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士林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施又熙寫的 光的闇影 和侯志仁陳樂倫James Rojas的 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士林運動中心收費、士林羽球場 - 健身資訊懶人包也說明:在士林運動中心收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tekamolo也提到出售小飛鷹300AU一台升級小富士就收起來了品項良好只在家中自用一天一杯無原廠紙盒粉盒等配件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斑馬線文庫有限公司 和左岸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魏惠娟所指導 李文琦的 從活躍老化課程學習的觀點探討社區據點經營之研究 (2021),提出士林運動中心收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活躍老化、社區據點、經營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洪傳祥所指導 徐懷恩的 台北市天母運動園區之都市設計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台北市天母、運動園區、都市設計、運動場館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士林運動中心收費的解答。

最後網站士林運動中心健身房收費 - 工商筆記本則補充:樓層介紹- 士林運動中心. 中心場館人數: 健身房37人/ 容納100人; 游泳池38人/ 容納200人. 樓層介紹... 清場時段. 收費標準. ☆早餐【07:30~11:30】吐司盒子、美式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士林運動中心收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光的闇影

為了解決士林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作者施又熙 這樣論述:

  如果在多年後,我們終將能夠凝視時代的闇影,向著光飛去,那麼所有的悲苦與脆弱,是否都可以在書寫之中得到救贖?   身為白色恐怖受難者二代女性的施又熙,繼2017年《向著光飛去》首部曲,以動人的愛情故事勾勒出時代悲劇的扭曲後,再度以《光的闇影》直視白恐加害者後代的內心,以其溫柔之筆剖析人性的脆弱,展開一場受難者後代與加害者後代的深刻對話。   一如《向著光飛去》是臺灣首部由受害者二代女性來書寫的長篇小說,《光的闇影》也開創了以白恐加害者後代為書寫對象的先例。小說中,作者不斷反覆的強調,唯有勇敢的看進陰影,才能溫柔的承接悲劇,並且原諒脆弱。也因為相信終有光明,苦難的路必有

到達盡頭的一天。   這書寫苦難、凝視現實的《向著光飛去》三部曲,終究會在臺灣文學史上留下一個重要的位置。一如又熙姐在《光的闇影》扉頁上所寫的這句:「因為相信光明,這條苦難的路必有盡頭。」我始終深信,臺灣是我們最珍愛的母土,也是光之追尋與凝視的所在。—虎尾科大教授 王文仁   施又熙《向著光飛去》系列小說,最動人的地方,就是寫出了主體(包含個人主體與國家主體)在光與影之中的持續辯證、努力追索。因為,最動人的,永遠都不是「光」本身,而是勇敢與暗影抗鬥的向光靈魂。—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翠   轉型正義的工作不能止於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咎責與賠償,也不只是法律與制度改革,而是台灣社會必須

互相對話學習、共同嚴肅面對的一場文化反省運動,藉助對過去的反省來建立民主文化。又熙的《光的闇影》適時地豐富我們對相關議題的提問,同時打破長期以來社會對於受害者、加害者,扁平且單一的想像。—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陳俊宏   長期以來我運用口述歷史的方式,獲得許多寶貴的資料,但是對於作為「獄外之囚」的受難者家屬、受難者第二代,所知實在不多。現在應該感謝施又熙不但願意說出她的親身經驗,甚至以文學的方式做了生動的表達。要之,不只受害者(及其二代)需要創傷治療,加害者(及其二代)也需要反省和救贖,才能成就一個健康的社會。—國史館館長 陳儀深   -------------   當有人沾沾自喜的以監控

同學為業獲取大量獎金時,楊怡,一位白色恐怖時期退休特務的孫子,卻懷抱著贖罪的心態面對台灣社會,面對著最愛的爺爺,他過往不可說的秘密是楊怡一生難以擺脫的原罪。   身為劇場舞台設計師,張玟文卻總是畫著殘缺的人體。她的父親曾經是戒嚴時期警總的軍醫,當父親含恨而終,沒有人知道他在那個鬼神不近的地獄做些什麼,這個遺憾卻逼得張玟文走上絕路,幸得戲劇治療師周慕夏相救。   因為一次的催眠治療,李少琪想起自己的軍人父親對自己的耳提面命,不要跟別人說話、放學就要趕快回家,外面的人都不能相信….但他的父親是1947年三月在基隆港屠殺台灣人的人嗎?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在年過六旬的李少琪身上留下烙印。   童年

