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勝彥寫的 飛越鬼神界:密教妙法度化群迷 和楊翠陳彥斌林瓊華呂曉村洪碧梧廖建超林靜雯周湘雲施又熙陳博文的 透光的暗暝: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北去日月潭,一天往返最佳的交通方式有什么? - 携程旅游攻略也說明:台北去日月潭,一天往返最佳的交通方式有什么?吸引0个旅行者关注,共6个回答,showtimemmm说早班台铁去+台中车站包车+台铁回或者就......台北,日月潭旅游攻略还有更多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和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黃任閔所指導 吳鑑峯的 屏東縣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研究 (2016),提出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自然人文、趣味性。

而第二篇論文大漢技術學院 流通與行銷管理研究所 李珠華所指導 蘇晉的 外國登山客對太魯閣錐麓古道的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 (2015),提出因為有 旅遊動機、旅遊滿意度、太魯閣國家公園、錐麓古道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中火車站到日月潭要多久 - Tor29則補充:台中 火車站到日月潭要多久 瓦城中壢sogo. ... 如果從台北、高雄、台南等外縣市出發到南投日月潭,可先搭乘高鐵到台中高鐵站(或搭火車到台中火車站),再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飛越鬼神界:密教妙法度化群迷

為了解決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的問題,作者盧勝彥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作者所紀錄的數則鬼神的故事。早期,作者因為宿緣,早已通靈。又逢高明師父,傳授密教,其攬密法而嫺習之,法術玄妙,道達無餘的地步,此境界確實非一般人可以知道的。而為救人之故,而知道許多鬼神境界,因是之故,早期作者在台灣,暴得大名,找他的人相當多,為此應接不暇而四處搬遷,因為人們認定他,必為仙人,否則豈有神算如此靈驗者!他將故事寫出,告訴世人一切的因緣果報,但憑用心而已。 本書特色   走走走,遊遊遊,   無是無非度春秋,   談神說鬼話人間,   信也好,   不信也好,   也沒煩惱也沒憂。   這世間啊!   醒來世事一筆勾。   作者述說真實的鬼神故事,提醒世人,一念善,一

念惡,念念分明,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書內附贈作者創作之複製畫一幅 作者簡介 盧勝彥   蓮生活佛盧勝彥,西元1945年生於二戰下憂患的台灣,   現旅居於煙雨微微的西雅圖,每日修行、寫作及繪畫,   以實證和慈悲勾勒度眾的文字,如月河流水閃耀智慧的光環。   是真佛宗創辦人   平易親切、慈悲為懷的開解病難憂苦,獲得千萬弟子的景仰皈依。   是一位演說家   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的闡述佛法哲理,具有獨樹一格的講演藝術。   是一位畫家   天賦異稟、微妙觀察的書畫自然景物,成就自在任運的揮毫創作。   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   多元題材、精勤撰寫的抒發心境體悟,紀錄

親身經歷的數百冊文集。   1967年第一本創作《淡煙集》問世。   1992年5月完成《第一百本文集》。   2008年5月出版第二百本文集《開悟一片片》。   他是當代能將佛法與藝術結合的第一人,精進與毅力不同凡響。 序 談神說鬼話人間(序) 001 花之魂 002 美人觀音 003 遇見七爺、八爺 004 向青蛙說法 005 湖中廟 006 干犯天條 007 鼻上一痣 008 唱戲的女子 009 回歸者言 010 死去的小花貓 011 蓮生活佛開示「尊勝佛母法」 012 戊寅年阿彌陀佛超度大法會蓮生活佛開示 013 深圳遊記•蓮花珮嘉 014 高王觀世音真經  

序   有人問我:   「蓮生活佛盧勝彥,你談鬼神何其多?」   我答:   「不多,不多,永遠也說不完。」   「何以故?」   「昔日,因為宿緣,早已通靈。又逢高明師父,傳授密教,我攬密法而嫺習之,法術玄妙,道達無餘的地步,此境界確實非一般人可以知道的。」   「鬼神境界,何以知那麼多?」   「救人之故。」   是的,這都是為了「救人」的緣故。當年我在台灣,暴得大名,找我的人相當多。我首先住「進化路」,後來搬到「精武路」,再搬家到「宜欣社區」,第四次搬到「樂群大廈」,最後搬到「精武別墅」。   這搬來搬去,為何?   只因為我名氣太大,眾生認定我,「此必仙人也

