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食品批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冷藏食品批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Sunny營養師(黃君聖)寫的 Sunny營養師的168斷食瘦身餐盤:媽媽、阿嬤親身實證!6大類食物 × 95道家常料理,不挨餓的超強必瘦攻略【博客來獨家限量餐盤套組】 和瑪琳.麥肯納的 大危雞:抗生素如何造就現代畜牧工廠,改變全球飲食方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吉林省辽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第14 ...也說明:序号 报告编号 抽检单编号 所在地 产品名称 分类 1 LYSJ‑SC202300514 DBJ23220400240300515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 大葱 鳞茎类... 2 LYSJ‑SC202300515 DBJ23220400240300516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 卷心菜 芸薹属... 3 LYSJ‑SC202300516 DBJ23220400240300517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 胡萝卜 根茎类...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采實文化 和大石國際文化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張其恆、邱炫元所指導 何怡璇的 人跟著魚走:崁仔頂漁市場及其非正式性 (2020),提出冷藏食品批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崁仔頂漁市場、新鮮文化、現流仔、非正式性、法制外。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食品安全碩士學位學程 楊惠婷所指導 陳姿妤的 台北市餐飲業者在食品良好衛生規範下常見缺失及因應問題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食品安全、餐飲業、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餐廳衛生管理、衛生稽查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藏食品批發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 第 19-36 期 - 第 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第二十九条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 ... 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藏食品批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unny營養師的168斷食瘦身餐盤:媽媽、阿嬤親身實證!6大類食物 × 95道家常料理,不挨餓的超強必瘦攻略【博客來獨家限量餐盤套組】

為了解決冷藏食品批發的問題,作者Sunny營養師(黃君聖) 這樣論述:

「168斷食」,就是16小時餓肚子、8小時狂吃就會瘦? 不!關鍵在於8小時吃什麼、怎麼吃! 營養師教你利用六角餐盤,均衡吃、不挨餓, 連媽媽、阿嬤都成功甩肉,體脂降低、腰圍瘦一圈!     ◆ 內含:《Sunny營養師的168斷食瘦身餐盤》1書+「iNutrition愛營養六角餐盤」1個   ◆ 隨書附贈:可剪裁「食物分量表」     ◎ Sunny營養師親自研發設計的「六角瘦身餐盤」   根據衛福部飲食指引,開發設計近一年,設計出這款168斷食、減醣飲食皆適用的營養餐盤,吃得均衡、瘦得健康。   1、 控制分量,避免過食:在168斷食期間,一天兩餐盤,吃

飽飽就瘦了。   2、 食物搭配,一目了然:六大類食物缺一不可,少了什麼立即知道。   3、 貼心標示,無須動腦:餐盤上清楚標示出每一格的食材種類,照著擺放即可。   4、 分隔料理,美味不混雜:享受每一道料理的風味,湯湯水水也不怕。   5、 造型輕巧,方便帶著走:滿足上班族、外食族需求,好攜帶的便當餐盒。      「iNutrition愛營養六角餐盤」規格   ◆尺寸:26cm x 24cm x 5cm   ◆重量:611g   ◆材質:100%白金級全矽膠   ◆產地:台灣製造   ◆產品特色:通過台美檢驗(SuperLab),耐酸鹼、耐高溫,

耐受溫度-20~200℃,適用於微波、冷凍、冷藏、洗碗機、烘碗機。     ***     \ 網路瘋傳、百萬點閱!幫媽媽、阿嬤168斷食瘦身成功的營養師,首度出書 //   畢業十五年後,才決心考取營養師證照的Sunny,為了全力衝刺考試,身材管理放一邊,考完試後才驚覺肚子已經掛上一圈肉,於是利用自身專業進行瘦身計劃,兩個月減掉8%體脂肪。     他試過低醣、生酮、間歇斷食等各種瘦身法,深知減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好好吃、能夠持續才是重點。他將「168斷食法」搭配上「瘦身餐盤」,帶入他們家的日常,不僅吃得飽足又均衡,連媽媽、阿嬤也成功瘦身,還將瘦身過程拍成影片,激勵

百萬網友。     ★ 讓媽媽、阿嬤都瘦下來的飲食改造計畫   Sunny希望運用自身專業,讓家人更健康,於是幫媽媽、阿嬤進行瘦身甩脂計畫,不到一個月就看見成效,不僅體態變輕盈、瘦身有感,還讓阿嬤的血糖獲得控制。     【瘦身實證①】不愛運動、胖了三十年的媽媽,終於瘦下來了   Sunny營養師的媽媽和很多媽媽一樣,忙工作、忙小孩,身材日漸失守。曾經試過生酮飲食,但無法抗拒食物的誘惑,反而變成高油高醣飲食,導致瘦身失敗。在兒子的專業協助下,以「168斷食瘦身餐盤」學會控制熱量與分量,每天吃得精采,一個月就瘦下4公斤、體脂降3%,而且持續變瘦中。     【瘦身實

證②】降三高、瘦15公斤,88歲的阿嬤不用再吃血糖藥   Sunny營養師的88歲阿嬤,因為捨不得浪費食物常常飲食過量,加上餐餐過油過鹹,長期下來不僅「三高」上升,體重、體脂也過高。利用均衡飲食+分量控制+168斷食,不僅幫阿嬤瘦下15公斤,連醫師也說不用再打胰島素、吃血糖藥。      ★完整x全面,168斷食攻略+瘦身餐盤   曾經試過168斷食卻失敗了?如何執行才能瘦身成功?本書不僅告訴你168斷食的理論,更教你執行重點,破解實際後會遇到的狀況,以及如何因應,豐富的實戰經驗幫助你立即上手。     【營養師與媽媽聯手,95道美味家常菜,打造易瘦餐盤】   瘦身之路

