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北斗系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onathanE.Hillman寫的 中國網路圈套:數位絲路如天羅地網控制全球未來,美國華府智庫專家的關鍵報告 和的 GPS/GNSS原理與應用(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斗系統已主導陸境內定位導航較排名第二GPS超過30% - 兩岸也說明:據微信公眾號「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消息指出,目前北斗導航已實現了對大陸國內導航定位的全面主導。據高德地圖公佈應用相關數據資料,截至2022年11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政治學系 劉興祥所指導 王英杰的 中共「一帶一路」軍事戰略發展之研究 (2021),提出北斗系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一帶一路、軍事戰略、中共、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莫大華所指導 周淑傑的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地區的地緣經濟布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戰略角色與功能 (2021),提出因為有 一帶一路、亞投行、東南亞、新古典現實主義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斗系統的解答。

最後網站北斗擊敗GPS 主導陸導航定位 - 奇摩股市則補充:中美科技戰背景下,航天航太及新一代通訊等相關領域,成為兩國角力焦點。在多年努力與推廣下,大陸研製的北斗衛星系統終於擊敗美國的GPS(全球衛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斗系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網路圈套:數位絲路如天羅地網控制全球未來,美國華府智庫專家的關鍵報告

為了解決北斗系統的問題,作者JonathanE.Hillman 這樣論述:

【台灣人必讀,也必須了解】 條條網路通北京?中國悄悄監視你?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會打贏這場戰爭嗎? 華府智庫專家歷時五年,走訪美、歐、亞實地採訪 第一手揭露中國「數位絲路」真實面貌   美中貿易戰前,網路戰早已開打。   因為攻佔全球網路、蒐集全部數據正是中國的目標!   中國透過監視器、衛星、海底電纜、雲端服務,打造「數位絲路」,   企圖成為不費一顆子彈就能控制全世界的數位霸權。   美國、歐洲乃至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   不管是否警覺,全世界每一國,包括你和我,已經深陷中國的天羅地網之中。從太空到海底,聯網的5G設備(華為)、緊盯你的街角監視器(海康威視)、定位的

衛星系統(北斗)、傳輸資料的海底光纖電纜(亨通集團)……連成一條條布局縝密、由北京遠端操控的「數位絲路」。   「數位絲路」是「一帶一路」(習近平於2015年提出協助各國建設,描繪出中國重回世界「中心」的「中國夢」)的開路先鋒,瞄準各國亟欲補強的數位基礎建設,形塑以中國為中心的數位世界。拜中國政府大力扶植、模仿西方技術以及低成本之助,中國企業步步為營,以中國製監視器(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宇視科技)為例,它們已經進駐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烏克蘭基輔、阿富汗喀布爾……遍及澳洲和南極洲以外的每塊大陸,當然,也監視著新疆「再教育營」;悄悄收集全球的資料及通訊流向,跟蹤市場機密,人人的生活都在其掌

握之中。   當中國數位強權崛起,第一次網路世界大戰悄悄開打,美國赫然發現自己的科技領導地位、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岌岌可危。美國華府智庫CSIS高級研究員強納生‧希爾曼,是中國數位絲路最專業的學者。他耗時五年,走訪美、歐、亞、非各地,第一手揭露中國不斷延伸的數位版圖,與美國的警覺及抵禦,內容包括:   ●中國網路戰的戰場、戰略與戰術   中國以遍布全球的數位基建、網路營運、資訊蒐集為武器,企圖從地下、海底、空中的電波頻道,乃至「新的制高點」太空,全面制霸數位世界。   ●「數位絲路」如何實現「一帶一路」中國夢   中國國營的三大電信公司,或受政府扶植的中企如華為、海康威視,以過往歐美國家

獨具的通訊技術,逐步攻克亞、非的科技落後國家及歐美有「數位落差」的鄉鎮,取代美國成為數位霸主,一舉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   ●打造更甚《一九八四》的數位圓形監獄   中國對外擴張,對內則無視於人權,以「天網工程」及「雪亮工程」監控每一吋公共場所、每一張臉孔,打造一座量化所有個人特徵、訊息的中央資料庫。不只在新疆對維吾爾族「再教育」,還是所有中國人的「老大哥」,如同歐威爾《一九八四》小說場景……   ●這場網路大戰,美國如何回擊?   美國開始制裁華為、中興等危及資安與國安的中企,並爭取歐盟、印太盟友聯手反制中國。   中國數位絲路逐步擴張,每一國、每個人都正在目睹,也深受影響。如

