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辦公椅工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南辦公椅工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商業周刊寫的 管理妙招便利貼:商業周刊30週年最強管理案例精選 和高耀威的 不正常人生超展開:正興街櫃男的理想生活指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辦公椅 - 格力得企業有限公司也說明:格力得-台南-高雄-OA辦公傢俱-OA人體工學辦公椅-洽談椅 ... 一般小型椅廠較少使用,除非高檔產品OA人體工學辦公椅記憶泡綿使用Memosorb涼爽記憶膠棉材料一體成型製成.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遠流所出版 。

嘉南藥理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 陳鴻瑩所指導 陳尚毅的 人因性肌肉骨骼傷害的改善分析研究-以南部某一模具廠為例 (2019),提出台南辦公椅工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細加工作業人員、關鍵指標法之手工物料作業檢核表 (KIM- MHO)、全身快速評估法(REBA)、風險評估等級、工程改善、行政改善。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王俊雄所指導 黃冠智的 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建築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現代教堂、建築現象學、建築精神、公東高工、達興登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南辦公椅工廠的解答。

最後網站Hi家居-888創意生活館分享文章-公司簡介- 高雄沙發推薦家具則補充:高雄家具沙發工廠推薦OA辦公屏風鳳山電動床貓抓皮L型沙發獨立筒床墊床電腦桌會議 ... 櫃#鑰匙鎖#oa辦公桌高雄#oa辦公桌台南#oa辦公桌鳳山#oa 桌板#工廠椅#展示板#鋁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南辦公椅工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管理妙招便利貼:商業周刊30週年最強管理案例精選

為了解決台南辦公椅工廠的問題,作者商業周刊 這樣論述:

  要策略布局、該盯生產流程、想巧用人才、還得降低成本,方法在哪裡?   免偷學,別操煩,《商業周刊》送上30年精選管理妙招!   5種管理面向╳109則實例╳123個秘訣,   成功者的創意借來用!   ★他們的管理絕招   員工士氣低→山口電器行用「社內金氏紀錄」給獎金   開會沒效率→亞馬遜限「兩個披薩餵飽」人數參加剛好   績效很難打→飛利浦用「客戶推薦值」當考績,更客觀   腳底按摩老店翻新→「六星集」講花藝、學茶道、主打女性和年輕人   管理這門學問,身在職場,人人都用得到。學好「管理」,下可提高績效,多拉業務,上到進行事業佈局、建立有效組織、領導激勵人才,甚至驅動策略轉型

,都需要管理的智慧。然而,如果相關經驗不足,管理妙招不可能憑空變出,因此,大多數人會想從學習、模仿開始。多看、多學成功者的思維,關鍵時刻落實,就會真正內化成自身的能力。      本書精選《商業周刊》30年歷來成功的品牌/商品的實例,針對①策略領航②人力資源③生產流程控制④產品策略⑤成本與績效,5大面向,給讀者最到位的學習典範。所有上班族、各級主管、創業者;成功者的方法,你也學得會、用得上! 本書特色   1.最新加值版!《商業周刊》30年淬煉、台大名師黃俊堯審訂導讀的管理案例全集   精選《商業周刊》歷年報導中109則中外成功企業管理案例,由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專任教授黃俊堯老師

以5章分門別類,提示閱讀重點,讀者能藉由這些想法與經驗,一窺成功的捷徑。   2. 隨翻隨用!知名成功案例大補帖   跨時代、跨業種、跨規模,徹底解析企業經營管理的成功關鍵,職場人、創業者、各級主管、組織領導者必備案頭書。   3. 篇幅輕薄短小, 3分鐘,吸收管理智慧精華!   最簡單的文字+最精簡的篇幅+最扼要的指引,3分鐘就能掌握技巧、得到啟發,進而練就自己的管理妙招!   *本書為《管理點子製造機》全新改版書 名人推薦(依據首字筆畫序)   短文推薦——   Mr.6 劉威麟(網路趨勢觀察家)   于為暢(資深網路人)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許景泰(Sma

rtM世紀智庫執行長)   葉明桂(奧美集團策略長暨奧美廣告副董事長)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知名職場部落客)   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   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掛名推薦——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林大涵(貝殼放大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趙質忠(台灣微軟行銷營運長)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商業周刊》是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台灣知識分子共同的回憶,過去三十年,我們曾在多少輛晃動的電車上、多少個從冷坐到熱的馬桶上讀過它幫我們挖掘出來的企業案例故事,伴我們從社會基層一路上升,給了我們繼續和這個世紀纏鬥的動力。藉由這套三十

