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延長主義事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內地延長主義事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耀昌寫的 島之曦 和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的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這是日治時期所修築的阿里山鐵道。也說明:D)內地延長主義. (B)獲得山林資源(C)獲得國際認同(D)增加皇. 民人數 。 B. > )霧社事件是臺灣武裝抗日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 其影響深遠。有關霧社事件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所 李毓嵐所指導 黃正宗的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2021),提出內地延長主義事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保險史、金融史、戰後經濟史、戰後接收、金融管制。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黃美娥所指導 郭貞孜的 林述三暨《南瀛佛教》相關作品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日治時期、《南瀛佛教》、林述三、《鳴鼓集》、臺灣的重點而找出了 內地延長主義事件的解答。

最後網站臺灣近代知識分子的輝煌年代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百年紀念則補充:在推動這些運動之際,發生了「治警事件」(1923年12月),可以稱為殖民地版的美麗島事件。臺灣總督府無法判定請願運動違憲,卻按照當時所謂「內地延長主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內地延長主義事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島之曦

為了解決內地延長主義事件的問題,作者陳耀昌 這樣論述:

為英雄安魂,為歷史解謎 臺灣史小說重磅力作 勾畫百年前波瀾壯闊的文化啟蒙時代   一位是被時代洪流遺忘的熱血鬥士,一位是果敢前衛的美聲歌后,   他們在人文薈萃的大正時代相遇,共結連理。   在1920~30的狂飆年代,夫妻同心追求理想與改革,   活出臺灣人的尊嚴與風範。     ★珍貴顯影.重現臺灣「狂飆年代」:特別收錄近百幀1920-1940年間珍貴歷史圖像、時代人物與文獻照片   ★照亮島嶼的啟蒙曙光:致敬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獻禮     一部交織著熱血與真愛、烏雲與天光、琴韻與歌聲的壯闊史詩   從思想啟迪、民主萌芽到臺灣意識覺醒   帶來希望與新生的島嶼晨曦……     臺灣史小

說名家陳耀昌,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傀儡花》之後,又一重磅力作。隨著作家之筆,彷若回到日治時期,體會了「臺灣社運先鋒」盧丙丁及「臺灣歌唱藝術家」林氏好伉儷之間的才情、使命與志業,也認識了引領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以及政治上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的風起雲湧與興衰歷程。   全書以主角盧丙丁串出那一代掀起「臺灣意識」的各行各路知識份子,呈現1920至1930那個臺灣社會運動最蓬勃的年代,兼又穿插漢生病奮鬥史;同時也藉歌唱藝術家林氏好的故事,帶出1930年代曲盤時期流行音樂盛況,生動刻劃著那個臺灣意識最蓬勃、心靈最熾烈的時代。 島之曦‧真摯推薦   下村作次郎(日本天理大學名

譽教授)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歷史學者)   吳豪人(臺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周奕成(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   林章峯(林氏家族代表人)   若林正丈(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   陳芳明(作家、政治大學臺文所講座教授)   陳郁秀(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   張鐵志(作家)   野島剛(作家、資深媒體人)   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中興大學臺文所教授)   第一道啓蒙曙光確然存在。儘管曾經被極力忽略掩蓋,小說家陳耀昌,仍然奮力揭開了一絲縫隙。 ───吳豪人(臺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

、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摘自「專文推薦」)     小說精妙之處,便是在抗日與抗病之間,拉出一條愛情故事。林氏好與盧丙丁夫妻一起走在時代的最前端,同時開創了社會風氣。陳耀昌在描述他們的愛情故事時,其實也融入他們的臺灣之愛與大眾之愛。───陳芳明(作家、政治大學臺文所講座教授)(摘自「專文推薦」)     本書真的是得其所人的作品,也將是承擔漢生病文學一部分任務之作。同時,透過盧丙丁與林氏好的人生,我們可以看到臺灣史的描寫,在作品中充滿了響徹臺灣人心的聲音與歌聲。 ───下村作次郎(日本天理大學名譽教授)(摘自「跨海推薦」)     我們見證一對臺灣菁英伉儷的浪漫情懷,而這樣的情懷在工運、反殖

