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稱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大陸人稱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PhilipBowring寫的 風之帝國:全球貿易的關鍵地帶,海洋亞洲的盛世繁華 和的 法治流變及制度構建:兩岸法律四十年之發展:孔傑榮教授九秩祝壽文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兩岸常用詞語-大陸台商經貿網也說明:在大陸師傅是時髦的稱呼,適用面廣,且不分性別、區域,是一種尊稱,另外對出租車 ... 在大陸指擔負領導工作的人。在臺灣則是率領、引導的意思。 1763: 簡體詞:酒店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元照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黃俊銘所指導 陳頌誠的 香港電視劇與身份認同: 以《網中人》及《來生不做香港人》爲例 (2020),提出大陸人稱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港劇、身份認同、文化身份、本土意識、流行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沈秀華所指導 陳詩瑩的 「陸」過臺灣:來臺陸生的認同展演與形構 (2016),提出因為有 赴臺陸生、國族認同、展演、劃界、學習移民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陸人稱呼的解答。

最後網站自由開講》抗中保台,先從稱呼對岸為「中國」做起則補充:野風陸媒、陸生、陸配、大陸旅遊、陸客、陸委會、陸劇,幾十年來,成為台灣人生活朗朗上口的一部分,大家習以為常。碰到衛福部疫情指揮中心陳宗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陸人稱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風之帝國:全球貿易的關鍵地帶,海洋亞洲的盛世繁華

為了解決大陸人稱呼的問題,作者PhilipBowring 這樣論述:

★ 2019馬來西亞檳城圖書大獎得主     一部波瀾壯闊的世界歷史,從海洋視角重寫亞洲群島的過往   獻給所有屬於海洋的子民,共同尋回我們所遺忘的歷史圖景     努山塔里亞(Nusantaria)──是世界上最遼闊、最重要的群島和海上貿易中心,   這個地區形塑了全球貿易,無與倫比的造船工藝與航海技術跨越海洋,   將四散的文化、思想與知識銜接起來,對於人類主宰地球資源居功厥偉,   卻因史料缺乏等因素,成為最不為人所理解、遭人遺忘的地區之一。     從冰河時代到今日,   完整呈現世界十字路口上人民和土地的故事,   恢復海洋亞洲在世界

史上應有的榮光與地位。     努山塔里亞(Nusantaria)──亦即一般所謂的「海洋東南亞」(Maritime Southeast Asia)──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島群,也是數世紀以來的文化與貿易輻輳。這個地區形塑了全球貿易,無與倫比的造船工藝與航海技術跨越海洋,將四散的文化、思想與知識銜接起來,對於人類歷史的發展厥功甚偉,卻因史料缺乏等因素,成為最不為人所理解、遭人遺忘的地區之一……     在《風之帝國》中,菲利浦.鮑靈為世界上最遼闊、最重要的島嶼及鄰近濱海地區,建構出一部完整的歷史。他所講述的故事,主角正是生活在這個關鍵海洋與文化十字路口的人與土地,從上一次冰河期的催

生,一路談到今日,帶我們穿梭這地方的興衰起落,見證海洋亞洲的盛世繁華。   各方推薦     專文導讀   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鄭維中(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掛名推薦   江懷哲(劍橋大學碩士、國際事務專家)   宋鎮照(成大政治系特聘教授、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李美賢(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特聘教授)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高嘉謙(臺大中文系副教授)   張正(中央廣播電臺總臺長)   張蘊之(東南亞文化資產課程講師)   黃宗鼎(天下雜誌獨立評論「東南亞風輕史館」專欄作者)   好