年案例精選套書,商周將這些行銷、管理、創業故事加入了學理架構,成為馬上可以放進公事包的MBA教科書。我毫不猶豫地想預訂三套,一套給自己,一套給我接班的部屬,另一套則給自己的孩子,給他做為告別校園、進入職場的第一套課本。─Mr. 6 劉威麟/網路趨勢觀察家   我曾是忠實的《商業周刊》訂閱用戶,但由於忙碌常常沒時間翻閱,一週又一週很快過去,未讀的雜誌越疊越高。我身為快節奏、高效率的網路工作者,常想有無可能出版「《商業周刊》精彩內容懶人包」,讓我一次看完所有報導和案例,跟上其精彩內容。這個願望實現了!《商業周刊》三十年精選套書不但蒐集歷年來重要的國內外案例,我特別喜愛「一點就通」的 key po

int 整理,這是一本所有管理者、創業家、自媒體工作者的實用教戰手冊,在事業卡關時可隨時翻閱尋找靈感。─于為暢/資深網路人   《商業周刊》見證了台灣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業的興衰起落。這些經典的企業案例,都是經濟長河中值得展讀再三的典範,發人深省,啟迪智慧。─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創業、管理、行銷,在我看來已不是專業技能,更非只是商管學生必修學科,在網路快速變遷時代,我認為它就是職場、商業必須具備的競爭能力!因為,創業思維純熟者,對於商業洞察、思維、解決能力會比一般人強上數倍;掌握管理訣竅者,對於職場晉升、薪酬倍增上也會來得更迅猛;而擅長行銷者,對於個人

品牌、工作崗位上,則有助拓展人脈與開創更多機會。相信閱讀完這三本書,將在你職涯突破口上,給予最大的養分及助力!─許景泰/SmartM 世紀智庫執行長   只有經過時間考驗還能歷久彌新才是趨近真理的東西。一個歷經三十年仍然不朽的知識,就是有用的知識。《商業周刊》出版的全套書籍就是這樣的屬性。每篇都是當時應景,事後可以回味,最終可以參考的文章。放在書架,一旦思路有點糾結,就信手翻閱,就像點子的抽籤筒,跳出相關又不相關的案例,正是刺激點子,獲得啟發的好方法,好書!值得向您推薦!─葉明桂/奧美集團策略長暨奧美廣告副董事長   很多商場上的道理,就算再多人拍胸脯保證「這次不一樣」,事過境遷以後再回頭

看,其實都不是新鮮事。我一直很喜歡閱讀其他公司的案例。而這是一套讀起來簡單,但一邊讀一邊想就變得很不簡單的書。書裡的很多案例,都不僅僅是個故事。倘若能把背後的道理拿來應用,對自己的工作,將會有相當大的助益!─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知名職場部落客   念書的時候,我讀日本企畫高手寫的書,他說企畫是用腳寫出來的,不是用手寫出來的;就業以後,老闆告訴我要用心去融入顧客情境─看來用心體會比用腳旁觀更重要。這套書累積了很多好的案例,幫大家節省了很多腳程,值得一看;但更重要的是,要找機會去體驗這些案例,才能夠學到門道喔!─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   《商業周刊》對我而言,有三個意義:   1.我

