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 絕 城 主題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千古 絕 城 主題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知史寫的 知史的古代小劇場:了解古代雜學與歷史八卦,原來當古人是這麼回事 和曹雪芹的 紅樓夢(經典平裝書盒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世界電影雜誌: 2011年十一月號515期 - 第 14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小谷圍島三年內從農村建設成廣州大學城,其中的練溪村奇蹟般地被保存下來, ... 演員在日舞影展/與導演及演員在日舞影展的對話/都是一家人電影主題曲音樂錄影帶/電影預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浩斯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王安祈所指導 林淑薰的 臺灣新編京劇的主題、敘事技法與舞臺呈現之探討 (2009),提出千古 絕 城 主題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編京劇、敘事技法、舞臺敘事、女性、戲曲導演、戲曲評論、臺灣、主題。

最後網站容祖儿《戎对妆》酷狗首发深情演绎千古绝恋_爱情 - 搜狐則補充:2月15日,由金曲天后容祖儿倾情献唱的古装大剧《独孤皇后》主题曲《戎对妆》在酷狗音乐华丽上线。容祖儿将浓郁的感情融入歌词,用温柔深情的声线为观众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千古 絕 城 主題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知史的古代小劇場:了解古代雜學與歷史八卦,原來當古人是這麼回事

為了解決千古 絕 城 主題曲的問題,作者知史 這樣論述:

【各界跨領域好評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歷史這個科目很多人評價是二極:喜歡的人很喜歡,討厭的人很討厭。為什麼會如此呢?我想是小時候教育讓歷史變成人名及事件的背誦,而失去了歷史裡的血與肉,本書詡詡如生的還原了歷史人物的生活細節,穿越時空的閱讀快感,讓人欲罷不能!--人氣youtuber生活觀察家/好倫我會注意到「知史」團隊的粉專,來自於臉書同溫層的瘋轉。雖然近來不少團隊和寫手投入古典文史普及寫作,但「知史」風格秉持一貫的精確而收斂,不至於拽文炫學,只是沿波溯源將古代冷知識進行爬梳,但其中飽滿礦脈仍令人不忍釋卷。事實上正是這些日用而不知的古代詞彙脈絡,構成了我們今日的語言、邏輯

與世界的模樣。——《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中興中文系副教授/祁立峰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輕易就在網路上搜尋到許多資料,不必「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但網路上卻有一堆傳言、謠言甚至捏造不實的說法,如果誤信,不但無法解答疑惑,反會增加困擾。我讀「Lavie啃知識」書系的文史書籍,發現他既實用有趣,更旁徵博引舉證詳實,對推廣文史普及閱讀,非常有益,樂於推薦。 --歷史專欄作家/余遠炫講到「歷史」,難道非得是老師寫在黑板上,逼你拼命背誦,卻又跟你的人生無關的文字符碼嗎?請斷開那些痛苦的回憶,讓《知史的古代小劇場:了解古代雜學與歷史八卦,原來當古人是這麼回事》這本書,將歷史的醍醐味重新安裝到你

的腦中。你將會發現,原來我們一切的所見所聞、所言所行,都是歷史,歷史無處不在。 --《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的三國史》作者/普通人本書既精巧,又富有趣味,為讀者提供中國歷史與文化的一些面貌與線索;更為理想的是,能拋磚引玉,希望讀者進一步閱讀,親自走入、發現、感受,中國歷史與文化的世界。--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博士/劉繼堯古有大文豪蘇軾情懷抒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今則有說書人邀您入座,瓜子一盤,茶一盞,道盡古今春秋。許多人聽到歷史,就想到學生時代背誦的許多朝代、人名,還有當年一看見歷史書就昏昏欲睡的時光。但其實學歷史不用這麼痛苦,因為歷史源自於古人的生活點滴,聊將相王侯的八卦、找諸

子百家的碴,從探知古人的八卦也可以學歷史。你以為只有現代人喜歡講八卦嗎?其實古人留下來的各種八卦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從戲曲、電影、連續劇、小說到各種典故、成語,背後都有一段歷史故事。不知不覺中歷史早已融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需要稍加喚起記憶,你會發現,其實歷史比你想像地更熟悉,甚至讓你欲罷不能!【瘋傳千年的皇帝八卦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乾隆皇帝下江南只是在吃喝玩樂嗎?冤枉呀!其實乾隆是出門洽公。大家都想做皇帝,坐擁三千妃子、每餐山珍海味,前呼後擁好不快活,卻沒想到一日三餐就快令皇帝破產了。什麼?你還跟我說滿漢全席不是皇帝吃的!到底皇帝在過些什麼生活?【穿越到古代當美女可不容易】古代對於髮妝