在黨國手段下被刺殺重傷倖存的柳絮,與意外得知自己也是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周慕夏,將要如何面對加害者後代?一心想要贖罪的楊怡,如何面對真相的打擊?當他以為再也難以直視自我的時候,周慕夏告訴他,這條苦難的路一定會有盡頭的……。   但是盡頭在哪裡?面對時代的悲劇,又要如何償還?   作者施又熙繼2017年《向著光飛去》首部曲,以動人的愛情故事勾勒出時代悲劇的扭曲後,再度以《光的闇影》直視白恐加害者後代的內心,藉由其溫柔之筆剖析人性的脆弱,展開一場受難者後代與加害者後代的深刻對話。 名人推薦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王文仁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陳俊宏   國史館館長  陳儀深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 楊翠   音樂人 蔡振南   ------聯合推薦

從活躍老化課程學習的觀點探討社區據點經營之研究

為了解決士林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作者李文琦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藉由活躍老化課程學習的觀點,探討社區據點的經營策略與高齡者活躍老化之間的關係,因此,以質性研究訪談的方式蒐集嘉義地區3個據點的經營者及9位高齡者的訪談資料,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出結果。研究的目的包括:一、了解社區據點之經營現況;二、從活躍老化課程學習的觀點檢視社區據點經營內涵與策略;三、分析社區據點之困境;四、探討社區據點之成效。依據研究目的與方談資料的分析,獲有下列五項結論一、歷史悠久的社區據點已能純熟的辦理據點服務,但開始逐漸固化缺少創新方案吸引長輩;新興據點在社區服務上仍有努力的空間,不過額外發展的系列課程與自主社團,為據點的社區服務增添不同的發展。二、社區據點在課程、收費、人員

、行銷、流程管理等五大層面上,因地制宜的發展經營策略。三、從活躍老化課程學習的觀點,發現社區據點在辦理最多的是運動保健的課程,其次是人際互動,再者是心靈成長,最後是生活安全,而貢獻服務則非以課程方式辦理。四、社區據點的服務,不僅對高齡者的健康與人際互動方面有幫助,也讓高齡者有規律的生活作息。五、政府規定、缺少專業人力以及面臨經營者退休換人等因素,都將阻礙社區據點的發展,導致據點功能的發揮受限制

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

為了解決士林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作者侯志仁陳樂倫James Rojas 這樣論述:

環境設計研究協會(EDRA)2012年最佳書籍獎Places Book Award   (本書內附WALKNG TOUR免費活動卷)   挑戰公共∕私有、開發∕永續、中央∕邊陲、城市∕鄉村…的界線   北京.柏林.京都.洛杉磯.香港.西雅圖…   農耕城市X夜市經濟X閒置空間利用X藝術造鎮X文化保存X社會正義   怎樣才是好城市?誰來定義好城市?   從突尼西亞到埃及,從占領華爾街到占領土耳其的廣場,從北半球的香港到南半球巴西,城市造反事件如野火燎原般席捲全球。這股從城市點燃的人民之火向我們指引了前方的道路。我們想問的是,人民的力量如何參與新公共空間的建立,又如何打破權力者與

既得利益者的城市想望?在新一波的公民行動中,對城市空間的改造如何能夠帶給社會關係、政治過程和文化認同新的解答?   《城市造反》從世界各地,收錄了十一個特色各異的社區營造實例,試圖提出更兼容並蓄的非典型都市規劃術。透過各地的城市造反實錄,瞭解當地民眾與專業者,在面對僵化的都市建設時,所從事的抵抗、反制與自力救濟,更重要的是重新營造一個更多元、開放的城市。   既然人類許諾生活在一起,演化出「城市」這樣的人群形態,我們便應讓城市不僅僅是空間上的地理單位,還能名符其實,展現眾人群居的意義和價值,不論是對環境的尊重、對鄰人的共享、對民主的追求……   「造反」不是一種態度,不為反對而反對

,「反」是改變,是可能性,是指引的方向,由邊緣改造中央的具體行動,人民的行動足以「反過來造就」更有機、更正義、更有活力的都市。 作者簡介 主編/侯志仁   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系主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規劃博士   曾參與七股濕地及黑面琵鷺保育、美濃文化造鎮、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宜蘭演藝廳規劃設計,以及台灣諸多社區及文化保存工作。近年於西雅圖推動跨文化的民眾參與及都市開放空間設計、公共空間研究,以及跨國性的社區服務學習。著有《浮游城市》 (Transcultural Cities: Border-Crossing and Placemaking) (2013)、《反叛的公共空間