從信義房屋業務與主管時期就看的雜誌。   2.我在管理與行銷創意的點子和新知的來源。   3.商周專欄是我在創業階段最重要的助燃器。   由黃俊堯教授導讀與審定,三合一的《商業周刊》三十週年紀念好書,一面觀看、一面《商業周刊》咋舌,嘖嘖稱奇,令人讚歎,我彷彿沉浸台灣經濟起飛過程中,最重要的洪流裡。我用以下幾句話推薦這套書籍:   行銷點子製造機,市場廝殺搶先機;   管理妙招便利貼,對上對下服服貼;   創業基因啟動碼,攻城策略翻轉法;   三冊合一商周慶,三十週年讀者心 !   誠摯推薦給每一位辛勤工作的您。─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台南辦公椅工廠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數個月前筑筑家添購了新房子,當時買的二手家具經過一陣子的使用,損壞的有點嚴重,果然家具買來路不明的二手貨就是高風險啊~媽咪思量:既然新的一年也要到了,新年新氣象,乾脆汰換掉一批不能再用的二手家具!話雖如此,我們在台南家具行都找不到想要的,總覺得選項有點少,希望能多看一些,做完功課後,我們找到了一家中北部的【華塑家具】,聽說裡面的家具樣式眾多!絕對夠我們挑選!而且送到台灣本島各縣市都免運!這對外地的我們是超大福音!
  找了個大家都休假的日子,我們家北上前往台中的【華塑家具】,才剛踏進店裡,我們瞬間明白為什麼【華塑家具】家具選擇特別多了,因為賣場不是普通的寬敞啊!這是我到過最大的家具行了!琳瑯滿目的家具也不會讓我們眼花撩亂,因為馬上就有店員如側解說、介紹,店員先從一樓的原木區開始,原木家具較耐用,一用可以用很久,難怪是很多長輩的最愛,【華塑家具】原木區全部是進口木頭後,再台灣製造,因此價格相對會比市價便宜2至3成!
  【華塑家具】款式真的超級多,其他家具行幾乎不會有多餘的空間擺放櫃子、辦公桌……這裡辦公桌的款式也好多^^,設計的又大又氣派,筑筑以後在家工作也用的上呢~
  吸引住我們目光的還有【華塑家具】自家工廠製成的天然石桌、電動椅、梳妝台、床鋪、沙發……真的處處都是寶!不要以為這裡比外面便宜,設計就比較差,不,【華塑家具】幾乎所有家具的設計都別有巧思!所以他們顧客族群很大一部份就是設計師呢!
  店員還跟我們說【華塑家具】幾乎所有家具都可以客製化,全客製化不只是在材質和顏色上的挑選,連價錢都可以客製喔!例如當我想要外觀某個樣子的家具(有些客人比較注重外表),但預算有限,【華塑家具】可以用在你們預算內相對低價的材質完成你想要的家具!是不是超棒的!?
  【華塑家具】除了在台灣本島各縣市都免運(包含東部),更要拍手叫好的是搬運不分樓層也一律免運!是不是有夠佛心?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環中路一段980號
營業時間:10:00-22:00
電話:04 2421 2895
FB:https://www.facebook.com/HuasuFurniture/

人因性肌肉骨骼傷害的改善分析研究-以南部某一模具廠為例

為了解決台南辦公椅工廠的問題,作者陳尚毅 這樣論述:

人因性肌肉骨骼傷害相較於其他職業的傷害,較不直接產生明顯的傷害、病徵,且多為慢性、從外觀無法判斷之傷害,常於作業中或工作後產生痠痛。本研究是針對台南某模具加工廠之模具加工勞工,因其長期處於不良姿勢-長時間採坐姿作業,且極少時間讓身軀休息延展及重複性的上肢作業,造成肌肉骨骼傷害。研究方法分為行政改善與工程改善,先以初步評估個人資料問卷,然後採關鍵指標法之手工物料作業檢核表(Key Indicator Method - Manual Handling Operations , KIM-MHO)及全身快速評估法(Rapid Entire Body Assessment, REBA)等分析改善前後之

成效。結果顯示,行政改善後,短時間的休息可舒緩痠痛,但效果無法維持。經工程改善後的KIM-MHO,受試者在筆型研磨機作業、持握型圓盤機作業及銼刀持握型作業等風險值大部分降低10以上。REBA行動水準,受試者分別由極高風險等級降為低風險或者由高風險等級降為中度風險等級。未改善前的部位痠痛數值最高在「手與手腕」,其次是「肩膀」與「頸部」,而「頸部」、「上背」、「腰部或下背」及「臀部與大腿」,改善後痠痛數值降至0表示已無不適症狀。行政改善與工程改善皆能使受試者痠痛數值下降,工程改善之成效優於行政改善。人因性的肌肉骨骼傷害,大多來自於沒有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姿勢及長時間重複性的施力工作,長期而言,工程改

善可以永久解決痠痛問題。

不正常人生超展開:正興街櫃男的理想生活指南

為了解決台南辦公椅工廠的問題,作者高耀威 這樣論述:

