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二代三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yoyo二代三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LisaLister寫的 女巫:療癒世界的傳奇 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 彩虹熟年巴士:12位老年同志的青春記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白晝之夜藝術公益「猛禽酒吧」 喝一杯,知道一個關於台北 ...也說明:現場同步推出大春煉皂・DACHUN 百年紀念經典皂禮盒(售價1,000元),以大春煉皂第一代 ... 大春煉皂品牌總監李國榮表示,品牌傳承三代,從爺爺李水土即立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基本書坊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曹俊德所指導 吳碧華的 幼兒園品牌管理策略之研究 (2014),提出yoyo二代三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幼兒園、質性研究、品牌管理策略。

最後網站【推車評比】2款超人氣輕便型推車:JOOLZ AER則補充:Babyzen Yoyo 18kg(Yoyo2四代至22kg). 價格. Joolz Aer $14900 / 新生兒組合價:$18900 (含 maxi-cosi 提籃汽座+結合器). Babyzen Yoyo+ $16800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yoyo二代三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女巫:療癒世界的傳奇

為了解決yoyo二代三代的問題,作者LisaLister 這樣論述:

 成為女巫的關鍵並不在於你的行動、咒語或儀式, 而是信任自己的內在權威。 其實每個女人都是女巫, 因為她們的生理循環與大地之母同步,具有療癒萬物的強大力量。   本書涵蓋女巫之術的起源、歷史、派系、占卜工具、儀式…… 一名現代女巫的自述,帶你了解女巫的歷史、文化、精神與實踐方法 ♠ 美國Amazon逾200位讀者熱烈迴響,平均4.5星 ♠ 榮登神祕學榜No.1、巫術榜No.1 =各界好評推薦= ☆ YOYO(能量靈媒、心靈角落負責人) ☆ 思逸seer(荒人巫思手抄格主):甦醒吧,女巫/巫師們,大地之母的呼喚讓我們在新時代覺醒,當你的靈魂因為此書振動,你的魔力因此被召喚,念誦這些神聖的

祈禱文,捍衛我們的土地與神聖空間。 ☆ 女巫阿娥(芳香療法與香藥草生活保健作家):在body-shaming與嫌女姿態依然存在的世代,我們需要更多對女性議題的關注以及與身體連結的書寫。運用植物與自然喚醒自己身體能量的《女巫:療癒世界的傳奇》這本書,就是最好的體現。 ☆ 寶靈(塔羅療癒師):渴望準確的感知宇宙日月星辰每分每秒的訊息,並願意真誠崇敬大自然的奧妙。透過服務而能夠更了解生命意義。想支持人類和諧共處的人,都是擁有女巫特質的。這本書非常適合初學者入門,是實用的工具書。 ☆ 小修(AOA占星學院院長):過去幾年凱龍在雙魚座的時日,我們進一步體會到靈性層面跟集體意識中的傷痛,如何運用我們手中女

性的力量,透過魔法、薩滿在瞭解凱龍星所象徵的傷痛的同時療癒這些傷痛,本書能喚醒深藏在妳心中的女巫的能量及直覺並提供更深刻的洞見。 ☾ 多年來,「女巫」一詞在歷史上遭忍不計其數的迫害及汙名化, 其實說穿了,女巫不過是崇尚自然、尊重生命、關懷世界的女性, 透過藥草、水晶、占卜、咒語、靈擺……等自然之力來療癒世界。 身為女巫,你不需要加入任何宗教, 唯一要做的就是阻絕所有噪音,撕開被強制貼上的標籤,無視社會輿論, 發自內心認識自己的本質。 本書旨在對各位送出一個邀請,邀請你正視自己的真實面目, 你的所作所為不只是為了療癒自己,也是為了照顧家庭、社群和整個世界。 喚醒你心中的女巫吧! 紛亂的世界會

因你而改變 ☾   自古以來,女巫遭受迫害與罵名,相關史實不計其數。把時間快轉至人心浮動的二十一世紀,父權主義仍舊給予女性諸多限制與物化:醫美是發展最迅速的醫學科技;女性美容用品的銷售量是過去的三倍以上,廣告不斷鼓吹何謂真正的「美麗」,卻又高聲撻伐表彰自我美感的女性……   在壓抑女性的現代,麗莎的書是一次革命性的反抗。她勇敢結合了個人的經歷、異教信仰、愛和支持,重新建構了女性為主的歷史觀,讓本書成為一幅清晰的指引地圖,讓女性找回自己的力量。   本書直接與讀者對話,也建立了一種獨特的韻律及節奏,想要觸及讀者的心靈,引發共鳴。許多讀者可能會感到耳目一新,因為本書提供了相當基礎的女巫世界入門