》(Insurgent Public Space: Guerrilla Urbanism and the Remaking of Contemporary Cities) (2010)、《城市綠化與社區茁壯:向西雅圖的社區園圃學習》(Greening Cities, Growing Communities: Learning from Seattle’s Urban Community Gardens) (2009)(Julie Johnson與Laura Lawson合著) 等書,其中《反叛的公共空間》與《城市綠化與社區茁壯》分別榮獲「環計設計研究協會」(EDRA) 2012年與2010年最

佳著作獎。 作者群 陳樂倫(Caroline Chen)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規劃博士與公共衛生碩士,哈佛大學景觀建築碩士,現任加大柏克萊分校景觀建築系講師。主要研究環境與社會文化因素如何透過城市裡的中介空間影響社區健康。 James Rojas      一位全美著名的都市規劃師,專長於研究拉丁文化對都市設計的影響。他在麻州理工學院的有關拉丁文化環境的碩士論文曾被廣泛引用。目前為Place It!主持人,推動各式讓民眾得以充分發揮創意的工作坊與參與式設計遊戲。 Blaine Merker      定居於美國舊金山的景觀建築師與公共藝術工作者,以及Reb

ar與Park(ing)Day的協同創始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景觀建築碩士,他的作品主要探討設計與社區運動的介面,以及環境中的社會與空間提示。 Michael A. LaFond      德國柏林id22創意永續中心主任(id22.net)。作品主要涉及空地與空屋的市民社會再利用、非正式規劃、環境技術的創意使用,以及都市規劃過程的民主化,專注於都市與國際性的協同住宅(CoHousing)文化:一種自我組織、社區導向與包容和永續的住宅形式,以及如eXperimentdays和Wohnportal網路平台等活動與網絡。 饗庭  伸      早稻田大學建築系工程博士,現任首都大學東京

副教授。共同創立「愛麗絲中心」-- 一個拓荒性、非政府組織間的中介團體。主要研究城市規劃、地方治理與市民參與。 西田  司      出生於日本金澤,橫濱國立大學畢業,曾任首都大學東京助理教授與橫濱國立大學副教授,於二零零四年成立ON Design,開始在日本建築界展露頭角,主要作品包括「六本木農園」。二零一三年展於維也納工藝博物館(MAK)Eastern Promises東亞建築展。 林  泰義      東京大學畢業,為日本推動市民參與非營利組織運動的主要人物。一九七零年代於東京世田谷區從事「造町」運動,並於八零年代推動日本的社區參與、「造町」立法與工作坊。一九九八年非營利組織

法通過之後,著力於推動社區發展的新社會基礎建設的推動。 Teresa Mares      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博士,現任美國佛蒙特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並參與食物系統跨領域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族群移動與食物的連結,特別專注於拉丁裔移民飲食習慣隨著移居的變遷。 Devon Pena      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與美國族裔研究教授,Acequia研究中心會長與創始人。著有多本專書,包括最近的「墨裔美國人與環境:土地與生活」(亞利桑那大學出版社)。 黃舒楣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學院博士。曾服務於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華盛頓大學都市計劃系與地景系助

教,研究關注東亞都市更新、依存地理學、城市地景保存與地方記憶、流動與迫遷等議題。現任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 Andrew Pask      溫哥華公共空間網絡VSPN(www.vpsn.ca)執行長。有過人類學與都市規劃的訓練,參與加拿大各城市的都市議題、社區研究,以及規劃與設計案。 譯者簡介 吳比娜   覺得城市不該(只)是住大房子、好辦公室的地方,城市應該是學習、成長,跟不同人相遇的所在。喜歡在路上跟陌生人聊天,並在廣場和草地上發呆,希望從夢想漸趨於實踐。常從事寫作與翻譯,作品散見《聯合報》、《鄉間小路》、《大自然》、《人籟》。台大城鄉所畢,哈佛大學公共政策

碩士。 鄧佑生   一九八五年生,台灣新竹人,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期望建築是以一溫暖的方式存在,反應環境,文化,與人性。當建築具有意涵與故事,便能使人產生共鳴,與溫暖人心。喜歡在旅行中體驗不同的文化,尋找各國建築與居民交流的方式。希望能找到一種頻率,做出能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共鳴的建築。 顏寧   現任「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近年關心都市空間與海洋生態,愛好表演藝術,看舞跳舞也寫舞評。過去組織「五年計畫」參與台北藝穗節,尋找與環境對話的表演方式,演出作品《女子弄》、《環遊我家》和《雙爽呆逮》。舞評發表於《PAR表演藝術雜誌》《國藝會雙月刊》與《BINDO翻桌報》等刊物,曾獲台灣藝文