不正常的人生是相對的,太規矩才活不下去咧!     三十三歲脫離年薪百萬的上班族身分,   帶著自營服飾品牌在台南正興街落腳,   卻意外帶起這條老街,也翻轉了自己的人生。     高耀威,他和「正興幫」的街友們,   一起發起無用生活節、出版「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   舉行辦公椅滑行大賽,揪團辦露天聯合尾牙,   以各種活動宣揚理念、以各種方式凝聚情感。     另一方面,他也是個「月休十九天」的賣衫櫃男,   力行減法生活,對剪髮吃飯隨意,卻對違規停車很介意,   深信利他讓人快樂,好玩才是王道。     生活在正興街這個生猛豐沛的人生道場,   高耀威跟著厝邊頭尾一起瘋、一起笑、一起隨

性、一起反世道。   跳脫世俗框架後才發現,生活不是只有一種套路,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可以平淡也可以濃烈,   不正常的人生又怎樣,痛並快樂地過活,才是最美的風景! 作者簡介 高耀威   1976 基隆生   香港澳門北京都曾定居   大學時進廣播電台擔任活動主持   再經歷製片公司企劃以及數位內容音樂行銷企劃     2007年創立服飾品牌彩虹來了   2010年移居台南於正興街開設實體店鋪   與朋友們獨立出版《七種民宿的旅行》   而後與街區鄰居們交陪串門子   自得其樂舉辦各種匪夷所思的活動   逐漸凝聚發行「正興聞」、推廣「正興貓」、舉辦「正興街遊」、組織「正興幫」   

藉著獨立自主自嗨精神   期許以下而上的力量顛覆無聊僵化的世界 前言/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PART1 正興幫,出動! 小屋唱遊正興街 大好青空巷弄尋物市集 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 正興三姝的出道與引退 無用生活節 荒地演唱會 日本辦公椅滑行大賽 台南辦公椅滑行大賽 正興街遊 正興街露天聯合尾牙   PART2 台南移居人生 台南起家ㄟ小威 守著一間店 月休十九 生活的取捨 日常小天使 徒步區改變世界 台南味 凋零廢墟市場裡的奇蹟之春   PART3 櫃男的減法生活 木子到森 一個人的旅行 剪頭髮與吃飯 慢速風景 金錢小實驗 腳勤處處有人情 暴戾之氣的轉化 鐵漢柔情公車司機 櫃男在島嶼寫作

  後記/ 善的漣漪 前言 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有人說眼前兩條路,當不知道走哪一條時,就挑難行的前往。回想起來,我的人生好像就是如此,喜歡挑戰創新,總是跌破別人的眼鏡,與自己的下巴。   那些起起伏伏有好有壞的過程,似乎都在暗示關於自身天命的依歸,遠端的某個創世之神,細心安排各種鍛鍊與過關之後的寶物,引領著我解開社會束縛與世俗價值,邁向更適情適性的境地。   如今的我知道,不正常的人生是相對的,太規矩才活不下去咧!   三十三歲前,我是個認分的上班族。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製片公司的企劃,記得當時被錄用的原因之一,是在履歷裡寫了奇怪的專長「說話」。我在工作中把學生時期累積超過

上百場的電台主持經驗轉化成簡報技巧,把說故事的能力運用在企劃書與分鏡表中。   累積三年半的經驗,內心開始有些提問無法在這間公司得到解答,某天突然覺得該稍微停一下轉換跑道了,在前往某場簡報的途中,跟同車的經理說:「我不玩了!」軍人出身的經理似乎早已洞察先機,裝酷地說了一個蒙古孩童長大就要離開蒙古包的故事,當作祝福送給我。   離職之後打算在規律的生活中找自己,每天看早場電影、閱讀、運動,晚上聽電影原聲帶,日復一日,然後去了趟上海旅行。沒想到這趟旅行對我影響甚大,可以說是引領我慢慢走入天命的初心之旅。   決定前往上海,是因為看了兩部電影,一是日本片《19》,內容是莫名其妙的青少年公路電影