。身為吉普賽第三代女巫的麗莎,仔細地耙梳了女巫的歷史。女巫本來是社會中的治癒者,卻因為父權社會而遭到焚燒。   麗莎相信,所有女人都是女巫,只要能夠找回生命和力量的泉源,相信直覺,揮灑法術,就能夠治癒當前的病態社會與全世界。本書重新講述了女性的歷史,並且回顧不同的女巫學派,包括其核心精神和實踐方法,例如「女巫的年輪」、「女巫夜會」、「月亮週期」,如何增強直覺,使用占卜工具,感受藥草和精油的效果等等。 本書共可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主要談論男性為主的歷史觀、女性為主的歷史觀、不同的女巫傳統以及知名人物。第二部份則講述五種女巫的角色,其中包含女巫的一〇一種實踐方式,例如咒語、藥草、精油、年輪、

夜會等引人入勝的特色。 讀者可從本書中了解並習得: ‧女巫的源起與歷史文化 ‧女巫的派別 ‧如何運用自身生理與月亮週期的力量,實現願望 ‧如何開發自身的直覺力 ‧如何用藥草、占卜、塔羅、符號、水晶來從事靈性工作 ‧如何將女巫精神落實於現代社會 女巫精神並非玩弄幻術或蠱惑人心,而是強調「誠實面對內心」,因此只要具備真誠無謂的勇氣,人人都可以創造奇蹟。 完全發展內在力量的女人,就是女巫。 【名家讚譽】 麗莎‧萊斯特是幽默、睿智、有趣且傲慢的終極女神,也是我心之所欲。 ──克里斯丁‧諾斯魯普博士(Dr. Christiane Northrup),《不老女神和輕鬆生活》作者 重拾失去的一切,走入

爾後拋棄我們相信卻又讓我們痛苦的陳舊觀念。我們是女人,深邃且睿智,麗莎‧萊斯特帶領我們迎接智慧。我愛麗莎。我愛她書寫的一切。我愛她的聲音、她的為人處事和她的魔法。她編織真理,打破迷思,讓我們找回真正的女性力量。《女巫》獻給所有渴望並且相信生命另有出處的女人。 ──凱莉‧安‧摩絲(Carrie Anne Moss),好萊塢知名女演員 閉上雙眼,不再畏懼自己真正的力量,沒有任何外在的人事物可以阻礙我們相信自身內在的光輝,這是《女巫》要我們找回的記憶。《女巫》是一本重拾修復之作,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彰顯了愛不會被焚燬或埋葬的真理。女巫的愛永將昇起茁壯。只要我們勇敢無愧地實現,就能看見《女巫》裡揭示的,

人類一脈相承的愛之系譜。 ──梅根‧瓦特森(Meggan Watterson),《展現並熱愛自我》作者 成為女巫不是選擇──而是召喚,我相信麗莎‧萊斯特輪迴多次之後才實現了這份召喚。麗莎是一位真正的女巫,勇於闡明尊敬女性、自然和神靈的靈修之道。麗莎和此書是一份良藥,喚醒您內在的女巫。 ──凱莉‧格雷(Kyle Gray),暢銷書《揮舞寬恕之翼》作者 麗莎‧萊斯特是女性主義的狠角色。她的目標是點亮老舊父權結構的陰暗角落。《女巫》的時代來了,這本書會回應讀者心靈裡的女性思維,姊妹們,站起來! ──瑞貝卡‧坎貝爾(Rebecca Campbell),《光明就是新黑暗,姊妹們,站起來!》

yoyo二代三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東京上野逛街地圖攻略
https://boo2k.com/archives/47358

