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台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冷戰時期台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鴻瑜寫的 揭密:冷戰時期台灣與東南亞國家之軍事關係 和林孝庭的 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空軍傳奇!冷戰時期最神秘的「黑蝙蝠、黑貓中隊」 - 風傳媒也說明:台灣 空軍傳奇!冷戰時期最神秘的「黑蝙蝠、黑貓中隊」,他們用生命換來中共機密情報 ... 1974年的12月,是中華民國撤退台灣後,兩大空中偵察部隊宣告「任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學生書局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鄭泰昇、吳秉聲所指導 黃紹瑄的 介入、轉譯、再生:馬祖戰地據點之空間形態轉譯設計操作 (2021),提出冷戰時期台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馬祖、軍事遺產、軍事文化景觀、再利用、空間形構法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崔末順所指導 陳汶靖的 冷戰文化的台灣發聲:《讀者文摘》(1952-1965)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讀者文摘》、冷戰意識形態、反共意識形態、美國文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戰時期台灣的解答。

最後網站日駐美大使:中國與冷戰中的蘇聯不同歡迎台灣的CPTPP申請則補充:富田浩司稱,“因此,這些都是日本和美國非常嚴重關切的來源,但儘管如此,你知道中國與冷戰時期的蘇聯不同,中國畢竟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深深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戰時期台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揭密:冷戰時期台灣與東南亞國家之軍事關係

為了解決冷戰時期台灣的問題,作者陳鴻瑜 這樣論述:

  在冷戰時期,臺灣對東南亞國家發展特別的軍事合作關係,因受美國同盟之制約,臺灣對印尼革命軍、南越、柬埔寨和寮國之軍援受到美國之限制。臺灣和美國在1951年2月簽訂軍援協定,故對菲律賓之軍援,美國要收取權益金。不經美國同意的軍援活動是跟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軍事關係,臺灣輸出自行製造的武器彈藥,此完全是臺灣自主的決定,跟美國圍堵共黨政策無關。臺灣總是在他國有需要及請求下,才會提供軍援。臺灣本身軍事科技能力有限,早期提供的軍援都屬於傳統武器,而且數量不多。提供給新加坡的彈藥,是供其演習時使用,不是用作戰爭之用。對馬國、泰國和菲國的軍援,是支持其對抗共黨游擊隊。   近年臺

灣國防部和外交部釋放了部分機密檔案,本書利用該部份檔案和國外文獻寫作只能說是揭了半密。總之,從二戰結束後進入冷戰初期和中期,臺灣因為獨特的國際處境,其對外軍事援助行為,是極富戲劇性的國際行動,也是蔣中正及蔣經國政權的反共性質使然。  

冷戰時期台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陳柏惟 #發大財 #親中
你覺得親中就能發大財嗎?
你知道中國共產黨已經不是實行共產主義了嗎?
你知道中國實施的叫做權貴資本主義嗎?
到底中國政府在玩甚麼把戲,讓大家認為親中就能發財呢?

===============================
◆ 贊助3Q做你護台防中的政治代理人
▲信用卡捐款 → https://3Qchen.tw
▲銀行轉帳 → 銀行代碼700 帳號 7-0000-10228-49074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介入、轉譯、再生:馬祖戰地據點之空間形態轉譯設計操作

為了解決冷戰時期台灣的問題,作者黃紹瑄 這樣論述:

馬祖在漫長的軍管時期下經歷了一場從未發生過的戰爭,兩岸局勢的演變重新定義了島嶼的角色,而馬祖也從流動的邊陲地區迅速成為封閉的邊界,更改變了島嶼與大陸間、移民與原鄉之間的關係。 馬祖為國共冷戰時期台灣的戰地前線,軍事環境的建構與時局變化息息相關,整體軍事設施可以依據地形分為三大類:環繞島嶼、外向性的沿海據點;內向的砲陣地、營區及觀測所等內陸據點;並在各區域的最高點設有指揮總部,各點之間互相支援、監視,形成嚴密的防禦火網。 馬祖軍事環境利用自然環境以及歷史文化,形塑出各種有形元素、無形的文化。本文將以「馬祖轉譯計畫」中新的據點設計(第一階段選點+第二階段選點)對原據點空間的轉化,分析空間介面的構