同《海權爭霸》作者史塔萊迪教授推薦文:「本書是了解我們此時代所面臨的最大地緣戰略挑戰的必讀之作:中國的科技崛起,以及它如何在全球推進,企圖宰制軍事、市場及現代社會倚賴的重要系統。」掌握它的來龍去脈、關切它的巨大影響,是當下最重要、也不能不了解的事。 本書特色   1.美中爭霸的戰場不只有貿易,還有網路   美中貿易戰之前,數位基礎設施戰已悄悄開打:一帶一路、金盾工程、中國製造2025、中國標準2035……包藏在路地上可視的巨大工程下,是透過地底、海底、空中傳遞數位資訊的野心,進而改寫地緣政治、科技版圖與經濟秩序的現狀。這是一場不用發射一顆子彈的戰爭。   2.中國研究專家尋訪美、歐、亞、

非洲與網路的第一手報導   作者不辭千里,追蹤中國的全球基礎建設行動,有實地走訪:中巴交界的新闢道路、衣索比亞到吉布地的中造鐵路;中國管理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也尋訪網路世界:註冊了兩門海康威視提供的監視系統線上培訓課程……,歷時五年,第一手挖掘隱藏的真相,盡在書中。   3.揭露中國數位極權主義的內幕   通訊科技是民主的象徵,在中國卻成了鞏固政權的工具:雪亮工程、新疆再教育營、杭州「城市大腦」……無處不在的監控,打造出囚犯無所隱藏的數位圓形監獄。   4.提出美國反制中國擴張的政策建議   面對中國的來勢洶洶,作者建議:除了美國已啟動的制裁、撤照、防盜竊智慧財產之外,更要積極與民主國家結

盟,共同擴大資訊取得與分享,鼓勵言論自由,保護使用者隱私及安全性……以創新、研究、開放的精神迎戰威權的中國。 重磅推薦   吳宗信(國家太空中心主任)、李忠憲(哲學型資安人、作者)、汪浩(作家、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沈旭暉(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依姓名筆畫排列) 名人推薦   ˙本書是了解中國網路發展的一本重要著作,讓我們得以一窺過去三十年來,中國如何發展網路產業並暗中在世界布局,這對理解中國的銳實力來源與預測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至關重要。──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若要洞察現況、把握未來,本書將能打開你看待國際發展的新角度。──沈旭暉/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   ˙本書分析了美中及各國在太空時代裡,如何在衛星及網路戰中洞燭先機。作者不只是透過本書對我們示警通訊科技如遭濫用會對民主社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更是在促使台灣思考,政府及民間應該如何務實地攜手合作,才不會讓台灣在這波通訊及自由民主防衛戰中缺席。─—吳宗信/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本書追蹤中國數位強權的崛起,對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提供了嚴肅、警醒的分析。作者剖析私人創業和政府扶植如何使科技落後的國家,取得長久以來被視為富有民主國家獨具的先進通訊技術與能力。這是一本重要且透徹精

闢的著作,是美國政策制定者及產業領袖必讀之作。――裴敏欣/美國加州克雷蒙麥‧肯納學院教授   ˙這是一本應時且引人入勝的著作,分析中國正在如何形塑數位世界,重畫從海底延伸到外太空的資料傳輸線路,並企圖在決定性的世紀競賽中,控制在商業與戰爭中愈來愈被採用的工具與手段。――查琳‧白茜芙(Charlene Barshefsky)/前美國貿易代表   ˙本書是了解我們此時代所面臨的最大地緣戰略挑戰的必讀之作:中國的科技崛起,以及它如何在全球推進,企圖宰制軍事、市場及現代社會倚賴的重要系統。――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第十六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歐洲最高統