。另一部是紀錄片《歌舞中國》,講述三個世代舞者的生活片段,其中一位曾叱吒五○年代的台北,封號「阿飛舞王」的老舞者梁一,他在八○年代投奔中國,在上海開設舞蹈教室「夢工廠」。   坦白說,跟電影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倒是受到「突然跟一些陌生人走上某條不知名道路」(19),以及「就算在閉鎖的國家及壓抑的年代仍想做夢」(歌舞中國)的氣氛鼓動,讓我很快地款好行囊出發,沒有事先安排任何行程,也沒有查夢工廠舞蹈教室的地址。結果這趟隨遇而安,一路東張西望俯拾即是的旅行,反而出乎意料地收穫豐富。   印象深刻的是途中遇見一個叫做趙亮的男生,他的工作是貿易,從鄉村找來厲害的手繪面具弄到大都市去賣,從內陸找來珍稀

的布料運到沿海城市去給需要的商人。   記得某天去拜訪他的工作室,裡頭陳設非常簡單樸實,門口卻停了輛狂野的重型機車,我問他夢想是什麼,他抽著菸非常篤實地回答:「三十五歲退休,騎著重機環遊中國。」我被這簡單又難得的夢想給敲到頭殼了,為什麼不是環遊世界?為什麼賺到三十五歲就夠了?為什麼不是開跑車?當年他才二十七歲,這個小我一歲喊我大哥的男孩,照亮了我,給了我一記扎實的夢。   回來沒多久,轉職進入手機加值服務這個新一代數位領域,當時只覺得創意能透過無邊無際的虛擬網絡與萬千大眾接觸的世界,實在是太帥太過癮了!就算二十九歲得從頭開始學習也樂意,帶著睡袋睡公司亦在所不惜,慢慢地邊玩邊成長,攀上事業的

高峰,成為年薪百萬的上班族 (在此特別感謝B老闆) 。   當上主管後,又突然感到不太對,每日的會議與無止盡的信件往返,乍看之下掌握了世界脈動,但身體與心理卻沒來由地空虛寂寞,體制內自然累積的無能為力亦日漸加深,內部轉職後還是決定跳離舒適圈,與當時的女友陳雅文共同創立獨立服飾品牌「彩虹來了」,從網路起家慢慢脫離體制朝向「自營人生」,白日夢裡的畫面,就是一間街邊小店,簡單舒服的各色純棉T恤,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自主性高的自在人生 。   品牌在網路經營兩年,由於品項簡單樸素,而網海價格競爭激烈,扣除媒體報導時的非理性爆炸式業績,基本上算是成績穩定平平。為求長遠,前兩年兩人維持一人上班一人創業

,以保守的步調推進,思考的不只是創業更是下半輩子的生活型態,因此內心就算擔憂,也是認分堅決地克服,不想回頭地執意向前。   後來在當時才剛興起的創意市集中,找到追求品質的客群,有許多網友,特意前來「確認」質感而深交(深度交易),從而促發我們思考開設實體店面的念頭。幾番轉折,意外地從台北開店變成台南開店,也讓我們的思考大破大立,乾脆在這裡長居久住,展開第二人生吧。   與台南的緣分是經過很多人的牽線,記得某天友人帶我們以大菜市為起點散步台南,從一家店到另一家店,從巷子穿越巷子,從傍晚走到入夜,我們直接迷倒在這古老城市的魅力之下。包括正興街的店面都是友人騎車經過時,恰巧看到招租的紅單。如此這般

在人與城冥冥中的召喚下,移居至此落地深耕。   當時在街上帶著新婚的心情投入老屋改造,隔壁鄰居阿嬤邊看熱鬧邊擔憂地說:「底加賣衫應該ㄟ倒喔,攏某人(在這裡賣衣服應該會倒,都沒有人)!」看我們一副義無反顧的天真無邪貌,自然而然開始經常吃的喝的張羅照顧,厝邊情誼於焉展開。   要說擔心,也不是沒有。但一方面這三樓獨棟老屋,以那時的租金是沒有太大的壓力。二方面我與老闆娘都曾在公司擔任中高階主管,累積超過十年職場歷練,心裡總認為練就的一身功夫只要不疾不徐穩穩當當,經營一間小店以維生不該會是問題。   另外,我心底有一顆定心丸。高中時曾舉家隨父親的事業拓展定居北京,當時大陸氣氛仍相當忐忑拘謹,我就