評推薦     鮑靈蒐集的文獻包羅萬象,除了考古學與語言學,更有印尼、馬來西亞、台灣與菲律賓研究。即便證據四散瑣碎,他仍然為海洋亞洲──「努山塔里亞」──寫出一部完整的歷史。本書不僅重要,筆鋒更帶有熱情──是我今年讀過最優秀的三、四部著作之一。──方德萬(Hans van de Ven),劍橋大學中國近代史教授、《戰火中國》作者     本書宏觀探討我們這片海洋地區的歷史主題。國家與宗教或許會改變,在這個過去一千兩百年間皆以馬來語為共通語的地區,共同的文化起源卻延續了下來。觀點新穎,分量平易近人,卻有足夠的篇幅以文獻支持其論點。──安華.易卜拉辛(Anwar Ibrahim),

前馬來西亞副首相、財政部部長、文化部部長     本書是一部獨具慧眼的「深歷史」。鮑靈以布勞岱爾的手法,為海洋東南亞地區,亦即傳統上的「努山塔里亞」而喉舌。他從信史之始一路寫到今日全球化的交流,追尋該地區成員的商業成就。對於世界上這個最不為人所理解的地區來說,這部深歷史提供了全面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說明,簡明扼要。──約翰.凱伊(John Keay),《印度史》(India: A History)作者     鮑靈透過非凡的文字功底操帆弄舵,帶著我們靈活穿過這個島群的地質大爆發與神祕洪水,前往各個口岸國家的起落與區域王朝的浮現,直至近代的擾動、衰頹與瓦解。同時,他也在北京據亞洲史為

己用的這一刻,精準駁倒其主張。──《南華早報》     鮑靈寫了這部豐富漫筆,卻又扎實探討了變化與革新。想說服制定政策的人以史為鑑並不容易,但在想像可能的未來時,我們畢竟只能求諸於歷史。──《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製作精細,地圖極富知識含量,插圖絕美,又有非常實用的術語表,既是閱讀饗宴,也是以世界上最重要地區之一為主題的無價歷史著作。──《貝雅德海事雜誌》(Baird Maritime)     細節豐富,兼有生動的趣聞逸事。鮑靈提到,如今的努山塔里亞受到氣候變遷所苦的程度,不亞於冰河時期之後……書中那些鉅細靡遺的努山塔里亞地圖,未來會不

會再次重繪?──《特派員報》(The Correspondent)     本書讓讀者得以深入了解在澳大利亞北方門戶開枝散葉的活力海洋民族,以及鮮明生動的事件,更能領會你我所生活的區域,有過多麼複雜的人類遷徙、政治與經濟發展。──傑佛瑞.梅爾封(Jeffrey Mellefont),《新曼陀羅網》(New Mandala)     這個地區形塑了全球貿易,無與倫比的造船工藝與航海技術跨越海洋,將四散的各個文化及其思想與知識銜接起來,對於人類主宰這顆行星的資源居功厥偉,卻遭人遺忘。鮑靈承擔使命,要恢復這個地區在世界史上應有的地位。──《郵簡雜誌》(Post Magazine)

大陸人稱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在深圳時,好多內地人都會表達對於香港的想法
他們完全被內地的新聞帶著走,並不知道香港的訴求是什麼或者到底發生什麼事
只是一昧的強調“只有一個中國”,可怕的是他門其中有些人還是有翻牆軟體的....
和他們討論真的很令人感到挫折....他們也不想聽你說這些事情
總是覺得“你們老外不懂”、“英國人當然挺英國狗(我聽過他們這樣稱呼香港人)”

你們和中國內地人討論過香港的事情嗎?


另外,因為為影片上字幕這件事情實在會讓進度嚴重地落後,
有時將近兩週也不一定能出產一支影片....
所以我的頻道從今以後會稍作調整,會將英文與中文的分開,

英文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Ew...


