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壢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內壢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琬雯寫的 小屋食堂 House in House 和陳冠華的 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內壢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KFD.ME也說明:現今的內壢里位於成功路以西、中華路以北並與桃園區龍山里相接,屬於早期內壢發展較早的區域,現今則因位處邊陲地區、發展停滯,導致街道狹小、房舍凌亂。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田園城市 和田園城市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事務研究所 吳舜文所指導 陳怡璇的 新莊老街再造與公民參與——以新莊故事遊藝隊為例 (2020),提出內壢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莊老街、老街再造、新莊故事遊藝隊、社區治理、公民參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林淑馨所指導 撒珮怡的 從跨部門協力探討閒置空間再利用 - 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跨部門協力、閒置空間再利用、過程、華山文創園區、駁二藝術特區的重點而找出了 內壢里的解答。

最後網站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 - 博客來則補充:書名: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6204791,頁數:192,出版社:田園城市,作者:陳冠華,出版日期:2014/09/05,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內壢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屋食堂 House in House

為了解決內壢里的問題,作者黃琬雯 這樣論述:

  小屋食堂的期待   元智藝設系與內壢里合作今年邁入第八年,歷屆大四冠華組的學生以社區為創作的場域,與居民合力完成眾多的藝術與設計創作。2014年秋,因林勝傑里長的協助,由陳姓屋主提供位於活動中心旁的黃色小屋作為藝設系在內壢里的工作基地。初步推動的綠手指計畫,帶動居民改善居家環境,並予以美化和綠化,而黃色小屋、社區活動中心周邊、空中農園等公共空間,漸漸地成為居民休閒、集會和交流的中心場域。   目前黃色小屋一樓規劃成ㄧ社區居民與元智學生共食與分享的空間,可以說是「社區食堂」,加上「展覽與閱讀場」和「小農柑仔店」的複合式空間。整體規劃與執行的過程希望是採取居民參與、青年創業與學生創意的協力

設計方式來實踐。讓社區居民間更具凝聚力,並聯繫外部資源,進行分享與交換,讓獨特又美味的「地方料理」等無形資產可以被下一個世代傳承與發揚。   作者簡介 黃琬雯 Wan-Wen Huang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 博士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碩士   現任: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   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今井研 海外研究員   設計方法論、住居類型學、世界傳統聚落與民居之調查與研究、藝術與文化產業、設計史。近年致力於台東南迴地方創生、社區設計、再設計Re-design、土耳其世界遺產城市Bergama之研究。編譯書籍有「東京論」、「同居台北」、「SUEP. Boo

k2:末光弘和+末光陽子設計理論」、「黃埔新村以住代護紀實」、「花東海岸小教堂測繪紀實」、繪本「AlinaAnila」。   推薦序 04 I序言 05 II關於內壢里 09 III顏色與質感 13 IV記憶中的味道 19 V概念與型態轉換 23 VI小屋食堂 29 山海 32 日嚐 34 串門子 36 屋中屋 38 慢食Slow Food 40 緣 42 VII 五月桃花 45 VIII 寄居工所 53 一家麵包屋 56 The guardian of green 58 小宅的世界 60 Tree SPA 62 Double份 64 光・宿 66 冰島 67 IX從想

像到謫凡 69 X 結語 73 成員介紹 77   推薦序 宛如月光般溫暖也明亮的黃色小屋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阮慶岳教授   這是一本溫暖誠懇、同時深具啟發性的小書。   基本上,是記錄由黃琬雯老師所帶領的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大二學生,以經營八年的社區「內壢里」為本,透過逐步改建更新荒廢多年的「黃色小屋」,作為進行「社區設計」的工作基地,其後兩次設計課題的成果紀錄。   看似有些微觀取向的設計內容,其實涵蓋著以人與社區為中心的廣大關懷,尤其把目前設計教育裡,過度依賴技巧手法與專業知識的自我侷限,開展出一種溫暖的人文關懷面向,並且藉由身體力行的長期處身社區裡,迴避因為

