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重返神性:作為一個無神論的有神論者》 和孫曉彤的 臺灣攝影家:許淵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移動: 台灣當代壹拾伍人行 - 耿畫廊也說明:這樣的氣韻,像極了台灣的當代藝術;在眾生喧鬧的舞台上,台灣當代藝術似乎顯得沉厚 ... 因此,我在台灣當代藝術家群裡面,很明顯感覺到藝術家都能耐得住寂寞,也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朱峯誼 和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出版 。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管理碩士班 鄒淑慧所指導 蔡旻芝的 涂維政的作品研究: 以關係、參與和美學的核心概念論述 (2021),提出台灣當代藝術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涂維政、參與式藝術、關係美學、關係雕塑、自我體制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郭博州所指導 王思尹的 凝視.再現—水金九地景系列創作論述 (2021),提出因為有 凝視、再現、地景、風景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當代藝術家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湾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谢春德: “天火:由重生到平行宇宙”則補充:浙江摄影出版社读者俱乐部推出第六次线上分享活动。 8月22日(本周三)晚8:30,邀请台湾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谢春德分享其近期的影像创作“天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當代藝術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重返神性:作為一個無神論的有神論者》

為了解決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從當代藝術的策展與創作,探究生、死、鬼、神等宗教與靈性議題。   ◎ 六位台灣當代藝術家探討靈性及神性的藝術作品   ◎ 藝術評論人高森信男、印卡、汪正翔、朱峯誼談台灣當代藝術裡的鬼神現象學   ◎ 集結並比較薩滿、新世紀、佛法三大體系對探究生、死、鬼、神的詮釋及定義     本書紀錄2019年獲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於台北水谷藝術展出的「重返神性:作為一個無神論的有神論者」展覽,展出六位台灣當代藝術家作品,藉以探討生、死、鬼、神等宗教與靈性議題。現代社會強調科學與理性,將宗教及靈性僅視為傳統文化甚至是迷信,讓主流的宗教團體壟斷生、死、鬼、神等概念的詮釋權。但是事實上,這

些概念都可以以被理性地研究、思辯與比較。四千年前先秦諸子百家、北印度的沙門僧侶,都以此為思考及辯論的重要主題   自由奔放並且同時重視反思的當代藝術,因為少了學術研究的實證限制,成了適合的探索工具。「重返神性」的六位參展藝術家分別透過自己的背景與經驗,對現代宗教及靈性議題進行反思。吳權倫的「角度-運氣」以數理方式計算韓國民間信仰物「石頭塔」最能屹立不搖的角度;寧森的「圓」將Siri想像為天上的祖母;許家禎的「我(你)收藏一部分的你(我)」將私密的網路日記做為占卜卡牌;李紫彤的「迎靈者」為政治受難者創建臉書帳號以紀念;陳瀅如的「致幻記 II:刻幻象」再現了死藤水的意識轉化旅程;姚睿蘭的「印予召

准」則用印鑑及神禡,反思權威機構的意識型態運作模式。除了展覽,「重返神性」也舉辦座談,邀請薩滿、新世紀(New Age)與佛法的資深實踐者,分別介紹該體系是如何詮釋生、死、鬼、神等概念。座談的逐字稿收錄在本書裡。   序 Preface以魔法之名 ─ 當藝術重造存思術與其當代政治內涵|印卡 展覽介紹 Exhibition Info 策展論述 Curator's Note 參展藝術家 Artists 吳權倫 Chuan-Lun WU 陳瀅如 Yin-Ju CHEN 李紫彤 Tzu-Tong LEE 許家禎 Jia-Jhen SYU 寧森 Sen NING 姚睿蘭 Jui-L

an YAO 開幕座談 Openieng Event Talk 高森信男:從想像層的人間到真實層的神性 跨界對談 Special Event Talk 開場 Opening 世界 World 鬼神 Ghosts & Gods 生死輪迴 Death & Reincarnation 意識轉換 Consciousness Transformation 142 結語 Closing 自經驗至論述修補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當代藝術談另類醫療的時代意義|朱峰誼 在「重返神性」的道路上收拾四散的碎片|汪正翔   在當代社會裡,宗教常被視為「現代性發展」的對立面。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用「除魅」(di

senchantment)的概念指出現代性發展裡的去神秘化、去宗教化特徵,而多位學者如涂爾幹、席納爾,亦將「世俗化」(secularization)視為現代國家政治體制發展的重要錨點。在這個脈絡下,科學價值被極力推崇,而不合於理性辯證的傳統生活方式則被斥為迷信與守舊。然問題是,正因為現代科學只是人類的一種觀點、一種解釋方法,無法全然描述說明所有自然現象或人類活動。加上人類生活必然包含精神及感性面向,因此,獨尊科學、理性至上的現代語境,反而創造出現代社會裡宗教神祕學的真空。這個真空裡充斥各種謬誤、政治、算計、操弄與鬥爭;有心人士甚至利用這樣的真空,散佈恐懼、施行控制,期能從信眾中獲取金錢、地位、

權力等諸多利益。 凱倫·阿姆斯壯在《為神而辯》一書中認為,西方歷史裡的「無神論者」很少全然地否定神聖本身,而幾乎都是不能認同當時對於神聖的某些說法與觀念。對她而言,宗教是一種實踐的科學;人們經由儀式的幫助,付諸實行、親身體驗,最終抵達宗教的真理。這個過程與藝術美學相似:「儀式就像藝術品一樣,不僅能在美學層次感召參與者,也能引領他們進入更深層的存在面向。」這便是「重返神性」的策展宗旨:藉由人類的藝術性創作、展覽、及賞析,重新定位人與神之間的距離、拉近現代科學理性主義及前現代神秘學的典範差異;藉由邀請的藝術作品、邀請藝術家的詮釋、創作及策展論述,帶領觀眾介入神秘學領域,填補其被科學至上主義所排除出