、爭取主權在民的呼聲中,顯出更大的寄託和更深遠的抱負。經由陳醫師的大作,盧丙丁、林氏好的故事終於浮出地表,獲得遲來的重視。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摘自「推薦」)     此次陳醫師的小說,讓這對被分別認識的夫妻攜手一起出現,並且以這對夫妻為中心將同時代的臺灣文化運動、社會運動的進程與基本的人際關係都給描繪出來了。因此,也可以當成1920至1930年代的臺灣文化運動、社會運動史來閱讀。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歷史學者)(摘自「推薦」)     透過丙丁和阿好,我們看到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身不由己的波折,看到蔣渭水與林獻堂諸君

子被思潮拖曳的衝突,看到早期痲瘋病人的苦痛,這些黑夜與雷電。但我們也看到臺灣人盼望現代文明進步開化的曙光。 ───周奕成(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摘自「推薦」)     陳醫生驚人的耐力以及過人的文筆及文思,讓我極為佩服。……這是「下輩可知頂輩代誌」重要的成就。───林章峯(林氏家族代表人)(摘自「推薦」)     我在小說中的某處看到象徵臺灣近代史重要脈絡多重匯聚,一種歷史的「關口」之場景,並深受感動───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人自身追求現代性的文化運動,以及社會運動時代之結束;夾雜著統治國家更替的動亂,而進入漫長沉潛時代的入口;從抑制傳染病和行政的現代性,轉向尊重醫療人權的現代性,這個既深且

長的苦澀時期之開端……───若林正丈(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摘自「跨海推薦」)     《島之曦》這個故事牽動了臺灣民主政治百年的發展……。讀完《島之曦》,內心十分沉重……那種痛,感同身受,深刻心中。臺灣人真的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天佑臺灣! ───陳郁秀(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摘自「推薦」)     在那個協會、那個時代中,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陳耀昌醫師選擇了一個獨特的切角重返歷史……。於是,這兩位主角帶我們在「午夜」闖進那個文化創造的、社會改革的、政治啟蒙的屬於臺灣的黃金年代。 ───張鐵志(作家)(摘自「推薦」)     《島之曦》告訴讀者,以前人們所抱持著「臺灣人的臺灣

」的夢想,在跨越一百多年的今天也還被人民堅定地承襲著。擁有仁心仁術而大器晚成的作家陳耀昌,又一次將浪漫滿溢的歷史物語送到我們的書架上。 ───野島剛(作家、資深媒體人)(摘自「跨海推薦」)     能將上述豐富的歷史融合於一部小說中,舉重若輕,陳耀昌醫師堪稱不二人選。小說中更提供很多值得省思的內涵,所有關心臺灣未來前途者都不宜錯過。───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中興大學臺文所教授)(摘自「推薦」)  

內地延長主義事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xJeNTm3h3n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提出修例,讓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返港為公營醫療機構效力。本港醫護人手嚴重不足,醫生與人口比例遠低於富裕世界水平,平均每1000人只有1.9名醫生,近年本地院校雖已增加醫科生名額,然而遠水難救近火,引入更多港人子弟「外援」,紓緩公院人手壓力,合情合理,早應為之,社會就此討論多年,卻因為既得利益反對和政治操作,令改革舉步維艱,一拖再拖。專業自主為的是更好服務市民,必須以社會整體利益為先,不應假專業自主之名搞保護主義。以往議會有關引入外援醫生的討論,常被政治化,動輒扯上「內地因素」,現在當局爭取在外國讀醫執業的港人回來服務市民,只要他們合資格、夠實力,業界不應阻撓拒絕。

蘋果頭條
一直對2000年前入職的舊制長俸公務員延長退休有保留的林鄭政府,上月開綠燈,准警隊舊制人員申請延長退休至60歲。但其他紀律部隊以至文職的舊制公務員卻無份,引發反修例運動中支持警隊執法的其他紀律部隊不滿,直斥政府厚此薄彼,認為應一視同仁。由紀律部隊職方工會組成的紀律部隊評議會今日(5日)舉行會議跟進事件。警隊獲「厚愛」准舊制人員申請延長退休一事早已在公務員圈子廣泛流傳,至本報獲得一份由警隊人事部於1月29日發出的內部通告證實消息,該通告指所有的長俸制督察級及員佐級人員可申請延長退休至60歲,但距離現時55歲退休年齡只餘18個月者就不合資格申請。

