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愛德華.席格寫的 企業危機化解手冊:101條忠告,讓組織安然度過各種災難、突發事件與其他緊急情況,並重回正軌 和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的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保险理赔处理多久才算合理? - 知乎专栏也說明: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事故的理赔时效是很多客户也比较关心的问题。 ... 事件,理赔时效也总的有个期限吧,保险公司总不能无限期的不给理赔结果吧。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日出出版 和書泉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姚志明所指導 李東炎的 房貸壽險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 (2012),提出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房貸壽險、據實告知義務、要保人。

最後網站車禍和解怎麼談?真的只有6個月,時間錯過就不在! - 法律010則補充:理賠 金額、車禍賠償範圍: 車禍賠償金額這件事情,大家一定會好好談,但可能不會記得談「和解範圍」。 例如,你和解的是整起車禍的所有損害,還是只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企業危機化解手冊:101條忠告,讓組織安然度過各種災難、突發事件與其他緊急情況,並重回正軌

為了解決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的問題,作者愛德華.席格 這樣論述:

產品瑕疵、重要文件損毀、資料外洩、代言人醜聞、惡意掏空、突發天災…… 危機肯定會發生,你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準備! 危機管理專家30年經驗大公開, 掌握危機處裡10大原則與101條忠告, 做好準備、找出癥結、準確計畫與行動、適當溝通與應對媒體, 做對的事,把事做對, 解決各種組織危機與公關難題。   再多的預防措施,都不可能防止所有想得到的危機、醜聞或緊急事件,   但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迎戰所有可能損害個人、組織與企業的危機狀況,   來即時止損、減少衝擊、穩住人心,並盡快擺脫陰霾、重回正軌。   作者以30年經驗總結出危機管理的10大原則與101條忠告,   並透過亞馬遜、App

le、歐盟、迪士尼、星巴克、特斯拉等企業遭遇到的危機實例,   告訴你在遇到產品瑕疵、長官失言、代言人醜聞、供應短缺、機密文件外流、內部弊端、突發天災等上百種危機情境時,   如何備妥應變計畫,在危機爆發時快速反應、掌握與危機有關的一切事實;   知道該做哪些事?怎麼做?誰來做?如何應對媒體與大眾?   並妥善規劃行動時間、地點與執行方式,   事前的準備越紮實,越能游刃有餘地化解危機。   簡明實際的建議和專業指示,   協助你帶領企業或組織未雨綢繆,   防範及管理危機、醜聞、災難或其他緊急事件,並在事後順利重回正軌。   本書適合董事會、執行長、管理階層、公關部門、人力資源經理和法務

團隊,   甚至是事件爆發當下需知道怎麼緊急應變的前線基層員工,   都能從中受益,提升危機管理與溝通能力,   了解萬一發生危機或突發狀況,應採取哪些行動, 本書特色   提供測驗,評估你對危機的準備程度。   提供具體步驟與模板,了解如何制定及執行危機管理計畫。   透過實際案例與解析,針對各種緊急情況,提供管理及溝通方面的實用指引。   提供危機期間與媒體互動的建議。   提出從危機的重創中迅速恢復的具體步驟。 好評推薦   如今社群媒體用戶多達數十億,任何人隨時隨地都能上網發表言論,換言之,就算只是一則推文或一部YouTube影片,都可能引爆危機。然而,每當發生可能危及聲譽的事

件,「無可奉告」絕非睿智的回應。《企業危機化解手冊》能協助你準備就緒,有效管理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威脅。這是有效即時溝通策略與技巧的絕佳指南。推薦你好好閱讀,以防組織陷入危急處境時能有所準備。」──大衛.米爾曼.史考特(David Meerman Scott)行銷策略專家、企業家與《新行銷聖經》(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and PR)等十一本暢銷書作者   我本身有過處理一兩次危機的經驗,或許也曾引發幾次危急的情況,因此相當感謝席格寫了這本入門書,介紹事前準備及因應危機的相關準則。所有組織、企業和政壇候選人都會面臨各種類型的危機。危機處理大概可說是必經過程,難以避免