如果餐餐都是燙青菜、水煮蛋,一定無法長久,所以Sunny營養師和擅長料理的媽媽,聯手設計出95道美味的家常料理,有菜有肉有點心,讓肚子飽足、內心滿足。     【六大類食物,打造均衡的瘦身飲食】   減脂瘦身只能吃雞胸肉?挑對部位,雞、豬、牛都可以吃!   水果太甜、糖分太高不能吃?控制分量,餐餐都能吃水果!   堅果是好油脂,多吃無害?吃堅果需以「顆」計算,適度攝取才有益!   以六大類營養食物為基礎,包括全穀雜糧、豆蛋魚肉、蔬菜、水果、油脂等,   設計出飲食均衡、人人都可吃的瘦身料理。     【用圓盤控制分量,打造專屬瘦身餐盤】   分量該怎麼拿捏、

可以吃多少?利用分隔餐盤或是每個人家裡都有的圓盤,分隔出六大類食物的分量,餐餐都能吃得均衡飽足不超量,照著吃自然就會瘦!   本書特色     1.豐富美味,95道低醣低脂家常菜:從蔬菜海鮮到點心湯品,營養師家的瘦身餐桌大公開。   2.真人實證,破解常見問題與迷思:168斷食怎麼吃、怎麼執行才易成功,營養師仔細提點。   3.運用圓盤,人人都能輕鬆控制分量:按照書中的分量指示,一目了然的控制每餐攝取分量。   4.貼心設計,可剪裁的食物分量表:可剪下來貼在冰箱上,時時提醒自己正確吃法!   營養推薦     我自己也是長期168斷食者,非常推薦Sun

ny營養師這本書,以專業角度指出正確斷食之道。──一分鐘健身教室/史考特醫師     Sunny營養師的食譜,讓你在168斷食,仍可以享受食物的美味!──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一位好的營養師要有自己的廚房,才能做出美味與健康兼具的飲食,Sunny營養師不僅做到,還添加了一種「幸福」──三代同廚快樂煮食。──高立營養首席講師/黃尚銘     相當認同Sunny營養師提到的「瘦得久比瘦得快更重要!」書中分享了168實際執行經驗及方法,還能學到好多廚藝小知識,讓全家人一起維持健康體態!──營養嫚嫚說創辦人/嫚嫚營養師

冷藏食品批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袁詠儀 #張智霖 #張智霖袁詠儀 #上環海味街

00:00 開始
00:03 袁詠儀.....
00:11 曾蔭權太太
01:08 第一必買
01:30 如何選購
02:02 袁詠儀.....
02:25 第二必買選購心得和食譜
02:50 重新發現袁詠儀
03:48 第三必買選購心得和食譜
04:40 袁詠儀.....
05:28 黃浩然海味舖
06:38 第四必買選購心得和食譜
07:53 張智霖....
08:18 第五必買選購心得和食譜
09:29 張智霖袁詠儀
09:43 No. 6必買購買心得食譜
10:06 街坊心得
10:56 張智霖袁詠儀
11:27 第七必買購買心得食譜
12:16 第八必買購買心得食譜
12:49 街坊心得
13:17 第九必買購買心得食譜
14:05 第十必買購買心得食譜
15:00 影片的目的
15:17 辛丑年新願望

Hello大家好快阿Tsar, 昨天我落上環海味街巧遇袁詠儀,

好多人可能只知道她是港姐冠軍,

但你們知否她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呢?

因為我認識張智霖的家姐Mona,

這條影片主要是介紹大家在過年前辦年貨,

這條片全部都非廣告或贊助,人家歷史悠久才不贊助我呢

不過我純粹想跟大家分享,因為海味街可以一次過買齊你想要的

而且一街多間店鋪,你可以有得比較呢

交通方便,西營盤地鐵站A2出口行幾分鐘就到

我跟街坊鋪頭老闆閑談,問為何今年海味特別平

他們解釋,因為平時有酒樓生意大量入貨,但今年疫情關係

好多酒樓都沒生意,所以海味舖老闆,唯有用平價益下街坊

我會推介海味街十大必買賀年食品, 我一邊行一邊講吧.