評論徵選專案優選。兼職譯者,譯有《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與《建構扎根理論》(合譯)。 賴彥如   有豐沛的好奇心,喜歡觀察人心以及世界怎麼運作。在山林裡感覺很安全,和陽光與樹葉的光影是好朋友,愛聽蟲鳴唧唧,四處亂走。著迷瑜珈的古老智慧,想要找到一種讓你我他蟲魚鳥獸陽光空氣水與老樹老屋更快樂的生活方式。台大外文雙主修社會系畢,在文學的領域裡發現人性的複雜,在社會學裡發現自己和這個世界連結的可能,後來進了城鄉所打滾。現在從事社區營造工作,持續摸索好城市的各種可能。 施佩吟   一九八二年次,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大學時代因為一場南投埔里反瀝青廠運動的街頭落淚經驗而開始接觸九二一

災後社區營造,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在鹿谷茶鄉進行田野調查研究,對於空間環境與人的興趣是在那時才開始的。目前還持續從事空間規劃的行業,專注於都市公共空間及社區社群的地區營造機制。 吳瑟加   台大哲學系畢,兼職譯者。在康乃爾大學都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所就讀時主要興趣是歷史保存,對於常民地景一老牆一朽木,皆常有感情:故既懼唯商是慮之摧迫;但另一面,也對漸漸蔓生、深具「造反精神」的城市塗鴉發愁。但這就是我們百花齊放,處處生命力湧現的多姿世界,豈不令人讚嘆? 推薦序   重新佔領城市 Re-occupy the City 張鐵志 推薦序   打開新的社會關係,形塑新的公眾 Openin

g New Social Relationships, Making the New Public 吳瑪□ 自序     An Introduction 侯志仁 案例一 在北京街頭跳舞:城市系統裡的即興演出 Dancing in the Streets of Beijing: Improvised uses within the urban systems 陳樂倫.吳比娜  譯 案例二 洛杉磯的拉丁城市主義:城市再造的新模式 Latino Urbanism in Los Angeles: A model for urban improvisation and rei

nvention James Rojas.鄧佑生  譯 案例三 佔用一下:Rebar無厘頭的城市寬厚戰術 Taking Place: Rebar’s absurd tactics in generous urbanism Blaine Merker.顏寧  譯 案例四 「城市實驗室」:孕育柏林自由空間的永續發展 eXperimentcity: Cultiv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Berlin’s Freireume Michael LaFond.賴彥如  譯 案例五 東京、城市再生:營造都會建築的公共性 Re-City,

Tokyo: Putting “publicness” into urban building stocks 伸響庭、西田司.賴彥如  譯 案例六 在私人住家裡營造的新公共領域 Machizukuri House and Its Expanding Network: Making a new public realm in private homes 林泰義.施佩吟  譯 案例七 西雅圖夜(市)未眠:搞活動與公共空間的再造 “Night Market” in Seattle: Community eventscap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u

blic space 侯志仁.賴彥如  譯 案例八 城市農耕與反叛空間:洛杉磯與西雅圖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Making of Insurgent Spaces in Los Angeles and Seattle Teresa M. Mares and Devon G. Pena.吳瑟加  譯 案例九 廣場外的動∕感地理:移向潤澤邊界的香港城市公民行動 Get Wet and Dirty: Shifting ground for Hands-On Urbanism in Hong Kong 黃舒楣 案例十 公共空間行動主義:多倫多與溫

哥華 Public Space Activism, Toronto and Vancouver: Using the banner of public Space to build capacity and activate change Andrew Pask.顏寧  譯 案例十一 「非常」公共空間 (Not) Your Everyday Public Space 侯志仁.吳比娜  譯 《城市造反》自序   新的世紀以來,各式各樣的「城市造反事件」,在全球形成浪潮。快閃族在城市裡形成新的次文化,街頭與公園裡的枕頭大戰為城市生活帶來新的趣味(圖一)。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創