,世人豈有神算如此靈驗者!」   每日找我者眾多。   我搬來搬去,就是因為避開找我的群眾,我每搬一次家,住不了多久,便被人找到了。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迫得我再一次搬家。   有一日,我到「日月潭」,夜晚十二時歸家。   見家門口,車輛大小五十部,人潮洶湧,人人期待我的出現,最後我拒絕不成,只好站在牆頭,解釋我以一人之力,實在無法面對萬人。(平生第一次站在牆頭演講。)   又說,重要事情,請明日早到。   我又在牆頭上,給大家加持。   如此,人群才漸漸散去。     我有一段時間,每日會客三百名,都要事先報名排定日期,早上大門一開,人如潮水湧入,任何疑難雜症我都問,我只要精

神一集中,就可以回答眾生的問題,解開很多人的結。其中「鬼神」的問題多矣!     我曾問瑤池金母:   「我術如何?」   「至神至妙!」瑤池金母答。   「為何又有怨謗呢?」   答:「有人要找你,找不到,自然生怨。你名氣如此大,救人如此多,密法高深,嫉妒你的,當然一定會誹謗的,這是自然的道理啊!」   「如何避免?」   「唯遠遁而已。」   我從台灣台中移民美國西雅圖,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在美國,從三十八歲到今年五十餘歲,在這期間,我亦然「救人」無數。   很多人來找我,都是飛機來,飛機去的,也幾乎每日都有遠方的稀客。   ●   現在,我已經把自己知「鬼神」事交

代清楚了,在這天地之間,恐怕無如我者了。   這是:   走走走,遊遊遊,   無是無非度春秋,   談神說鬼話人間,   信也好,   不信也好,   也沒煩惱也沒憂。   這世間啊!   醒來世事一筆勾。   蓮生活佛盧勝彥   寫於美國華州雷門市真佛密苑 一九九九年一月 Sheng-yen Lu 17102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 U. S. A.   001 花之魂 台灣中部,地名「花壇」,其實並沒有花。 有花,種花的花畦,是「田尾」也。 我曾經去過,那「花畦」一畝畝,用絲網圍著,花卉無所不有,看花的人甚多,這真是: 「梅標清骨,蘭挺幽芳;

茶呈雅韻,李謝濃妝。杏嬌疏雨,菊傲嚴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國色天香。玉樹亭亭階砌,金蓮冉冉池塘;芍藥芳姿少比,石榴麗質無雙。丹桂飄香月窟,芙蓉冶艷寒江;梨花溶溶夜月,桃花灼灼朝陽。山茶花寶珠稱貴,臘梅花馨口芳香;海棠花西府為正,瑞香花金邊最良。玫瑰杜鵑,爛如雲錦;繡毯郁李,點綴風光。說不盡千般花卉,數不盡萬種芬芳。」 我喜歡的詠花詩,是: 名花綽約東飛裡, 占斷韶華都在此; 芳心一片可人憐, 春色三分愁雨洗。 又有落花詩: 連宵風雨閉柴門, 落盡深紅只柳存; 欲掃蒼苔且停帚, 階前點點是花痕。 那「田尾」的花農,也就是:「小小茅屋花萬種,主人日日對花眠。」 我個人喜歡花,喜歡花的姿容,花的清逸

,花的瀟灑,花的異香,愛花惜花,盡情欣賞。 ● 我聽說,花的品種上千萬,也分佳種及劣種。 例如牡丹花來說,平常的牡丹花是「玉樓春」。而真正的佳種是:「黃樓子」、「絲蝴蜨」、「西瓜秋」、「舞青猊」、「大紅獅頭」。 這些是奇種異品。 對於種花、栽花、灌花、我不懂,我是外行。 曾問行家: 「如何栽培?」 答:「知其僻性!」 我聽了,瞠目結舌,原來花也有僻性! 「如何照顧的好?」 答:「愛它、護它,與花說話!」 我傻了,「與花說話」,有沒有搞錯,每天對著花,和花談天說話?我們是人,花草是植物? 行家如此說: 「花草雖然是植物,但要長得好、長得妙,仍然需要主人的呵護及栽培。主人時時關心它、撫它,用心於它