第一必買, 臘腸, 買臘腸一定要揀香港製造

因為香港製造的臘腸有品質保證 ,如果數那一間平靚正

一定要來「和珍」, 以古老臘多選擇而聞名,

臘腸除了多選擇外,另外就是用秘製古法,

你行入間店舖裏,就會聞到陣陣清香玫瑰露酒香,

選擇臘腸,最重要有光澤。臘腸上的肉粒膏粒要均勻,

不可模糊不清。臘腸有坑紋之餘,

還要夠飽滿才行。顏色方面,較啞色的品質較差。

腸衣薄的比較有光澤,較厚的較好。還得把臘腸用鼻子聞下,

靚的臘腸聞上去充滿香味,啖入口甘香滿口、有肉味和鬆化。

袁詠儀90年入行選港姐、當選冠軍做過兩屆金像影后,

經歷過事業巔峰再........睇片

介紹返,第二必買, 臘鴨髀,選購心得, 鴨髀望落去除了沾滿油 , 聞 落 要 有 油 香 。

還要 表 面 乾 淨 冇 毛 , 皮 層 淡 黃 或 白 色 而 非 瘀 黑 。

臘鴨髀可以斬件蒸飯,煲仔飯, 你可以煮荔芋油鴨煲

芋頭吸收臘鴨髀的油香,入口一刻讓你味蕾有飛一般享受。

正如你會重新發現原來袁靚靚是.........................睇片她真是厚多士去為朋友

介紹返 ,第三必買 , 乾瑤柱即元貝,這個超級抵

我行過幾間店舖,見到今年的乾瑤柱特別平,

元貝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味道也十分鮮香,

選擇元貝時,以色澤淡黃有光澤、乾身、顆粒完整、大小均勻、

肉質細嫩、堅實飽滿、無碎片者為佳,通常乾貝顆粒越大越有風味

優質新鮮的元貝,呈淡黃色,半斤120頭左右。

較細粒為次之,顏色發黑又再次一等。

一般都是放在乾燥陰涼處或冰箱冷藏保存保鮮。

烹調方法多樣化,不管是熬湯煲粥或「蒜蓉粉絲蒸元貝」

過年就最得體啦 ,袁靚靚除了對朋友厚多士之外,

你們知否她是一級精明消費者

我平時落海味街去開這間店鋪, 她都來這裹購物

你不信我不緊要, 你不信靚靚精明消費不緊要,

但連曾蔭權太太都來這裏買, 就真的平靚正

我幾乎每次去海味街都來這裏, 來了幾次之後才知這間舖

屬於多功能老婆個黃浩然的家人

當日爸爸還好大聲跟我打招呼 ,竟然認得我

他daddy媽咪和妹常在舖頭 ,但他daddy媽咪樣子好年輕

人人都叫黃浩然媽咪做麗姐,袁靚靚都這樣叫她

以前疫情期間,我落到去店舖,經常關門,那時我未知是黃浩然家人

有一日,我去到店舖門口,落了閘,鐵閘上面有個電話

我就打電話落去問幾時開,有個女仔接電話跟我傾了一陣,

跟住又將個電話交給另一位女士,

那女士好有耐性解釋我聽為何要暫停營業

她解釋因為疫情關係,不想員工感染病毒

所以店舖暫時暫停營業,她好耐心教我在網上訂購

之後我在facebook網頁看看有什麼好買

才發現原來這間店舖屬於黃浩然家人的

這間舖頭沒開我為何那麼着緊呢

因為他們的價錢跟這條街其他鋪頭差不多價錢

但貨品就優質好多,而且員工都好有禮貌

我真心的購物體驗,他們有好多位明星幫做宣傳,

不用我幫他們說好話, 純粹分享, 因為他們做批發生意,所以貨品平靚正

第四必買, 我平日好鍾意你來買姬松茸,

不過現在過年,我就推介大家買生曬西非有奄螺乾

它特點是市場比較罕見,螺奄帶彎貼着螺肉,色澤鮮明,

顏色呈麥牙糖茶色,螺肉通透,氣味清香,

肉味鮮甜濃郁,含濃烈海洋味,肉質腍滑。

螺乾肉質鮮嫩,啖啖甘香,富含蛋白質及礦物質,更能滋陰補腎,

健肝益脾,可以補充體內津液,津液足則可利關節,

對氣虛血弱,腰膝酸痛有很好的療效,是較經濟海味食材。

儲存方法, 建議存放雪櫃,存久了會愈乾,

螺面會浮一些白色粉(是鹽霜,不是霉菌,而霉菌是綠色)

浸發方法生曬螺乾清洗後先浸1小時,之後浸過的水不要,

再浸過夜,留水用來一併㷛湯。

留螺奄一併㷛,螺奄可幫忙耳水不平衡,對女士非常滋陰養

亦都適合經常捱夜人士飲用湯水.

張智霖孝順就人人都知,外公是中德混血兒,

.......................睇片
介紹返第五必買, 年貨一定不少得金蠔啦,

揀金蠔首要揀些蠔肚夠飽滿,如果可以的話,

用鼻嗅一嗅其香味帶鹹香。而蠔身顏色要金黃,

還有群邊要乾淨無沙。金蠔愈大隻,

蠔味愈濃郁,價錢當然不一樣啦

如果你budget有限,選擇中size都ok,

最緊要豪身夠肥美 ,和陣鹹香味

購買金蠔回家後,如果不是立即吃,應該放進雪櫃,

以免金蠔變壞。炆煮金蠔前,用清水浸5至10分鐘,

用牙刷刷去蠔身上的污物。煮少許薑葱水,

放入金蠔,將金蠔一些異味、腥味去除。

然後燒熱油鑊煎香金蠔,不需要煎至完全熟透,呈金黃色便可以,

然後加入少許上湯,並冚蓋焗。剩下約2成汁醬時,加入蜜糖,

轉小火慢慢地收汁,讓醬汁和蜜糖滲入金蠔,待蜜糖裹着金蠔,

變得有光澤便完成。你們有所不知 ,

其實張智霖伉儷, 兩公婆..................睇片

介紹返, 第六必買, 封肉, 封肉做法好幾種,

廣義來說東坡肉也算是跟他們同一夥的,暫且撇開東坡肉不說,

封肉在南部宴席最常見到最後的壓軸菜式,

象徵圓滿的一道菜,至於怎樣煮呢 ?一齊聽聽街坊阿姐怎樣說,

這些是福建特產,我食過,非常甘香濃味我的朋友一定勁愛

我家人特別喜歡,所以我今日會買六條

跟臘肉有什麼分別,臘肉是死實實

味道比臘肉更加多層次,有豆豉

所以好甘香,你可以切薄片,用姜絲來蒸

或可用來炒荷蘭豆,炒菜也可以,甘香肥美

但它的肉比較肥瘦相間,所以不覺得肥膩

這一條大約$100,不算貴,$168一斤

我大約半年前在這裏買了一條回家吃,所有人都好鍾意

所以今日再來買,如果要數經常素顏出街的女星 ,

....................睇片

大量的膠原蛋白對皮膚很好,

第七必買, 市面主要有日本及中國產的冬菇,

花菇會爆花的原因是冬菇表面在寒冷的天氣下慢慢龜裂,

「爆花」愈多則愈貴,售價約$800/斤。

日本的原木花菇,菇紋明顯,中國出品的菇紋較淺。

家常用作煲湯及燘煮,一般冬菇貨色已經足夠。

冬菇以形態飽滿、整齊、胡香味較濃者為好。有蟲蛀者次之。

用冬菇蒂來選冬菇 以外形來分辨冬菇的厚薄,可以從冬菇蒂著手。

冬菇蒂等於香菇的頸,頸柄細短,菇身自然單薄;