服飾非常講究,如果不小心穿越變成女人的話,你就要多花點心思了解一下當時的流行時尚了!沒有因應場合而配搭合適的裙、衫、帔、髮型、妝容,那可是會被古人笑話!【國文不及格?現在你可以來考考國文老師】「時運不濟,命運多桀,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其實是一句用錯的典故,沒想到唐代詩人王勃的代表作《滕王閣序》竟然一錯就是千年。公子在古代也可以指女性?「雕蟲小技」其實是很艱澀難懂的古文?這些恐怕國文老師沒有過告訴你。【不服來戰,將軍來單挑吧!】章回小說中,武將對決總是一來一往相殺得好不痛快,但打仗怎麼可能看兩位將軍打完架就決定勝敗了呢?在作戰時面對鋪天蓋地射來的箭雨,能不能像傳說中的舞刀擋開呢?來看看真實的古

代戰場到底是怎麼樣。本書集結了你熟悉但又不清楚歷史故事,最趣味也富含反思意義的歷史知識。不僅看古裝劇能長知識,平常說話用語中也包藏了很多學問,不管是在這些通俗或者經典的故事之下,都蘊含著中華文化最深層的文化價值觀!看劇可以長知識,聊天也能談學問。年度一定要收藏的話題之書,讓你看劇聊天也能說出所以然,絕對生動趣味的歷史小品集!

千古 絕 城 主題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霍尊 #華胥引 #二胡
華胥引主題曲-之子于歸 二胡與古箏版 by 永安&墨韻隨步搖
Hua Xu Yin - Marriage of a Girl (Erhu: YungAn / Guzheng: Adele)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324709274

《華胥引之絕愛之城》,改編自網絡作家唐七的暢銷小說《華胥引》,是一部由鄭嘉穎、袁弘、蔣欣、郭珍霓等人主演的電視劇,於2015年7月9日首播。該劇分為『浮生盡』、『十三月』、『一世安』等三單元組成的故事,講述衛國公主葉蓁以身殉國,依靠鮫珠死而復生。從此化名君拂,遊歷九州,用華胥引改變了蒼生的命運,看盡了世間的愛恨情仇。途中與陳國世子蘇譽再次相遇,兩人演繹了千古空前的絕唱愛情。

該劇主題曲《之子于歸》由知名音樂製作人阿鯤擔任作曲,霍尊與林源傾情獻聲,唯美古風旋律中,娓娓道來淒美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先來欣賞網路上的MV:
https://youtu.be/VlyR5yq0cf8
http://www.iqiyi.com/w_19rrui9uk1.html

還記得2013年的夏天,跟墨韻妹妹的古箏合奏一曲《聞說》。轉眼之間過了兩年,驚覺時光飛逝之外,卻也很慶幸大家都依舊對音樂保持著熱情,這次很開心能再度與她合作~^^

第一次聽到《之子于歸》,就喜歡上它淒美的旋律。這首是#C調,二胡演奏時,可以把內外弦定在#C#G,就可以用熟悉的D調指法演奏。這首歌指法簡單、音域也在適當的高度,非常適合二胡。演奏時可以模仿人聲的唱腔,加入一些裝飾音與滑音,並強調樂句的呼吸感。二胡諸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古箏的部分,墨韻妹妹不但功力深厚,錄音技術也越來越進步了,大家可以盡情欣賞~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阿鯤的作品,讓我們找朋友一起,看著下面的簡譜,深情地合奏這首《之子于歸》吧!ヽ(✿゚▽゚)ノ

========================

華胥引主題曲-之子于歸 二胡與古箏版

原唱:霍尊/林源
作詞:青修
作曲:阿鯤
原曲發行:2015年7月2日
翻奏錄製:2015年8月12日
改編:墨韻隨步搖
翻奏:永安(二胡)/墨韻隨步搖(古箏)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324709274

1=#C BPM=88
女:雁回顧 踏遍古城寒蕪
箏〕332 6712 32
男:舉風骨 情深處 人間悲喜盡相付
胡〕363 #462 1767 653
女:取餘生 再續一方簡牘
箏〕332 6712 32
男:昔人故 萬般疏 九州難覓同歸路
胡〕363 #462 1762 176

女:君可見 癡纏繾綣 皆化作 塵與土
箏〕636 2175 631 712
男:流年短 宮商如故 浮生盡了閒愁酒 幾壺
胡〕636 2175 6321 767 53