東方正論
香港運交華蓋,既歷暴亂,又逢疫劫,百廢不興,人心渙散。身為特區政府之首,林鄭月娥不但沒有迎難而上,反而拖拖拉拉,不思進取,直到近日透過視像向北京述職,國家領導人對香港現況憂心忡忡,不滿之情溢於言表,港府才不得不「的起心肝」做事。一方面搞突襲封區,冀疫情盡快受控;另一方面針對5大痼疾進行立法,望撥亂反正。問題是,港府慣性議而不決,一遇阻力即跪低,遲來的補鑊能否落實,真是天曉得。

星島社論
全城熱搶的快手科技(1024)昨日終於「開獎」,公開發售部分合共獲約一百四十二萬三千份認購申請,超購一千二百零三倍,凍結一萬二千七百七十一億元,超越醫渡科技(2158),成為港股歷史「凍資王」以及「認購王」。由於一股難求,投資者須斥資近五百八十一萬元,才可穩中一手,昨日暗盤表現未有令人失望,最多曾升2.6倍,每手最多賺逾三萬元。有市場人士表示,快手暗盤升逾一倍,已經充分反映其業務範圍獨特性及前景,提醒投資者高追要謹慎。

經濟社評
本港醫生短缺問題一向嚴重,社會要求輸入海外醫生聲音不絕,惟在醫學界阻力巨大。特首林鄭月娥昨提出將修例,讓更多合資格的海外醫生來港執業,此舉無疑觸碰醫學界的既得利益,但大眾強烈支持政府迎難而上,在立法時制定具體機制,務求有效緩解長期醫生不足的深層次問題,帶來真正改善,造福市民;同時亦能兼顧到業界的疑慮,保持醫療服務水平及士氣。林鄭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明,將會修訂《註冊醫生條例》草案,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相關人士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來自獲認可的醫學院,畢業後需在公院工作較長時間,才獲得執業資格。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為了解決內地延長主義事件的問題,作者黃正宗 這樣論述:

現代商業保險制度於19世紀中葉開港通商後引進臺灣,經日治時期長足發展,無論在業務規模或制度層面皆已奠定相當基礎。戰後,隨政權移轉,臺灣保險市場經歷制度轉換的過程,在1963年完成新體制的確立。本文廣泛蒐集多元史料,從(1)業務發展、(2)監理制度、(3)組織、資本及人事、(4)資金運用等四個觀察視角出發,儘可能重構臺灣保險市場在此「制度轉換期」的樣貌,除說明制度如何轉換外,也嘗試分析轉換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影響,並歸納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特徵,及保險業之於金融體系與總體經濟體系的關係。業務發展方面,產、壽險業的分歧是這段時間最明顯的特徵,戰前業務規模遠大於產險的壽險嚴重萎縮,並處於長期停滯,產險

業則伴隨總體經濟復甦與成長,在1958年便已接近戰前高峰。這背後是產、壽險契約性質差異、是否承擔政策責任,及市場競爭與否等多重因素產生的結果。組織、資本與人事方面,有四點值得注意。首先,市場形態由戰前的「民營且競爭」轉變1960年以前的「公營且寡占」;其次,保險業「分支機構」為主的組織型態在1950年後全數轉為「總公司」;其三,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除了讓市場型態重回民營且競爭外,也是戰後本國民間資本涉及全國性金融的開端;其四,戰後臺灣保險人才可歸納為外省籍、日治經驗、新生代三批,日治經驗的發展情況相對較差。監理制度方面,戰後保險法制體現「內地延長的再延長」路徑,由於中國保險法制本身的問題,這