意可以透過網路,在瞬間成為風潮與效仿的對象。在舊金山,Rebar將路邊停車位改造為臨時性公園的點子,隨者網路的傳播,迅速拓展,成為遍及世界上百個城市、一年一度的全球性活動。這些「城市造反」的做法,有人稱為「臨時性的城市主義」(Temporary Urbanism) ,也有人稱謂Pop-up與DIY,或是「游擊式的城市主義」(Guerrilla Urbanism) 。二零一二年,報導都市規劃議題的Planetizen網站,以「戰術性的城市主義」(Tactical Urbanism)為名,將這個運動列為年度最流行的規劃趨勢。同年在威尼斯建築展的美國展場中,「即興的介入」(Spontaneous I

nterventions)更成為年度的主題,非主流變成主流。   但這些雨後春筍般的市民行動,不僅是即興的創作,它們更可被視為是對傳統、僵化之都市規劃與建設的反諷,甚至是反叛。這些事件凸顯出城市空間的營造,不應只是被體制、專業與國家機器所操控,它也是市民所能發揮創意或向體制進行抵抗的領域。城市造反行動展現的是市民的主體性與自主性,它提示著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   城市造反行動,其實並非是近年來才有的新現象。自古以來,底層社會的群眾即不斷在城市裡營造自我的空間。在江戶時代的東京,人們習於逃離下町管制嚴密的街區,到市郊去尋樂。朝鮮王朝時代的漢城(首爾),一般老百姓為了避免整天頻向在鐘路大道

上騎馬而過的官員行大禮,便在後巷中走出一條捷徑,久而久之,成為熱鬧的平民生活與消費的場所。納粹時期的慕尼黑也有類似的經驗,行經Odeonsplatz廣場的民眾被要求必須行「希特勒禮」,對納粹主義反感的民眾於是開始走後巷,避開廣場的警衛。在台北的士林夜市以及大大小小的街頭巷道,攤販為了躲避警察的取締,發展出一套機動性的生存法則。這些都符合了俗稱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除了平日消極或積極的抵抗之外,戰術性的城市造反行動也有可能累積與爆發,成為有組織的運動與抗爭。二零一一年,從突尼西亞開展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就是因攤販遭不公的待遇與自焚所引起,長期累積的民怨一夕間爆發,成為阿拉伯世界的全民

運動,並在突尼西亞與埃及推翻獨裁的政權。同年,「佔領華爾街行動」亦透過網路與社會媒體的動員,快速地成為全球抵抗資本主義與跨國企業霸權的新典範(圖二),「佔領」(Occupy) 成為新社會運動的代名詞,其精神與手段更影響後續如在土耳其Taksim廣場的抗爭行動。在巴西,「免收費運動」(Free Fare Movement) 也從Occupy得到靈感,以水平式的組織模式,引導了上百萬民眾上街頭,迫使政府讓步,取消公共運輸漲價的決策。城市造反孕育了社會的革命。   反叛:Insurgency   「造反」或「反叛」一詞雖然聽來聳動,但在學術與運動的論述上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用來描是「反霸權

」(counterhegemonic) 的各式行為。人類學家James Holston (1998) 用「反叛的公民權」(Insurgent Citizenship)來顛覆傳統以國家為界定之公民權的定義,以反映日益多元的族群與居住形式。從「反叛的公民權」到「反叛的城市主義」,Holston (1998) 認為都市規劃需要對社會面進行再思考,以回應當代社會生活經驗的多樣性,跳脫正式的、簡化的行政體制。研究「全球南方」的都市規劃學者Faranak Miraftab (2009) 進一步形容「反叛式的規劃」為一整套邊緣族群所從事的反霸權實踐,它們可被視為是對新自由主義體制裡形式化與有限的公民參與的反

證。Miraftab (2009: 33) 將這些體制內的公民參與,稱為「利用公民的同意與感受上的包容來追求霸權的『新自由包容』(neoliberal inclusion)」。   「反叛」的概念特別適合被用來討論邊緣族群對正式系統的抵抗或反制。對Holston (1998: 47) 而言,反叛的形式同時存在於有組織的草根動員以及平日的實踐,它們均「以不同的方式來反諷、推翻與顛覆政府的議程」。規劃學者Nihal Perera (2009) 進一步釐清反叛的行為與正式系統或體制的關係,他指出反叛的行動並非是獨立存在,而是經常與正式的系統糾纏在一起,使得在空間上做切割變成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他強

調:「這些弱勢者在正式社會的邊緣與縫隙中所營造的空間,並無法完全取代霸權的空間敘事,但它們使這些敘事被在地化與脈絡化」(Perera 2009: 52)。   反叛的公共空間   二零一零年出版的「反叛的公共空間」(Insurgent Public Space) (Hou 2010) 一書(也就是本書的前身),其寫作過程見證了近年來世界各地城市造反活動的發展,Rebar的創始人之一Blaine Merker也是該書的作者之一,而出版之後更目睹了二零一一年爆發的全球社運與革命浪潮。「反叛的公共空間」一書是一項集體的創作,由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者與研究者合著,彙集出自不同文化與環境背景的案例