女:一曲長歌婉轉
箏〕56 3632
男:一顧隻影闌珊
胡〕53 2621
合:一夢紅塵路漫漫 幾處聚散
胡〕5636 665 12 53
箏〕5636 665 12 53
女:且將三途望斷
箏〕12 3632
男:再伴晨夕暮旦
胡〕53 26176
合:與卿(君)許一世長安 不換
胡〕1236 562 76
箏〕1236 562 76

(間奏)

男:柸中雪 抔中一捧黃土
胡〕332 6712 32
箏〕2212
男:欲久留 終卻無 便由長情爭命數
胡〕363 #462 1767 653
箏〕3 5#42 32 1765 #423 57

女:紙傘傾 折我半世霖鈴
胡〕212
箏〕332 6712 32
女:癡心毒 情入骨 償以此身譜子午
胡〕36 #462 12 176
箏〕363 #462 1762 176

男:卿可知 天涯夢遠 皆釀作 風與月
胡〕636 2175 631 712
箏〕656 1 212
女:弦起處 聲聲如訴 夢中韶華開謝過 幾度
胡〕236 65 23
箏〕636 2175 6321 767 123

女:一曲長歌婉轉
箏〕56 3632
男:一顧隻影闌珊
胡〕53 2621
合:一夢紅塵路漫漫 幾處聚散
胡〕563 6532 13
箏〕5636 665 12 53
女:且將三途望斷
箏〕12 3632
男:再伴晨夕暮旦
胡〕53 26176
合:與卿(君)許一世長安 不換
胡〕1236 562 76
箏〕1231 512 76

女:一曲參商漸暖
胡〕123 2
箏〕12 36321
男:一顧風月枉然
胡〕53 2621
箏〕71 176
合:一夢長亭水潺潺 落梅已紛亂
胡〕5636 665 12 253
箏〕5632 653 2 13
女:且賦絲竹如幻
胡〕12 3262
箏〕12 3632
男:再看日昃月滿
胡〕53 26176
箏〕171 753
合:與卿(君)許一世長安 不換
胡〕1236 562 76
箏〕1236 562 76
合:與卿(君)許一世長安 不換
胡〕1236 562 76
箏〕1236 562 23

END

臺灣新編京劇的主題、敘事技法與舞臺呈現之探討

為了解決千古 絕 城 主題曲的問題,作者林淑薰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考察「臺灣」「新編京劇」的發展,時間斷限以軍中競賽階段為始,下限則以論文的完成時間為止。 導論首先對「臺灣」、「新編京劇」一詞加以定義,總結來說,所謂的「臺灣新編京劇」,必須要能夠符合以下二項條件:1.展現出臺灣的當代精神與視角。2.為臺灣劇團所新製。其次則針對臺灣各重要劇團所演出的劇目、風格、敘事技法加以概述,建立論文分析資料庫。 一、二兩章從新編京劇的內容著眼,探討新編京劇的主題與精神內涵。 第一章從女性與公私領域的轉變談起,臺灣新編京劇的女性意識發觴於「雅音」的劇作,「雅音」呈顯的女性意識可分為前後兩期,而以1993年的《歸越情》為分界點。在此之前「

雅音」的女性以女體而男性化的姿態進入男性公領域活動,從而模糊了原本截然兩分的公、私領域界線;在此之後則轉入女性內在幽微的情思的挖掘。90年代「復興」、「國光」承繼「雅音」的女性意識,而轉入對公領域空間權力的反思與顛覆,其方法主要先從消解男性知識份子的話語體系著手,以多元對話來質疑男性單一價值論述的公理、正義性;並以女性在公領域空間的「失語」狀態,批判男性知識份子所建構出來的倫理道德;進而以女性特有的叨叨絮語滲入男性公領域空間,從而消解了男性對女性的話語建構,尋求女性的發聲位置。另一方面,在王安祈接掌「國光」藝術總監後所推出的一系列「女性京劇」,回歸女性內在情慾的探索與勾掘,有意識的以「女性內在

幽微情愫的新探與重塑」作為創作新編京劇的主要動機與內涵,以靈動清澈的心,指向女性幽微的情思、心曲,從女性內在流動的欲望、意識著手,在刻劃出一個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的同時,也解構、顛覆了原先的家國政治等大敘述,以及傳統儒家的單一價值體系。 第二章從「跨文化」與「本土化」切入,「跨文化」與「本土化」是京劇因應時代潮流而出現的二股聲音。京劇舞臺的跨文化展演,是劇團有意為之的實驗,其目的在於藉由跨文化劇作文本,刺激傳統京劇在內涵精神以及表演形式兩方面的質變,視跨文化為治療傳統京劇的藥引,其中最明確、有計劃的利用跨文化文本以刺激京劇表演體系的變化則是「當代傳奇劇場」,整體來說,「當代」的跨文化