次「再延長」呈現法律現代性及完備性的倒退,1963年《保險法》修正施行除改善上述問題外,也完成史上第一次「保險法制臺灣化」。資金運用方面,戰後保險業資金運用規模極小,未能充分發揮「重新分配資本」功能,要到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後才有顯著成長,但較之戰前,資金運用比率仍較低,法令限制及不成熟的資本市場,是形成上述特徵的主要原因。就保險業在戰後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處的位置而言,產險業大致與整體經濟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壽險業在保險市場開放前則顯得乏善可陳,尤其是無法有效發揮提供長期資金的產業特性與優勢,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助力有限。此外,本文也以保險市場為例,就延續與斷裂、穩定或發展,及產業史研究之重要

性等議題略紓淺見。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為了解決內地延長主義事件的問題,作者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 這樣論述: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

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

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

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   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   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戰勝國日本雖取得世界強國的資格,但日本移民卻繼華人之後成為「黃禍」而遭到歐美排斥,且與英國的同盟關

係進入尾聲,菸毒輸入中國的問題也備受質疑。在這隱隱不安的戰間期開端,臺灣總督府為魯特呈現的是一幕幕產業與建設突飛猛進、朝氣蓬勃的景象;曾經擔任英屬北婆羅洲殖民地官員的魯特,卻在讚賞進步發達之餘,憑著自身的東方知識和經驗、對於臺灣歷史的廣泛閱讀,以及不受官方行程拘束的觀察力,敏銳察覺到日本殖民統治光鮮亮麗的背後眾多扞格不入、困窘挫敗之處,尤其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理蕃政策的缺失,他都在書中一一針砭並給予建議。   西方老牌殖民帝國管理者與考察者的目光,來到了東方新興強權苦心經營的模範殖民地,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又是怎樣的洞察,得以穿透展示櫥窗,為1920年代的東亞島嶼留下繁麗

而生動有趣的畫像?在近一個世紀後重讀這本遊記,縱使物換星移,仍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

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西方殖民地官員第一手觀察,以獨到的觀點道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優缺點,並綜觀和分析臺灣各種產業和建設,是日治時期臺灣珍貴的精彩史料。   ◎著作等身的文學作家,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寫出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並大量參考臺灣歷史相關英文著作,是非常優秀的遊記作品。   ◎生動的文字穿插數十張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讀來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全書編排

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推薦人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林述三暨《南瀛佛教》相關作品研究

為了解決內地延長主義事件的問題,作者郭貞孜 這樣論述:

「南瀛佛教會」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所主導的臺灣本土全島性佛教組織,該組織唯一的刊物《南瀛佛教》,刊載了當時不少活躍在佛教界的知名人物作品。其中,林述三在《南瀛佛教》擔任編輯期間,刊物的發行量並非是最多的,但其中漢詩文作品的投稿量,卻是《南瀛佛教》發行以來最大的。這些投稿的傳統文人想藉《南瀛佛教》來爭得發聲園地,以此保存傳統漢文化與提倡儒家思想。而相對地,總督府當局也希望有影響力的人士加入《南瀛佛教》,可藉此達到當局政策宣傳的效果,並希望藉由林氏在傳統文人和執政當局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樑。因此,當林氏離職之後,很明顯的《南瀛佛教》漢詩文部份的作品頓時少了許多。尤其,《南瀛佛教》和《鳴鼓

集》這兩種出版品中,有部分投稿者是重疊的,這些人有 可能受林氏的影響,而轉換了舞臺。如是言之,就足以肯定林述三對《南瀛佛教》的角色意義了。再者,林氏對當時臺灣佛教的種種亂象是非常憂心。他對於張宗載、甯達蘊、釋太虛或李添春、高執德、曾景來、林秋梧,甚至是林德林等,這些高舉改革大旗者的理念相當贊同,並且用實際行動表示支持。另外,《南瀛佛教》在林氏的編輯的時期,對女性投稿的漢詩採用占了極高的比例,而在他的小說創作中,女主角往往也比男主角出色許多,可見林氏不但觀點進步,突破儒家思想束縛,懂得欣賞女性的才華,也肯定女性在社會上的價值。本論文論述林氏如何透過刊物傳遞國族認同的觀點,鼓舞傳統文人的堅持,維護

漢學文化價值,以及傳達與時代俱進的宗教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