想實際贊助我的人,以下為連結:

▶ LINE貼圖連結(第一次做,謝謝支持):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
(也可以直接到LINE貼圖商城的創作者欄位搜尋:清醒夢 或 dr34mlucid )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dr34mlucid
▶ Paypal是一次性的,連結在此: https://www.paypal.me/dr34mlucid
▶ FB: https://www.facebook.com/dr34mlucid
▶ IG: dr34mlucid

香港電視劇與身份認同: 以《網中人》及《來生不做香港人》爲例

為了解決大陸人稱呼的問題,作者陳頌誠 這樣論述:

香港回歸中國多年,不少報導及研究指出香港奉行的「一國兩制」受到中國崛起的影響,逐漸失去高度自治、港英時期的自由及光輝。曾幾何時,「獅子山精神」(Spirit of Lion Rock)是上一代引以自豪的歷史,源於香港電視劇(港劇)透過反映真實民間故事,將昔日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養育一代的香港人,成為香港歷久不衰的文化符號及無形凝聚力。本論文採用文本分析、敘事分析的方法進行《網中人》、《來生不做香港人》兩部香港電視劇在香港身份認同的研究,探討現實題材類型劇的香港人意識的型塑,從主題表達、敘事特點、人物塑造等方面研究香港身份認同。研究結果發現,中國形象隨着年代慢慢被改善,從負面轉向於正面。香港的形

象高尚,同時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在敘事手法上,近代的港劇更善於利用時間、歷史、空間的論述,增加港人對國家、自身身份的反思。另外,流行文化符號如文字、歌曲、電視劇等再現一種本土性,透過流行文化文本及視覺,能夠呈現香港人的意識以及其當下香港社會的矛盾,反映香港從歷史到現代的身份認同與本土性。

法治流變及制度構建:兩岸法律四十年之發展:孔傑榮教授九秩祝壽文集

為了解決大陸人稱呼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論文集收錄了來自大陸、臺灣和香港的四十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大作,文章圍繞著四個重要的主題展開,涵蓋了法治憲政原理、法律歷史、刑事司法制度、民商法律,國際人權、仲裁及跨國商業協定等主題,涉及大陸、臺灣、香港的現實法律問題、法律歷史及國際經驗,反映了作者們對各自領域內的制度構建與法治之間聯繫之關切,實為難得的學術盛宴。並作為孔傑榮教授九秩壽辰祝賀之禮,向孔教授致上最高敬意。 編者簡介   虞 平     旅美中國法律和人權專家   畢業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獲比較法博士   早年畢業於中國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復旦大學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

任教復旦大學法律系   九十年代初赴瑞士洛桑大學和聯邦比較法研究所訪問   後任美國開放社會研究院(Open Society Insitute)資深研究員和「中國人權」組織法律顧問   2000年至2010年任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研究員   2013年至2014年任美國律師協會「法治項目」中國主任   現旅居紐約   作者簡介(依文章發表順序排列)   張偉仁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李念祖     東吳大學法研所、臺灣大學政研所兼任教授   史際春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安徽大學講席教授   安徽師

範大學法治中國建設研究院研究員   丁庭威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   陳玉潔     香港大學法學院全球學術研究員   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合作學者   王金壽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孫 平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研究員   賀衛方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童之偉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田文昌     京都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   中華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   西北政法大學刑事辯護高級研究院院長   中國

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社科院法學所等校兼職教授   賴英照     司法院前院長   湯德宗     東吳大學王紹堉先生講座教授   前司法院大法官   葉俊榮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林 峰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副院長   司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委員   香港執業大律師   陳弘毅     香港大學法學院鄭陳蘭如基金憲法學教授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   羅沛然     香港執業大律師   張文貞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許多奇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程國琴     集美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趙秉志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   袁 彬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暨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暨副秘書長   樊崇義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譽院長   北京師範大學「京師首席專家」   卞建林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刑

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   謝 澍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吳宏耀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國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長   古錦平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劉仁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刑法研究室主任   王秀梅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商浩文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   時延安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法學院教授   向朝陽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   國際刑法學會中國分會理事   甘華銀     四川大學法學院刑事法適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鄭莉芳     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趙 遠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保安司高級技術員   北京師範大學反恐怖法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蘇凱平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陳聰富     臺灣大學傅斯年講座教授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蔡萬才法學講座教授    顧維遐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