,它所聚焦的是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所營造的公共空間,有別於體制內所生產的制式公共空間,這些反叛或人民自力營造的公共空間代表的是不同的社會關係、價值與認同。它們的營造特別使都市的邊緣族群,在管制重重的城市地景裡,得以有一席之地。   雖然原書在英美出版,但其實創作的原點是二零零七年在泉州舉辦的第六屆環太平洋社區設計網絡會議上,一場名為「公共空間變奏曲」的討論,當時共有六篇文章,分別探討中國、日本、臺灣、與美國等地的另類公共空間案例。泉州會議之後,同年夏天OURS於台北市的山仔后社區舉辦了一場國際設計工作營—DIY: Design in Yangmingsan,針對美軍宿舍的保存與再利用提出發想,

工作營的活動延續了泉州會議上對城市公共空間的檢視。山仔后美軍宿舍特殊的歷史背景、社區脈絡與土地權屬,顛覆了傳統對公共空間的定義,而參與工作營的師生在基地上未被許可的集體與即興的創作,也突破了習慣性的規劃與設計手法。   這一連串的活動與對焦成為「反叛的公共空間」一書出版的推手。返美之後,我開始向一些專業同好邀稿,也藉由介紹而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隔年我在中原景觀系擔任客座教授的期間,完成了此書的主要編輯工作,而中原景觀系透過「大樹教室」的課程,把校園圍牆打掉,拉近學校與社區的案例,也是啟發該書的靈感來源之一。   從反叛的公共空間到城市造反   「城市造反」基本上即是「反叛的公共

空間」一書的精選版,我們挑選了原書裡十篇文章,另外再加上一篇香港的案例,希望能引起台灣讀者的共鳴。這些案例,涵蓋了亞洲、美洲與歐洲等地的經驗:   從北京的高架橋下與洛杉磯的街角,我們看到城鄉移民與社區民眾,將平淡的都市剩餘空間轉化為生動的生活與休閒場所。在這裡,空間的活力來自群眾,他們用肢體、舞蹈、樂聲,來轉變生硬的環境,開展新的社會關係與認同。在北京,移工與居民在都市的水泥叢林中得到喘息,即使是短暫的;在洛杉磯,拉丁裔族群找到他們熟悉的生活語彙,建立新的家園與事業(圖三)。   空手營造新的城市空間與生活環境,不是小市民的專利,專業者與創作者其實也可以參一腳,甚至能動員更多的人參與

,發展另類的城市營造模式與論述。在舊金山,Rebar用一連串的城市實驗,包括Park(ing) Day,來推展所謂的「城市寬厚戰術」,將城市空間從制度與慣念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在柏林,eXperimentcity則是另一項實驗,將市區的空屋與空地變成城市永續的實踐空間,培育新的產業、文化與社會關係。   即使作為全球城市的東京,也有不少草根的創意與實驗。在神田區,首都大學東京的師生與社區合作,提出了活化老舊社區的構想,並動手做實驗,他們將巷道變成戶外電影院,樓梯變藝廊,屋頂與街角變成聚會、聊天的空間,在他們的手下,老空間有了新的生命,鄰里與陌生的民眾間也產生新的關係。在東京都另一角的世田谷,

社區營造者也嘗試將私人的住宅轉化為社區共用的空間,拉近了鄰里間的關係,也挑戰了公共與私人空間的疆界,建立新的、積極的公民意識。   在美國西岸的西雅圖,亞裔社區的青少年用夜市活動的籌辦,顛覆了公園空間的使用,使得城市地景真正反映新的多元文化。在洛杉磯的南中央農園以及西雅圖的瑪拉農場,少數族裔在都市叢林中營造了一片屬於他們的園地,透過農耕,他們不僅補貼家用,也傳承著有長遠歷史的農耕文化,並營造社區與認同。在兩個案例中,民眾用自己的力量與創意,顛覆了城市公共空間往往僅被用來作為休閒的消極角色,透過夜市與農耕,他們賦予城市公共空間新的意義與角色。   公共空間不僅可以有社區營造的角色,它更可