,跟花輕輕的心靈對話,它會長得更好,更嬌更媚。花也有生命,花一切知道的。」 我知道: 植物有生命。 現在我更知道: 花有心靈。 ● 前面提到「花有心靈」,這裡,要記一件奇事—— 有一孫夏先生至我處,他奇瘦無比,弱不禁風,幾乎是皮包骨,雙眼下陷。(肌肉萎縮症) 「盧師父救我!」孫夏說。 「當然。」 我凝神定心。 我看見一個人,他手上提著一個破簍子,裡面裝著討來的食物,還有破碗及筷子,這個人是乞丐,他手上還拿著打狗棒。 這個乞丐偷進入一座花園,也許是嫉妒心作祟吧!竟然拿著打狗棒。

屏東縣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的問題,作者吳鑑峯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屏東縣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差異情形。最後探討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的相關情形。本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以「屏東縣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研究」為研究工具。共發出問卷數380份,回收有效問卷數371份,有效回收率97.6%。問卷資料使用Spss for Windows 17.0 版,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及雪費法事後檢定、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得到的結論:一、在生態旅遊動機方面:屏東縣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為中上程度,各構面以基於自然人文的平均值較高。在生態旅遊體驗價值方面:屏東縣國小教師生

態旅遊體驗價值為中上程度,各構面以趣味性的平均值較高;二、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方面,不同性別、曾經接觸過生態旅遊相關資訊、是否加入過相關自然生態、保育團體、參加過生態旅遊相關活動不同次數之國小教師達顯著差異;三、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在生態旅遊體驗價值方面,曾經接觸過生態旅遊相關資訊的國小教師、是否加入過相關自然生態、保育團體的國小教師、參加過生態旅遊相關活動不同次數之國小教師達顯著差異;四、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有顯著正相關。

透光的暗暝: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為了解決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的問題,作者楊翠陳彥斌林瓊華呂曉村洪碧梧廖建超林靜雯周湘雲施又熙陳博文 這樣論述:

用血肉書寫歷史,打造希望工程,透過受難者與受難家屬的生命故事, 呈現歷史的血肉肌理,臺灣民主進程中,最珍貴的見證!   ◎透過訪談、錄音、撰稿、攝影等工作,收錄15則共17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故事,寫下受難者及其親友的見證。   ◎17位受難者皆為臺中人士,所涉及案件包括二二八事件、省工委臺中地區工作委員會張伯哲案(俗稱臺中案)、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廖學銳案(俗稱大甲案)、南投工委會洪麟兒案(南投地區牽連最大的白色恐怖案)、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季澐等案、解放臺灣民族獨立運動案、臺灣工委會學委會李水井案(學委會案)、陳明忠案、美麗島事件等等,從案件的幅員,亦可觀見白色恐怖的複雜性與多元性。   

◎時間跨幅大,從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到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跨幅32年,由此拉開更寬廣的歷史縱深。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大力支持,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持續力作!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白色恐怖受害者口述歷史」第三本轉型正義專書。   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古瑞雲 呂煥章 王義火 王春波 廖森元 郭萬福 謝一誠 王乃信 李舜治   蔡寬裕 陳文堅 江朝澤 陳金柱 陳潘得 張經魁 陳博文 紀萬生   用血肉書寫歷史,打造希望工程──   遠走彼岸,永遠異鄉人的古瑞雲;   為臺灣自由民主犧牲覺悟的呂煥章;   王義火、王春波兄弟一被殺一坐牢;   廖森元,留下兩歲

女兒嘗盡童年辛酸淚;   「大甲案」,郭萬福死刑,郭家多人受害,一門血淚;   謝一誠見證小市民為二二八抗暴的奮不顧身;   兩次入獄仍不忘心中信念的王乃信;   與父兄三人同囚火燒島的李舜治;   黑牢,辦學,設廠,轉型正義,一生為獨立的蔡寬裕;   因獨裁者批示而飛濺馬場町的陳文堅;   江朝澤槍決時,稚子剛滿周歲;   陳金柱、陳潘得叔姪同識一人被牽連;   張經魁5年黑牢後,柳暗花明的人生;   陳博文用攝影記錄臺灣民主進程,神的眷顧,走出三次黑牢;   最不低頭的美麗島臺灣硬漢紀萬生!   15則縱跨32年的牽連案件史實公開,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重要口訪專書!   作者簡介

