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年碳排放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灣歷年碳排放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舜淵,楊幼文,張益城,陳柏君,胡以琴,溫蓓章,莊志偉,吳姿瑩,廖亭瑋寫的 反映實際交通情境之車輛動態能耗與碳排放特性研究 以小貨車為[108淺黃] 和葉俊榮的 氣候變遷治理與法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球最髒碳排源台灣5家上榜| 中華日報也說明:經濟部十四日表示,台灣燃煤電廠與鋼鐵廠設備規模大,但以每單位發電或生產所造成的碳排量,較全球相同類型設施並未較高,政府已積極推動能源與產業淨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和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班 郭柏巖所指導 陳旻婕的 集合住宅能源計算基準與標示之研究 (2021),提出台灣歷年碳排放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集合住宅、單位面積耗電量、建築能源模擬、建築能效、建築碳排密度。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李志強所指導 胡詠仁的 中國大陸與美國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比較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環境保護、美國、中國大陸、產業發展、電動汽車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歷年碳排放量的解答。

最後網站環境部公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疫後經濟復甦下2021 ...則補充:此外,我國碳排放密集度(即每單位GDP之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3年起逐年減少,顯示我國近年來推動低碳轉型已有成效,如附圖3。 推估我國2022年溫室氣體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歷年碳排放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反映實際交通情境之車輛動態能耗與碳排放特性研究 以小貨車為[108淺黃]

為了解決台灣歷年碳排放量的問題,作者張舜淵,楊幼文,張益城,陳柏君,胡以琴,溫蓓章,莊志偉,吳姿瑩,廖亭瑋 這樣論述:

  有鑑於未來運輸部門將是驅動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力之一,為落實推動運輸部門節約能源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各項?動方案,本所於近年著手發展車輛動態(行進間)能耗排放與永續運輸規劃關聯模式。希望藉由強化運輸部門基線資?庫,逐步修正國內本土耗油率及排放係數相關資料,建?運輸活動與能耗排放之關聯,以期將此兩大環境永續層面之議題納入評估體系。 本計畫為該系列研究之一,以96-105年已辦理之小客車、大客車、機車與大貨車之動態能耗排放與運輸規劃作業關聯之研究成果為基礎。本計畫以2年(106~107年)時間針對物流宅配小貨車進行實車道路試驗與分析,透過構建小貨車動態能耗與碳排放推估模式,

具體估算公路新建或改善計畫對貨車之節能減碳效果,進而有助於提升公路運輸整體節能減碳的綜效。 綜整2年期的小貨車研究,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1. 以HORIBA 2200車載污染量測系統(OBS),蒐集近10.5萬筆小貨車逐秒排放數據。加計歷年(96-105年)建立的其他車種資料庫,已完備所有公路客貨運車種之車輛動態能耗/碳排資料庫。 2. 利用道路實測資料建構小貨車行駛狀態下之能耗/碳排放推估模式,並經過驗證,其誤差結果在9%範圍內,顯示具有良好推估能力,模式可敏感地反應不同道路類型、坡度及速率之能耗/碳排放量。 3. 本計畫藉由案例分析,觀察比較小貨車行駛於國道1號長坡與平坡路段的能耗/碳排績

效,發現長坡路段的能耗與碳排量約為平坡路段的1.40~1.65倍。 4. 本計畫彙整所有車種之能耗/碳排參數,並結合臺北都會區運輸需求預測模式(TRTS-4S)之路網績效,可以分析各時段、各車種、各路段之能耗與碳排量。

集合住宅能源計算基準與標示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歷年碳排放量的問題,作者陳旻婕 這樣論述: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減碳議題及綠建築相關內容有所關注。2020年經濟部能源局統計我國住宅部門電力消費佔18.5%僅次於工業部門55.6%,顯示住宅部門耗電及節能對於台灣的重要性。歐盟在2002年率先實施建築能效標示制度(EPBD),而我國也為了推動建築能源效率認證,於2020年發展出台灣建築能效評估系統TBERS(Taiwan 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本研究在TBERS架構下之R-BERS系統(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做為住宅