浮光掠影式介入社區的可能缺失。   內壢里的平凡豐富與疏離冷漠,恰恰是此刻台灣非都會民間社區的真實寫照,看起來完全沒有什麼可以宣揚標榜,走進去卻也血肉淋漓真實動人。黃琬雯老師接續陳冠華老師的先前腳步,帶著學生們一步一腳印地埋首社區設計的實踐方向,除了讓我們看到設計教育的其他可能與新面向,也展現社區與設計結合的另一種探討可能。   我自己在過去的八年裡,親眼看著內壢里與黃色小屋,在與系上師生的互動過程裡,彼此共同經歷的學習與成長。對於過程的艱辛與挫折,我除了感動也有尊敬,更是開心能見到這本美麗小書的整理出版。   CH1. 數位工具輔助設計創作,從細微之處做起 【設計創作(四)】為藝術

與設計學系大二下學期的核心必修課,以設計創作結合數位技術實作課程。課程內容由上學期傢俱設計、展場設計注重人性尺度與舒適感,延伸到下學期的「小屋食堂(室內設計)」與「寄居工所SOHO HOUSE(建築設計)」這兩個設計課題,建築空間這個中介體,將人與環境相連繫,接續室內與戶外空間,並建立人與人可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公共空間。 本課程也配合教育部數位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創新計畫,融入「移地教學」與業師,以及何炯德、蘇哲甫、王駿揚與林耀正等兼任老師「共授課程」等創新課程。這兩個設計課題的基地都設定在元智大學周邊社區(中壢區內壢里),不但與社區居民合作與分享設計成果,一系列以社區設計師、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之共

課教學課程,也讓學生以各種不同的設計面向切入社區參與式設計,將社區環境、居民生活、地方文化與建築設計融為一體,了解社區參與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學生的設計也會更貼近居民的實際需要。關於基地的觀察與紀錄,將以數位測量工具、數位製圖建模與色彩質感擷取與記錄App等工具來輔助設計,學生在從數位模擬轉向實作的階段,出現了不少掙扎與困難,但這些「數位」和「現實」世界的「間隙」剛好成為設計思考中的刺激。數位媒體只是一種載體或工具,真正對真實世界有所影響的是產出的設計帶來的改變,這是在執行計畫之後,更深刻的學習和理解。 本書的內容按著時間軸開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初識:在第一章到第六章描述著社區環境與地方人文的

特色,其中也包含2018年春「記憶中的味道分享會」執行後,居民的回饋和感動,啟發「小屋食堂」設計發想和設計方法論的延伸,從社區環境的質感、顏色和自身對記憶中的味道的轉化到食堂設計的呈現。相知:第七與第八章主要是學生透過國際工作營與社區居民合作,認知社區參與的意義,最後在社區尋求一個複合工作與居住的設計解答。友朋:最後第九與第十章屬於小屋食堂設計實踐過程、感想與期待。雖然本書僅記錄短短半年的工作過程,但小屋食堂的誕生將會繼續在內壢里創造新的故事與傳奇。

內壢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中壢區龍德里人口數四千多人,原有活動中心是現今是「桃園光影電影館」,里民聚會無去處。市議員謝美英要求民政局覓地、辦理會勘,還給龍德里民一個集會所,別想一紙公文就結案。

20190328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民政局】

一、催生龍德里集會所
今天質詢民政局,針對龍德里爭取里集會所一案,建請市府積極協助。
龍德里人口數四千多人,細數龍德里里內除了龍德公園、吉德兒童公園、長老教會龍岡教會,除此之外,找不到大型集會所在地。
龍德里邱文正里長也向市府反映過,目前尋覓一處華興段349-3等三筆地號土地,是否有機會興建集會所用地?服務處據此地號行文到民政局,請貴局擇日會同相關局處會勘,獲得回覆是「所費不貲、執行曠日廢時、應審慎評估」…。美英質詢提出,民政局並沒有通知各相關局處到現場會勘,一紙公文就打算結案。
這處由邱里長用心尋覓、提出的建議地點,緊鄰馬祖新村,文創產業及長照關懷都是該處最著墨的方向,若能完備集會場地,馬祖新村正在推動的各項活動,才能相得益彰。
根據民政課提供的資料,中壢區集會所目前有十五所,有的二里、三里,甚至四里共用,意即,尚有五十四個里還欠缺集會地點。局長鼓勵里長自覓適合地點評估,美英認為,政府就是應該要站在百姓的需要上去看見自己的責任。既然民眾有這個需要,為甚麼不能解套?
美英要求,針對本案市府應該具體提出無法辦理的理由是什麼?不要一紙公文直接放棄。本案有沒有可以突破的地方?希望貴局即刻辦理會勘,邀請市長一同。
另外,像內壢里,或龍平里、龍安里共用集會所,位置偏遠,民眾要去也不方便。所以,形式上有三十一個里有里集會所,但實質上,真正有用到嗎?

