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義原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分配正義原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梁文韜寫的 市場、正義與反全球主義:論左翼社群主義思想 和龔群的 追問正義:西方政治倫理思想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何清漣專欄:美國2023金融爆雷第一家 矽谷銀行病理診斷| 上報也說明:歐盟原來的碳排放額度分配計畫不得不放棄,只好讓聯合國在2022年氣候峰會上重新弄了個「氣候補償計 ... 1)SVB的董事會成員組成原則:親不親,路線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主流出版社 和北京大學所出版 。

華梵大學 哲學系碩士班 陳振崑所指導 吳萬益的 從環境倫理學看台灣綠能產業 發展之研究—以太陽光電解決缺電問題為例 (2016),提出分配正義原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環境倫理、綠能產業、太陽能、環境永續。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社會學系 盧政春、張家銘所指導 姚雅芬的 提升勞退新制自願提繳率激勵方案之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勞退新制、自提率、激勵方案、策略規劃、分配正義的重點而找出了 分配正義原則的解答。

最後網站「怎麼分東西才公平?」——談兒童分配正義概念的發展則補充:根據不同社會科學領域對「分配正義」的理解,這一概念下有平等(equality)、公平(equity)和需要(need)三大基本原則。其中,平等原則指資源和機會的平等分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分配正義原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市場、正義與反全球主義:論左翼社群主義思想

為了解決分配正義原則的問題,作者梁文韜 這樣論述:

  自從上一世紀七十年代初政治哲學開始大受重視以來,自由主義左派一直嘗試主導西方思潮,代表人物如羅爾斯(John Rawls)及德沃金(Ronald Dworkin)分別以公平及平等概念來建構普世適用的正義論,用以抗衡冷戰時與之對立共產主義;他們後來遭遇到來自社群主義、女性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等思潮的挑戰。當中左翼社群主義理論家如米勒及瓦瑟(Michael Walzer)嘗試另闢新路,發展出來的學說嘗試結合社會主義及國族主義。     踏入二十一紀,面對全球化帶來的包括跨國不平等及赤貧種種問題,部分支持全球化的自由主義左派受到反全球主義者的質疑,無法有力回應,左翼社群主義是否能也再次提供另一

理論途徑?近年反全球化浪潮會否令他們鼓吹的國族主義又一次興起?大家又能否找到資本主義全球化以外的一條可行的政經發展之路?     本書批判地分析左翼社群主義思想,討論正義、市場、社會主義與國族等概念如何用在理論建構中,以及探討左翼社群主義者對全球化該有的立場,並試圖提出後全球化時代的可能發展方向。

分配正義原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蔡旺詮今天總質詢,以「公平正義和反思,建構一個有思考有溫度的台南」為主軸,並以學者Jown Raws , Kent 的觀點,公共政策應重分配福利為最大化,弱勢最大化的公平正義為主,提出台南市多項公共政策決策應符合公平正義原則,除審慎外更應反思檢討,包括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加班費只三天,是六都最低,私幼公立收費政策的實務面和財源問題,房屋租稅政策的不公平,南紡購物中心的車輛分流道不當設計,有圖利財團爭議;另牛埔有毐掩埋場設置等,都顯示出政府的決策,欠缺政策公平正義性問題!

從環境倫理學看台灣綠能產業 發展之研究—以太陽光電解決缺電問題為例

為了解決分配正義原則的問題,作者吳萬益 這樣論述:

台灣缺乏天然能源,絕大部分需從國外進口,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等。我國的能源需求都掌控在輸出國的手中,這對我國經濟發展與能源供應根本毫無安全可言,甚至會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況且,當前世界各國為了解決環境汙染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現象,正積極尋找無汙染性的能源來替代。 因此,台灣一方面,為了因應非核家園後所造成的能源短缺問題與解決能源自主化的需要,積極發展綠能產業亦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首先,加速推動國內整體綠能產業之升級、發展與使用;其次,採用綠能來解決台灣目前所面臨能源短缺的問題;再者,避免環境繼續遭受嚴重的汙染與破壞;最後,俾使台灣能源產業的發展,援以環境倫理學為基礎、發展綠

能產業為手段、促進經濟繁榮為目標,進而達到「環境永續」為最終目的。 另一方面,為了促成最終目的能早日實現,筆者將從環境倫理學具整體概念之土地倫理,繼之具個別概念之環境正義,及具統整概念之泰勒五項優先處理原則三個觀點出發,來省思台灣當前利用太陽光電解決缺電問題的新趨勢,企盼從政府到民間共同開創出經濟發展、能源安全與環境永續三贏的新局面。

追問正義:西方政治倫理思想研究

為了解決分配正義原則的問題,作者龔群 這樣論述:

何為正義?對正義問題的解決是否關切到政治共同體的穩定與持存?古希臘的正義觀與近現代以來的哲學家對正義問題的解讀有何差異┅┅圍繞上述問題展開的對正義的討論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重視正義思想的研究是西方倫理學與政治學的傳統。正義論域在當代政冶哲學的復興源於羅爾斯《正義論》所掀起的理論熱潮,它引發了對公共領域、權利與國家、多元價值以及全球正義的深入探究。龔群編著的《追問正義(西方政治倫理思想研究)》以正義問題為基本切入點,系統梳理了西方政治倫理思想的發展脈絡,不僅為我們提煉出諸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洛克、盧梭、伯林、阿倫特、羅爾斯、諾齊克、桑德爾等重要思想家的理論內核,同時對古代的自然法正義觀念、近

代自由主義倫理觀、當代公共理性與社群主義的原則等政治哲學的關鍵論題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探討。龔群,哲學博士,中圍人民大學哲學院倫理學和政治哲學教授,中圍人民大學傑出人文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萊比錫大學、美國天主教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出版《青年倫理學》(1988)、《人生論》(1991)、《自由與瀟灑》(1999)、《當代西方道義論與功利主義研究》(2002)、《道德烏托邦的重構》(2001,2003)、《道德哲學的思考》(2003),《生活與實踐理性》(2004)、《羅爾斯政治哲學》(2006)、《現代倫理學》(2010)、《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2013)、《當代自

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比較研究》(2013)、《社會倫理十講》(2008,2014)等近20部學術著作;擔任《德性之後》(1995)、《倫理學簡史》(2003)、《倫理學理論》(2004)以及《生活質量》(2008)等作品的譯者或主要譯者;在海內外各種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80余篇。 序言第一章 古希臘的正義觀第一節 正義之神:從形象到抽象第二節 契約正義與應得正義第三節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正義觀第四節 亞里士多德的正義觀第二章 自然法與正義第一節 秩序與正義第二節 斯多亞派的自然法第三章 洛克與盧梭的自由倫理觀第一節 洛克的自然權利說第二節 盧梭的社群主義自

由觀第三節 盧梭的平等與自由第四節 盧梭與馬克思的平等觀第五節 反思啟蒙與繼續啟蒙第四章 伯林的自由論第一節 自由與責任第二節 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第三節 多元主義與消極自由第五章 阿倫特的自由與人權觀第一節 自由何為第二節 人權:一個沉重而具體的話題第六章 公共理性與公德第一節 公共領域與公德第二節 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第七章 羅爾斯與正義第一節 能力與平等第二節 政治建構主義第三節 正義社會的穩定性問題第四節 多重共同體與多重分配正義原則第八章 權利與國家第一節 保護少數的權利第二節 在無政府與利維坦之間自由主義的國家觀第九章 社群主義及其相關論

題第一節 當代社群主義的共同體觀念第二節 社群主義對自由主義的一般批評第三節 麥金太爾與桑德爾對自由主義分配正義的批評第四節 自由主義的或共和主義的自由評桑德爾的《民主的不滿》第五節 提倡自主會助長邪惡嗎評凱克斯的《反對自由主義》第六節 德沃金的共同體觀念第十章 全球正義第一節 全球正義與全球貧困評羅爾斯的《萬民法》第二節 世界主義與全球正義參考文獻後記

提升勞退新制自願提繳率激勵方案之研究

為了解決分配正義原則的問題,作者姚雅芬 這樣論述:

隨著人口結構的老化,實施退休金制度以保障勞工老年經濟安全是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標,2005年7月1日施行的勞退新制,是我國勞工退休保障制度發展史上重大變革,規定雇主須按月提繳退休金至勞工個人專戶;而勞工則可在每月工資6%的範圍內自提退休金,並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藉此政府以稅賦優惠鼓勵勞工自提退休金,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多作準備。然而自勞退開辦以來,勞工總體自提率始終十分低落,較低所得勞工更是明顯偏低,由而法制未能發揮鼓勵勞工為退休生活積極準備的正面效果。有鑑於此,本研究透過質的研究之實物分析以及官方統計資料的量化應用,在闡明相關理論與概念及文獻探討後,首先針對我國勞退新制在我國總體

勞工老年保障制度中之定位與功能進行探討,接著再針對導致自提率低落的原因進行總體性與工資組別、年齡組別、性別、行業別及地區別等影響因素分析。最後,基於上列探討與分析結果以及社會政策分配正義原則,本研究採策略規劃方式研提一套有助提升勞退新制自願提繳率之激勵方案,內容除成立「提升勞工自提退休金推動委員會」以及採多元方式進行自提率激勵方案之宣導等策略外,並針對符合要件之較低所得勞工展開下列三大策略:1.提供定額勞退提撥;2.舉辦勞退獎金抽奬活動;以及3.開放自提退休金資產化。藉此,除進一步強化工資所得較低勞工之老年經濟安全外,並得以彌補勞退新制欠缺所得正向重分配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