楊翠/總顧問   1962年,臺中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楊逵文教協會」常務理事。創作以散文與文化評論見長,研究領域包含臺灣文學、臺灣婦女史、性別文化研究。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二二八口述歷史《孤寂煎熬四十五年》、傳記文學《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以及臺灣文史研究論文近三十篇,並參與編纂《臺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臺中文學史》。 陳彥斌/主編‧撰文者   南投中寮人,長居臺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報記者暨特派員,望春風電臺臺長、臺灣日報採

訪中心主任、國家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行政院《文化視窗》月刊主編、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理事長。著有《填補地球裂縫的人》,發行《臺中風華》,主編《講予全世界聽》、《臺中媽祖蔭臺灣》、《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等,並錄製「彥斌講古史」系列網路節目。   現任: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2017)。 林瓊華   臺北人,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以謝雪紅研究入手臺灣史的探索。發表論文:〈背叛與沉冤的辯證:關於謝雪紅離開二七部隊的歷史問題〉等。 呂曉村(1929-2005)   彰化鹿港人,呂煥章的大弟,生前努

力追溯呂煥章生平事蹟,為大哥所受苦難爭取平反。 洪碧梧   彰化人,畢業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目前為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行政專員,身為解嚴後世代,正在追尋臺灣史的道路奔跑。參與編撰《黯到盡處,看見光》、《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等。 廖建超   南投人,輔仁大學經濟系、輔系生命科學系畢業。原本任職南科奇美電,近來專心投入社會運動,為臺灣各地民主活動攝影,希望將來臺灣成為愛和平、重人權的民主國家,參與編撰《黯到盡處,看見光》等。 林靜雯   臺中人,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長年致力於臺灣人權史料的蒐集保存與維護。發表期刊文章有:〈穿越「白色恐怖」的歲月—受難者家屬徐守綱先生口述歷史〉

、〈召喚記憶的展示―白色恐怖死難者遺書〉。 周湘雲   臺中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近年來因參與白色恐怖相關研究計畫,曾對多位受害者前輩進行過訪談。曾出版《跟著戰爭去旅行:新竹市軍事地景的故事》(2015)。 施又熙   1969年生,高雄人,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文字工作者,出版多本小說與散文。著有《臺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五芒星的誘惑》、《多桑的百合花》、《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向著光飛去》等。 陳博文   嘉義民雄人,三進黑牢政治犯。曾與陳婉真、吳哲朗共辦《潮流》雜誌,1987年任民進黨臺中市黨部首任主委,亦為黨外時期重要影像記錄者。  

| 市長序 | 血與淚換來的臺灣民主 林佳龍 | 局長序 | 匆匆,走過白色的年代 王志誠 | 主編的話 | 統、獨的高牆 陳彥斌 | 導論 | 沉痛而動人的故事地圖 楊翠   此岸、彼岸的臺灣異鄉人──古瑞雲 採訪、撰稿:林瓊華   覺悟下的犧牲──呂煥章 採訪、撰稿:呂曉村、陳彥斌、洪碧梧   兄弟同受害,一被殺一坐牢──王義火、王春波 採訪:廖建超、陳彥斌、洪碧梧 撰稿:廖建超   父親受害,童年辛酸淚──廖森元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稿:陳彥斌   白恐噩夢,一門血淚──郭萬福 採訪、撰稿:林靜雯   烽火二二八,死裡逃生──謝一誠 採訪:廖建超、陳彥斌、洪碧

梧 撰稿:廖建超   捻不熄的左統星火──王乃信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 撰稿:洪碧梧   李家悲歌,與父兄同囚火燒島──李舜治 採訪、撰稿:周湘雲   黑牢,辦學,設廠,轉型正義──蔡寬裕 採訪、撰稿:施又熙   飛濺馬場町的青年之血──陳文堅 採訪:洪碧梧、陳彥斌 撰稿:洪碧梧   遙遠的恐怖槍聲──江朝澤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稿:陳彥斌   山頂人的白色恐怖──陳金柱、陳潘得 採訪:廖建超、陳彥斌、洪碧梧 撰稿:廖建超 柳暗花明的人生──張經魁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稿:陳彥斌   神的眷顧,走出三次黑牢──陳博文 陳博文撰寫,陳彥斌整稿   美麗島鐵漢──紀萬生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文:陳彥斌     推薦序 血與淚換來的臺灣民主   臺中市第三本白色恐怖受難者口訪專書《透光的暗暝》出版,仍然是篇篇血淚,讀來不免心酸,但卻是臺灣民主進程中,最珍貴的見證。   本書十五篇受難者中,竟有六位慘遭槍決,可見戒嚴時期的統治者,為了政權鞏固、維繫,手段是多麼殘暴、猙獰,且六位魂斷刑場中,有郭萬福、呂煥章、廖森元、江朝澤等四位是學校老師,在那教育不普及的時代,要培養一位師範學校畢業生是何等不易,威權者動輒以槍口對準知識分子,除了殘暴外,也暴露了統治者的心虛。   另兩位槍下亡魂,一位是無線電操作員王義火,一位是服役的陳文堅,兩位都正當青春年