二、桃園市有十一處納骨塔,美英建議,除了清明節跟中元節有祭祀、法師誦經,在預算允許之下,未來是不是可以在初一、十五候,敬備鮮花水果、法師誦經。
目前公立的生命園區或是納骨塔,整體的規劃建置跟管理並不亞於民間私有的,唯一差別在於,初一、十五,私有的做得比較用心。公立的可以做得更貼心。

#民政局 #馬祖新村 #集會所
#市民麥克風 #謝美英 #議會質詢
#文創產業 #長照 #殯葬管理所 #納骨塔

新莊老街再造與公民參與——以新莊故事遊藝隊為例

為了解決內壢里的問題,作者陳怡璇 這樣論述:

新莊老街是臺灣廟宇密集度最高的廟街,亦為淡水河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然而,隨著2014年捷運新莊線的通車,緊鄰捷運站的新莊老街,受限於老舊街區內部的道路拓寬、停車空間缺乏,以及歷史價值房舍與街區景觀面臨都更與拆遷危機等問題,使得老街往日的榮景不復存在。後由於日治時期的代表性建築武德殿的拆遷計畫,促使當地有志之士集結,在新莊社區大學之下成立「新莊故事遊藝隊」,希望藉由走讀活動鼓勵居民說出在地的故事,喚醒民眾的社區意識進而關心公共議題,提升公民參與的層次。本研究之目的即在分析新莊故事遊藝隊在新莊老街再造過程中面臨的成效與困境,同時了解政府、新莊社區大學以及新莊故事遊藝隊三者間的互動關係。本研究之研

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半結構式訪談法、焦點團體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筆者在研究過程中實際參與走讀活動,以旁觀者的角色去觀察運作模式,以及觀察在地居民給予的回應。套用社區治理的概念進行分析和理解新莊故事遊藝隊與政府、非營利組織的互動模式,並針對社區大學、新莊故事遊藝隊的老師、學員、新北市教育局和文化局進行訪問,了解該組織在參與新莊老街再造過程中運作至今的實際成效,以及遭遇的困境。研究結果顯示出故事遊藝隊之於老街再造的成效為提供學校專業的導覽行程、都更停擺和建立當地民眾與老街之間的連結性,促使民眾能夠自發性參與社區事務帶動當地的發展。而故事遊藝隊成立之初除了資源上的不足,在開課過程中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

。運作過程則是學員流動率高,對第一次接觸導覽活動的學員來說,解說技巧是個很大的挑戰。故事遊藝隊與政府之間的互動可以分為每兩年的評鑑會議和補助的提供,以及參與政府會議主動發言。跟社區大學之間的互動多為合作的模式,社區大學主辦活動時都會邀請故事遊藝隊以及新莊老街其他的社區組織一同參與,分享在地的故事與想法。基於上述的發現,除了回應社區治理理論之外,將針對與理論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探究其原因。對於新北市政府、新莊社區大學和新莊故事遊藝隊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分別給予改善建議,同時將新莊故事遊藝隊運作方式包括導覽的彈性程度和民眾對於老街的觀察與意見回饋,為新莊老街再造帶來的成效提供給其他老街做參考。

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

為了解決內壢里的問題,作者陳冠華 這樣論述:

走過水圳與眷村,穿過小巷與菜市,   與內壢里的叔叔阿姨們一起學習。   親身體會社區的日常風景,讓藝術源於庶民、貼近生活。      本書匯集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的工作成果。前半部為理論分析,首先回顧公共藝術、藝術介入空間的發展與脈絡,探究藝術公共性的重要價值;後半部的作品集,則收錄歷年藝術作品與展演活動。四年來,內壢里民、每一屆藝設系大四設計組學生與陳冠華,不斷踏訪社區、紀錄里民故事,摸索藝術與設計的多元視野,實驗讓藝術貼近生活的不同方式。      關於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      起始於2010年九月,由元智藝術與設計學系大四設計組學生組成工作團隊,陳冠華擔任主持人,並以桃園縣