成邏輯,再進一步解讀、重組、再生建築空間的設計方法,開啟另一種詮釋戰地空間與回應當代的可能性,重塑據點改造原則,試圖重新詮釋歷史現場。 本論文之主要內容包括:1. 透過採用資料蒐集、文獻回顧並對改造據點之空間型式做初步實地勘查,分析馬祖冷戰歷史文化、自然條件、建築形式對應軍事設施佈局的關係2. 分析已改造據點案例,比較改造前後之異同及其設計架構,並重新解讀新舊據點的空間關係,定義空間法則與設計方法3. 依照空間元素間介面連接的規則,重新對53據點進行轉譯與介入本研究顯現據點空間共通性以過去據點空間型態為發展核心;將整體空間依序分為入口平台、地上量體、地下量體與動線通道之空間格局。有系統地

釐清據點空間機能彼此間的關係,有助於了解設計時的空間組成;進而了解其文化背景與空間形式組合之比例,並找出隱含在設計中的模式與程序從而揭示設計機制,以建構據點改造中各空間組成之類型。

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

為了解決冷戰時期台灣的問題,作者林孝庭 這樣論述:

1949-1988年蔣經國的從政經歷與權力之路, 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各方面發展的縮影。   2020年2月,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正式對外界公開蔣經國私人日記,這是繼2006年蔣介石日記開放後,另一件引起全球華人社會與學術界矚目的盛事。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在中華民國總統任內離世後,三十多年來,其歷史地位與評價仁智互見,也引發不少討論。本書作者林孝庭以大量中、英文檔案史料為研究基礎,包括蔣經國日記的新材料與台、美、日、英新解密檔案,揭示1970年代起,當國際政治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國府失去代表「中國」的正統地位後,台灣從威權統治逐步走向政治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曲折進程。   本書以三

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國際兩極對抗的態勢,維持在台統治的正當性。   第一篇以三個章節窺探蔣經國與台灣的軍事情報、軍隊政工、國家安全、敵後工作的關聯,及其與美國情報機構──主要為中央情報局──長達三十年的愛恨糾葛,從五○年代初期到七○年代他主掌國政後發生的諸多爭議。台灣時期蔣經國的政治生涯始於情治、特務、敵後與軍隊政工,受命督導情治工作,

對五○年代白色恐怖所應負的政治責任也無從迴避。若將時間回溯至半個多世紀以前,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當時參與其中的蔣經國,其內心的想法究竟為何?   在冷戰時期全球政治格局壁壘分明的態勢下,蔣經國初掌軍情業務的過程中面臨了諸多挑戰,其蘇共背景也受到美國政府的強烈猜疑。五○年代起,蔣經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之間的互動秘辛,體現出台、美雖基於反共戰略的利益而關係密切,但彼此卻依現實權力的原則來運作。六○年代起,蔣經國逐漸從政治幕後走向台前、為接班做準備,他逐步放下見不得光的情報業務,然而從1972年他以行政院長之姿出掌國政到1988年於總統任內逝世,來台後蔣經國賴以立足的軍事情報、國安與政工三大領域卻屢屢

出現危機,迫使他必須以國家領導人親自涉入,設法管控危機並挽救危局。這些難題不但對其領導統御帶來沉重的壓力,讓台、美關係蒙上陰影,也對八○年代國民黨權力基礎與蔣經國晚年時的人事布局帶來深遠的影響。   第二篇以四個章節探討蔣經國與1949年後台灣的對外關係,其中台灣與蘇聯秘密外交的開展,以及蔣經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本書關注的焦點之一。六○年代起中、蘇共發生嚴重分歧,雙方的關係江河日下,同時間美國朝野謀求改善與北京的關係,而對美、台關係帶來負面的影響,讓台北與莫斯科在各自利益的考量下,逐漸接近並建立起接觸的管道,試探雙方合作的可能性。於是,冷戰時期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之間的地下交往,年少留學蘇

