勁地搖著我的手,拍我的肩膀時,站在他旁邊的男人也在微笑。就在幾分鐘之前,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才剛成為福特汽車新任執行長。   「難道你不擔心你取代的這個人就此撒手不管,到處逍遙了嗎?」我問穆拉利。   他的臉沉了一下,隨即露出他的招牌笑容。   「布萊斯,你可能還不是很了解我。我告訴你,」穆拉利說。「不管福特汽車的狀況有多慘,絕對慘不過二○○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隔天的波音公司。」   這位身材修長,一頭棕髮的堪薩斯人曾經是波音公司商用客機部門的總裁。雖然美國企業界中下管理階層沒幾個人聽過穆拉利,他卻是在五年前紐

約與華盛頓遭受恐怖攻擊,許多噴射機訂單被取消後,負起拯救波音公司大任的領導者。現在,比爾‧福特要他來拯救另一家美國標竿企業。   或許福特是帶領世界進入四輪交通工具的企業,是創造移動式生產線、中產階級的公司,但這些榮耀都已經是過去式。後來它與通用汽車、克萊斯勒成為美國戰後經濟的核心。從二○年代到七○年代的五十年間,底特律三大車廠控制著美國汽車市場,每賣出六輛車就有五輛是由他們出產。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但他們的市占率卻逐漸下滑。尤其在最景氣的五○、六○年代,美國車廠愈來愈自滿。此時,歐洲與亞洲車廠順勢而起,研究美國車廠,找出讓他們在自家市場節節敗退的方法。在那個高獲利的年代,三家車廠

更是創造底特律發放各種津貼的文化,如優渥的薪資、紅利、福利等,讓他們頓時成為大家欣羨的對象,只是後來這種制度同時折磨著勞資雙方。他們的成功得來過於容易,以致於市場占有率萎縮卻毫無警覺,至少反應不夠快。底特律三大車廠擁有過多工廠、員工以及經銷商。過於寬鬆的勞資契約導致人工成本過高,反觀國外車廠根本沒有這種負擔。最重要的是,他們固守舊有的營運模式,完全沒有全面改革的勇氣。華爾街開始冷眼旁觀,等著看哪一間車廠最先退出戰場。多數人的預測是福特汽車,因為他們的設計毫無吸引力,品質良莠不齊,而且管理階層無時無刻不在內鬥。   五年前,比爾‧福特接管福特汽車,試圖挽救這間苟延殘喘的企業。曾有一段時間,比

爾似乎有希望成功。汽車品質開始改善,福特成為第一家推出油電混合車的美國車廠,有一些車款開始受到市場青睞。只是消費者仍不免擔憂。有太多人買過福特的產品,並誓言下次絕不再重蹈覆轍。在此同時,油價不斷攀升讓那些原本習慣開大型車的人不再購買貨卡車或休旅車,而這正是福特營收的主要來源。他們也發現無法根除根深柢固的企業文化,管理階層拒絕改變,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而非組織的成功。這些人想的是如何陷害別人,抹殺他人的功勞;至於在工廠端,工會領導者一味地捍衛會員福利,絲毫不在乎製造效能。一年前,福特任命馬克‧菲爾德斯(Mark Fields),這位讓歐洲區起死回生的領導者帶領美國區進行改革。菲爾德斯大膽的裁員、關

閉工廠,希望藉由這些行動能讓福特轉虧為盈,只是他魄力還不夠,無法止血,資金與市占率不停地往下降。就在這個時候,日本的豐田汽車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福特。   當比爾‧福特在二○○一年接任執行長曾發誓要讓福特汽車的營收在二○○六年達到七十億美元。只是計畫終究趕不上變化,光在二○○六年第三季福特公布的損失就將近六十億美元,這是十四年來最慘的一季。投資人耐心盡失。原本被視為是績優股的福特汽車,股價只剩下個位數,更被投資銀行評為垃圾債券。福特即將破產的傳言在分析師之間不脛而走。   通用汽車與克萊斯勒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只是華爾街分析師相信他們的狀況比福特還好一些。大眾普遍認為通用汽車能善

用龐大的全球資產,不致於讓自己走上絕路;至於克萊斯勒則被認為有德國車廠戴勒姆‧賓士(Daimler-Benz)撐腰,因此也能避開美國汽車產業狼狽的處境。經過分析師的仔細盤算後,他們一致認為福特將是第一家宣布破產的企業。   沒有人將艾倫‧穆拉利的領導能力當一回事。   不到三年,通用、克萊斯勒相繼宣告破產,反觀重整後的福特則是讓華爾街驚艷。就在大多數企業因為經濟蕭條,慘淡經營的同時,福特汽車的財報一季優於一季。穆拉利可說在商業界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他領導一項史上最偉大的重整計畫。   這一切得來不易。穆拉利將原本分崩離析、四分五裂的各區重新整合,轉變成一個單一、全球化的事業體,再度