中壢市內壢里為進駐場域,是一個結合學生畢業設計製作與社區美化的藝術介入行動,曾獲2011年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專案補助。      內壢云行動從里長帶領的內壢里導覽開始,透過藝術活動串連起社區居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情誼,包括廢棄物馬賽克拼貼、巷弄彩繪、里民活動中心整建與各式手作DIY等。所有創作成果都是同學們以雙腳走遍內壢里、逐門逐戶敲門攀談,用各種不同方式融入居民生活,觀察、記錄里民的生命故事以後的自身體悟,這是以不同程度的居民合作所發展出的社區藝術或設計。透過謙卑向社區居民學習的心,我們期望這些未來設計人、藝術家與社會新血,學會如何與社會相處,內壢里民們也可能更容易敞開心胸、嘗試改變,

得到更理想的居住品質。      從內壢云行動的老社區再造經驗中,我們或許可以透過回歸樸質的居住空間與生活方式,看見當前城市聚落的發展盲點,重新思考未來都市規劃、更新與空間設計的不同可能。      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網址:www.neiliinbetween.org      

從跨部門協力探討閒置空間再利用 - 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為例

為了解決內壢里的問題,作者撒珮怡 這樣論述:

  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政策被政府列為90至93年度施政計畫重點,由此可知政府早已開始注意閒置空間的相關議題。但現今閒置公有空間的問題屢見不鮮,而在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過程中,除了公部門規劃明確的政策目標外,經常還需要私部門(企業)與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等民間單位的跨部門協力,以促成閒置空間的活化。研究個案的選定,考量華山文創園區與駁二藝術特區兩者的發展的時間和政策背景幾乎相同,在地理位置上為一北一南,各具代表性。兩者發展至今也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但經營模式卻大為不同。是否與前期閒置空間轉型的過程有關?是因為地方政府各自的作法與規劃不同?還是在跨部門協力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轉折,以致兩者選擇不同

的經營方式?基此,本研究以跨部門協力的觀點,探討個案閒置空間再利用之過程。期望能透過不同的理論切入,以及對照兩個案的異同,以增加閒置空間再利用領域的觀點及見解。  本研究的理論架構是整合Ring和 Van de Ven(1994)、Thomson和Perry(2006),以及Bryson, Crosby和Stone(2006; 2015)所提出的理論模型,歸納形成與影響跨部門協力的七項因素,包含:初始條件、行政結構、自主性、相互性、信任與承諾、協商,以及共擔風險與衝突管理。並以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與個案研究法分析個案參與者以跨部門協力進行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過程。  研究成果發現,兩個案皆是由各

部門「接續參與」所形成的跨部門協力,並以「非營利組織」做為第一個主要參與者。而造成兩個案的跨部門協力過程走向差異的原因在於:「合約期限的長短」與「標的是否吸引投資者」。在跨部門協力的過程中,本文所提之七項跨部門協力影響因素皆有其作用,其中又以「資源」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此外,華山與駁二在「相互性」(即資源交換與互惠互利)、「信任與承諾」,以及「共擔風險與衝突管理」等三項因素在個案跨部門協力過程中有明顯影響。  在政策建議的部分,本研究對於公部門提出五項建議:(一)提供友善的跨部門協力空間以增加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性;(二)審視閒置空間的類型,避免產生新的閒置空間與活化後再閒置;(三)閒置空間政

策應因地制宜,結合在地資源以提高閒置空間再利用推動之可行性。(四)為確保文創園區類型之個案能成功達成閒置空間再利用目標,應清楚定義我國文創產業政策;(五)增加誘因,園區文創產業發展的培力,以促進文創產業形成的可能。另外,本研究對於參與經營者提出二項建議:(一)閒置空間再利用需兼顧藝文發展與經濟行為的平衡;(二)引進民眾與非營利組織的意見,透過廣納各界的聲音,讓園區內的經濟利益面與公共利益面更能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