改編策略以功能性取向為主,也就是說「當代」之所以選用跨文化文本,是為了借鏡於西方劇作裡人物內在性格、心理的描寫,以改變京劇的內涵精神。除了「當代」長期耕耘於跨文化劇作的搬演外,「臺北新劇團」、「國光」也相繼推出了《弄臣》、《歐蘭朵》等劇,為臺灣新編京劇的跨文化實驗再添一筆。   「京劇本土化」則是「國光」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臺灣三部曲」的推出引起了一陣本土化議題的討論,從題材的選擇、內涵精神的層面以及舞臺風格的呈現,都曾詳加討論過,而本土化的概念範疇也從三部曲的「題材」本土化,逐漸擴展為內涵、精神上臺灣視域的展現,第四部曲《快雪時晴》藉一紙書信來討論故鄉、異鄉與心靈的安頓,將本土化議題提升至

心靈層面的歸屬,避免了陷在臺灣本土題材上的侷限性,開拓了京劇本土化的內涵。 第三章探尋的是臺灣新編京劇敘事技法的轉變,集中探討「敘事語言、敘事視角、敘事結構、敘事時間」等四部分的轉變。就敘事語言來說,傳統戲曲的敘事語言著重於情節的交待與完成,而不在人物意志與行為動機的刻劃;而新編京劇的敘事語言在傳統的抒情性、音樂性之外,還更強調了人物性格與行為動機的描寫,而且人物之間的對話除了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外,最重要的還在於影響對方,使彼此的關係有所變化、發展,從而推動戲劇情節的進行。就敘事視角來說,「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待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按理說角色人物的視角原只能是扇面裡的

限知視角,然而傳統戲曲因其代言體特色,加上受講唱文學影響使然,由由往角色擔任起敘事者的職能,角色人物與故事敘事者的聲音疊合,使傳統戲曲的唱詞唸白所擔負的功能除了發抒角色人物的心情胸臆外,也同時具有交待事件前因後果的敘述性功能,連帶的使唱詞與念白的敘事視角在故事敘事者的全知視角與角色人物的限知視角中流動;新編京劇一改傳統戲曲的抒情高潮,轉而力求懸疑、衝突、高潮跌宕的情節布局,這中間之所以能夠順利轉換的一個關鍵點,即在於新編京劇的敘事視角上突破了以往所採用的全知敘事視角而採用限知視角來敘事。敘事時間與敘事結構密不可分,傳統戲曲的結構以點線串珠式結構為主,「點」是矛盾糾葛和衝突,「線」是指順序式的線

狀情節發展,因而中國戲曲在情節的安排、布局上,要求「有頭有尾」的順序發展,重視劇情發展的前因後果與波瀾起伏,使劇情和人物情緒連貫發展,即使生活中橫向發展的矛盾糾葛,在中國戲曲中也要將之拉成排列於線上的先後發展(或並列)的點;新編京劇的敘事結構,更接近的是西方戲劇的板塊接進式結構,將故事段落和情節事件調整、擠壓成幾個大的板塊,讓事件的發展,矛盾的糾葛都集中在這個板塊之中,以數個板塊的接合來完成整個故事劇情的發生、發展和終結。而就敘事時間來說,新編京劇與傳統京劇在敘事時間上的最大不同,在於打破直線、順時鐘的情節時間,敘事時間之所以能夠突破傳統的線性時空,其主要原因與敘事結構的變化息息相關,由於敘事

結構的多元化,連帶也使敘事時間能夠擺脫傳統戲曲的規範。 四、五兩章從演出形式觀察新編京劇的舞臺呈現。 第四章探討新編京劇的舞臺敘事與演員的表演呈現,主要從新編京劇的舞臺美術以及導演二面向加以討論。新編京劇舞臺美術所擔負的職能不再僅僅用以美化、裝飾舞臺畫面,或是點染劇作所規範的時空環境而已,透過導演的調配運用,甚至還擔負起舞臺敘事的功能。舞臺敘事又可稱做「舞臺書寫」(Scenic Mode of Writing),主要指的是運用劇場上的演員和種種裝置(裝光、場景設置、道具、舞臺機關等等)將劇本搬上舞臺演出的種種工作的整體呈現。就演員的表演來說,隨著文本內涵與劇作風格的變化,演員的表演