第一天
住宿:Dormy Inn上野御徒町溫泉飯店
台灣桃園機場>東京成田機場> 買三天的JR pass>上野車站名代豬排

#小布與嘎吱窩小姐的東京遊
因為不好意思再麻煩爸媽北上顧小孩,這趟只好帶著小胖(嘎吱窩小姐)飛,也還好這次機票有買到來回五千的,再加上小胖未滿六歲,交通、住宿都有省一點,才想說有個小屁孩陪伴也比較不孤單。
我本來不打算事先跟姊妹倆說的,但是龔少先說溜嘴,畢竟小胖期待很久,然後姊姊又不能去,擔心先說了之後問題處理不完。小胖每天都在問說還有幾天要出發,這是可以預期的,反而是姊姊表現非常好,有問我能不能也買他的機票,說老師說可以請假的,但經過溝通後,他自己也能理解爸媽之前單獨帶他去關西過,所以這次換妹妹惹~
小胖從前幾天就開始在整理行李,想要帶的衣服一大堆,只差沒有把整個衣櫃搬到行李箱,還叫我說他的新衣服全部都要帶,轉眼間我行李箱半咖已經被他裝滿...還有一堆裝飾用(假掰)圍巾與帽子,我媽看到就說那邊不是很冷嗎?我說:都是小胖自己要帶的XD。
這真的是小胖期待很久的日本行,魯我已經魯了有一年的時間,為了讓我帶他去,還超扯得還說自己都沒有去過日本...
知道今天就要出發了,昨天晚上還自創一首「我要去日本」的歌,唱得姐姐都要哭惹....看得我真捨不得啊~~
►前集請看►【小芋圓4Y3M】嘎吱窩小姐說她沒有去過日本這件事情。
https://boo2k.com/archives/37203

總之,兩個掛病號的肉女子準備出發去日本,但行李箱已被小胖裝滿.....
我自己貼心準備旅行袋,希望到時候我可以把東西扛回來XD
回程已經預約利木津巴士,打算把東京搬上車後直接睡到機場~((帶小孩就是要坐巴士免轉車才輕鬆
►超值便宜利木津巴士車票►https://boo2k.com/archives/47145

我爸媽知道我要帶小胖去日本,第一句話就是要帶推車!!!
小胖懶人懶出名,能坐就不站,能站就不走的能力簡直無能人比,尤其我這趟打算只打算在東京鬼混購物....對他來說應該是很硬的行程啊....(因為他經不起走....)
大家看看,才到機場一小時已經是一付厭世樣,說要坐推車了........
推車我當然帶了,而且我還是跟放心租租借的出國推車神器「babyzen yoyo 三代」,收起來很小、可登機還還可以掛在行李箱推。之前就有人問我載重問題,三代載重增加到18KG,就連五歲的小胖都可以坐,而且還可以搭配租用二寶神器board,YOYO+ board可承重達 20 kg,龔少昨天一安裝後就說這比我之前買的腳踏板好太多了,好安裝又還可以坐,多輕鬆~!
((((啊?你是有要生下一胎嗎?

音樂來源:Bensound
http://www.bensound.com/

幼兒園品牌管理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yoyo二代三代的問題,作者吳碧華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園品牌管理策略之實施歷程以及成效,並省思幼兒園品牌管理策略所面臨的困境與解決之道,研究中分析幼兒園品牌管理策略的使用現況,並探究在不同背景變項之下,幼兒園如何實施品牌管理策略。 本研究採半結構性訪談,以自編之訪談大綱,針對中部地區3間不同背景、不同屬性之公私立幼兒園,之15位受訪者(包含幼兒園經營者、園長、主任、教師及家長)。蒐集訪談與問卷資料,經由歸納及使用質性研究分析法分析,並提出結果與建議。 研究中發現四點結論為:一、 幼兒園運用品牌管理策略的作法包含推動品牌管理及資源應用創新兩方面。二、 幼兒園品牌管理之具體執行內容包括強調獨特性、優質的組織文化、強

化外部行銷。三、 幼兒園運用品牌管理策略能促進財務營收、學生數成長、評鑑等第及園務多元發展等績效。四、 幼兒園實施品牌管理策略時所面臨之困境,主要可藉由園長、教師、家長相互間之說明溝通、學習成長、信任團結以克服。本研究結果可作為幼兒園在品牌管理策略之參考。

彩虹熟年巴士:12位老年同志的青春記憶

為了解決yoyo二代三代的問題,作者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這樣論述:

  貼近老同生命,當老大哥的最好朋友  傾聽他們的故事,開始學習和「老」相處   12位超過55歲的老大哥現身口述 逾半世紀的台灣同志歷史──   這些珍貴又難得的故事,最大的意義是讓不同世代互相看見,互相獲得同志生命的啟迪,藉著跨世代對話,我們學會怎麼與老年同志貼近,學會從這些故事中,看到台灣過去社會處境下,同志們精彩或辛苦的歷史,以及面對生命困頓、轉折的智慧。──本書主編 喀飛 作者簡介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www.hotline.org.tw   成立於1998年,2000年正式向內政部登記立案,為全台第一個全國性同志組織。10餘年的耕耘與拓展,熱線從最早提供的接線與諮詢服務,逐步