聯的蔣經國便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國府冒著來自華府可能的不良反應,以及違背數十年來自身意識型態的教條與宣傳,而開展這段大膽的外交冒險與嘗試,其來龍去脈究竟為何?兩蔣父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七○年代蔣經國主政之後,台、蘇關係又呈現何種面貌?這些問題都成了待解之謎,也是本篇的焦點。   1950年韓戰爆發後,台灣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圍堵共產黨勢力的前哨站,歷經國共內戰失利、退守台灣的蔣介石,再度成為美國的盟友。迄今將近四分之三世紀以來,不論台、美雙方有無正式邦交,「對美關係」依然是中華民國外交的重中之重,當今有意角逐總統大位的台灣政治人物,不分黨派,都以赴美訪問作為爭取華府支持與累積個人政治能量

的重要途徑。回顧歷史,1949年後蔣經國曾五度訪美(不包括1956年兩次密訪太平洋美國屬地塞班島),藉由「訪美」及環繞此議題所衍生的諸多紛爭,吾人得以一窺小蔣如何領悟台、美關係,以及這個議題如何牽動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關係。持平而論,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作為全球霸權,其對外政策經常是自身內政議題的延伸;而台灣的情況恰好相反,內部諸多政治角力與折衝,往往是對外(特別是對美)關係陰影下的投射,此種反差與對比,在小蔣歷次訪美所產生的問題上,被強烈地映照出來。七○年代以後,隨著華府推動美、中關係正常化,蔣經國時時刻刻都處在台、美斷交陰影的煎熬之下,他如何認知此種痛苦的關係?他如何設法在困境中保有國家的自主性

,而不被美國老大哥牽著鼻子走?此刻影響美、中、台三角互動的變數有哪些?台、美斷交後複雜的雙邊關係之調整談判內幕又是如何?以上議題都是本篇探討的重點。   1949年以後,由於地緣政治的因素,維持與亞太各國的密切關係,對國府領導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日本乃東亞地區的龍頭,維繫台、日邦交是蔣介石內心的重中之重,但與日本人有深仇大恨的蔣經國,又是如何看待對日關係?就反共意識型態而論,冷戰時期台灣與南韓常被喻為「兄弟之邦」,彼此同屬分裂國家,同樣面對來自北方的共產黨敵對政權;就圍堵共產勢力在亞洲擴散的角度觀之,台灣與南越的關係往往被形容為「唇齒相依」;除此之外,國府當局為配合美國的冷戰政策,曾在東

南亞地區暗中支援當地的反共勢力,輸出以反共意識型態為基礎的軍事與情報外交,但同時也引發不少爭議,蔣經國如何協助其父親處理台灣與亞太地區各鄰邦的關係?其內心如何看待與這些周邊國家的往來互動?本篇都有生動的分析。   第三篇的三個章節探討蔣經國與台灣民生經濟建設、政治民主化、本土化與兩岸關係等議題的關聯。小蔣啟動國民黨本土化的工程,以及台灣逐步自威權統治走向民主化,無疑是一條漫長、艱辛而曲折的道路。四十年來,蔣經國從最初主掌情治特務工作、參與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經歷七○年代國民黨的正當性遭嚴重弱化,以及隨之而來風起雲湧的海外台獨運動與島內黨外勢力的急遽發展,直到八○年代他著手開啟全面民主化,其心路

歷程與內心轉折為何?在台灣生活大半輩子之後,他對於島上總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本省籍民眾,是如何理解與認知?來自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壓力,對於他處理省籍問題、台獨運動、本土化與民主化又發生了什麼作用?終其一生,蔣經國無法全然拋開一九四九年以前大陸時期所留下來的憲政法統框架,以及父親留下來的「光復大陸」之沉重包袱,而主政後所面對的諸多內外艱困挑戰,又迫使他必須逐步讓政治走向「可控」與「有限」的在地化,並接受伴隨民主化而來的諸多政治遊戲規則,對於出身且得益於威權體制的蔣經國,其內心的痛苦轉折與體悟為何,將是本篇關懷的重點。   1949年以來,在國際社會中以代表「全中國」正統地位自居的國府當局,以