以是社會運動的溫床。在香港,社運人士從對公共建築與廣場的關心,延伸到更廣義的公益與公義,包括弱勢族群的權益,他們進而將運動的場景從市區拉到新界的農村,為受高鐵興建衝擊的社區爭取權益。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與溫哥華,公共空間本身就是當地組織所關心的議題,透過對公共空間開放性的關注以及對私有化的反對,當地團體集結更多市民的參與,對當地政府形成有效的監督。   最後,本書以「反叛的公共空間」的原序作為總結,以公共空間為切入點,來探討城市的社會關係、政治過程、文化認同與價值的符碼,如何透過空間來強化與運作。城市的造反,也就是對這一系列關係與結構的反思。   這本書的用意在於讓我們深入認識世界各地的民

眾與專業者,在面對僵化的都市建設所從事的抵抗、反制與自力救濟。在造反的同時,這些案例也指引了一個「反造城市」的方向,城市造反不只是為反對而反對,更重要的是重新營造一個多元、開放的城市。我們將在下冊以臺灣本地的案例進行更完整的詮釋與提論,請拭目以待。   謝誌   本書的完成首先得感謝「左岸文化」黃秀如總編與林巧玲編輯的支持與協助,此外也特別感謝吳比娜(原書的作者之一)著手進行最初的翻譯工作,讓本書踏出第一步,之後更感謝綠點讀書會成員—鄧佑生、顏寧、賴彥如與施佩吟的熱情參與,讓繁重的翻譯工作得以延續,以及吳南芬在校閱與翻譯上的協助。在本書的籌備過程中,台大城鄉所的張聖琳教授提供了寶貴的意

見。同時,也感謝張鐵志先生與吳瑪□教授抽空給予評論與指正。最後也感謝Routledge出版社的Alex Hollingworth與Louise Fox兩位主編在原書的編輯過程中,給予重要的協助與信任,讓「反叛的公共空間」一詞透過出版成為公共領域的語彙。 侯志仁 推薦序 重新佔領城市   八月四日晚上,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上,二十萬白衣人席地而坐,齊聲唱著《你敢有聽著咱唱歌》,表達對這個政府的強烈憤怒。   在今年(二○一三年),已經有許多抗議活動,抗議音樂晚會在這裡進行。例如,三月九日的反核晚會,陳明章、1976、Tizzy Bac、旺福輪番上陣,根本就是一場陣容華麗的演唱

會。   這個曾經是最森冷的權力展現的大道,現在是人民抗爭的公民廣場。   同一時間,在兒童育樂中心和花博,正在舉行搖滾音樂節「野台開唱」。在今年的野台開唱,也有許多音樂人在這個前台北市政府巨大都市改造計畫的土地上,拿起了抗議標語:「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   人們拿著手上的吉他和布條,重新占領過去被政治界定的公共空間。   這個占領反抗行動當然不只是台灣,而是過去幾年在全球各地都不斷發生:從開羅的廣場到華爾街的公園到馬德里、智利、土耳其,占領行動既是抗議更大的政治經濟體制,也是重新要翻轉當地公共空間的定義。   占領的反抗行動當然不只是這些短暫的抗議行動。在這本《城市

造反》中,呈現了世界各地的不同「占領行動」,或者都市游擊行動:搶占公共空間,改寫公共空間的意義;占據廢棄的空間或都市的邊緣,賦予這些空間新的可能性;或者守衛著自己的社區與農村,捍衛生活的意義。   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本來就是一部空間爭奪的歷史。   政治權力與資本權力,或者更多是兩者的合謀,總是試圖界定城市的樣貌與精神,在城市的紋理留下他們的慾望、利益與文化想像。但城市空間除了規劃者的想望,往往具有豐富的、有機的庶民生活,在制式的都市主義邊緣強勁的生長。而資本積累的必要性,和政客們對於「現代化」的貧乏想像,又讓他們不斷操縱著怪手剷除那些「都市毒瘤」,以「都市更新」之名建立起一個個光鮮

亮麗的公園、中產階級社區、購物商場,或者一個又一個「曼哈頓」。又或者,他們會「活化」歷史建築來成立大型文創園區,卻不讓底層的文化活動有生存的土壤,以方便統治者的管理秩序。在台灣,我們尤其看到各種以工業科學園區(或者底下的地皮)之名來剷除農村,以致於「土地正義」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詞。於是,我們的公共空間不是被私有化與商品化,就是被國家整編入可規訓的大型計畫。   面對政治與資本支配空間的力量,人們並不是無助的。這本書記錄了全球各地的空間游擊,參與的行動者是都市居民、農民、藝術家、塗鴉者、青年、違建者、性工作者,他們或者挪用、或者取回(reclaim)、或者抵抗空間支配,他們所吶喊的是,這