發展出「社群組織」、「同志人權」、「性別教育」、「愛滋防治」、「同志家庭」、「親密關係」、「老年同志」、「南部九六八」等領域的重點工作和多元服務。超過百位的義工夥伴,持續投入各項倡議行動與社會服務,期許能繼續秉持「同儕輔導」、「支持網絡」、「社區中心」、「人權教育」等理念,透過多元化的工作方向,消弭社會對性少數族群的不平等與歧視,真正落實「性別友善」。 老年同志工作小組   2006年成立,以記錄中老年同志的生命為初始工作,幫助現在的同志社群「看見老年同志」,並針對台灣公共衛生及社會福利政策中長期漠視同志權益而發聲。2007年起針對中老年同志朋友,舉辦多場聯誼活動(如彩虹熟年巴士之旅、彩虹卡拉

OK聯誼),並舉辦【光陰的故事系列講座】等,透過同儕支持,增進大哥、長輩們的自我認同與資源連結。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出版書籍:   拉子性愛寶典:女同志開心玩 好健康∕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10.11.1  出櫃停看聽:同志子女必讀寶典∕女書文化∕2007.12.1  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心靈工坊∕2003.12.15  性愛達人:男同志完全做愛手冊(全新修改版)∕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即將出版  認識同志手冊(2011全新版)∕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即將出版 【主編序】:看見與靠近(喀飛) 【認識熱線老同小組】:回首彩虹路,老同少年時(智偉)故事1:抓住歲月尾巴 勇敢作自己─加倍把握人生的阿嬤

(勇哥)故事2:台北沒有我的人生──阿昌伯的孤獨(智偉)故事3:翩翩君子八十載──紅樓院長王公公的同志生涯(兆慶)故事4:猶存風韻的優雅姿態──黑貓姨走過抗婚的自在從容(家新)故事5:流浪江湖無歌不歡──玉蘭仙子說不出口的人生 (喀飛)故事6:阿伯戀少年──自在花叢間的把弟高手許大哥(yoyo)故事7:回首坎坷淚漣漣──黑美人的曲折人生(小杜) 故事8:酒國人生博君一笑──指路的阿傑(喚圈狼)故事9:乘風破浪的老玩同──瀟灑自在的阿章大哥(小花) 故事10:舞動生機破繭而出─賣麵郎變身舞蹈老師的蝴蝶大哥(Tim)故事11:濃情巧克力──七年級小蜜蜂說四年級熟男的故事(小蜜蜂)故事12:天涯遠颺

追逐青春──動盪遷徙一甲子的萊瑞(奧力佛) 【後記:義工心情故事】看見大哥們足跡與身影(家新)【綜合分析】:跨越世代相遇:看見「老年同志」(王增勇)   序 認識熱線老同小組 回首彩虹路,老同少年時∕鄭智偉(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   2005年4月初,義工阿克蹦蹦跳跳的跑來我面前,問我有沒有可能在熱線作點老年同志的工作,我請他找些有興趣的義工一起來工作,沒想到也就有不少男女同志義工有興趣,原來大家都有在思考老這件事,有人是因為擔心老了沒人陪、有人是思考到國家老年政策裡看不見同志、有人是正在經歷老、有人是覺得自己年輕可以來服務老gay老拉、有人的情欲對象是老同,就這樣大家聚在一起想要為

老同做點事,大家覺得首先要記錄下台灣的老年同志過往歷史,好讓社群裡的朋友了解老年議題。   一.無.所.獲   當時,這群以20至30歲左右義工組成的新興小組,也用著大家常用的方式來工作:組讀書會好透過研究或論文來充實自己、在網路上貼文徵求可以訪談的老gay、找學者幫忙請她安排老拉接受訪談、安排工作坊充實成員訪談的能力、邀請社區裡的朋友分享他∕她們的經驗、跑去傳說中的中老年gay吧唱了一整晚的KTV當作田野觀察、也很用心的針對台灣安養中心及老年照護機構發送問卷,想了解這些老年機構的性別意識,得到回答要不是「我們沒有同志老年人」,就是「我們對任何老人都一視同仁」這種官腔式回應。   將近一年的時