華就在槍聲中凋謝。死刑犯的悲慘,不僅生命橫遭剝奪,也連累家庭受盡折磨,他們家中財產都被強制沒收,家人生活立陷困境,在社會飽受歧視、孤立,嘗盡人間冷暖。   除了死刑犯,幸能活著走出牢獄的本書時十一位受難者,則都展現堅強生命力,且堅持思想、信仰,昂然接受威權者迫害。王乃信前輩坐牢兩次共廿五年,蔡寬裕前輩也入獄兩次,陳博文前輩更是三度政治黑牢。這種「關不怕」的勇氣,正是瓦解恐怖統治的巨大能量。紀萬生老師在偵訊中受盡苦刑,左耳被打到終生失聰,但他出獄三天,就繼續為民主奮戰。   客家硬頸前輩古瑞雲,二二八事件後幸能逃出臺灣,在中國卻流離、顛沛過一生,但他始終不低頭。謝一誠前輩在二二八事件中被關三

年多,卻消滅不了他一輩子對臺灣的熱愛。張經魁前輩不僅事業成功,還曾分別當選臺中市、南投縣議員。李舜治前輩曾與父兄同囚綠島,出獄後努力成家立業。陳金柱前輩深居鹿谷,製茶技術、靈巧工藝都可見他旺盛的生命力。   特別要感謝承辦製作的新文化協會團隊,讓這段被刻意割裂的歷史,有機會還原、彌補,尤其是已出版的兩本《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分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佳作獎、優等獎,第三本《透光的暗暝》的採訪、書寫更見成熟外,史料的蒐集也更為豐富,將是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重要口訪專書。   我就讀臺灣大學政治系、研究所時,臺灣正處於解嚴前後,社會改革力量風起雲湧,我也躬逢其盛,發起

籌組學生運動,之後攻讀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我都特別關切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人權受害歷史。2014年就任市長後,我迫不及待責成文化局爭取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合作,讓一年一本的人權口訪集結成書,補起這塊臺灣追求民主過程中,多少前輩菁英付出生命、青春和血淚的歷史,為臺灣,也為臺中留下見證!   臺中市長  林佳龍 推薦序 匆匆,走過白色的年代   石灰牆釘著一排思念/泛黃的西裝與旗袍/祖父和母親的遺照/   他們匆匆走過白色的年代/未曾驚動一株花草   牆上窗牖呼喚遠方的大海/鹹風老是在/祖母跟我的眼眶縈繞/   我們一同哼一首歌謠/憂傷斜斜掠過樹梢   那是午後的靜坐/掛鐘鬆了發條/

任時間頹然撲倒/   潮聲滔滔地湧進懷抱/我們穿起飽脹的記憶潛逃   ―〈午後潛逃〉   這是我在1991年發表於《聯合文學》的一首詩,1997年收錄在個人詩集《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內容描述一個政治受難者的家庭,面對親人受難離世後的時間狀態和生活情況。政治受難者的家屬生命故事,不管看幾遍都令人心痛,而他們堅忍走到了今天。   今年「臺中地區人權檔案系列」專書到了第三輯,文化局自2015年迄今一共訪問記錄了四十篇的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從一點一滴的爬梳、累積中,即便過程不易,但歷史需要朝真相走去。   《透光的暗暝》能看到許多臺灣人的縮影,五○年代的知識青年如呂煥章,感受社會主義的美好,背