帥退役美國海軍上將暨《2034全面開戰》及《海權爭霸》作者   ˙本書急迫而引人入勝地剖析中國如何一步步、一個計畫接著一個計畫地推進,建立其數位影響力,企圖制霸全球。――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前美國駐新加坡、駐中國大使   ˙本書深入探索中國如何追求稱霸科技領域……作者駁斥『網際網路連結會帶來更大的自由』論點……他極具說服力地警告,若要遏止中國在網路空間的擴張,西方國家必須盡快採取更多行動。――《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希爾曼警告,切莫志得意滿,低估中國的科技野心,他的分析透徹細膩,且呼籲美國必須警醒,這警告及時且令人信服。――《書

目》(Booklist)雜誌

北斗系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有仇必記 - 何志光
https://www.facebook.com/%E6%9C%89%E4%BB%87%E5%BF%85%E8%A8%98-%E4%BD%95%E5%BF%97%E5%85%89%E9%A0%BB%E9%81%93-Ho-C-K-Jonathan-107477263993422

中共「一帶一路」軍事戰略發展之研究

為了解決北斗系統的問題,作者王英杰 這樣論述:

近期,中共推動「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受到全球各國眾所矚目的焦點,比較明確的政策輪廓起緣於2013年9至10月份期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出訪中亞與東南亞時,向各國提出以中國古代絲綢的陸上古道與水路貿易路線為架構。 習近平主政下的「一帶一路」建設是戰略布局的重要部分,從和各國「戰略對接」至成為命運共同體,這個號稱習近平最重要的外交戰略,成功關鍵在得到沿線各國的支持與配合。其中,在政治、經濟兩具引擎帶動的背後,須賴外交做聯結、軍事做後盾,因而有著雄心勃勃的軍事布局設想。中共重視「一帶」跨境陸運基礎建設,提升跨境綜合運輸能力以促進經濟對外發展,配合既有交通路網建設,一旦完善,亦可轉做陸上

軍事用途,進行軍事物資籌補輸送。本文主要探討中共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與意涵,以作為我國未來總體戰略發展之參考;另檢視各國在面對中共經濟利多的同時,對國防安全上的恐懼將無可避免的加深。就軍事戰略的觀點,探尋中共「絲路」倡議背後戰略意圖,以為我軍事備戰之因應參考。

GPS/GNSS原理與應用(第3版)

為了解決北斗系統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書詳細介紹了GPS、GLONASS、BeiDou、Galileo、QZSS和NavIC系統的**資訊,涵蓋了各個系統的星座配置、衛星、地面控制系統和使用者設備,提供了詳細的衛星信號特徵。   本書包括GNSS簡介、衛星導航基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伽利略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區域衛星導航系統、GNSS接收機、GNSS擾亂、GNSS誤差、獨立GNSS的性能、差分GNSS和精密單點定位、GNSS與其他感測器的組合及網路輔助、GNSS市場與應用。   本書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學生學習GNSS基本知識的教材,也可供業內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Elliott D. Kapl

an,美國麻塞諸塞州貝德福德MITRE公司首席工程師,美國紐約理工學院電氣工程理學學士,美國東北大學電氣工程理學碩士。自1986年以來,Kaplan先生一直積極參與GPS相關的政府計畫。他目前正在支持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航太飛行局和GPS理事會的活動,其中包括AFRL導航技術衛星3(NTS-3)的開發。 寇豔紅,博士,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衛星導航、通信與信號處理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擔任CSNC、ION GNSS/ITM、CPGPS、MMT等國際會議分會主席,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專家組專家。已主持完成科研專案30余項,發表論文百餘篇、合著1部、譯著2部、標

準2部,獲授權發明專利十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校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 第1章 引言 1 1.1 簡介 1 1.2 GNSS概述 1 1.3 全球定位系統 2 1.4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3 1.5 伽利略系統 4 1.6 北斗系統 5 1.7 區域系統 6 1.7.1 准天頂衛星系統 6 1.7.2 印度導航星座(NavIC) 7 1.8 增強系統 7 1.9 市場與應用 8 1.10 本書的結構 9 參考文獻 12 第2章 衛星導航基礎 13 2.1 利用到達時間測量值測距的概念 13 2.1.1 二維定位 13 2.1.2 衛星測距碼定位原理 15 2.2 參考坐