教授   宋燕輝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所全球研究員   石靜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   莫少平     北京莫少平律師事務所主任 孔傑榮教授祝壽文集序言/馬英九/前-1 序/江平/前-9 一世恩師永世情/呂秀蓮/前-13 序言/李步云/前-23 孔傑榮教授照片輯錄/前-27 前言/虞平/ 1 【法治的理念與人權】 法家前的法思想/張偉仁/15 良心自由:德治與憲治的分野──釋字第六五六號解釋的短板與啟示/李念祖/26 法治之現代蛻變──從法典主義到規制時代/史際春、丁庭威/44

國際人權公約審查2.0──臺灣給世界的啟示/陳玉潔/59 臺灣的信念律師──關廠工人案/王金壽/78 人權白皮書應與憲法全面接軌/孫平/92 【憲法的變遷及其實施】 世祚遐久與君權限制──古典憲政與法治的比較觀察/賀衛方/125 中國大陸憲法七十年掠影──基於憲法基本原則視角的回顧與思考/童之偉/144 權力控制下的司法永遠是雙刃劍/田文昌/172 大法官解釋與外國法/賴英照/185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解析/湯德宗/200 憲法權利的剝奪與落實──市民憲政主義的權利論證/葉俊榮/230 中國大陸的司法改革對司法獨立的影響/林峰/246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中的司法實踐與政

法爭議/陳弘毅、羅沛然/267 走向決策化的行政法院/張文貞/288 中國大陸預算制度變革源流考/許多奇、程國琴/307 【刑事法律制度的演進】 當代中國大陸刑法立法模式的演進與選擇/趙秉志、袁彬/327 中國大陸刑事辯護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樊崇義/349 中國大陸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卞建林、謝澍/363 刑事法官指引機制研究──以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為背景/吳宏耀、古錦平/374 人工智能體的刑事風險及其歸責/劉仁文/401 中國大陸反腐敗追逃追贓法律機制完善研究/王秀梅、商浩文/414 謎題、困境、僵局?──中國內地與香港的罪嫌移交模式問題/時延安/443 恢復犯理論的初步構想與制度設計/

向朝陽、甘華銀、鄭莉芳/455 當代反恐立法模式問題辨析/趙遠/477 論臺灣法院對美國證據法制的繼受與運用──以兩種法無明文的傳聞例外為中心/蘇凱平/489 【跨國法與民商法研究】 在意思自主與信賴保護之間──錯誤法則的立法模式/陳聰富/511 亞太地區國際商事仲裁改革的比較研究/顧維遐/542 初探中國大陸計畫在南海部署營運浮動式核電站所衍生之國際法問題/宋燕輝/557 《美墨加協定》投資規則及對中國大陸的影響和應對/石靜霞/580 法治三人談:四十年滄桑及其未來/賀衛方、莫少平、虞平/607 孔傑榮教授生涯紀事/陳玉潔整理/651 前言     在華人世界裡,特別是華

人法律和學術圈裡,孔傑榮教授是不需要特別介紹的一位美國學者。他不僅在冷戰高峰時期,開創了西方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研究,被尊稱為中國法律研究之「教父」,而且在涉及到美國與中國大陸和臺灣,韓國及日本等東亞國家關係的很多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美國傑出的法學家、外交使者和人權活動家。     讓很多人不得其解的是他有二個中文名字,在臺灣,他使用的是儒雅古典的孔傑榮,而在大陸他則是廣為人知的「柯恩」。據他自己介紹,孔傑榮得自他的第一個中文老師。但是當他於1970年代早期赴大陸訪問時,正值「批林批孔」運動如火如荼, 姓孔顯然不是個明智的舉動,他從善如流,聽取了大陸朋友的建議,改用百家姓中的「柯