冬菇一般大些會貴一點,第八必買,

用來煮粟米魚肚羹的魚肚,有分鹽爆魚肚VS 砂爆魚肚

鹽爆魚肚產量比較少,比較容易處理,

沙爆魚肚需要清洗些沙才可攞去煮

靚魚肚一定要選用鱔魚的魚鰾製作,含豐富蛋白質和鈣質。

我純粹跟大家分享一下食材的冷知識 , 如果你們覺得方便又經濟

其實這裹一包幾十元已經可以買到沙爆魚肚

一齊聽下這位姐姐怎樣煮,有鹽爆有沙爆,各有所好

魚肚海鮮羹,蟹肉帶子蝦粒加隻蛋加青豆粒再加少少蔥花

用馬蹄粉開個獻汁,搞好了,我家人勁愛吃

第九必買, 腰果, 可以煮腰果西芹炒肉丁 ,

賀年菜式都是經常有道菜,經濟實惠都可以上到大枱,

選購時,要注意腰果應該呈現完整的月牙形的。

而且不能太碎小了。質量好的腰果,

氣味芳香,但是不能太香了,

否則有機會添加劑過多,對人體不好。

買時要注意可否夠乾身 ,買回家後要密封擺在陰涼處或雪櫃裏面

腰果清脆可口,特別於新年期間,會用炸腰果招呼賓客。

它不僅是零食,也可以做腰果雞丁、腰果蝦球,腰果西芹炒肉丁,

對素食者是很好的煲湯材料,亦可加工做糕點或糖果。

第十必買, 如果環保人士見到我介紹新年食翅 ,不要太大反應

我沒主張人去食魚翅 ,因為我影片不只給環保人士看的

只提供多一個選擇給大家啫,

這裹已經有發好了的翅, 減少好多工序,

買回家後, 要用薑蔥拖一拖水,

魚翅本身無突出明顯的味道,關鍵在於那鍋煨煮魚翅的上湯。

所以在烹調魚翅前,要用足材料和時間,

熬一鍋火路十足的濃上湯,把魚翅引出鮮味。

上湯做法:以去皮老雞1隻、瘦肉6両、

金華火腿4両,洗淨後加水至大煲中,

大火滾起後轉小火煲最少三小時成鮮味濃上湯,

其實我介紹十款的賀年食品, 都是希望大家在一個經濟低迷環境下

可以食好些, 小富由儉大富由天, 2月3號 晚上10點57分

已經踏入立春牛年 ,新一年嘅開始 ,

我跟大家拜個年 ,恭喜發財,希望大家今年好好重新上路 ,

做多些善事 ,像....................睇片 ,食乜都靚 ,最緊要大家身體健康 ,開開心心過每一日

希望你們喜歡我今日的介紹 , 做好事、說好話、心存好念,

看完影片留個表情符號以示支持 ,就功德無量 ,

我們下一集再傾過 ,Bye bye .


袁詠儀最靚香港小姐張智霖不為人知的一面|推薦辦年貨|平靚正明星海味店|袁詠儀保持青春的秘密



?合作邀約請洽
[email protected]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人跟著魚走:崁仔頂漁市場及其非正式性

為了解決冷藏食品批發的問題,作者何怡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因供應現流仔而獨霸一方的崁仔頂漁市場為研究對象,並綜合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方法蒐集與分析資料,採用Beckert的市場秩序觀點、行動者網絡(actor-network theory)和法制外(extralegality)的分析取徑,嘗試建立一套理解「非正式漁市場的運作和存續」的框架,並拆解漁市場勞動者之勞動現場與勞動條件,討論勞工如何並願意在非正式處境中提供勞務。本研究將崁仔頂漁市場的流變,作為一個臺灣飲食文化在遭逢殖民經驗與冷鏈全球化的轉型見證,並視崁仔頂的現時運作為臺灣獨特飲食文化實踐的空間場域。本文論點是,崁仔頂漁市場的運作與存續象徵一種全球─地方、正式─非正式、自然─社會的二元

架構顛覆。一方面,崁仔頂漁市場參與者與勞動者的經濟實踐不僅呈現新鮮文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如何與在地互動,並被地方所理解與接受,揉雜為一套應用於地方的市場運作邏輯,而且新鮮概念不是只取決於自然物性,也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崁仔頂漁市場的合法性不被國家承認,且未受政府管制的處境下,平民百姓憑藉自己的力量,創造出組織市場運作的秩序。本研究的論述核心為,崁仔頂發展為當今臺灣社會重要的現流仔批發市場,是基於三項條件:一是新鮮飲食的觀念普及,二是崁仔頂有供銷現流仔水產商品的市場能力,三是政府忍讓妥協崁仔頂的非正式性。

大危雞:抗生素如何造就現代畜牧工廠,改變全球飲食方式?

為了解決冷藏食品批發的問題,作者瑪琳.麥肯納 這樣論述:

  全球雞肉生產量70年來增長了十倍以上,已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肉類,但現代人在享用雞肉時要付出一項看不見的代價──我們的健康。傑出的調查記者瑪琳‧麥肯納在本書中,揭發了抗生素的使用如何催生工業化飼養方式,所生產的肉類進而改變我們的飲食,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麥肯納援引數十年來的研究資料,以及與企業主和流行病學家等各領域專家的親身訪談,寫成了這部一流的報導作品,讓我們看見科學的應用一旦出了差錯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上個世紀中葉起,抗生素助長了養雞業的發展,使雞肉從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變成每個人天天都能獲取的蛋白質。但這樣的急速成長也帶來了重大危機,在飼養的過程中,抗生素抗藥性也悄悄滋長,導致

疫情爆發時愈來愈難治療,這樣的後果不論對農業、對人的健康,還是對現代醫療,都是毀滅性的打擊。麥肯納一路追蹤雞肉產業的演變,從當初被當成平價主菜來推廣,到成為全球性商品以及食源性疾病的媒介,把工業化畜牧的幕後黑手、抗生素濫用的惡果以及未來世代的處境一次攤在陽光下。   麥肯納帶領讀者走訪產業現場,從德馬瓦半島的美國最早養雞場、發明雞塊但無甚名氣的實驗室,到今天的工廠式畜牧場,向我們揭露了養雞史不只關乎我們吃了什麼,也關乎政治、經濟和文化。她透過生動的敘事,為一群率先覺醒的雞農、廚師和社運人士發聲,他們正在努力讓家禽重新在餐桌上獲得敬重──並改變我們看待食物的方式。   《大危雞》透過豐富的科