是我們的生活,這是我們的公共空間。對一個城市來說,每一個異質的空間都可以生產出不同的社會連帶與認同,甚至不同的文化創造,因而豐富了城市的靈魂。   更重要的是,這些空間反叛∕占領行動就是一種民主實踐:是民眾由下而上參與公共生活,參與對於公共空間的書寫與意義的創造,而不是被政治權力與資本所控制──一如我們早已貧困的民主體制。   因此,重新占領∕反叛我們的城市空間就是重新占領我們的民主。 張鐵志 推薦序 打開新的社會關係,形塑新的公眾   《城市造反》這本書出現得正是時候,因為這幾年在台灣有許多游擊性、短期性或長期性的空間改造案例,或與空間變革相關的公民行動出現。和解嚴前後的

街頭運動不太一樣,它們不以對抗獨裁政權為目標,而是在邁向民主體制後,市民積極想要扭轉主流價值、參與政策制定、改善生活世界有關。它背後的意涵,正是該書所揭示的:這些市民自力營造的希望空間,在舉世濁濁之時,讓人看到個人可以積極參與和實踐公共的可能。   這本書很重要的改寫了我們一般對於公共空間的想像;打破從國家所定義的集會廣場、紀念園區,為公眾而建的市集、社區公園等刻板形象,而理解到,原來城市可以變成生活的實驗室,進行即興或節慶式的短期佔用。帶著創意想像,公有空間的屬性可以被改變,私人空間可以公共化,老街巷弄可以變成藝術展場,不同文化的飲食習慣可以形塑出多元文化的社區菜園,城市也可以成為糧食生

產的基地等等。這些手法讓我們看到,不僅公╱私的邊界可以挪移, 民眾也可以參與重新定義公共空間的形態。都市原來是我們的。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行動者讓我們看到,所謂的公共,原來真是一個爭議的場域,透過不同認同力量的召喚,空間的生產也可以是新的社會關係的生產。空間的即社會的。   透過書中觀點的指引,我們也得以重新檢視,台灣在社區營造、公共藝術,乃至藝術介入空間等政策,在實踐過程的問題。這些政策往往容易流於群眾動員,或者民眾被邀請參與公共空間的「美化」(意識形態的教化),而不是真正的參與公共空間的創造,因此,公民意識難以在過程中形成。   然此書最精彩的也在於讓我們看到,人的身體感官知覺和空間

生產重新被聯結起來。從土地意識、食物生產、都市生活、文化記憶、到身體勞動。它們說明,當我們不再便宜行事的以打倒強權作為廉價訴求,返身回到日常的實踐,從關注周遭大小事務,重建鄰里關係,參與公共空間的生產時,我們的存在感、身體感、土地感,便一起重返,回應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誰的公共?從國家所定義的空間,到市民自主的公共生活空間生產,這一條漫漫長路,透過書中案例的啟發,讓我們也找到了市民社會真正的核心價值。 吳瑪□

台北市天母運動園區之都市設計研究

為了解決士林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作者徐懷恩 這樣論述:

天母運動公園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天母地區內,其中天母棒球場目前是台北市唯一一座符合國際賽事資格的職業棒球場。但由於其興建過程曲折,在歷經多次設計變更及地方抗議下,成為一座定位不明確的棒球場。不但無法如同其他棒球場一樣正常地舉辦職業棒球比賽,也無法在平日滿足一般民眾的運動需求。近年來隨著健康及休閒意識提升,運動健身逐漸成為現代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天母運動公園在如今的台北都市環境內是相當廣闊的一片綠地公園,在面對天母商圈老化沒落以及棒球場使用率不佳的情況下,再加上未來台北大巨蛋即將完工啟用,天母棒球場在台北市的定位即將改變。而其對於天母地區未來發展是否還有其留存的必要?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

運動型態的轉型,將民眾從原本觀賞者的角色變為實際使用者,提升當地的運動文化風氣,使天母地區在未來能重新換發新生命。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與彙整,檢視天母地區的發展脈絡與相關計畫,並藉由天母運動公園的調查與分析,了解其發展現況、空間規劃與周邊資源等,整理出目前天母運動公園所面臨的問題,並通過國內外運動園區、體育場館等相關案例作為參考依據,結合當地實際現況,提出符合時代潮流、滿足當地需求及促進地區發展之台北市天母運動園區設計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