」,諧音英文,自稱柯恩。這讓人聯想到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嫉惡如仇、行俠仗義的柯鎮惡──柯大俠,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正是這樣一個生活中的大俠,對邪惡從不低頭,卻熱心幫助弱勢人群。私下裡,朋友們都親熱地叫他傑瑞(Jerry),這更符合他待人如親的個性,也是他的執意要求,這樣的稱呼對於新近認識的朋友自然就會免於客套和拘束。     我與孔傑榮教授結緣於三十四年前一個陰冷的下午。1986年的一個秋天,我在復旦大學法律系灰色小樓頂層的資料室 裡不經意地瀏覽著剛剛上架的一批英文書籍。忽然,一本印在英文書名邊緣的豎排中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刑事程序。要知道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對於豎排中文字有著特別的

敏感,因為在任何大陸出版的中文書裡,你看到的都是漢字簡化後的橫排版,況且這是一本英文著作。我懷著好奇的心理,仔細地端詳起這本書來。“The Criminal Proces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63” 是該書的正式書名,緊靠著英文書名的左側卻矗立著豎版的「刑事程序」四個中文字,著實讓我感到新鮮。於是,那天下午,我一口氣囫圇吞棗地將該書看了個大概,鑑於當時的英文水平,我並沒能夠完整地理解該書的意思和學術價值,但是作者的名字則牢牢地嵌入了我的記憶──Jerome Alan Cohen。從此,我便瞭解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個研究中國法律的美國人叫

做「科恩」的──根據當時出版的漢英字典,Cohen通譯為科恩。復旦研究生班畢業後,我順利地成為復旦大學法律系的一名教師,開始系統研究和教授法學理論,經常也會接觸到西方學者研究中國的文獻,Jerome Alan  Cohen的名字不時地出現在我的視線裡。後來,在美國比較法雜誌上看到了一篇系統介紹美國法學界研究中國法律的文章,其中介紹到 孔教授作為這一研究領域拓荒者的作用,更是加強了我對他的印象和好奇。     當時,未曾謀面的孔教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他對中國法律的研究方法。在那個大陸與世界隔絕的年代裡,西方世界研究中國法律幾乎沒有什麼信息渠道,至多是根據當時僅有的幾本法律刊物來瞭解官方的消

息,更不用說中國大陸很快就進入了文化大革命,公檢法司均在停擺或者砸爛之列,那幾本雜誌很快也就停刊了。在此情況下,孔教授另闢蹊徑,花了數年的時間在香港採訪了很多有著大陸法律背景的難民(例如前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甚至也有刑事法律訴訟的當事人),透過他們的親身經歷來研究分析中國大陸當時的司法體制,特別是刑事法律程序。他的這些研究不僅奠定了其在中國法律研究中的地位,更是為西方研究大陸整體社會制度提供了經典素材。據說,1972年他和費正清教授一同接受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賓主相見甚歡,足足談了四個小時之久。周恩來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聽說你寫了一本有關中國刑事訴訟的專著,其實,中國大陸至今連一部刑事訴訟

法也沒有呢!一方面顯示出周恩來待人處事非常細心,對每次見面的客人都要做背景功課,另一方面足見周對孔教授的研究嘖嘖稱奇。這本書也對我後來研究法律更傾向於採用實證的方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八十年代是當代中國的一段美好時光,神州大地上孕育著一場勃勃生氣的思想啟蒙運動。商務印書館等頂尖出版社開始系統地介紹西方思想,給封閉多年、沉悶已久的學術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氣,也影響到我們那個年代的大學生。那時的人們如饑似渴地閱讀著這些漢譯名著,開始對中國大陸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滅絕人性的政治運動,特別是為何步入文化大革命這場浩劫有了深入的思考。隨後,席捲各大學校園的文化熱、政治體制改革熱為從文革中成長

起來的大學生們思考中國大陸向何處去提供了思想基礎。與此同時,中共黨內改革也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得到了老一輩支持的政治體制改革隨著十三大召開拉開了序幕。記得趙紫陽剛剛做完十三大政治報告後,我因為普法 的需要去了上海的一個國家級研究所做法制講座,結束後該所宣傳部長宴請。飯桌上,他憂心忡忡地告訴我,他的職業生涯可能即將結束,隨著黨政分開,宣傳部長將成為多餘,他在考慮是否要去一家報社當記者。可見當時的改革力度多大,至少讓基層的黨務幹部產生了危機感。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趙紫陽等改革派的倒臺和對六四學生運動的鎮壓,中國大陸進入了改革的低潮期,本人也因為參與組織復旦教師聲援學生抗議而遭到了「下課」處分,被行政