「反攻大陸」的最高國策與伴隨而來的軍事、政治與社會動員,相當程度化解了各方對蔣介石威權領導的反抗暗流。1971年秋天起,國府先後失去聯合國席位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外交承認,面對此一局面,接班的蔣經國勢必在國政大方向上有所調整。然而,美、中關係正常化與台北在國際社會深陷孤立,卻開啟了兩岸關係的契機。鄧小平主政下的中國大陸,開始走向理性化與改革開放,而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艱困處境,也讓蔣經國必須以更務實和彈性的立場,處理兩岸與對外關係。八○年代起,隨著國際間冷戰格局走向緩解,蔣經國成為兩岸融冰、終結彼此長達四十年隔絕的關鍵推手。小蔣在兩岸關係演變過程中的角色與心路歷程,四十年來國、共雙方擺盪於敵對與和

緩兩端的複雜情形,以及美國政府在兩岸關係各個階段所處的關鍵地位,都是本篇最後一章所欲探究的重點。   縱觀1949至1988年蔣經國的從政經歷與權力之路,何嘗不是二戰後中華民國在台灣各方面發展的縮影。 各界推薦   白先勇|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榮退教授   呂芳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史館前館長   汪 浩|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周奕成∣專欄作家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黃克武∣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劉維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Cheap∣歷史Youtuber   (依姓氏筆劃排列)   自從蔣經國日記在胡佛檔案館公開以來,蔣經國又成為史學界關注的人物。胡佛研究所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的新作《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充分利用蔣經國日記的新材料以及台、美、日、英新解密檔案,重新塑造了一個有深度、鮮為人知的蔣經國。這是一本重要的民國史,也是台灣史。──白先勇(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榮退教授)   這是作者又一本利用大量中外文檔案,開發二戰後東亞研究,具新觀點、新視野的新書

;是研究「蔣經國的『台灣時代』」,或「台灣的『蔣經國時代』」,不能不看的好書。──呂芳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史館前館長)   英明領袖與特務頭子,青年導師與權謀打手,親民與恐怖的百變,從前中國到後台灣,銜接獨裁威權至民主前夕,神秘又光明般存在的蔣經國,如同白晝與黑夜,聽林孝庭教授細說從頭,觀察蔣經國的,其實亦是你我人民的台灣歲月。──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林孝庭教授繼《意外的國度》後又一巨作,1988年蔣經國離世後,三十多年來各界對他的評價正反不一,一方面蔣經國是白色恐怖的執行者也是特務頭子,其獨裁者的形象對台灣民主危害甚大,但另一方面蔣經國也有勤政愛民

、廉潔高效率的一面。不論哪一種形象,都脫離不了個人經驗與意識形態。隨著2020年2月蔣經國私人日記對外公開,以及更多的第一手史料公諸於世,我們能以更理性、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蔣經國,本書是不可多得的巨作。──Cheap(歷史Youtuber)

冷戰文化的台灣發聲:《讀者文摘》(1952-1965)研究

為了解決冷戰時期台灣的問題,作者陳汶靖 這樣論述:

 《讀者文摘》英文題名Reader’s Digest是一份在台灣廣為暢銷的綜合性雜誌。以《讀者文摘》官方組織1965年3月在台灣所發行的中文版《讀者文摘》來說,至今日(統計至2018年9月),已發刊了100卷、645期以上。本研究以1952-1965年由新人出版社以及讀者文摘社所發行的非官方中文版《讀者文摘》為對象,梳理這段期間雜誌的發刊概況,分析創刊宗旨、內容特色與組織結構。在雜誌的發刊過程中(1952-1965),「反共」是促使美國與國民黨政府合作的因素,而隨著美援一起到來的文化也對台灣社會帶了不小的衝擊與影響。因此,筆者將以「冷戰的台灣發聲」為主要關懷,探究雜誌如何呈現美國所主導的冷戰

文化與國民黨體制的反共需求。本研究將分別從冷戰/反共意識形態與美國文化與形象建構兩個主題切入,進一步探討未受到雜誌官方組織主導,而是由台灣民間人士出版的非官方中文版《讀者文摘》的內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