間,沒有任何中老年同志願意接受我們訪問,小組陷入一種集體的無力,才發現原來要貼近「老」並不件容易的事。伴隨著小組拉子義工出國念書或移居他鄉,我們決定將訪談先聚焦在50歲的中老年男同志身上。   或許是因為承認自己能力有限,老天爺也就大發慈悲的開了幾扇了解老年同志的窗給我們。   第一扇窗是書中有提到的阿昌伯,如書裡所寫,他獨身一個人跑來熱線,他的到來及與小組義工的互動,讓我們看見「老」、「階級」、「疾病」及「污名」是如何的交叉影響著老年同志,有了這第一扇窗,我們才得以開始貼近老年同志。   貴.人.出.現   第二扇窗是蔣姨,在小組陷入困頓時,曾向我們的國際女導演陳俊志求助,俊志給了我們蔣姨的

電話。還記得我第一次打電話給蔣姨時,他大聲爽朗的說沒問題,他會介紹他最好的姐妹給我們認識,並在日後持續關心老同小組的工作,也在多次與其他大哥的訪談中,扮演串針引線的角色,讓許多大哥因此打開心房與我們談古說今話當年。   第三扇窗是漢士三溫暖的余夫人,我們私下更常叫他「漢士阿」,在蔣姨將漢士阿介紹給我們後,他便積極幫我們介紹可以訪談的大哥們,透過他多年在圈內累積的信譽與姐妹情誼,我們得以在阿的背書下訪談這十幾位大哥,也發展出日後幾項重點工作。   在一次又一次的傾聽與了解下,小組成員們體認到年輕同志與老年同志間長久下來的鴻溝,我們決定改變那文縐縐的「老年同志口述歷史」將它轉化為「跟大哥們作朋友」

,也看見中老年同志在台灣這個號稱亞洲國家中對同志最友善的環境中,仍然找不到自在交友的空間。紅樓的興起當然打造了一個酷異美麗的彩虹空間,但同時也排除了沒有消費資本的老年同志,不遠的新公園似乎該改名稱為「老公園」,以往「男女老少」共聚一堂的風景已消去無蹤。   老.歌.人.生   透過訪談,我們聽到大哥們聊起過往某些歌曲對他們的意義,我曾親聽王公公輕哼幾句《王昭君》,那嫁至異邦的公主彷彿如他由中國漂浪台灣60年的化身;還有在熱線晚會盛裝打扮的玉蘭仙子唱的那首昔日台語布袋戲知名歌曲《相思燈》(註1),我也在江蕙演唱會中聽她唱了此曲,但仍覺得玉蘭仙子才唱出了那苦戀心情。以歌會友,我們辦起了「彩虹卡拉O

K」,老同大哥與年輕義工跨世代用歌聲傳遞心聲,在一首又一首的歌曲中我們聽見了一篇又一篇的老同故事。   接著我們參考了國民旅遊及進香團的形式,開始舉辦第一次的「彩虹熟年巴士」(註2),團裡成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妖嬌的也有如許大哥那樣的威狠大隻的,大家就在法鼓山上跟著莊嚴的師姐們祈求身體健康、感情順利、家庭和樂,全都是平凡卻又真實的幸福。   重要的是「彩虹熟年巴士」提供了一整天的時間,讓年輕義工可以和這群大哥們輕鬆對談,許多過往的同志生命及歷史就在山野、寺廟及餐廳裡一一出現,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早年台灣同志圈的八卦史,哪個台語女藝人原來是婆,現在和她的T每個月開賓士上台北收房租,過著神仙眷侶般的

生活;哪個紅透兩岸三地的男歌手多麼喜歡往日本二丁目玩男人……歷史就在這一天之中現出了彩虹。   巴.士.出.遊   時至今日,我們共舉辦5次的「彩虹熟年巴士」,對象也包含了所有男女同志大哥大姐,第五次更租借了二台巴士至新竹獅頭山及苗栗南庄,希望能有更多朋友一起參與!這活動的重要性在於,對許多年輕一代的同志來說,日常生活就是同志生活,但對參加熟年巴士的大哥大姐而言,這完整的一天是他們少數脫離異性戀家庭或是孤單生活的一天,每每結束前,總有人問我可不可以改辦二天一夜的熟年巴士,但也馬上有人回說:「不行啦~我怎麼跟我太太交待?!」   「彩虹熟年巴士」歡迎年滿50歲的同志大哥大姐參加!   但「老」其