讀的學校只有兩個台灣人,每天就在這陌生又新鮮的環境中奮力前進,在矛盾的歷史與不可思議的生活習慣中受到衝擊。   後來父親的事業在交流的過程中因為冒進而失守,兩年後家道中落,我與弟弟中斷學業回台,因為學歷不被承認而重讀高中,除了分崩離析的關係與債務,妹妹也在此時罹患重病,人生曲線可以說跌落谷底。   但日後想起來,因為這樣的日子,心志經過淬鍊,反而培養出向上的力量,寶貴的求學及人生經歷成為豐沛的生命資產,谷底的那顆珍珠,是我後來出社會面對種種起伏的定心丸,當然也包括移民到台南這件事。   就這樣開始安居於正興街,展開了事後回想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街區生活,人生路途轉向一段驚異又奇妙的旅程。

  後來我把這些絲毫設想不到的人生情節,定義成「天命」。我常覺得生活裡充滿各種暗示,各種「環境訊息」都在指引我們找到自己的天命,就像我由於許多因緣落腳台南,一些隨心舉辦的活動竟帶起了正興街。   雖然我仍然以賣衫的櫃男自居,但超展開的街區生活實在讓我玩得不亦樂乎,就算有時候這個世界不會讓你一帆風順,總要搞點大小坑讓你摔。我常常想起上海那次旅行,年輕時曾經反覆提問的為什麼,隨著生活經歷的累積逐漸得到解答。同時我也學會傾聽內在的聲音,並依循自己的心前進,聲音變弱了就啟程旅行。漸漸地,生活與旅行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五感打開細細地觀察,出了門就是旅行,睜開眼就在路上。   因為全然地打開天線,

總能捕捉到老天給予的各種暗示,在不斷的破界之中找到生命的方向。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會面臨各種恐懼,引發自我設限的枷鎖,阻止我們前往快樂的境地。所以也要破,破那個小看自己的心魔,破那個看似安穩其實沉溺的現狀,時常鍊心,經常旅行,在自問自答與自得其樂中一邊跌倒一邊前進。   就像這一路走來,正興街因為團結和睦共同製造亮點受到注目,同時也迎來更多的挑戰,一方面必須讓自己進化到2.0的階段,一方面也不時出現茫然失措時刻,但總是會有像某個達觀的出版界大哥曾說「禁止進入,是一種邀請」這般有力的人生智慧適時地出現,讓我豁然開朗。這個世界冥冥中真的有股力量在支撐著每一個人前進。   感謝這一切,謝謝出

給我各式難題的人事物;謝謝每個賜給我工作的老闆;謝謝家人像兩人三腳般牽絆著陪我練習;謝謝正興街這個生猛豐沛的人生道場。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在所難免,但是三十而立四十而破的中年男子如我,只要一爬起來看到街頭那端無以名狀的光,還是想繼續向前探詢,在破立之中求道,自得其樂流連忘返,這肯定是天命之所歸,不正常的人生超爽的! 無用生活節 在一個以CP值為指標,事事追求績效,以獎章來佐證人生成就的社會,那些「之外」的人事物,難道沒有足以容身之處嗎?運動比賽裡除了前三名,其他的選手不也活生生地在進行各項鍛鍊,扎扎實實地存在這個世界嗎? 有一次與正興貓的漫畫家小圭聊到這樣的觀察,提到想為此舉辦一個另類主張的活

動,沒想到小圭也複議他放在心裡的一個想法。 小圭是個漫畫家,也是紀錄片導演,作品有《DUDU公轉》、《尋找大麵粳》,還有受高美館之邀創作的動畫片《動物美術館》。第一次與他認識,就是他為自己與朋友籌辦的「短路電影節」(台灣第一個以紀錄短片為主的影展),拿著一些周邊商品來店裡洽談寄售。 他曾說過「我的人生永遠朝多數人相反的方向走」這樣酷帥的話,長年練就以幽默的態度看待「格格blue」的社會之高強能力。小圭提出另一個想法是,他一直很想辦一場「砲灰影展」,蒐羅一些在各大影展中落選的好片分享給人們。 於是我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拼湊出「無用生活節」活動:除了「砲灰影展」,還有以街區放送頭廣播請人暢談跌倒