類建築評估使用,對新建住宅制訂建築能效認證制度,可達到有效管理建築節約能源,並與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接軌。本研究因集合住宅設計多樣化,且評估案件面積規模不同,因應不同集合住宅評估案,量身制定該評估案之R-BERS評分尺度基準,所以必須擬出R-BERS照明及空調耗電密度基準,供不同集合住宅,住宅專用分區評估案使用,運用建築動態耗能分析eQUEST軟體,進行集合住宅住戶專用分區之全年耗能模擬,共進行45種不同參數設定之研究,其模擬成果與近年住宅耗能統計資料接近,具有一定之信賴度,也發現其模擬不同格局一房到五房之EUI分布皆呈現右偏分佈。最終選擇集合住宅三房型的空調與照明EUI基準,作為台灣R-BER

S評估法中的「非透天集合住宅」住戶專用分區之評量尺標。本研究挑選14個近年拿到綠建築標章及候選綠建築之集合住宅或社會住宅案例進行R-BERS評估,在這14個案例中R-BERS評估等級皆可達4級以上,並探討其建築規模與碳排總量關係,也為了了解目前建商提供住戶以毛胚屋形式的照明EL空調EAC皆=0.9時,公共區域照明及空調進行評估,可拿到評估1級的方式,以Case8為例原設計評估等級2級,設定15種不同方案之住宅及公共分區固定式設備進行評估,方案6配合住戶烹飪習慣以瓦斯爐台進行設定,先暫且不考量高層建築消防廚房防火區劃的問題,加上一般普遍建商提供的公共區域固定式設備,以瓦斯爐台1級、瓦斯熱水器2級

、有保溫材之熱水管設定、地下室採用有標章風機及使用動力回生的永磁馬達電梯,此時評估等級可達1級。而假使要提升評估等級到1+級,以現有的住戶照明、空調採毛胚屋形式是無法達成的,必須在住戶內提供能效等級佳的空調設備,才有機會拿到評估1+級。以上15個方案設定,主要是為了提升建築節能及減碳的效果,可供未來新建社會住宅與集合住宅評估時,政府單位或建商挑選相關設備挑選時有所參考。

氣候變遷治理與法律

為了解決台灣歷年碳排放量的問題,作者葉俊榮 這樣論述:

在當代全球秩序之下,氣候變遷議題一直受到「國家」的主宰, 本書以國家利益中心主義作為全書論述與批判的對象, 藉由氣候變遷議題,對以國家為本位的治理,尋求制度和理論的突破。   在當代全球秩序之下,氣候變遷的協商一直受「國家」主導,參與協商的國家從利益出發,造成共識難產與行動拖延;相對地,氣候變遷的治理則呈現多層次並行、管制工具多元、以及減緩與調適並重的現象與需求,再再考驗決策者與「氣候公民」的智慧與決心。臺灣既是氣候變遷的貢獻者,也是極端氣候下的最大可能受害者,不論政府或民間都應該掌握議題並積極因應。作者研究氣候變遷與環境法多年,在本書中對於氣候變遷的治理與法律制度的因應,作出一些

反省。   本書從法律角度提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分析架構,聚焦於「全球治理」、「政策工具」、「關鍵議題」以及「制度規範」等四個面向,以臺灣作為立足點,用深具批判性、濃厚政策取向的方式,論述全球氣候變遷治理,為當前國際上國家本位的治理模式,尋求制度與學理上的突破。

中國大陸與美國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比較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歷年碳排放量的問題,作者胡詠仁 這樣論述:

電動汽車產業在21世紀已逐漸成為各國的產業發展目標,而中國大陸與美國也開始要發展電動汽車產業,中美之間已把電動汽車產業視為一個未來兩國競爭的一個重要趨勢,本研究透過比較中美兩國在電動汽車的發展政策方面、全世界的石油議題方面、中美兩國各自的民間電動汽車公司的策略與佈局方面,相互比較這些要素從而得出有關於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結論,中國大陸在現階段的電動汽車領域已領先美國,因為中國大陸較早發展也與中國大陸的特殊體制計畫經濟的運行方式才能如此發展迅速,美國雖然較晚起步但是民間的電動汽車公司卻在創新的層面領先於中國大陸,從電動汽車這一產業可以知道中美之間的政體不同形成的產業發展方式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