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俊全寫的 九九峰地質地形解說手冊 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視群傳播事業有限公司的 燄峰朝霞: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簡介(光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九九峰自然保留區也說明:九九峰 位於烏溪北岸,主要的範圍在埔里事業區第八到二十林班範圍內,行政區分屬南投縣草屯鎮、國姓鄉及台中縣霧峰鄉、太平市境內,從台十四甲線公路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 薛雅惠所指導 林婷婉的 臺中市霧峰區旅遊吸引力評估之研究 (2019),提出九九峰自然保留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旅遊吸引力、旅遊資源、重要度­表現分析法(IPA)。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曾喜育所指導 陳盈安的 大安溪事業區巒大杉人工林區塊伐後物種多樣性變化 (2019),提出因為有 區塊伐、巒大杉、人工林、物種多樣性、次級演替的重點而找出了 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投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入山須申請(圖) | 中央通訊社| LINE TODAY則補充:山友分享九九峰制高點美景,吸引不少遊客想探訪, 南投林管處27日提醒,此處為自然保留區受文資法保護,非屬一般登山休閒步道,民眾行前應向林務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九九峰地質地形解說手冊

為了解決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問題,作者林俊全 這樣論述:

  九九峰自然保留區以裸露的礫石山峰著名,尤其在921地震後,由於地震震落了峰頂的風化礫石,形成裸露的光頭山地貌而著名。 九九峰自然保留區位於烏溪北岸,行政區分屬南投縣草屯鎮、國姓鄉及台中縣霧峰鄉、太平市境內。從台14線公路雙冬路段上可清楚看見許多並列的山峰,據說總共有99個山峰,因而得名。從遠處眺望,這些分布密集而不規則的小山峰,很像跳躍的火焰,因此又稱為火炎山。 921地震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遂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於2000年5月22日公告成立「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全區域的面積為1,198.4466公頃,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所管轄,其保育的對象屬於地震崩塌斷崖之特殊地

景。   台灣有許多礫岩的分布,尤其在台灣西部。有類似大片裸露礫岩的地景,主要有三處。其中火炎山與九九峰被規劃為自然保留區。由於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特殊地景,易受到地震及颱風影響而發生改變,如921地震造成中部山區多處崩塌,大量土石崩落在山區河谷,於2001年7月底桃芝颱風侵襲,挾帶豐沛雨量引發土石流,2004年7月初又受敏督利颱風暨強盛西南氣流帶來強風豪雨之影響,亦造成本區嚴重災情。  因此九九峰的地表沖蝕與堆積現象,變成了本區的特色。 藉由這本手冊的介紹,讓大眾瞭解九九峰地質、地形、地景、植生等環境解說與科學研究,期待能為大家開啟瞭解九九峰的一扇窗。

九九峰自然保留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九九峰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又稱為「九九尖山」,據傳是由99座獨立山峰所組成,全境最高峰為海拔779.4米。由於遠望去像火焰而被稱為「火炎山」,與三義火炎山、六龜十八羅漢山並稱為「台灣三大火炎山地形」。景區設有九九峰森林步道,最高約485米,全長約2.5公里,途中可俯瞰霧峰、草屯及烏溪等景色,亦可以窺看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特殊面貌。
99 Peaks is located in Caotun Township, Nantou Country, there are 99 individual peaks, the highest point is about 779.4m. There are forest trail and in which the highest point is 485m high, and the trail is 2.5km long. There are scenic view of the nature reserve of 99 peaks.

▼《我看見台灣 I See Taiwan》序幕及簡介: https://youtu.be/nZrCfzC7LZw
拍攝日期 [Date]: 24 Oct 2017
拍攝地點 [Location]: 南投 - 九九峰森林步道 [Nantou - 99 Peaks Forest Trail]
================================
BGM: Epic Resurrection Cinematic (from NCM Epic Music Ender Guney: https://www.youtube.com/c/NCMEpicMusic)
▼FolloMe隨我行 Facebook Page: http://www.facebook.com/Follo3me
▼FolloMe隨我行 Webpage: https://follo3me.com
================================
#我看見台灣 #ISeeTaiwan #旅遊航拍 #Phantom4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臺中市霧峰區旅遊吸引力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問題,作者林婷婉 這樣論述:

摘 要本研究目的在於調查臺中市霧峰區的旅遊資源並評估霧峰區的旅遊吸引力,藉由文獻回顧、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法來瞭解霧峰區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之分布,再利用問卷調查法和重要度­表現分析法(IPA)來評估霧峰區的旅遊發展的旅遊吸引力,作為相關單位發展旅遊時的參考及規劃。旅遊吸引力評估結果如下:1.霧峰區旅遊資源景點最具旅遊吸引力前三名,分別為「文創藝術眷村—光復新村」、「亞洲大學及現代美術館」與「國定古蹟林家古宅」。2.霧峰區旅遊吸引力衡量構面為「自然特色景觀」、「歷史文化環境」、「旅遊設施與服務」與「基本公共設施」等四個衡量構面,作為探討霧峰區旅遊吸引力之基礎,遊客認為最重要之構面為「基本

公共設施」,最令遊客滿意之構面為「自然特色景觀」。3.以「自然特色景觀」、「歷史文化環境」、「旅遊設施與服務」與 「基本公共設施」四個構面使用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再利用重要度­表現分析法(IPA)來瞭解遊客對於霧峰區旅遊吸引力重要與滿意程度,分析結果以「自然特色景觀」最受到遊客所滿意,「基本公共設施」最為遊客所重視,IPA分析顯示「旅遊設施與服務」為最具吸引力之衡量構面。

燄峰朝霞: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簡介(光碟)

為了解決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問題,作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視群傳播事業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九九峰山形陡峭,峰峰相連,氣象萬千,從古至今,一直是文人雅士歌詠的對象。「玉筍?篸,排空無祭」就是九九峰奇秀山容的最佳寫照。九九峰雄偉的山勢令人印象深刻,而許多動人傳說,更添它神秘色彩。

大安溪事業區巒大杉人工林區塊伐後物種多樣性變化

為了解決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問題,作者陳盈安 這樣論述:

區塊伐屬於一種小面積皆伐,將每個伐採區塊視為同齡林經營管理,並分不同年度進行區塊伐採,不僅保有皆伐的優點,對生態環境之衝擊也較皆伐小。當前臺灣亟欲提升木材自給率,同時減輕生態衝擊,因此區塊伐對人工林物種多樣性的影響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自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於大安溪事業區117林班,監測40年生巒大杉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var. konishii) 人工林區塊伐後的環境因子、地被植物、哺乳類動物及鳥類群聚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區塊伐移除喬木層,使光照度、溫度與土壤溫度顯著增加,相對濕度則稍低於未伐採區。研究區域的地被維管束植物共記錄83科205屬312

種植物,物種數最優勢前3科為菊科 (Asteraceae)(23種)、樟科 (Lauraceae)(14種) 及蕁麻科 (Urticaceae)(12種)。未區塊伐的地被組成以廣葉鋸齒雙蓋蕨 (Diplazium dilatatum) 與冷清草 (Elatostema lineolatum var. majus) 為優勢;已伐採區地被層以原有植物萌蘗、土壤種子庫以及倚靠媒介進入林地之外源植物為主要組成。多數物種對於伐採干擾具有良好耐受性,區塊伐後仍維持一定族群量;新拓殖物種以山胡椒 (Litsea cubeba) 等先驅樹種及一年生草本植物如昭和草 (Crassocephalum crepid

ioides) 為主,其中也包含17種歸化植物,但監測期間無族群擴大,推測對現地生態衝擊不大。整體而言,伐後樣區的α物種多樣性增加;區塊伐干擾及地被組成隨季節更替的變動,綜合反映於β物種多樣性指數的變化。降趨對應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度伐區地被植群變化趨勢相似,區塊伐後植群組成隨時間變異愈大。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結果顯示,已伐採區的哺乳類動物出現頻度明顯較高,最優勢物種為山羌 (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臺灣獼猴 (Macaca cyclopis) 和臺灣野山羊 (Capricornis swinhoei),推測受新生嫩葉與小苗所吸引。區塊伐後山羌和臺灣野山羊的活動模

式與前人研究大致相同,皆以晨昏時段為活動高峰,惟研究區域白天人為干擾多,使山羌與臺灣野山羊白天活動減少。鳥類組成透過排程自動錄音機記錄鳥音,共記錄29科57屬約60種鳥類。各調查季鳥種群聚相似性平均0.74,對應分析排序圖顯示,鳥類季節性遷徙為群聚變化的主因。根據生態同功群及與森林關聯性分類結果,研究區域鳥類群聚棲地仍以森林為主,但也記錄到偏好次級演替早期環境的鳥種,如臺灣叢樹鶯 (Locustella alishanensis) 等,顯示人工林在區塊伐後增加環境異質性,提供更多生態棲位。綜合本研究結果,短期而言,區塊伐對人工林生態所造成的衝擊並不劇烈,甚至能增加林下地被植物多樣性,並且提供野

生動物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