實就這麼逼近我們,也總突然讓你我措手不及,2007年的秋天,蔣姨過世。   生前光鮮亮麗、幽默風趣的蔣姨,他酷兒版的「夜市人生」卻在死後才被看見。重病時不想讓姐妹們看見他的落魄,彷彿像極了過往美艷女星退隱後堅決不肯再現身,只想在眾人心裡留下美麗爽朗的笑容,直到昏迷病重送醫後,姐妹才得知他重病的事實。病床邊,主治醫師跟跟蔣姨的好姐妹漢士阿說,蔣姨在送進醫院時,唯一說出口的一句話是:「我好寂寞~」   蔣.姨.趴.踢   年輕時,俊秀帥氣的蔣姨選擇了跟家人出櫃,不被家人接受的他便前往台北,展開他在台北藝界與玻璃圈的新生活,也從此再也回不了家。如同小說的情節,孤臣孽子的蔣姨並沒有在死後獲得家人的接納

,南部的家人不願處理他的身後事,於是我們這群他生前最親近的朋友姐妹們,包含晶晶書庫、祁家威、漢士阿、性權會及同志諮詢熱線幾個團體或個人,為了懷念這一路下來跟我們一起打拚的好姐妹,便在晶晶書庫為蔣姨辦了一場名為「蔣姨的趴踢」的告別式,我們也邀請到蔣姨生前的好友白冰冰女士發言,也才得知當年蔣姨是如何風光及樂於助人。   告別式結束時,我們一起在晶晶書庫後院裡種了一株丁香,以紀念這位好姐妹,願他永遠留芳於我們每個人心中,雖然他的家人仍未在他移入靈骨塔當天出現。   我們想問,誰是家人?   看.見.中.年   而在2009年開始,我們再將關心焦點由老年廣大到「中年同志」與其它同志運動中較少提及的多元

議題,而開始試著每個月舉辦一場「光陰的故事系列講座」。   第一場《福祿壽三仙談中年男同志》由小組成員喀飛、Tim哥及增勇來分享中年男同志在情感、家庭、情欲及身體等不同面向之變化及適應,當天出乎意料的來了近60位觀眾擠爆了晶晶書庫,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社群內部對於「老化」的焦慮,原因在於從未有人教同志社群如何面對老,社會建構的老年生活也全都是異性戀家庭下的想像,而不見酷兒老年的存在。   也因為如此,「光陰的故事系列講座」便以看見大哥大姐過來人的生命經驗為出發點,至2010年10月已舉辦超過16場座談,議題包含「長期伴侶關係」、「殘障與同志」、「過往同志運動史」、「另類家庭」、「老年同志與愛滋」、

「憂鬱與我的同志生命」、「最後的陪伴」、「後青春期的失落」……等,盼望打開台灣同志運動的多元面貌並與台灣社會各個社會議題作出連結與反思。   不只這些,老同們也上街遊行、也在校園同志社團中和年輕同志對話!   你會老,我會老,關心要趁早!   這是老同小組在最早時,為了參加同志大遊行時所想的口號,而這個口號也真真實實的表達出熱線老同小組的立場與運動理念。在台灣已邁向高齡化社會的事實下,我們深深覺得同志老年的議題現在不做,未來懊悔的將是我們自己,因為當我們老時,可能體力不再、反應變慢、甚至疾病纏身或失能,到時,我們能冀望誰來為我們爭取權益?美國的老年同志運動組織已發現,許多老年同志在進入安養院或

醫療體系時,再度選擇入櫃而不向護理或醫療人員公開自己的同志身份,原因便在於此時的他∕她們已無法像年輕時擁有健康的資本,而是高度依賴醫護人員,造成老年同志再度入櫃以避免因歧視而遭受不平的對待!   我們希望,當你再遇見老年同志時,能放開心胸與他∕她們做朋友!  我們希望,你可以和我們一起投入同志人權運動,為我們的老年打拚!   我們希望,你可以看見同志社群因著不同的階級、性別、城鄉、年齡、疾瘓而有了多元樣貌!   我們希望,當我們年老時,台灣社會已是個公平正義且性別友善的社會!  謹以這本書紀念蔣姨、黑美人、黑貓姨,願他們在天上,持續妖嬌美麗~ 2010/10/22   註1  《相思燈》  1