負滿腔熱血投入革命,全然準備好為了臺灣的未來犧牲生命;距今70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我們有幸訪問到91歲的謝一誠,當年他在九份做小生意,聽聞二二八後趕回臺中加入抗暴,協助運輸武器,訪問他不僅是為二二八中部抗暴歷史做見證,更重要的是他證明了二二八的反抗不是只有菁英、知識分子,更有許多勞苦的社會底層人民感到義憤,貢獻了自己的生命或青春。   這次的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從二二八事件的古瑞雲逃亡中國、謝一誠被關3年多;到五○年代白色恐怖呂煥章遭槍決;哥哥王義火遭槍決,弟弟王春波遭監禁10個多月;廖森元遭槍決;郭萬福遭槍決;王乃信被關15年;李舜治被關12年;蔡寬裕被羈押6個多月;陳文堅遭槍決;江朝澤遭槍

決;陳金柱及陳潘得皆判感訓1年;陳博文首次因思想問題被關6年多;再到六○年代,蔡寬裕再次入獄被關13年;張經魁被關5年;七○年代,王乃信再次入獄被關10年;陳博文第二度入獄羈押1個多月;紀萬生被關4年多和第三次入獄的陳博文被關3年多。這十七位政治受難者遭槍決有六人,總刑期約74年多,這是令人驚惶、傷痛的數字。   這十七位政治受難者的受難年代,從1947橫跨至1979年,幾乎就涵蓋整個臺灣的戒嚴時期,即便年代橫跨極長遠,在他們身上仍可以找尋兩個共通性:「反抗精神」、「愛鄉愛土」。社會主義至今日雖已漸式微,但在五○年代的青年感動於其中的人道關懷,從而信奉到行動。無論當年他們信仰為何,皆是從愛臺

灣、疼惜土地人民的理念出發。   我們透過本書的書寫記錄,讓後人知曉這些民主前輩們前仆後繼,在保密局、軍法處看守所、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火燒島等處曾留下無盡傷痛,甚至血濺馬場町的殉道。所謂「犧牲換來覺醒」,記住他們的犧牲,記住過去,使子子孫孫得以珍惜,帶著前輩勇敢正義的精神,繼續讓臺灣往更好的方向航行。   臺中市文化局局長  王志誠 主編的話 統、獨的高牆   統、獨意識在臺灣社會鏖戰幾十年,統、獨論戰文章也難以數算,這是對臺灣前途的爭論無可厚非,但我從事政治受難者專訪以來,對統、獨的相互排斥、對立,卻感到特別的無奈與痛心!   臺灣的政治受難者在牢中,就有紅、白之分,簡單來說,「紅

」的就是主張兩岸統一,「白」的就是主張臺灣獨立。他們在受苦的監獄中就壁壘分明,並常起衝突。出獄後,「紅」的受難者組織簡稱「互助會」(「台灣地區政治受難者互助會」),「白」的受難者組織簡稱「聯誼會」(「財團法人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兩會依然涇渭分明,難有交集。   我們從2015年起開始承接這項口訪、編撰任務,三年來可說為統、獨的相互猜忌吃足苦頭,與多位受訪者接觸的第一瞬間,敏感的他們就要驗明正身,僅管我們強調此項工作的客觀性,並表明口述歷史是絕對尊重當事人,完成的每一篇文章內容,包括每一張照片,都會經當事人確認,但依然常常碰壁。   拒絕者大都是「互助會」成員,他們的邏輯很簡

單,臺中市目前是民進黨在執政,而民進黨是傾向臺灣獨立的政黨,所以敬謝不敏。2015年我們曾採訪一位受難者,稿子即將完成前夕,他忽然來電說:「我不能做了!」我無奈的問他原因?這位樸實、客氣的前輩語露為難,欲語還休,我不得不放棄。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  陳彥斌 主編的話   這種意識形態的橫阻,在我們2016、2017年的訪調更為嚴重!畢竟白色恐怖受害最烈是1950年代,那時國民政府甫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可謂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遇到可疑共產組織,絕對是肅清殆盡。這些受難者前輩,大都已作古,少數倖存者都已達90高齡,當然是我們口訪首要目標。   我們透過各種管道,好不容易找