學、歷史和文化見解,以優美的寫法呈現犀利的觀點,如同一則警世故事描寫一個走錯路的產業,最後也讓我們看見如何找回正途。 本書特色   全球首屈一指公衛記者最卓越的調查報告   揭發現代肉品生產與抗藥性感染同步崛起的真相!   亞馬遜4.8星超高評價!全球知名記者與農政專家一致推崇,本世紀最重要的揭弊之作!   一場改變你我健康的食物革命,已然揭開序幕   ․農業科學徹底改變雞肉的生產方式,我們卻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讓我們免於遭受感染的藥物,也同時扮演傷害我們健康的幕後黑手   ․利用抗生素使雞長出更多的肉,卻間接導致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誕生   ․紮實且豐富的資料,令人大開眼界的公共衛

生新聞報導!   ․任何關心食物品質和動物福利的人都必須閱讀的經典之作! 好評推薦   《大危雞》各界好評:   「記者瑪琳‧麥肯納在這本科學著作中,精采地為我們抽絲剝繭,揭發了雞肉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問題。」――《自然》(Nature)期刊   「這本書會讓你放下手中的棒棒腿,重新思考你與這種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食物之間的關係。」――《華盛頓郵報》   「國家地理撰述瑪琳‧麥肯納在新書《大危雞》中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如何把廉價的抗生素添加到雞肉飼料中,以及其中所衍生的公共衛生危機,讓我們省思用來促進生長的抗生素是否為世界帶來我們不需要的抵抗力。」――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   「麥肯納在這本書中精采揭發並剖析了養雞業慣常施用抗生素幫助雞隻長肉、進而導致抗藥性細菌失控的爭議性問題……在整本書中,麥肯納對抗生素用於養雞業的危險性所作的探討切中要害,同時也提出了相對有希望的解決之道。」──《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本論述扎實、令人大開眼界的公共衛生深度報導。」──《科克斯書評》(Kirkus)   「麥肯納在《大危雞》中詳述了人類如何從研發抗生素抵抗致命病菌,走到即將擋不住疾病突襲的局面。」──美國公共電視新聞網(PBS.org)   「記者瑪琳‧麥肯納從雞肉風味、禽類福祉,以及最重要的人體健康等方面,敘述過去數十年來餵

雞吃抗生素所造成的後果。」──《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   「科學作家瑪琳‧麥肯納在這本卓越的新書中,條理分明地闡述一個蜿蜒曲折的故事。」──《財星》雜誌(Fortune)   「瑪琳‧麥肯納向抗生素濫用和因此引發的超級細菌發動攻勢。她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告訴我們,養雞業何以成為工廠化畜牧的象徵,以及我們為什麼依然可以期盼這個悲慘的時代終將畫下句點。所有關心食物品質和動物福利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馬克・畢特曼(Mark Bittman), 《如何料理一切》(How to Cook Everything)作者   「麥肯納深入探討畜牧業如何長期依賴抗生素,只為了快速養

出白白胖胖的雞以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亞特蘭大憲法報》(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   「《大危雞》是畜牧業巨頭,以及我們為了廉價食物所付出的代價之間交織而成的精采故事。」──湯姆‧科里西奧(Tom Colicchio),Crafted Hospitality餐廳主廚、「食品政策行動」(Food Policy Action)組織共同發起人   「要是你以為畜牧業使用抗生素沒什麼大不了的,讀過《大危雞》之後你會馬上改觀。麥肯納在這本令人信服又扣人心弦的報導中告訴我們,養雞這件原本在後院裡做的事,因為有了抗生素的加入而變成工廠作業。她記述了一些政客受到利益

驅使而容許抗生素抗藥性廣泛散播,是任何關心食物與健康議題的人──特別是一直未能對這個至關重要的議題採取行動的國會議員──不能不讀的。」──瑪麗昂‧奈索(Marion Nestle),紐約大學營養、食物研究與公共衛生教授,《食物政客》(Food Politics)作者   「瑪琳‧麥肯納有如現代的阿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她在《大危雞》中說明了今天我們的食物實際是怎麼生產的,可讀性極高、震撼人心,讓我們看清楚自己所招致的風險。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馬丁‧布雷瑟(Martin Blaser)醫學博士,紐約大學醫藥與微生物學教授,《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作者   「瑪琳

・麥肯納好奇心強,從不賣弄,書中展現出她對人的同理心和對家禽的同情心,並為確信餵食抗生素的雞會危害美國人飲食的科學家和農民發聲。《大危雞》精湛的筆法,使她的調查結果和改革人士的不安顯得更有說服力。」──約翰・艾吉(John T. Edge),《美國南方食物史》(The Potlikker Papers)作者   「讀過瑪琳・麥肯納下了苦功研究、讀來欲罷不能的《大危雞》之後,你看到BBQ烤雞翅或炸雞塊的感覺肯定從此不同──而且這是應該的。畢竟雞會胖成這個樣子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牠一輩子都在被人餵食抗生素。這本關於環境、科學和食物的書實在寫得太好了,有你的,麥肯納!」──羅莉‧加瑞特(Laurie

Garrett),普立茲獎得主,《逼近的瘟疫》(The Coming Plague)作者   「瑪琳・麥肯納這本有趣的書表面上講的是雞肉,但實際上和我們切身相關:關於我們過去所做的愚蠢選擇,以及如何把我們最愛的雞肉從美國人強加給牠的藥物中解放出來,迎向一個更快樂、更健康的未來。她的報導深刻、謹慎而細膩,力道慢慢堆疊到最後,如同吹起一聲清亮的號角,既發人深省又深具說服力。現在就讓這個聲音響徹美國,從德馬瓦半島的蛋雞場到舊金山的餐酒館──讓雞再度成為真正的雞吧!」 --丹・費根(Dan Fagin),普利茲獎得獎作品《我們的河》(Toms River)作者   「警告讀者:讀了這本書,你會再