的真空狀態,讓觀眾以新的概念重新認識宗教及神秘學、重新認識「靈」與「神」。當我們對神性保有信念並持有敬意,且對當代主流宗教論述中所詮釋的神性存有疑慮時,我們不啻成了,套用阿姆斯壯的概念:一位「無神論的有神論者」(atheistic theist)。

台灣當代藝術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涂維政的作品研究: 以關係、參與和美學的核心概念論述

為了解決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問題,作者蔡旻芝 這樣論述:

法國藝評家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在1998年提出「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概念,歸納具有交流互動和講求關係性特質的藝術創作。不同於許多當代藝術家強調互動場域與經驗過程的美學形式表現,涂維政從「關係雕塑」的思考出發,試圖找出物質性「雕塑」與抽象性「關係」兩者結合後的各種可能性。他運用民眾集體參與的力量,將人與人、事、物、環境或歷史文化等各種生活中隱而不見、有形和無形的連結化為其藝術表述。據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涂維政如何藉由操作民眾參與藝術創作的方式,帶出作品中的關係性。並以當代藝術觀念闡述的參與式和關係美學概念做為研究論述之基礎,透過深度訪談

、文獻資料與現地觀察,探討其創作表現在臺灣當代藝術的重要性與定位。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主旨與操作過程。第二章綜整國內外學者對參與式藝術和關係性的觀點,從不同角度探討其意義與創作型態,及涂維政的相關評論文獻,做為剖析其作品之論點依據。第三章主要論述涂維政生命歷程與創作脈絡,從他作品的核心關懷劃分三個主要創作階段。第四章剖析其焦點作品,從社會參與式藝術與關係美學的脈絡出發,進一步檢視他運用民眾參與手法的藝術創作。第五章歸納前述研究論述,試提出涂維政在臺灣當代藝術的定位之個人觀察。本研究結果認為涂維政創作的跨類別特質,使他在民眾參與的操作手法與核心概念上,無法歸屬當前任一既有型態類別,

但他藉著將民眾帶進藝術創作的手段,實踐創造性整合、合作性相遇和互為主體的概念,可用墨西哥裔學者藝術家埃爾格拉(Pablo Helguera)提出的「創意式參與」(creative participation)觀念作為詮釋指涉。研究發現,涂維政早期模擬藝術體制的操作,以及博物館的展示機制,這番被他詮釋為「自我體制化」的行為,如今已內化為創作核心。即使是在看重大眾共創的作品裡,他也同樣用博物館的概念去展示和收藏民眾參與的結果,讓藝術創作成為公民溝通與教育的媒介,實踐「博物館」的重要功能。再者,從國際展覽和大型藝術節慶的頻繁邀約可看出涂維政受到的肯定,他的多元創作和深度思考模式在臺灣當代藝術脈絡下呈

現其相當的價值。

臺灣攝影家:許淵富

為了解決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問題,作者孫曉彤 這樣論述:

  出身臺南的許淵富,攝影題材橫跨紀實與黑白光影之間的造型構圖,以及研究新技法所創作的商業攝影作品。將技法公開給後生攝影家參考借鑑,更致力於推展地方攝影藝術與教育,獲頒臺南市卓越市民表彰。   題材與類型不限於某一範圍,擅長捕捉市井生活中瞬間的深切情感,或用鏡頭解構物體的造型,利用光影創造虛實抽象的畫面,更常以顛覆常理的視角觀察一般人未曾注意到的角落,創新的實驗精神十足。   作品曾獲得國內外無數獎項,參與成立「鳳凰寫真俱樂部」、「無名攝影俱樂部」、「點點攝影俱樂部」等團體組織;開辦攝影教育班。還曾策劃並參與《攝影家眼中的府城古蹟》、《1860-2006聚焦府城—臺南市

攝影發展史及史料》等書。  

凝視.再現—水金九地景系列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問題,作者王思尹 這樣論述:

  水湳洞、金瓜石、九份等三處具有礦業歷史的聚落,由於擁有地處位置與產業的緊密關係、被合稱為水金九地區。水金九地區本身便有擁有壯麗山巒與河川海洋集一身的自然景觀,又因為富有豐沛的礦業資源,使它曾經成為礦業開採的重要據點,也因此在這片山川中留下人文痕跡的地景景觀,成為藝術家寫生、電影取景的創作題材,近幾年更是遊客聚集的重要景點。本論文以「凝視・再現」為題,藉由水金九地區的自然與人文地景、進行「回望之路」與「共存之境」兩個系列的繪畫創作研究,來表達筆者在風景畫類別的創作上其作法和想法,並傳達對土地的人文關懷之情。  本創作研究共分為五章進行說明:第一章「緒論」闡明研究動機和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程

序與創作流程,敘述創作動機的啟發和對於水金九地區的地域認同所進行的觀察與研究。第二章「文獻探討」闡明風景畫在臺灣的時代刻印、水金九的地景樣態與藝術家描繪的水金九。第三章「創作理念」闡明創作理念形成的剖析、創作媒材與技法之使用與創作系列發展。第四章「作品詮釋與說明」分為「回望之路系列」、「共存之境系列」兩個部分來說明,最後再進行作品討論分析。第五章「結論與展望」闡明結論,略述個人研究成果,並藉由本次創作研究的成果提出未來對繪畫創作的檢討與展望,希望本次的創作研究能夠作為未來創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