記過並調離教師崗位。在大學裡被調離教師崗位就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終結。出於對現實的悲憤和前途的迷茫,我萌動了出國留學進修的念頭。     與孔傑榮教授的第二次神交來自於我的摯友,已故著名中國法律專家季尊迪先生,他是孔傑榮教授的學生和好友。1990年他來上海和我見面,我們在靜安希爾頓酒店一起喝下午茶,交流了對當時情勢和法律發展的看法。瞭解到我的境遇後,他非常同情我,並主動提出邀請我到紐約大學做訪問學者,彼時他一邊做律師,一邊在紐大法學院兼職授課。     「你來紐約大學吧,柯恩教授在那裡,我應該介紹你們認識。」季尊迪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和孔教授的心理距離又拉近了一些。季尊迪回

到紐約後也如約開始給我辦理去紐約大學的訪問。然而,當時的政治氣候非常保守,我因六四受處分的「案底」而遭到當局的一再刁難,遲遲沒有核准我的護照。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拖延了十三個月後,上海市有關部門才核發了我的護照。     隨後,我先赴瑞士洛桑大學和瑞士比較法研究所做訪問。1993年初,季尊迪先生來日內瓦參加國際會議和我見面,親自將紐約大學法學院的訪問學者邀請函送到我的手中,我方得以於1993年初來到了紐約,成為紐大法學院的訪問學者。記得第一次經季尊迪介紹認識孔教授,並參加了他的講座,那是在法學院范德堡主樓二樓的一間不太寬敞的教室裡,孔教授身著西便裝,打著蝴蝶結,風度翩翩,神情

和藹地和我打了招呼,給我的第一眼印象他更像是個忠厚長者。隨後我便開始和他有了更多的接觸,參加了他主持的很多學術和人權活動,也結識了一些關心中國大陸人權和法治的美國人,其中包括前不久辭世的羅伯特‧伯恩斯坦先生。那時,伯恩斯坦在他親手創立的「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 理事會任主席,並擔任「中國人權」(Human Rights in China)組織理事會理事,也是孔教授的朋友。他們都非常關心中國人權和法治,因此很多活動都是關於中國大陸的,參與其中實在是獲益匪淺。可惜的是1993年的秋季,我接受了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碩士班錄取,離開紐大,暫時中斷了與他的聯繫。     

與孔教授的再次交往則要等到六年之後。大約是2000年2月份左右,其時他正準備從著名的國際律師事務所──寶維斯律師事務所退休,在紐大法學院開始全職教學生涯。他透過我八十年代在復旦的學生、他當時的研究助理接潔女士和我重新聯繫上,他的計畫是在紐約大學重建美國研究中國法律的中心,希望邀請我參加該計畫,其時我正在索羅斯基金會旗下的「開放社會研究院」從事比較刑事司法制度研究,同時擔任「中國人權」的法律顧問,便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至此重新開啟了我們長達二十年的同事及忘年之交。     眾所周知,孔教授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哈佛大學創立了「東亞法律研究中心」(East Asia Legal Studie

s),該中心一直是美國乃至世界中國法律問題專家誕生的搖籃。近四十年後,孔教授又在紐大建立了另外一個研究中國法律的中心,其對中國法律的情結一至於斯,令人不勝感佩。在紐約大學法學院工作期間,我們從只有兩個人的亞洲法項目(Asia Law Program)開始,到2005年成立了「亞美法研究所」(US-Asia Law Institute),到我2010年正式離開紐大法學院時,研究所全職和兼職人員達到近十人規模,這些都與孔教授的熱情和辛勤耕耘分不開的。在與中國大陸和臺灣學術界,以及亞洲各國的法律同仁展開的廣泛學術交流中,我時時感受到孔教授的個人魅力和淵博學識,和那幽默的個性和語言技巧。特別是與大陸的