尋到這批時代的犧牲者,他們雖然被歲月風霜布滿臉龐、身軀,不少倖存前輩依然展現著知識分子風采,可是一談到口訪合作,則大都揮手作罷,僅有少數幾位前輩首肯配合,我對他們深感敬意。他們在陳述受難經過時,也都會闡揚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當然是忠實記錄。這時我會想,政治受難者當年不是為了思想、信仰而付出、犧牲嗎?為什麼大多數統派受難者不趁這種難得機會,來宣揚、留存自己的政治理念?   政治是複雜、難以言喻的。而臺灣的統、獨高牆又築得如此之高,簡直難以跨越,在對峙與猜疑中,多少珍貴的歷史,竟然也要陪著埋葬,怎不讓人扼腕、遺憾!   覺悟下的犧牲──呂煥章受難者:呂煥章案  件: 1950年鴨潭山等處匪巢

施部生等叛亂案案情概況: 呂煥章遭控於1947年9月間由李舜雨吸收加入中共組織的臺灣工作委員會臺中地區工委會支部組織,並擔任委員吸收黨徒,於1949年8月間進入鴨潭山建立基地,從事叛亂行為,1950年間被逮捕,並判死刑。現  況:被槍決(1924年4月4日-1950年11月7日,得年26歲)受訪者:呂建德(呂煥章的姪子)、鍾逸人(呂煥章的二七部隊戰友)受訪時間:2017年7月25日(臺中市北區呂建德自宅)2017年9月6日(同上)2017年9月21日(同上)2017年9月23日(臺中大肚山示範公墓)採訪、撰稿:呂曉村(2005年已歿)、陳彥斌、洪碧梧Story  呂煥章 紀略呂煥章,1924年

4月4日出生於鹿港書香世家,父親呂嶽(戶籍謄本寫「獄」,但本人及友人皆寫「嶽」)是知名書法家。1939年畢業於臺中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高等科,1944年畢業於臺中州臺中一中,1947年畢業於省立臺中師範學校數學系。畢業後於1948年任教於霧峰萊園中學教數學、物理、化學、幾何學,1949年服務於彰化縣北斗中學。二二八事件時,呂煥章已畢業,回到中師領導學弟參與作戰。在二七部隊副官古瑞雲的著作《臺中的風雷》提到部隊成員有「以呂煥章為首的中師隊;黃信卿為首的埔里隊……等,大家都是自動前來作戰本部」。﹝值得注意的是呂煥章在1947年2月已從臺中師範學校數學系畢業,畢業後繼續在中師任教一段時間,因此於二七部

隊成立後帶領中師學生隊,並非其他口述資料所說當時仍是中師的學生﹞。呂煥章在二七部隊,曾參與轟炸大安溪鐵橋計畫,進入埔里後上山招募原住民參戰,且加入1947年3月15日夜晚突襲魚池、日月潭派出所等戰役,直到二七部隊在兵力懸殊下就地解散,才與弟兄分頭逃亡。呂煥章之後仍懷抱革命理想,離開埔里後與李舜雨等人成立「臺中區縣市委員會」吸收地下黨員,並由洪幼樵成立「臺中武裝工作委員會」,成員為施部生、呂煥章、李漢堂等人,1948年因施部生等人身分暴露,潛入臺中太平建立鴨潭山、白毛山、竹子坑、石山岡四大武裝基地,於1949年3月24日至30日間遭逮捕,判死刑,1950年11月7日上午6時交付馬場町槍決,得年2

6歲。以下為呂曉村(呂煥章的大弟)生前所撰寫呂煥章之生平事蹟與受難資料

外國登山客對太魯閣錐麓古道的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

為了解決台中到日月潭要多久的問題,作者蘇晉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外國登山客對太魯閣錐麓古道的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的相關關係;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世界級的旅遊景點,峽谷景觀與登山步道的優美景緻已聞名國際,其中又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錐麓古道最為知名,因此近幾年來吸引了大量外國登山客造訪,然而隨著外國登山客旅遊量持續增加中,加上觀光旅遊相關政策的推廣與宣導,對於旅遊型態及遊憩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並評估因應策略分析。本文研究範圍為花蓮太魯閣之錐麓古道,研究對象為攀登錐麓古道的外國登山客,研究方法為於登山口和休息區,以便利取樣法進行調查。全部發出400份問卷,回收問卷312份,獲得有效問卷300份,運用SPSS19.0 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經一般描述性統計

、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s 檢定相關分析探討後,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外國登山客不同的社經背景旅遊經驗會正向影響旅遊動機。二、外國登山客不同的社經背景旅遊經驗並不會影響旅遊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