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推甄錄取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二階放榜後,高中生最想問的3 個問題 -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也說明:如果你覺得很難從其他正取生的錄取情況去猜測他最後的動向,則可以利用 ... 中央、交通、清華、陽明台北聯合大學系統:北科大、北大、北醫、海大台灣 ...

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徐新逸所指導 甘桂貞的 大一新生不同入學管道及背景對其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2010),提出北科推甄錄取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學習策略、學業成就、入學管道、大一新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經濟學系 欉清全所指導 李明哲的 大學多元入學對在校成績之影響- 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系為例 (2010),提出因為有 多元入學方案、學生背景、成績表現、學測、指考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科推甄錄取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1/110北科大轉學考《簡章/名額/考科/報名人數/錄取分數 ...則補充:2021/110北科大轉學考《北科暑轉簡章/名額/考科/報名人數/錄取分數》總覽​2021北科大暑轉放榜:點我○ 【重要時程】 簡章公告: 11.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科推甄錄取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一新生不同入學管道及背景對其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為了解決北科推甄錄取率的問題,作者甘桂貞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不同背景之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現況、差異狀況、相關情形及影響。本研究採普查方式,針對某大學共1,839位大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習策略調查採用「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學習成就則以大學一年級全學年通識成績為評量標準。並用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 大一學生僅在自我測驗及解決學習困難策略高於全國常模。(2) 大一學生其入學管道、教育程度、居住地區及學院差異等背景變項,在部份學習策略使用上有顯著差異。(3) 女生的學習策略運用優於男生;學習成就方面女生高於男生。(4) 整體而言學習

策略與學業成就有顯著相關。(5) 控制其他情況下,入學管道、教育程度、性別、居住區域及學院別對學習策略具影響。(6) 控制其他情況下,「態度」、「動機」、「時間管理」、「專心」、「選擇要點」、「學習輔助術」、「自我測驗」、「考試策略」及「解決學習困難策略」,此9項學習策略對學習成就有正向影響;背景變項對學習成就具影響者為性別以及學院別,其中女生的學習成就表現平均得分較男生高出6.85~8.18分,數理學院學生之學習成就表現較人文學院、觀光學院及運動知識學院學生高出2.29~6.85分。

大學多元入學對在校成績之影響- 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系為例

為了解決北科推甄錄取率的問題,作者李明哲 這樣論述:

本文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96至99學年度入學之經濟系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敘述統計與複迴歸分析,探討一般生入學前之指考各科目表現與推薦生、申請生之學測各科目表現是否影響本系專業科目表現?大一課程是否會影響到大二課程的表現?不同背景之學生,在校整體表現是否有差異?並提出招生訂定方案之相關建議,以提升入學學生素質。 研究結果顯示繁星計畫生在微積分、經濟、統計、個體及總體的表現,平均分數都比其他身分相對較高。體保生在各科分數表現,相較於其他身分,平均分數相對較低。申請生在學測國文、學測英文及學測數學上,相對於其他身分,皆有較高之級分;一般生在學測自然及學測社會上,相較於其他身分,皆有較高

之級分。學測自然對學生(包含一般生、推薦生及申請生)在校成績有顯著正向影響。指考英文及指考數學乙成績越高,在校整體表現就越好。學測各科目對學生(包含推薦生及申請生)在校整體表現皆無顯著影響。繁星計畫生在整體表現上相對優於一般生,體保生與僑生在整體表現上相對劣於一般生,且體保生表現似乎又比僑生來的差。入學前學校為外國學校者(包含僑生與外籍生),在校整體表現似乎劣於國立學校畢業者。戶籍地為外國之學生(包含僑生和外籍生),在校整體表現似乎劣於戶籍地為中部之學生。女性在校整體表現似乎優於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