交流,正趕上中國刑事訴訟法全面改革和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覆核權的改革,孔教授領導著紐大法學院的團隊在每一個重要環節上都為中國大陸同仁提供了美國的經驗和改革建議,還與中國大陸同行共同研究並發表了可觀的學術論文和專著,碩果累累,引起了法學界的廣泛關注,也為立法和司法改革作出了積極貢獻。     從2003年起連續六年,孔教授邀請我共同講授「中國法律與社會」這門課,使得我有機會對他的嚴謹治學有了近距離的觀察。每次上課之前除了要討論大綱,還對學生的閱讀資料進行更新,他要求為學生提供最新的資料,並根據與中國大陸同行的合作研究,不斷地修正自己對中國法律制度的看法。只要有機會,他都會邀請對相關課題有

專長的學者、法官、檢察官、律師及歷史親歷者,特別是在美國各大學訪問的中國大陸學者,甚至順道訪問的相關人員,來課堂參與互動,為紐大法學院學生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瞭解中國法律制度實際運作過程。同時,他經常主持的午餐學術活動也成為紐大法學院多元化學術交流的一道風景線。他作為主持人通常都會「審問」受邀嘉賓,透過與嘉賓對話以及和聽眾的互動,他把每個嘉賓的學術觀點、個人經歷鮮活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記得中國大陸著名律師田文昌和莫少平也曾被孔教授在課堂上和講座中「嚴厲審問」長達十幾個小時,給紐大法學院學生和教授留下了豐富的中國法律第一手資料。現在,這個午餐會已經成為紐大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的一個經典項目,吸引了來

自世界各地的學人。     孔教授關注影響中國法治進程中的各種社會因素,這是他治學的一個獨特方法。除了早期採訪香港難民之外,他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另一個例子是,他很注意大眾傳媒對普通中國人法治理念形成的影響。在課堂上,他時常引述不同時代的電視劇和電影,還給學生放映《秋菊打官司》等當代法律寫實電影,也邀請過專家給學生講授中國法律電影史。他對於我們這批文革後第一代大學生為何選擇法律職業的心理動機饒有興趣。有一次,他好奇地問我有沒有看過印度電影《流浪者》,我回答說看過,他便開始追問這部電影對我選擇法律職業有什麼影響?原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去大陸訪問的時候,他便聽說這部電影深刻影響了改革開

放後最早的法律系學生,從此便孜孜不倦地追問這個問題,只要遇到八十年代初就讀法律系的大陸學生,他都會問及這個問題,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探尋大眾傳媒對法治的影響。確實,我個人受這部電影影響甚大,選擇法律專業多少有這個因素,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他沒有提醒之前,我幾乎沒有意識到。可見,他寬闊的學術視野和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實在令人嘆服。     除了學術上的引路人,孔教授還是我難得的人生導師。他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看一個人是否真的心地善良要看他對待比他社會地位低的人的態度,而不是看他如何對待地位高於他的人。大凡一個人能夠關心、善待社會地位低下的人,那他是一個真誠的人道主義者。孔教授自己就是這樣

一個身體力行的人。在關心中國大陸法治整體進步的同時,他更關心很多普通人的命運。記得有一次我從大陸出差回到紐約,他很興奮地告訴我,他最近認識了一個盲人,一個了不起的勇士。他自學法律,為了同村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村民和政府打官司,我們應當幫助他。後來,我們一起去中國大陸出差,他專門介紹了我和這個盲人認識。他還偕同妻子孔珠恩女士(Joan L. Cohen) 一起專門去了山東一個偏僻的叫做東師古村的地方看望這位盲人勇士。隨後,他還熱心奔走,希望找到一個中國大陸法學院為這位盲人提供系統的法律訓練。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是他關心普通人,特別是社會弱勢人群的一顆赤誠之心令人傾服。正如大家後來所知道的那樣,這位勇