標系 17 2.2.1 地心慣性坐標系 17 2.2.2 地心地固坐標系 17 2.2.3 當地切平面(當地地平)坐標系 19 2.2.4 本體框架坐標系 20 2.2.5 大地(橢球)座標 21 2.2.6 高度座標與大地水準面 22 2.2.7 國際地球參考框架 23 2.3 衛星軌道基礎 24 2.3.1 軌道力學 24 2.3.2 星座設計 28 2.4 GNSS信號 33 2.4.1 射頻載波 33 2.4.2 調製 33 2.4.3 次級碼 36 2.4.4 複用技術 36 2.4.5 信號模型與特性 37 2.5 利用測距碼確定位置 41 2.5.1 確定衛星到用戶的距離 41

2.5.2 用戶位置的計算 43 2.6 求解使用者的速度 45 2.7 頻率源、時間和GNSS 47 2.7.1 頻率源 47 2.7.2 時間和GNSS 53 參考文獻 53 第3章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55 3.1 概述 55 3.1.1 空間段概述 55 3.1.2 控制段概述 55 3.1.3 用戶段概述 56 3.2 空間段描述 56 3.2.1 GPS衛星星座描述 56 3.2.2 星座設計指南 58 3.2.3 分階段發展的空間段 60 3.3 控制段描述 75 3.3.1 OCS的當前配置 76 3.3.2 OCS的進化 86 3.3.3 OCS未來計畫的升級 88 3.4

用戶段 89 3.4.1 GNSS接收機的特性 89 3.5 GPS大地測量和時標 93 3.5.1 大地測量 93 3.5.2 時間系統 94 3.6 服務 94 3.6.1 SPS性能標準 95 3.6.2 PPS性能標準 97 3.7 GPS信號 99 3.7.1 傳統信號 99 3.7.2 現代化信號 110 3.7.3 民用導航(CNAV)和CNAV-2導航數據 116 3.8 GPS星曆參數和衛星位置計算 120 3.8.1 傳統星曆參數 120 3.8.2 CNAV和CNAV-2星曆參數 121 參考文獻 123 第4章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126 4.1 簡介 126 4.2

空間段 127 4.2.1 星座 127 4.2.2 衛星 128 4.3 地面段 131 4.3.1 系統控制中心 131 4.3.2 中央同步器 131 4.3.3 遙測、跟蹤和指揮 132 4.3.4 鐳射測距站 132 4.4 GLONASS使用者設備 132 4.5 大地測量學與時間系統 133 4.5.1 大地測量參考坐標系 133 4.5.2 GLONASS時間 134 4.6 導航服務 135 4.7 導航信號 135 4.7.1 FDMA導航信號 135 4.7.2 頻率 136 4.7.3 調製 137 4.7.4 編碼特性 137 4.7.5 GLONASS P碼 138

4.7.6 導航電文 138 4.7.7 C/A碼導航電文 139 4.7.8 P碼導航電文 139 4.7.9 CDMA導航信號 140 致謝 142 參考文獻 142 第5章 伽利略系統 144 5.1 專案概述和目標 144 5.2 伽利略系統的實現 145 5.3 伽利略服務 145 5.3.1 伽利略開放服務 145 5.3.2 公共監管服務 146 5.3.3 商業服務 146 5.3.4 搜索與救援服務 146 5.3.5 生命安全服務 146 5.4 系統概述 146 5.4.1 地面任務段 149 5.4.2 地面控制段 152 5.4.3 空間段 153 5.4.4 運

載火箭 158 5.5 伽利略信號特徵 159 5.5.1 伽利略擴頻碼和序列 161 5.5.2 導航電文結構 162 5.5.3 正向糾錯編碼和塊交織 163 5.6 互通性 164 5.6.1 伽利略大地參考坐標系 164 5.6.2 時間參考坐標系 164 5.7 伽利略搜索和救援任務 165 5.7.1 SAR/Galileo服務描述 165 5.7.2 歐洲SAR/Galileo覆蓋區域和MEOSAR環境 166 5.7.3 SAR/Galileo系統架構 168 5.7.4 SAR頻率計畫 170 5.8 伽利略系統性能 172 5.8.1 授時性能 172 5.8.2 測距性能