974年黃俊雄布袋戲《大儒俠史艷文》的插曲,當年由西卿主唱。隨著《大儒俠史艷文》在當年的轟動,這首歌曲當年也紅遍半邊天。   《相思燈》  作詞:黃俊雄 作曲:黃俊雄 自古紅顏多薄命,紅顏多薄命,紅顏薄命,阮也薄命。好夢由來最易醒,好夢由來最易醒,好夢易醒,獨有阮夢未醒。心海情波滾未停,滾未停,心海情波滾未停,滾未停。良人何時上歸程,今夜獨對相思燈,對相思燈,斷腸對相思燈。   註2  彩虹熟年巴士  第一次2008年10月5日「金法遊物之旅」(金山法鼓山)  第二次2009年4月25日「愛礁宜之旅」(礁溪宜蘭)  第三次2009年11月28日「靈北之旅」(靈鷲山東北角)  第四次2010年4

月24日「三雞圓走春」(三峽白雞),開始有拉子參加。  第五次2010年11月20日「竹苗之旅」(獅頭山南庄),增加為兩輛巴士。 主編序 書寫與貼近   這本書的誕生歷經漫長的孕育。   說故事,特別是說自己同志生命的故事,是這群年紀超過55歲的大哥們不曾有過的經驗。訪談的時間從2006年底開始,經歷將近四年才誕生。   老同小組的義工大都非專業寫作者,「書寫」對每個人來說,難度各有不同。有些難度在跨世代對話的語言障礙,有些難度是聆聽故事、詮釋故事的人生經驗落差,有些難度則是不同處境下,對於作一個同志的人生理念差異。這些難度從訪談對話、逐字稿討論,到最後故事版的書寫,一一浮現。而這些看似帶給我

們「困擾」、「疑惑」、「距離」的過程,其實正是老同小組(年輕)義工與老同大哥互相看見、互相瞭解與一步步貼近的必經歷程。   一開始興致高昂地與大哥進行訪談,聽他們訴說人生的故事。熱線義工的同志生命史和大哥們經歷的年代不同,處境的差異,從訪談時使用的語言就看得出來。剛開始,許多訪問的語句讓大哥停頓而無法回應,「你的認同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對未來老年生活有什麼規劃?」「你不會想再試試看找人定下來嗎?」   「認同」是同志運動開始後才有的詞彙,老大哥做一個同性戀,哪是從什麼「認同」開始!有的大哥三餐都不繼、一輩子經濟困頓,又何曾有資源、有心思「規劃老年的未來」。至於愛人、伴侶,誰不想?只是歷經人生

起起伏伏的大哥們,各自有一套安頓人生、從容度日的軌道與念頭,或悠遊人間、或隨緣且戰且走、或靜心閒散,也不是一個選擇題可以作答。   書寫讓老同小組看見不同世代、不同位置的老年同志生命。認識更多老年同志之後,更清楚,每個老年同志的生命很不同,各有其獨特性。「老年同志」不是單一的面貌,隨著各自的家庭背景、社經位置、人生際遇而有差異。   老同小組曾經在校園同志社團邀請的「老同議題分享講座」中被問到:「為什麼大部分的故事呈現的是灰暗的人生?」「為什麼有些故事,大篇幅談的都是性?」因為這些故事帶給年輕同志的疑惑,讓我們有機會展開一場對話。   藉此重新勾勒過去,那個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同志社團、沒

有同志遊行的年代的社會狀況。也試著讓年輕世代思考:在過去,當大哥們發現自己不是社會所能接受的「同性戀」時,除了新公園、戲院、三溫暖,到底能去哪?除了被迫結婚,偶而從異性戀婚姻中脫軌喘息,在社會的角落短暫相遇,還有多少抵抗社會壓迫的能力?   老同小組何其有幸,因為漢士阿嬤而和這麼多大哥結緣。也還好有阿嬤,讓我們在訪談過程中,有了最佳的「翻譯」。大部分的訪談,阿嬤總是陪伴在旁,對於大哥的述說或是我們的問題,隨時以生動的話語重新詮釋,填補之間巨大的落差,也適時蹦出俏皮的話語,緩和許多因為回憶而低落的氣氛,或是難以回答的靜默。當然,有時則是拉回主題,貼心地打斷大哥一時興起的滔滔不絕。   老同小組書

寫義工們,曾經一度陷入「這樣的訪談能否作為完整呈現當事人生命全貌的口述歷史」的疑惑、不安與省思。在每篇動輒三、四萬字的逐字稿討論過程中,我們逐漸體會到,這些珍貴又難得的故事,最大的意義是讓不同世代互相看見,互相獲得同志生命的啟迪,藉著跨世代對話,我們(或者更多年輕讀者、社會大眾),學會怎麼與老年同志貼近,學會從這些故事中,看到台灣過去社會處境下,同志們精彩或辛苦的歷史,以及面對生命困頓、轉折的智慧。   於是,最後我們選擇了「貼近老同生命,和大哥們做朋友」作為故事書寫的態度。這本書裡的每個故事,都是不同作者從各自的生命經驗出發,書寫他眼中認識的故事主角。由作者為讀者說故事,述說他怎麼和這位主角