經驗的「失敗講座」、歡迎大家把家中無用之物拿來擺攤販售的「廢物市集」、邀請曾在人生道路上落榜的音樂人在老厝二樓陽台演唱的「槓龜音樂會」。 活動特別選在一月二十三日(自由日),藉以強調「能夠認同無用才能重獲自由」的理念。這樣的想法透過臉書分享傳遞出去,慢慢地,砲灰片、槓龜音樂人、廢物、失敗者陸續到位。 有一天收到一則訊息:「你好,我們是來自嘉義的小衰尾,可否加入無用生活節擺攤呢?」如此振奮人心的入陣團體,讓人內心不由得燃放虛無的自嗨鞭炮。 我們以回收廢紙箱作為街頭活動佈置,大紙箱片用書法寫上活動名稱,中紙箱片寫下許多無用標語,迷你紙箱片抄寫老子的道德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

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等諸多佐證無用價值的篇章。 「那背面空白要寫什麼呢?」一位志工問,最後我們決定畫烏龜,各種各樣以毛筆線條簡單勾勒出的烏龜一一呈現在道德經的背面。

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建築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南辦公椅工廠的問題,作者黃冠智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台東白冷會的公東高工教堂,以其與真實世界之間所交織而成的脈絡,呈現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意義,以及公東高工教堂對台灣建築的意義。公東高工教堂的形成,是白冷會(業主)、達興登(建築師)與營造單位之間協力合作之下的產物,三者的建築觀在各自的世界之中成形,對建築各自懷抱著不同的意圖與想像,這些不同觀念之間從概念到實體的轉譯,成為公東高工教堂最後的實體呈現。為文首先將公東高工教堂放入台灣天主教教堂建築的發展脈絡中,以詮釋公東高工教堂對台灣建築的重要意義。其次,梳理瑞士現代教堂的發展過程、白冷會的教堂理念,以及達興登的建築觀,以現代教堂空間觀的演變作為脈絡背景,詮釋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意義,並比較白

冷會對教堂建築的想像與達興登設計意圖的異同。最後從營造單位對施工圖的調整與適應,解釋公東高工教堂最後呈現的實質樣貌。本文的研究發現如下。首先,公東高工教堂在台東的落地生根,將歐洲在二十世紀初現代教堂發展的高峰帶到台灣,讓台東成為二戰後建築國際交流的重要場域之一。一群來自瑞士天主教的白冷會傳教士,在大時代的歷史洪流中,輾轉來到了台東,並帶來白冷會樸素務實的建築觀。其次,達興登在公東高工教堂設計中,與白冷會的教堂建築觀並不完全相同。白冷會早期的現代教堂中,接受瑞士簡約的現代建築觀,並沒有受到現代藝術動態平衡的影響,謙遜質樸是白冷會重要的物質精神。達興登則在公東高工校園設計中,實踐他在《現代建築發展

與定位》這本博士論文中提出的「衍生形、動態平衡、相對的創意」等的建築原則,並以知覺性與情緒性的建築語言,顯現他對於建築精神性的追求。達興登在公東高工教堂中繼承廊香教堂的設計手法,加上他對於天主教的禮儀改革運動的認識,將瑞士中部山區的場所精神轉化到他的設計,以戲劇化的光線、質樸的噴凝土材料、動態平衡的空間配置,以及祭壇為核心的空間佈局,塑造現代教堂的神聖氛圍。達興登的建築思想受到德日進的泛心論、海德格的存在現象學、格式塔心理學與榮格精神分析的影響,而這些觀念在青年達興登的公東高工教堂中已經可以看到端倪。最後,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實體,是二戰後初期台東現代營建技術的呈現,營造單位面對台東的氣候與環境

對原始設計做了局部的調整。為了抵禦颱風的侵襲,調整了門窗的構造形式,卻在無意中影響了達興登的設計意圖。當時台東的建築匠師還在努力克服新的技術,對於構築的詮釋能力還有待提升。達興登認為每一種類型的現代建築,都有其相應的精神性,而教堂作為現代建築的一種類型,現代教堂的精神性就是教堂的神聖性。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默默的矗立在台東50多年,台灣也已經逐漸脫離僅僅維持基本生存的社會狀況,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在這個時候重新理解這棟教堂,將對台灣建築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公東高工教堂並不只是教堂,它是引導我們認識現代建築的精神性與空間感動力最有效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