173 5.8.3 定位性能 176 5.8.4 最終運營能力的預期性能 177 5.9 系統部署完成FOC的時間 178 5.10 FOC之後系統伽利略的發展 179 參考文獻 179 第6章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181 6.1 概述 181 6.1.1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介 181 6.1.2 北斗的發展歷程 182 6.1.3 BDS的特點 185 6.2 BDS的空間段 186 6.2.1 BDS星座 186 6.2.2 BDS衛星 190 6.3 BDS控制段 191 6.3.1 BDS控制段的組成 191 6.3.2 BDS控制段的運行 192 6.4 大地測量參考系和時間參考系

192 6.4.1 BDS坐標系 192 6.4.2 BDS時間系統 193 6.5 BDS服務 193 6.5.1 BDS服務類型 193 6.5.2 BDS RDSS服務 194 6.5.3 BDS RNSS服務 195 6.5.4 BDS SBAS服務 197 6.6 BDS信號 197 6.6.1 RDSS信號 197 6.6.2 BDS區域系統的RNSS信號 198 6.6.3 BDS全球系統的RNSS信號 205 參考文獻 207 第7章 區域衛星導航系統 209 7.1 准天頂衛星系統 209 7.1.1 概述 209 7.1.2 空間段 209 7.1.3 控制段 211

7.1.4 大地測量和時間系統 213 7.1.5 服務 213 7.1.6 信號 214 7.2 印度導航星座 217 7.2.1 概述 217 7.2.2 空間段 218 7.2.3 NavIC控制段 219 7.2.4 大地測量和時間系統 221 7.2.5 導航服務 223 7.2.6 信號 223 7.2.7 應用和NavIC使用者設備 224 參考文獻 225 第8章 GNSS接收機 228 8.1 概述 228 8.1.1 天線單元和電子設備 229 8.1.2 前端 230 8.1.3 數位記憶體(緩衝器和多工器)和數位接收機通道 230 8.1.4 接收機控制和處理、導航控

制和處理 230 8.1.5 參考振盪器和頻率合成器 230 8.1.6 使用者和/或外部介面 231 8.1.7 備用接收機控制介面 231 8.1.8 電源 231 8.1.9 小結 231 8.2 天線 231 8.2.1 所需屬性 232 8.2.2 天線設計 232 8.2.3 軸比 234 8.2.4 電壓駐波比 236 8.2.5 天線雜訊 237 8.2.6 無源天線 238 8.2.7 有源天線 238 8.2.8 智慧天線 238 8.2.9 軍用天線 239 8.3 前端 239 8.3.1 功能描述 240 8.3.2 增益 241 8.3.3 下變頻方案 242 8.

3.4 輸出到ADC 242 8.3.5 ADC、數位增益控制和類比頻率合成器功能 243 8.3.6 ADC實現損耗及設計示例 244 8.3.7 ADC取樣速率與抗混疊 247 8.3.8 ADC欠採樣 249 8.3.9 雜訊係數 251 8.3.10 動態範圍、態勢感知及對雜訊係數的影響 251 8.3.11 與GLONASS FDMA信號的相容性 253 8.4 數位通道 254 8.4.1 快速功能 254 8.4.2 慢速功能 267 8.4.3 搜索功能 271 8.5 捕獲 286 8.5.1 單次試驗檢測器 286 8.5.2 唐檢測器 289 8.5.3 N中取M檢測器

291 8.5.4 組合唐與N中取M檢測器 293 8.5.5 基於FFT的技術 293 8.5.6 GPS軍用信號直捕 295 8.5.7 微調多普勒與峰值碼搜索 301 8.6 載波跟蹤 301 8.6.1 載波環鑒別器 302 8.7 碼跟蹤 306 8.7.1 碼環鑒別器 306 8.7.2 BPSK-R信號 308 8.7.3 BOC信號 310 8.7.4 GPS P(Y)碼無碼/半無碼處理 311 8.8 環路濾波器 311 8.8.1 PLL濾波器設計 313 8.8.2 FLL濾波器設計 314 8.8.3 FLL輔助PLL濾波器設計 314 8.8.4 DLL濾波器設計 3