也無法用過去的眼光看待一桶炸雞。充滿探究精神的記者瑪琳・麥肯納在這本傑出的調查報告中追溯了食物鏈中的抗生素歷史,指出各種過失與共謀如何導致抗生素抗藥性的全球大流行,折損了這項原本人類最強大的公共衛生工具。我偶爾會讀到一本書,讓我相信它隱含了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的力量。麥肯納的《大危雞》就是這樣一本書。」──安娜‧拉佩(Anna Lappé),《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Diet of a Hot Planet)作者   「瑪琳・麥肯納是美國報導公衛議題的最佳記者。她在最新著作《大危雞》中指出,現代雞肉生產與抗藥性感染是同一個問題。任何人想了解目前生產食物的方式為何無法永續,以及必須如何改變作

法以免回到使用抗生素之前的時代,都一定要讀這本重要的書。我很愛吃雞翅,但我再也無法以同樣的眼光看待雞翅。」──理查・貝瑟(Richard E. Besser)醫學博士,羅伯・伍德‧強生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董事長兼執行長   「抗藥性感染正在動搖現代醫療的基礎,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大的挑戰之一。瑪琳・麥肯納讓我們了解到這個挑戰與每個人切身相關,且有迫切性,說明了抗生素抗藥性如何產生,我們為什麼需要關心,以及如果這個社會要對此有所回應,我們應該全體提出何種要求。」──傑瑞米‧法拉爾(Jeremy Farrar)博士,威康信託基金會(The Well

come Trust)董事長   「瑪琳・麥肯納是全世界最熟悉抗生素濫用和抗藥性議題的記者,在《大危雞》書中 她道出了這個故事的一大關鍵:工廠化畜牧對抗生素的大規模誤用和濫用。對於任何想要看到現狀有所改變的人,這本書都是必讀之作,書中對於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要承擔哪些風險,這本書都提出了清楚而迫切的說明。」──蘭斯・普萊斯(Lance B. Price),抗生素抗藥性行動中心創辦人兼主任   「瑪琳・麥肯納說出了一個駭人的重要故事,而且充滿了說服力。她清楚點出,只要把抗生素從日常食物生產過程中移除,就會讓食物更美味、更安全,而且有助於對抗全球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湯瑪斯・弗利登(

Thomas R. Frieden)醫學博士,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前主任   「農業企業一股腦追求讓『家家戶戶有雞吃』,但伴隨而來的代價非常高昂:把抗生素這種現代醫療最寶貴的靈丹妙藥餵給健康的家禽家畜吃,這種作法已經使抗生素失去效力,導致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人死於原本可以預防的疾病。麥肯納以縝密的調查和深具說服力的敘述方式,說出我們如何放任這樣的事情發生,並指出我們有哪些做法可以阻止即將發生的災難──免得為時已晚。」──巴瑞‧埃斯塔布魯克(Barry Estabrook),《豬的故事》(Pig Tales)作者   「《大危雞》集合了多樣化的角色,從各個角度拼湊出美國文化在雞肉生產上嚴重濫用抗生素

的歷史淵源,並闡明長期下來在全球各地出現抗藥性這個預期之外的後果。麥肯納報導了從法國到喬治亞等地方的農業,帶領我們看見食物的另一個未來:仰賴農民的知識,促進生物多樣性,我們就會吃到美味、沒有抗生素的雞肉。」──吉兒‧艾森巴傑(Jill Isenbarger),石倉食品農業中心(Stone Barns Center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執行長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讀一讀《大危雞》,多了解一下自己的食物是怎麼來的,更重要的是怎麼飼養的。瑪琳・麥肯納這本書提出了深具說服力的見解,說明為什麼支持對動物、對農民、對公共衛生、對環境、對消費者最好的作法是勢在必行的事。」

──保羅‧威利斯(Paul Willis),尼曼牧場豬肉公司(Niman Ranch Pork Company)創辦人   作者簡介 瑪琳‧麥肯納(Maryn McKenna)   獲獎記者與作家,擅長公共衛生、全球健康和食品政策議題,特別關注奇怪的新疾病、捲土重來的舊疾病、透過食物傳播的疾病、醫療和農業上的抗生素濫用與抗藥性問題,整體而言,她的報導致力於探討何以我們在制定糧食和保健政策時,眼光永遠都看得不夠遠。   她為國家地理與其他歐美雜誌和網站撰寫有關科學和食品的報導,包括《紐約時報雜誌》、Vice雜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新聞周刊》(Newsweek)、《科學人

》(Scientific American)、《連線》(Wired)、《自然》(Nature)、《衛報》(The Guardian)等。已出版獲獎著作《超級病菌》(Superbug)和《擊退魔鬼》(Beating Back the Devil)。   瑪琳曾親訪世界許多地區的農場和食物生產場所,撰寫流行病和災難發生現場的第一手報導,包括卡崔娜颶風期間在紐奧良的野戰醫院,被印度洋海嘯摧毀的泰國村莊、西尼羅病毒疫情前線的美國疾管局禽鳥檢疫所、1918年流感死者在北極地區的墓園、雲南的愛滋治療中心、印度的小兒麻痺根除團隊、法國的啤酒廠、荷蘭的「駭客任務養雞場」,以及2015年禽流感大流行時受到重創

的美國中西部養雞場。   瑪琳是布蘭迪斯大學新聞學院舒斯特調查新聞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她2015年在TED talk以「抗生素無效之後我們怎麼辦」為題發表的演講已獲得超過150萬次觀看。現居美國緬因州與亞特蘭大。 譯者簡介 王惟芬   臺大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日前在巴黎半工半讀,一邊於索邦法式文明課程修習法文,一邊翻譯寫作偶爾還兼中文家教。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臺大醫學院。譯著以科普、科學史、藝術史、環境科學及傳記文學為主。   自序 9 第一部    雞肉如何成為民生必需品 第一章 

生病又流年不利 第二章  透過化學找到更好的生活 第三章  肉類麵包價 第四章  抗藥性的出現 第五章  證實問題所在 第二部    雞肉如何變得危險 第六章  流行病學的證據 第七章  育種的成功 第八章  汙染的代價 第九章  預料之外的危機 第三部    雞肉的改變 第十章  個子小的價值 第十一章  選擇合作 第十二章  從農舍來看 第十三章  市場的聲音 第十四章  過去創造未來 後記 謝誌 注釋 參考文獻   自序   每年我都會去巴黎的一間小公寓住一陣子,就在第十一區的區公所辦公室上面的七樓。這個地方離爆發法國大革命的巴士底廣場不遠,只要沿著一條狹窄街道步行十分鐘