。儘管如此,處理危機情況還是有成功的策略、手法、技巧可供依循,席格在書中不僅將此整理成簡單好記的「危機管理10 R」,敘述清晰簡潔,更提供可應對挑戰的實用溝通指南。──麥可.麥克里(Mike McCurry)前美國國務院與白宮發言人(1993-1998)、衛斯理神學院(Wesley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院長   對深陷危機泥淖的企業高層而言,《企業危機化解手冊》是無比珍貴的終極生存指南;如果企業主管希望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這本書就是簡便的參考書籍。席格不僅能協助你評估危機處理的整備程度,更提供實用價值極高的實務手冊,集結了眾多真實案例及實際解決方案,親授危機溝

通規劃之道,裨益所有讀者。此外,作者透過彷彿聊天般的文字風格,使全書輕鬆易讀,而書中創新的編排設計,更能方便你在事前、危機期間和復原期快速找到所需的建議和資訊。──米契爾.瑪洛維茲(Mitchell E. Marovitz)博士美國公共關係協會(PRSA)會士,並通過公共關係認證(APR)、馬里蘭大學全球校區(University of Maryland Global Campus)企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公共關係學程主任

房貸壽險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的問題,作者李東炎 這樣論述:

所謂「房貸壽險」,就是在辦理房屋貸款的同時,搭配一張定期壽險保單,保額則搭配房貸額度,消費者可依據自身需求,選擇「遞減型」、「平準型」及「寬限期」保額三種。所謂「平準型」,是指投保的保額不論天數期間多久都是固定的,通常保額與當初申貸的房貸額度相同,因此若投保人發生變故,理賠金將先用以清償銀行房貸,不像一般保險由親人當受益人,剩餘的理賠金再給付往生投保人的家人,作為安家費。「遞減型」是指保額隨著房貸餘額的清償而逐漸減少,因此當投保人發生變故時,理賠金就相當於尚未清償的房貸餘額部分,而遞減型的保費也因此較平準型便宜。至於「寬限期」,則採前三年只繳利息的方式,第四年開始才連本帶利一起還,所以發展出

「寬限期」式的房貸壽險,作用是前三年的保額採平準式,第四年起變成遞減式,屬於混合式的房貸壽險。一般而言,民眾購買傳統型的壽險保單,投保人若發生死亡或全殘事故,保險公司就會理賠給投保人一筆金額;同樣的,房貸壽險是將保險公司賠給投保人的錢,用來償付向銀行申請的房貸,避免借款人(即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時,因房貸而拖垮貸款人的家人生計。此保險契約依交易上的特性來區分屬消費者保險,具有典型的附合契約特質,消費者(借款人、被保險人)之ㄧ方較保險人弱勢,契約之訂定與履行容易發生不公平的情形,故為追求契約之實質公平以避免契約自由遭到濫用,有特別保護消費者之必要。而房貸壽險跟傳統壽險一樣,對於每個借款人都有其實

質需要,但又以收入不固定、房貸付得很辛苦的「重殼族」為先。國人有95%以上的民眾在購屋時,仍是以貸款方式支付,貸款人一旦身故或全殘,家庭經濟面臨嚴重壓力,貸款可能就會繳不出來,屆時房子除了會被拍賣外,家屬也將面臨到「無屋可住」的窘境。消費者若想在擁有房貸壽險保障的同時,享受保費優惠,可直接向房貸申貸銀行買房貸壽險,由於在申請房貸時,所檢附的財力資料就已經很完整了,故一般不需要再另外準備資料。根據中央銀行統計數字,至2011年4月本國消費者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為5.23兆元,而銀行在承作房屋貸款時,除抵押品存在滅失及毀損的風險外,也面臨借款人傷殘失去工作能力或死亡的風險,此二者皆會增加金融業者逾放的