15 8.8.5 穩定性 315 8.9 測量誤差和跟蹤門限 323 8.9.1 PLL跟蹤環測量誤差 323 8.9.2 PLL熱雜訊 323 8.9.3 由振動引起的振盪器相位雜訊 325 8.9.4 艾倫偏差振盪器相位雜訊 326 8.9.5 動態應力誤差 327 8.9.6 參考振盪器加速度應力誤差 327 8.9.7 總PLL跟蹤環測量誤差與門限 328 8.9.8 FLL跟蹤環測量誤差 330 8.9.9 碼跟蹤環測量誤差 331 8.9.10 BOC碼跟蹤環測量誤差 336 8.10 偽距、?偽距和積分多普勒的形成 337 8.10.1 偽距 338 8.10.2 偽距 347

8.10.3 積分多普勒 348 8.10.4 偽距載波平滑 349 8.11 接收機的初始工作順序 350 8.12 數據解調 352 8.12.1 傳統GPS信號解調 353 8.12.2 其他GNSS信號的資料解調 356 8.12.3 資料誤位元速率比較 357 8.13 特殊的基帶功能 358 8.13.1 信噪功率比估計 358 8.13.2 鎖定檢測器 360 8.13.3 周跳編輯 365 參考文獻 371 第9章 GNSS擾亂 374 9.1 概述 374 9.2 干擾 374 9.2.1 干擾類型與干擾源 374 9.2.2 影響 377 9.2.3 干擾抑制 397 9

.3 電離層閃爍 400 9.3.1 基礎物理 400 9.3.2 幅度衰落與相位擾動 400 9.3.3 對接收機的影響 401 9.3.4 抑制 402 9.4 信號阻塞 402 9.4.1 植被 402 9.4.2 地形 403 9.4.3 人造建築物 406 9.5 多徑 407 9.5.1 多徑特性及模型 408 9.5.2 多徑對接收機性能的影響 410 9.5.3 多徑抑制 416 參考文獻 417 第10章 GNSS誤差 420 10.1 簡介 420 10.2 測量誤差 420 10.2.1 衛星鐘誤差 421 10.2.2 星曆誤差 424 10.2.3 相對論效應 42

7 10.2.4 大氣效應 429 10.2.5 接收機雜訊和解析度 440 10.2.6 多徑與遮蔽效應 440 10.2.7 硬體偏差誤差 441 10.3 偽距誤差預算 444 參考文獻 444 第11章 獨立GNSS的性能 446 11.1 簡介 446 11.2 位置、速度和時間估計的概念 446 11.2.1 GNSS中的衛星幾何分佈和精度因數 446 11.2.2 GNSS星座的DOP特性 450 11.2.3 精度指標 453 11.2.4 加權最小二乘 456 11.2.5 其他狀態變數 456 11.2.6 卡爾曼濾波 457 11.3 GNSS可用性 458 11.3.

1 使用24顆衛星的標稱GPS星座預測GPS可用性 458 11.3.2 衛星故障對GPS可用性的影響 459 11.4 完好性 465 11.4.1 關於危險程度的討論 465 11.4.2 完好性異常的來源 465 11.4.3 完好性改進技術 467 11.5 連續性 475 11.5.1 GPS 475 11.5.2 GLONASS 476 11.5.3 伽利略 476 11.5.4 北斗 476 參考文獻 476 第12章 差分GNSS和精密單點定位 478 12.1 簡介 478 12.2 基於碼的DGNSS 479 12.2.1 局域DGNSS 479 12.2.2 區域DGN

SS 482 12.2.3 廣域DGNSS 482 12.3 基於載波的DGNSS 484 12.3.1 基線的即時精準確定 484 12.3.2 靜態應用 497 12.3.3 機載應用 498 12.3.4 姿態確定 500 12.4 精密單點定位 501 12.4.1 傳統PPP 501 12.4.2 具有模糊度解算的PPP 503 12.5 RTCM SC-104電文格式 506 12.5.1 2.3版 506 12.5.2 3.3版 508 12.6 DGNSS和PPP示例 509 12.6.1 基於碼的DGNSS 509 12.6.2 基於載波 524 12.6.3 PPP 527