活絡原本已經僵化,困擾福特幾十年的企業文化。當時福特得抵押所有資產,甚至包括藍色橢圓標誌以獲得融資,才能支持穆拉利的改革。   我是對的。福特的問題不比波音公司嚴重,」穆拉利後來向我透露。「他們真的比福特汽車還要糟很多,很多。」 Chapter5  改革的開端 我們不會為了改變而改變。然而,一旦知道新方法優於舊方式時,我們會毫不猶豫的改變──亨利.福特 隔了一個星期,艾倫.穆拉利回到迪爾伯恩。他看了一眼滿滿的行程,搖搖頭。 「這樣不行,」他說。經過包裝的事實 這是福特每個月一次的「開會週」,所有高階主管得開著一個又一個的會議,每個人必須提出與經營有關的議題,包括財務、銷售狀況、新產品進度

等。穆拉利想過要取消所有會議,但隨即打消念頭,他得參加過全部會議才能知道福特的毛病究竟出在哪裡。 在開會期間,穆拉利會提出尖銳的問題,只要求對方回答「是」或「不是」。他無法忍受模稜兩可的答案,更對那些冗長的解釋感到不耐煩。他要的只是透明與誠實,但在這間公司幾乎找不到這些特質。沒多久他就了解,在福特,所謂的「事實」是經過層層的包裝。 穆拉利發現,不同單位會根據不同對象提供不同的數字。舉例來說,要預測新產品需求時,他們會提供誇張的數字給供應商以降低原物料成本,但卻會提供保守的數字給分析師,讓福特較容易達到預期銷量,美化帳面數字。在內部同樣的事情也不斷發生,例如主管會向財務部門提供誇張的預期銷量,取

得計畫同意權。 穆拉利十月一日才正式坐上執行長的位置,但他實在無法認同這些作法。既然福特主管這麼喜歡開會,他請助理再多安排一個會議。穆拉利要他們全部出席,說明他的做事原則。 「福特開的會太多了,」他告訴他們。「你們怎麼有時間思考客戶的需求呢?」 沒有人回應。從現在開始,穆拉利繼續說,我們只有一個組織層級的會議,也就是「營運計畫檢視」(business plan review),簡稱「BPR」。這個會議每星期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舉行,每位主管都必須參加。每個人都要提出簡單扼要的報告,更新自己的進度,這絕不是開放討論或辯論的會議。任何需要領導團隊更深入探討的議題將在BPR會議結束後,立即在「細

節檢視」(special attention review,簡稱SAR)會議討論。這麼做是要讓主要會議能專注在大方向的討論。穆拉利強調,在SAR會議上如果有任何討論,也是針對組織營運項目,而不會有任何政治考量或人身攻擊。那是過往的福特,他說。嶄新的福特只看數字。 「數據會說話,」他微笑地說註1。 ※註1:穆拉利注重事實與數據的精神讓人聯想到二次世界大戰後,以數據為導向的「神童」(Whiz Kids)管理團隊。這個出身於美國陸軍航空隊,經驗豐富的團隊運用與德、日對戰時的相同統計方式在這家汽車企業上。

臺灣自動駕駛車法制政策發展與法律風險實務之研究

為了解決volvo ford關係的問題,作者張超智 這樣論述:

自動駕駛技術之發展,能為人類帶來交通模式的新變革,但亦帶來新的風險,故自動駕駛汽車的實驗發展,政府對其之管理,顯為重中之重。本文彙整世界各國對於自駕車的管理法令,從中對照研析我國自駕車之法制規範及政策發展的問題。惟自動駕駛汽車除了實驗性的車輛外,更多的是已商品化上市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對於我國相關的法制與交通監理有更直接的衝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屬於人機混和的駕駛模式,且根據不同駕駛等級系統,機器介入的比例亦有所不同。本文針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發生肇事車禍時,刑事過失責任與民事侵權責任予以分析,同時因應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的商品化,從消保法商品責任的觀點,探究消費者使用自動駕駛輔助系

統而發生損害時,商品製造或服務的法律責任。現行實務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的管理,與一般傳統車輛幾乎一致。然而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與傳統汽車技術層次上已有所不同,原先之管理已不合時宜,享受科技配備的同時也創造了法律上新的風險。故本文嘗試以法律風險控管的角度,從消費者、車商、政府三方角度,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的販售與行駛提出新的行政、立法整合性具體建議,使國家與企業能維持動態平衡,建構更縝密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汽車管理制度,提升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