做朋友,怎麼看待這位主角的人生。   這不是一本傳記,這是每位作者介紹他所認識的老同朋友的故事。希望你聽完這些故事,也和我們一樣,開始看見老年同志、和大哥們做朋友。   【許多的感謝】  本書出版,要感謝許多人的協助:  感謝漢士阿嬤的信任與相助,介紹訪談對象,讓這些相遇得以發生。  感謝所有接受訪談的大哥們,願意打開記憶帶領我們見識歷史的風華。  感謝基本書坊的總編輯邵祺邁,因為他的積極和鼓勵,讓我們把這個說故事的夢想實踐。感謝美術編輯蜻蜓為本書編排的心思。  感謝文化局對本出版計畫的補助。  感謝為本書嘔心瀝血書寫的老同小組成員,「這本書終於出版了!」 喀飛(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常務理事)

故事1抓住歲月尾巴 勇敢作自己加倍把握人生的阿嬤前言:「我們第一次都會和對方說:『先生借個火吧,現在幾點?』也不敢講自己真正的姓名,其實是很怕。以前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感較弱,較會防衛自己。我們那個年代,活動場所與機會很少,就是新公園而已。新公園是一個很複雜的地方,去那裡都要用假名,而且要裝得很少去啦。那時候在那裡發生了很多事情:被恐嚇呀,造成很多人心裡很害怕。對感情的事,就看得比較淡啦。玩一玩就算了。」撰文/勇哥【作者簡介:勇哥】 勇哥,五年級前段班,家中獨子,談了兩場自欺欺人的戀愛之後,30歲生日時決定要作自己,還沒有機會在同志圈中尋尋覓覓,即和目前伴侶進入長達17年的親密關係至今。在大學教書

,專長老人福利,因此知道老年同志並不在台灣老年福利的想像中。2005年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老年同志口述歷史的計畫,原本預計半年完成的「研究」,竟然脫稿成了一齣欲罷不能的「人生劇場」,也因此一腳踏入同志運動。同是被社會污名的同志竟然無法得知對方的存在,橫亙在我們之間的世代差距,竟是如此不易跨越。阿嬤是我們這次越界到老年同志的關鍵橋樑,因為他的古道熱腸,彩虹家庭的三代同堂圖像終於完滿。經營男同志三溫暖的阿嬤,總是笑臉迎人;年近60,皮膚卻異常光潔無皺紋,他的客人都暱稱他為「余夫人」。被稱為「阿嬤」,是青年導演陳俊志拍攝紀錄片時起頭叫的稱號,於是,晚輩同志們也都跟著叫。阿嬤的稱呼其實很精準地標示

這一輩年輕同志從阿嬤身上所感受到的草根性,還有他願意幫助人的善良,一如聞聲救苦的媽祖婆。他經營的三溫暖,不僅是男同志的消費場所,更是許多中老年男同志相聚一堂的「家」,一如陳俊志導演的命名《無偶之家》。第一次看到阿嬤是在誠品書店的影展論壇上,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切,阿嬤都謙稱這只是他能力範圍能做的小事;但另一方面,他對影片中出現的主角如數家珍地一一述說他們的故事,充分顯露出他是真的把這些同志放在他的心裡。當時我就好奇,是怎樣的人生造就這樣一號人物?你以前不能得到的,現在加倍拿回來幾次在公開場合遇見阿嬤,都會對阿嬤穿著的大膽感到詫異。彩虹巴士出遊時,當天阿嬤毫無顧忌地穿著全身大紅衣服出場,閃亮晶片綴滿

全身,豔驚四座。對於習慣低調隱身的同志,這樣大膽展現自我的穿著多半無法消受。在接受《真情酷兒》廣播(註1)訪問時,阿嬤說出自己面對老年的心境,我這才明白他為何能如此放得開:「我說你都活到這個年紀了,把握你最後人生。當一個快樂的gay!你以前不能得到的,那就把握現在加倍拿回來。來彌補以前沒有得到的。」以往封閉社會對同志情慾的壓抑造成生命的空白,阿嬤要把握尚有的生命加倍地添加色彩。一身鮮豔的大紅正展現阿嬤面對老年的積極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