參考文獻 528 第13章 GNSS與其他感測器的組合及網路輔助 531 13.1 概述 531 13.2 GNSS/慣性組合 532 13.2.1 GNSS接收機性能問題 532 13.2.2 慣性導航系統綜述 534 13.2.3 卡爾曼濾波器作為系統組合器 539 13.2.4 GNSSI組合方法 542 13.2.5 典型GPS/INS卡爾曼濾波器設計 544 13.2.6 實現卡爾曼濾波器的注意事項 548 13.2.7 可控接收模式天線的組合 548 13.2.8 跟蹤環路的慣性輔助 550 13.3 陸地車輛系統中的感測器組合 555 13.3.1 引言 555 13.3.2

陸地車輛增強感測器 558 13.3.3 陸地車輛感測器組合 571 13.4 A-GNSS:基於網路的捕獲和定位輔助 576 13.4.1 輔助GNSS的歷史 578 13.4.2 應急回應系統要求和指南 579 13.4.3 輔助資料對捕獲時間的影響 584 13.4.4 無線設備中的GNSS接收機集成 588 13.4.5 網路輔助的來源 590 13.5 移動設備中的混合定位 601 13.5.1 引言 601 13.5.2 移動設備增強感測器 602 13.5.3 移動設備感測器組合 607 參考文獻 609 第14章 GNSS市場與應用 613 14.1 GNSS:基於支援技術

的複雜市場 613 14.1.1 簡介 613 14.1.2 市場挑戰的定義 614 14.1.3 GNSS市場的預測 615 14.1.4 市場隨時間的變化 616 14.1.5 市場範圍和細分 617 14.1.6 政策依賴性 617 14.1.7 GNSS市場的特點 617 14.1.8 銷售預測 618 14.1.9 市場局限性、競爭體系和政策 618 14.2 GNSS的民用應用 619 14.2.1 基於位置的服務 619 14.2.2 道路 620 14.2.3 GNSS在測繪、製圖和地理資訊系統中的應用 621 14.2.4 農業 621 14.2.5 海洋 622 14.2.

6 航空 623 14.2.7 無人駕駛飛行器和無人機 624 14.2.8 鐵路 625 14.2.9 授時與同步 625 14.2.10 空間應用 625 14.2.11 GNSS室內挑戰 626 14.3 政府及軍事應用 626 14.3.1 軍事使用者設備:航空、船舶和陸地 626 14.3.2 自主接收機:智慧型武器 627 14.4 結論 628 參考文獻 628 附錄A 最小二乘和加權最小二乘估計 629 參考文獻 629 附錄B 頻率源穩定度測量 630 B.1 引言 630 B.2 頻率標準穩定度 630 B.3 穩定度的測量 631 B.3.1 艾倫方差 631 B.3.

2 哈達瑪方差 631 參考文獻 632 附錄C 自由空間傳播損耗 633 C.1 簡介 633 C.2 自由空間傳播損耗 633 C.3 功率譜密度與功率通量密度的轉換 635 參考文獻 635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地區的地緣經濟布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戰略角色與功能

為了解決北斗系統的問題,作者周淑傑 這樣論述:

2013年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大陸與世界聯通計畫,其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地區發展息息相關,再加上其與東協自由貿易區、東協經濟共同體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等經濟合作機制,並緩和與區域國家間的島礁爭議,爭取相關國家的支持,進而穩定區域海上及陸上邊疆的政治環境,透由陸路和海上絲路匯集東南亞地區,探究區域國家參與該倡議對接國家發展政策,以及加入由中國大陸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進而瞭解其戰略角色與功能。 本研究透過新古典現實主義途徑,從國際體系、國內政治及領導者認知等因素,綜合分析中國大陸區域「一帶一路」倡議推展和區域國家轉趨扈從或避險的戰略

選項,研究發現,中國大陸面臨國際環境權力競逐和國內經濟發展減緩等壓力,且習氏意欲尋求連任之企圖,藉由國家間發展政策之藍圖擘劃和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融資貸款,吸引開發中國家參與,以因應中國大陸國內、外政治情勢和經濟願景等挑戰,促使亞洲聯通計畫具體成形。即使面對美、日、印等國發起反制抗衡,藉由「亞投行」的否決權行使,仍可掌控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之主導權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