風險,故金融業者會要求借款人為抵押品投保產險,並鼓勵購買房貸壽險,惟房貸壽險目前並未強制,且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房貸壽險在國內的普及率還不高,但是透過這幾年來部份壽險公司的大力推廣,國人已越來越能接受利用保險分散因貸款衍生的財務風險的觀念,同時也可拉高國人偏低的平均保額。以房貸壽險市占率第一的法國巴黎人壽的統計來看,每件房貸壽險保單平均保額約新台幣570萬左右,遠高於台灣平均壽險保額135萬。法國巴黎人壽在2011年持續以25.4%市占率在房貸壽險稱第一(見附表一)。2011年實收保費超過新台幣13億,比其他競爭者多出60%以上。房貸壽險有效總保額已突破新台幣900億,日前就2011年房貸壽

險客戶分析結果顯示,客戶男女約各半,但男性稍高,男女客戶平均保額相近,每件保單平均保額約新台幣570萬左右,遠高於台灣平均壽險保額135萬,平均投保年齡約為37歲。然而無論產險或壽險,一但發生保險理賠,銀行將是第一受益人,甚且銀行為了避免借款人擔任要保人而以要保人的地位變更第一受益人為借款人,或者直接至保險公司解約而取得解約金(由於大部分銀行為了便於推展房貸壽險,多由銀行再增加一筆貸款金額給予借款人繳納躉繳保費,而此筆貸款通常是原應核准貸款成數外的額度,因此當借款人係因貸款逾期時,銀行會要求保險公司將房貸壽險解約金沖回房貸壽險貸款以減少逾期放款的損失 ,舉例來說,借款人購屋500萬,欲貸8.5

成額度425萬元,房貸壽險為30萬,則此時銀行會撥款二筆長期擔保放款:一筆為425萬,一筆為30萬),也就是說,花錢購買保險的消費者並不是保險的最大受益者,並且保險業者及金融業者憑藉其優勢地位制定了保險費率及不公平的契約條款,加上消費者在訂定契約時經常未審視契約內容,於是爭議時有所聞,在保險案件在評議中心受理爭議占比高達88%,以近年熱銷、累計已賣出10萬件累計金額近1000億元的房貸壽險為例,解約金問題占房貸壽險爭議的43.5%、銷售爭議則占27.5%、保單貸款爭議占10.9%、其他占18.1%。其中銷售爭議中又以被保險人不實告知及業務人員不實告知為主,故主管機關越來越重視,金管會銀行局近來

要求未來銀行在銷售房貸壽險時,須符合以下五項規定:一、銀行辦理房貸時,不得以購買房貸壽險做為貸款搭售條件,且在貸款過程中不能進行不當勸誘。二、銀行推廣房貸壽險時,應落實認識客戶程序。三、為避免房貸壽險保單解約金爭議,銷售時應具體說明保單契約終止的相關權益。四、房貸壽險應回歸「以借款人為要保人」的一般保險商品,並須提供期繳及躉繳兩種商品供客戶選擇。五、銀行辦理房貸壽險原則,應納入銀行內部稽核與內部風險控管規定 。希望透過本文的研究,得以更深切了解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並提供個人之建議,期待在房貸壽險業務量在不斷成長的同時,能降低紛爭的發生,並得以真正保障借款人,創造保險公司、銀行及借款人

三贏的局面。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

為了解決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的問題,作者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 這樣論述:

  以前加班是領加班費,修法後只能選補休?   延長工時的加班費,例假、休息日跟平日的算法都一樣?   謬論一   休息日加班現採「核實計算」,休息日只來工作一小時後請病假,只給一小時休息日延長工資即可?   A:錯,後續未工作的約定時數,則須依該假別及時數給薪!   謬論二 公司不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嗎?   A:錯,公司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只是資遣的原因及理由,不可以是因為該女性員工懷孕而資遣。   謬論三   勞工已於工會、漁會加保或已加保農保,就不用再加保勞保?         A:錯,只要是受僱勞工,縱使短暫工作,還是為其加保勞保。   謬論四  

論件計酬工,不適用一例一休制度?                        A:錯,論件計酬工一樣適用。   謬論五    勞資會議有開就好?         A:錯,勞資會議開會仍需遵守「勞資會議實施辦法」所定事項。   如果您有以上問題的疑惑,本書會成為您最好的諮詢對象。不論是休息日加班費的計算,還是在職災問題上勞工的權益及雇主的義務,都有詳細的計算與說明。熟讀本書,您也可以變成勞資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