,就會到達那個引發政治變革進而改造全世界的地方,但如今這條街上滿是學生經常光顧的夜店和華人開的布料批發店。每週兩次,會有數以百計的巴黎人一起沿著這條街,走向位於理查勒努瓦大道(Boulevard Richard Lenoir)中島上的巴士底廣場市集(marché de la Bastille),有許多攤販在這裡擺攤。   幾條街之外就能聽到這個市集的聲音,在低沉的爭論和閒聊聲中夾雜著手推車重重壓過人行道的聲響和攤販的叫賣聲。不過在聽到這些聲音之前,你會先聞到它的味道:有踩在腳下發爛的甘藍菜葉味,供人試吃的現切水果的鮮甜味,還有鋪在玫瑰色扇貝下方的海藻散發出來的刺鼻碘味。穿過這些味道,就能接收

到我滿心期待的香味。那裡的空氣飄盪著一點金屬味、香草味,聞起來鹹鹹的,帶點焦香,十分有份量,感覺就像實體的東西,像有人搭著你的肩膀催促你稍微走快一點。它引領你到市集中間的一座帳篷,那裡早已排了一條長長的人龍,繞著帳篷桿一圈延伸到市集的走道上,與花販前的客人混雜在一起。   攤位中間是一個壁櫥大小的金屬櫃,用鐵輪和磚塊架著。櫃子裡擺著一隻隻扁平的雞,都是在天還沒亮就插到這台旋轉的烤肉架上。每隔幾分鐘,一個雞販就會取下一根鐵桿,把上面不斷滴著汁的銅色烤肉滑下來,放入扁平的鋁箔襯袋中,然後交到隊伍最前方的客人手中。幾乎等不及回到家,我就想吃手中的烤雞了。   這種扁扁的烤雞外型類似蟾蜍,所以在法

文中又稱為蟾蜍雞(poulet crapaudine),雞皮像雲母一樣脆裂開來;底下的肉連續幾個鐘頭接收了上方滴下來的雞汁,變得非常柔軟,但又有彈性,胡椒和百里香的味道滲入到骨頭裡。我第一次吃到的時候非常震驚,完全沉醉在無言的幸福感之中,沒有餘力思考這麼新穎的感受是從哪裡來的。第二次再吃,我還是很開心,然而事後卻不禁感到悲哀而感慨。   我這輩子都在吃雞:在布魯克林我祖母的廚房裡、在休士頓我爸媽家裡、在大學食堂、朋友家、餐館和快餐店、市區的時髦酒吧,還有美國南方後街的傳統老店。我自認為是很會烤雞的,但我吃過的雞沒有一隻像蟾蜍雞這樣,充滿了礦物質味、豐美又直接。我回想了一下從小到大吃過的雞。那

些雞肉的味道取決於廚師的調味:我祖母的派對拿手菜燉雞肉嚐起來是罐頭湯的味道;我大學室友從她姑姑的餐館外帶回來的炒雞肉是醬油和芝麻醬的味道;母親擔心父親的血壓問題開始禁止家裡用鹽之後,雞就變成檸檬汁的味道。而這道法國雞料理嚐起來就是血和肉的味道,甚至嚐得出牠過的是戶外生活,運動量充足。這樣的雞吃起來,讓人無法假裝它不是動物,不曾是一條生命。   我們已經很習慣不去想雞出現在盤子上、或是從超市冷藏櫃裡拿出來以前是什麼樣子。我大部分的日子都住在距離喬治亞州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不到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那裡自詡為世界家禽之都,是現代養雞業的發源地。喬治亞州每年養出14億隻肉雞,在美國約

90億隻的年產量中占了最大比例。若是把喬治亞州單獨視為一個國家,它的產雞量大約落在和中國、巴西差不多的規模。然而,就算在這裡開車開上幾個鐘頭,可能都感覺不到這是一個養雞重鎮,除非你碰巧開在堆滿雞籠的卡車後面,這些車子是從遠方那些蓋得密不通風的大型雞舍裡開出來的,準備把雞運往屠宰場,轉變成肉品。   在法國市場遇到的第一隻雞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理解到長久以來雞有多少地方是我看不到的,從此之後,我開始在工作中發現那些看不到的地方隱藏了哪些事情。我在美國的家離疾病管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大門大約只有3公里,這個中心

隸屬於聯邦政府,他們會派遣疾病探員到世界各地爆發疾病的地方。十多年來,身為記者的我養成不少職業病,其中一個就是持續追蹤他們的調查,不論在美國、亞洲還是非洲,我常與醫師、獸醫、流行病學家長談到深夜,過程中逐漸領悟,那隻讓我驚豔的法國雞竟然和我長期追蹤的流行病之間有所關聯,而且密切程度遠超過我之前的理解。   我發現美國雞的味道之所以和我在其他地方吃到的不一樣,是因為美國人養雞在意的事情完全和味道無關──為的是產量、大小一致性、生長速度。這樣的轉變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正如我後來的了解,其中最大的單一影響因子,是我們在養雞、以及幾乎其他每一種肉用動物的飼料中添加常規劑量的抗生素,從牠們出生到死亡幾

乎每天不間斷,且數十年來始終如一。抗生素本身並不會養出索然無味的肉,但會創造出讓肉變得索然無味的條件,讓我們能把這種原本養在後院裡,容易警覺而活動力強的鳥,變成一塊生長迅速、行動緩慢、毫無個性的蛋白質,就像卡通裡那些肌肉發達、倒三角體格的健美先生一樣。   目前地球上畜養的肉用動物,一生中大多數日子吃的都是加了抗生素的飼料,每年的抗生素使用量大約是5700萬公斤。(1)農民最初開始使用這些藥物,是因為抗生素能讓動物更有效率地把飼料轉化成美味的肌肉;這樣的結果讓他們抗拒不了誘惑、牲口開始愈養愈多之後,又可以靠抗生素來降低動物染病的機率。這項最初由養雞業發現的現象所創造出來的畜養方式,「我們決定