呈現而有不同的風格變化,論文從郭小莊及魏海敏兩位旦角演員的蛻變談起,從傳統出發,立志將傳統現代化的郭小莊,選擇跳過腳色行當而直接面對劇中人物,從而使其表演風格趨於寫實化的傳達人物的內在心理,其意不在開宗立派,也不在將個人的氣質風韻傾注投射到劇中人身上,而是要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角色,而不是郭小莊。魏海敏是繼郭小莊之後,從傳統出身進而悠遊於現代/傳統之間表演方式的京劇演員,從她身上進一步可以看到的是:傳統京劇演員如何從立到破,最後樹立一己表演風格的過程。 第五章探論的是戲曲導演的舞臺敘事,臺灣京劇舞臺上,開始有導演一職始於「雅音小集」,不過「雅音」的導演一職性質較類似於傳統戲曲的總

排以及一切工作的統籌,真正在劇作中展現導演意識與敘事風格,還有待於鍾傳幸接掌「復興劇團」之後才確立。戲曲導演的職能包括對劇作內容、人物性格與心理活動、人物之間的矛盾糾葛、環境氛圍的理解與詮釋,它包括舞臺節奏、舞臺氛圍以及演員表演的統整協合。論文同樣也以兩位戲曲導演做為分析比較,分別是「復興」鍾傳幸與「國光」李小平,鍾傳幸對題材的選擇上有著極高的敏銳度,充分掌握臺灣社會的脈動與思潮,促使京劇與文化思潮、文學藝術交流對話,從而改變了一般人對京劇的觀感,透過與現代舞蹈、話劇、繪畫等跨界藝術的合作轉變京劇的質性,這些都是鍾傳幸接掌「復興劇團」後所創造的當代意義。李小平所執導的京劇風格呈現出鮮明的個性─

─一種有別於傳統戲曲的調性,而這個調性是因為其擅於運用話劇、電影等敘事技法而達成的。 結論則以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戲曲評論發展為結。

紅樓夢(經典平裝書盒版)

為了解決千古 絕 城 主題曲的問題,作者曹雪芹 這樣論述:

  梁文道推薦,白先勇心中最好的《紅樓夢》,胡適、林語堂、錢鐘書一生推重的「程乙本」。   「程乙本」最初源自程偉元、高鶚整理出來的一百二十回全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書屋以木活字排印成書,題《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世稱「程甲本」。翌年(1792)程、高兩人再作精修,印行為「程乙本」,終結了曹雪芹(1715—1763)逝世後三十年來《紅樓夢》手抄本繁亂的局面,此為中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讓中國人有幸讀到全貌問世的《紅樓夢》。   今《紅樓夢》(程乙本修訂版),為多年的臺灣桂冠版經典複刻,桂冠版以古文大家啟功注釋本為底本,配以唐敏等紅學專家所作詳盡注釋和詩詞

翻譯,重新整理而成;參校七種重要版本,撰寫詳細校記於每回中。插圖完整選用清朝工筆畫家改琦《紅樓夢圖詠》五十幅人物線描畫,清秀簡麗,工致嚴謹,為讀者提供別一種美學想像。為讀者重建《紅樓夢》書裡書外的時代背景,本書收入《紅樓夢》人物表、四大家族關係表、曹雪芹家族關係表、大觀園平面示意圖等資料。   《紅樓夢》因年代久遠,版本眾多,文字出入甚大,又有後四十回續書爭議,使得讀者在閱讀選擇上極為混亂。開啟新紅學研究風潮的胡適先生,一生重視「程乙本」的出版和發行,促使其成為影響力極大、讀者面極廣的《紅樓夢》普及本,並成為現代中國人的傳家之書。不同於坊間的通俗本子,此版《紅樓夢》今已是名家課堂指定教材,是

華文世界諸多版本中原文精良、資料詳備、校記權威的上佳讀本。 本書特色   ‧原文精良:以乾隆壬子(1792)程偉元、高鶚最早印刻一百二十回全本、二次精修後的「程乙本」為底本。   ‧專家推薦:新紅學開山人物胡適一生推重「程乙本」,白先勇心中最好的桂冠版經典複刻。   ‧校記權威:參校脂評庚辰本、程甲本等七種重要版本,撰寫詳細校記於每回中,可品味不同版本遣詞用句的微妙意蘊。   ‧注釋詳備:以古文大家啟功注釋本為底本,並有詳盡詩詞白話翻譯和注評,適合學生和普通讀者閱讀。   ‧插圖精美:清代畫家改琦《紅樓夢圖詠》五十幅人物線描畫,清麗婉約,唯美經典。   ‧作家解讀:文學大師白先勇

撰寫前言。   ‧資料豐富:收入《紅樓夢》人物表、四大家族關係表、曹雪芹家族關係表、大觀園平面示意圖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