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植物標本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大植物標本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建華寫的 蓪草紙研究室:染色X花形X組合全事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大學博物館遊記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 玩咖Playing也說明:從台大正門沿著椰林大道直行100公尺,第一個路口右轉不久就會看到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的入口,其中櫃子裡收藏了各種植物標本、抽屜放了實驗器材、 ...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環境生態碩士班 謝宗欣所指導 周良億的 鵝鑾鼻決明分佈地之植群分析與保育評估 (2017),提出台大植物標本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鵝鑾鼻決明、稀有植物、植群社會、環境因子、物候調查、環境承載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系造形藝術碩士班 羊文漪所指導 蔡秀嫩的 植物押花藝術-蔡秀嫩創作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押花藝術、抽象主義、莫比烏斯帶、植物標本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大植物標本館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大植物系標本館館藏之模式標本影像資料庫則補充:DSpace CRIS ; 作者: 鄭武燦 ; 關鍵字: 臺大植物學系標本館;模式標本;影像;資料庫;TAI;Type specimen;Image;Database ; 公開日期: 一月-2005 ; 期刊: 台灣人文生態研究 ; 卷: 7.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大植物標本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蓪草紙研究室:染色X花形X組合全事典

為了解決台大植物標本館的問題,作者陳建華 這樣論述:

蓪草花私藏手作,做出不凋謝花卉秘訣: 用蓪草紙堆疊出花朵的美麗姿態。 裁花瓣、紋路製作、黏貼等基礎LESSON, 玫瑰、桐花、櫻花等花卉製作方法Step by Step, 讓我們從零開始進入第一堂蓪草花藝課吧!   蓪草,又名通脫木。用蓪草髓心旋削而成的蓪草紙可以作畫,蓪草紙觸感柔細,表面帶有一層類似細絨的特性,紙張易於染色,遇水易塑形,並在乾燥後定型,所以被用來模擬花卉的姿態,就成為蓪草花。   書中從基礎工具材料開始介紹,逐步講解如何將蓪草紙製作成花心、花苞、葉子等花卉零件,再透過觀察真花的外貌,製作成櫻花、玫瑰、波斯菊等花卉,最後將成品插入花器後,可以裝飾於居家空間,點

綴生活環境,打造出個性空間。   ※附基礎技巧動態影片QRcode 本書特色   ‧超詳細步驟說明, 輕鬆操作零失敗   詳細圖文步驟,將動作逐一分解,帶初學者Step by Step,不錯過任何一個小細節。   ‧附動態影片,基礎技巧直接教   基礎技巧附動態影片QRcode,帶你零死角打好基礎,靈活製作花瓣、花心等花的構造,再進一步做出富有生命力的花卉!   ‧空間營造最佳選擇,點綴你的生活   將完成的蓪草花插入花器,成為家中最具特色的擺飾,點綴你的生活空間!

鵝鑾鼻決明分佈地之植群分析與保育評估

為了解決台大植物標本館的問題,作者周良億 這樣論述:

鵝鑾鼻決明屬於豆科假含羞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僅分佈於台灣南部恆春半島東側草生地,因數量十分稀少,被評估為稀有植物,但相關研究卻十分少見。本研究目的為(1)、瞭解鵝鑾鼻決明分佈地植群社會,及其生育地環境因子概況;(2)、調查鵝鑾鼻決明之物候變化;(3)、探討遊客踐踏行為對鵝鑾鼻決明分佈地植群的影響,提供日後保育上之建議與規劃參考。調查樣區位於恆春鵝鑾鼻半島龍磐公園及聯勤雷達站周邊鵝鑾鼻決明分佈草地,調查時間為 2016 年 6 月到 2017 年 6 月。調查方法以隨機取樣為主,另外還有 8 條調查遊客踐踏影響的樣帶,93 個 1x1 m2 樣區共記錄到 23 科 61 屬 74 種植物,以禾

本科最優勢,其次為豆科、旋花科、爵床科與莎草科為主要組成。樣區內平均約有12種植物,鵝鑾鼻決明的平均覆蓋度為4.9%,遊客嚴重踐踏草地的平均覆蓋率為0.56%,顯見鵝鑾鼻決明是不耐踐踏的,而且物種數只有 21 種。步道物種數達最高的 57 種,鵝鑾鼻決明的平均覆蓋率 7.3%,人為適度干擾,使此區域成為鵝鑾鼻決明良好的棲地型態,田野調查過程中,大片草原中,往往鵝鑾鼻決明僅僅只散生於步道沿途。TWINSPAN分析鵝鑾鼻決明分佈地植群社會,以優勢種命名可分 5 型,分別為 A:扭鞘香茅型、B:狗尾草型、C:綠島細柄草型、D:假儉草型,及 E:竹節草型。伴生植物以較為低矮的匍匐性草本植物為主,例如假

儉草、竹節草、狗牙根等。生育地環境因子 CCA 分析,顯示鵝鑾鼻決明分佈與距海距離、土壤肥沃度、土壤含水率及土壤電導度相關。物候調查結果,鵝鑾鼻決明開花率與雨量呈正相關,自 8 月開始大規模開花,9 月達最高鋒,然後逐漸下降,雖後續仍零星開花,但無任何結果。建議保育方案方向為,在鵝鑾鼻決明開花和結果高峰期(7-11 月),降低人為干擾、避免短時間遊客量超過環境承載量之活動、合適鋪面及外來種監控。

植物押花藝術-蔡秀嫩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台大植物標本館的問題,作者蔡秀嫩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植物押花作為創作主軸,藉由大自然中的植物做為創作的主題,透過人們賦予植物的代表性或花語,重新思考大自然與人的關係,植物隨著季節的變換而枯榮、花開花落,透過植物來體認生命的本質。實踐生活即藝術,在生活環境中四處可見的花草樹葉,轉換成造型符號,成為藝術創作。  本創作研究分為三個系列:一、意象形式系列:一般的押花形式大部分是屬於傳統具象的描繪,筆者透過抽象主義形式的啟發,而改變了傳統的形式,以意象形式作為表現,非僅止於創作對象的物質性再現,而是內在絕對的主觀與心境內化昇華後的呈顯。二、莫比烏斯帶系列:莫比烏斯帶(Mobius Strip)為很多藝術家提供了靈感,筆者以此發想,透過不同的創

作媒材的運用,以植物入畫探究其可能性。三、植物標本系列:植物押花藝術是由植物標本發展而來的,台灣植物的多樣性,在日治時代留著大量植物標本,筆者研究其中,以古今植物為互文對話。  藉由創作的思考與創作的進行,重新整理自我的創作歷程,將植物花卉投入創作發想與實踐,期望在藝術創作上有不同的樣貌呈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