稱之為工業化農業」,一位住在喬治亞州的家禽歷史學者曾在1971年自豪地寫道。(2)雞肉價格大跌,變成美國人吃得最多的肉類,也成了最容易傳播食源性疾病和抗生素抗藥性的肉類,並且慢慢地醞釀出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健康危機。   我在拼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時,先是感到困惑,後來是難以置信,我得知有少數幾位具先見之明的科學家早在一開始就警告過,農用抗生素會造成預期之外的後果。但我也發現到了最近這幾年,終於有人把這些警告聽進去。畜牧業者一方面承受到來自廚師和消費者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日漸意識到自身長久以來忽視的責任,開始有人放棄使用抗生素,重整飼養方式。   本書的故事由兩條平行的敘事軸交織而成,一條講述我

們如何開始固定使用抗生素,後來的質疑又是怎麼出現的;另一條是我們如何創造出工業雞,然後開始有所反思──以及從這些歷史可以看出,我們決定飼養方法時,實際上提升了哪些,又犧牲了哪些。在寫書過程中,我當面和美國十幾個州以及其他多個國家的雞農聊過,也訪談了化學家、律師、歷史學者、微生物學者、官員、疾病探員、政治人物、廚師,和時尚有型的法國禽肉商。   曾經有一段時間,地球上所有的雞肉都像我在巴黎街頭買到的那隻烤雞一樣,安全無虞、貨真價實且風味完整。若是我們能充分關注市場壓力、全世界的蛋白質需求、疾病風險、動物福利,以及我們自己對美味食物的真正渴望,那樣的時代是找得回來的。 第一章 疾病與

壞年頭 瑞克・席勒(Rick Schiller)從來沒有覺得這麼不舒服過。 席勒那時51歲,是個身高185公分,體重104公斤的大塊頭,跆拳道黑帶,固定健身,這輩子都還沒住過醫院。但是2013年9月最後一天上午,他卻進了加州聖荷西南邊自家附近的醫院,躺在急診室的輪床上,發著高燒,痛苦地扭著身子,難以置信地瞪著他的右腿。這條腿已經腫到正常大小的三倍,發紫又發熱,因為發炎而腫大變硬,感覺好像快要爆開了。 就是這條腿把席勒逼去了急診室。那天凌晨3點,他被火一般的疼痛弄醒,拉開被子一看,不禁放聲大叫,他的未婚妻羅恩・特蘭(Loan Tran)也尖叫起來。兩人急急忙忙出門,他穿著內衣,手撐著牆用跳的,她

則設法把他跑車的座位椅背壓下來,讓他那條硬得跟木頭一樣的腿有地方放。到醫院時,一群醫護人員把他從車裡抬出來,吃力地放到輪床上,推進一個房間,幫他接上點滴和嗎啡。這是星期一上午的黎明前夕,通常是急診室裡最平靜的時段,一位醫師迅速拿了放有消毒針筒的托盤過來。 這位住院醫師告訴席勒,腫脹的情況太嚴重,他們擔心他的皮膚會裂開。「我得在你的腿上戳幾個洞,舒解一下壓力。」她說。席勒點點頭,咬緊牙關。她用針尖刺破繃緊的皮膚表面,插入組織內,原本以為會有血液或膿液湧上來回推她手裡的針筒。但什麼也沒流出來。她皺了皺眉,向護士要了一根針頭較粗的注射器,再試一次,尋找堵在血管裡的血池,或是造成他腿腫大的膿瘍。但依然

什麼都沒有。她再換了一根注射器,席勒還記得那根針和鉛筆的筆芯一樣粗,然後第三次用酒精棉消毒,把針刺進他皮膚,輕輕地把柱塞往回拉,這時他聽見她倒吸了一口氣。他低頭一看,看到針管吸出了一些看起來沉甸甸的紅色物質。他覺得像肉。 幾個鐘頭後,席勒裹著退燒的冰塊,因鎮靜劑的作用還在頭昏腦脹,腿也一樣僵硬,但仍設法釐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認為是他在十天前吃的速食宵夜引起的,那晚他吃了三明治、炸玉米餅和奶昔。當時他覺得味道有點怪,沒有全部吃完,他很少這樣。午夜過後他開始嘔吐,之後就一直病懨懨的,不時還會嘔吐和急性腹瀉,經常反胃到幾乎連喝水都會吐。

台北市餐飲業者在食品良好衛生規範下常見缺失及因應問題探討

為了解決冷藏食品批發的問題,作者陳姿妤 這樣論述:

食品安全一直是一個全球所關注的話題,對於公共的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在臺灣,舉凡食品製造業者,均應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然而,近10年間台灣的食品安全事件頻傳,食品中毒案件數更是逐年攀升。根據民國70-109年統計,臺灣食品中毒案件發生的攝食場所,以供餐之營業場所居冠。本研究目的是要了解台北市高風險餐飲業者在遵守食品衛生安全規範準則時的常見缺失及因應問題,藉由對業者作業環境的衛生訪查結果及從業人員所填寫的問卷進行探討及分析,並進而討論應對方法。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在衛生訪查結果,在所有檢核表缺失項目中「冷凍冷藏冰箱的溫度管理,保持清潔並定時紀錄」有38.6% 的餐飲業者有缺失 、「食品、食品

器具容器、包裝材料,不得直接接觸地面,以防污染食品」37.3%的餐飲業者缺失,這兩項有著較高的缺失比例。在從業人員認為遵守食品衛生規範的困難因子則以空間狹小、操作人員衛生安全知識不足、同一人在同一時間身兼多職、人員管理不良、職前教育訓練不足、工作時程緊湊等因素有較高的比例。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建議,在要求餐飲業者遵守規範的同時,應該注意的是,是否有提供相應的教育訓練及給予足夠的相關知識,適時且實際的輔導措施,使管理者以及從業人員可以了解如何確保食品的衛生安全,並且針對較容易違規的小型餐飲業者給予需要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