士就是舉世聞名的「赤腳律師」陳光誠先生。 可以說,陳光誠先生的事蹟得以為世人所知與孔教授在他危難的每一個時間點提供全力幫助是分不開的;後來他在孔教授的幫助下來到了紐約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學者,並成為大陸維權運動的象徵,也成全了他們之間亦師亦友經歷的一段佳話。     除此之外,孔教授還幫助過很多身陷囹圄的大陸學者和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普通百姓,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由於他平生幫助過的人太多,因此不能記住那些他曾經幫助過的所有人。有一次,我和孔教授在北京嘉里中心酒店等待客人的到來,在大堂裡,一位衣著優雅的女士朝我們走過來,和孔教授熱情地打招呼,寒暄中才瞭解到這是他多年前幫助就讀哈佛大學的一個學生,

現在已經是國內有名的女企業家,但是孔教授似乎已經記不清楚是如何幫助她的,可見他施惠與人而不圖報答的胸懷。     與關心普通人命運一樣,他也關心著自己的朋友。2001年9月11日,紐約遭遇到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那天中午,我和孔教授預定要接待來自越南河內大學法律代表團。當我還沉浸在恐怖襲擊的慘烈景象和極大震撼之中,忽然收到了孔教授的電話。電話那頭他急切地問:「平,你現在哪裡?」我回答還在家裡,他長舒了一口氣,「這是最好的地方。」他就是這樣一個朋友,在危急關頭心裡總是裝著別人,並在第一時間發出問候,這件事至今仍讓我感動不已。那天恐襲之後,曼哈頓的地鐵自十四街以下完全停開,坐落在西四街的紐約

大學早已不通公交,設若我已在距離空襲中心僅二十條街區的紐大附近,人身安全及健康勢必要受到極大的影響。電話裡他不無感慨地說,現在的紐約已經像是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了。那個年代,耶路撒冷經常遭受恐怖襲擊,人人惶惶不可終日。     在臺灣,很多人都知道馬英九前總統和呂秀蓮前副總統是孔教授在哈佛的高足,兩人受他影響甚鉅,回到故土為臺灣的政治民主化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的故事為世人所樂道。而孔教授的門生遍及 臺灣政壇、學界和商界,橫跨藍綠兩黨,有人戲言,如果要在臺灣實現政壇藍綠大和解,孔教授絕對是最合適的調人。早年孔教授為臺灣民主和人權做過不少貢獻,除了為呂前副總統身陷囹圄公開奔走呼籲外,他還挺身

而出為江南命案的受害人崔蓉芝女士提供法律幫助,更是與臺灣律師謝長廷等人一起將國民黨情治部門推到了審判席上,讓世界見證了威權政治體制的殘酷和野橫,據說該案的公開審理也催化了蔣經國先生晚年進行民主化改革的決心,於1986年開放黨禁報禁。     與他在臺灣的影響相比,可能較少有人知曉孔教授在韓國和日本也是非常受尊敬的學者和人權活動家。早在朴正熙專制統治期間,  他為了韓國的民主和人權奔走呼號,並經常批評朴正熙政府。他邀請過當時韓國的政治異議人士訪問哈佛,其中最著名的有後來擔任總統的兩位民主派政治家金大中和金泳三。特別令人稱道的是,1973年  金大中在日本遭到韓國情治人員綁架,就在幾乎慘遭

朴正熙毒手之際,幸得孔教授等人的全力救援方得倖免遇難。 記得2003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我在他辦公室巧遇韓國參加聯合國大會的特使,他為金大中總統帶來對孔教授的問候,足見金大中對孔教授的深厚友誼和感激之情。本人也曾與孔教授的韓國法律界老友聊起當年他曾被朴正熙政府剝奪簽證無法進入韓國的事情,那時,他是韓國人心目中來自美國的人權捍衛者。2019年4月,日本政府鑑於孔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推動日美關係和推廣日本法在美國的研究,特為他頒發了平民最高獎章──旭日勛章,也反映了孔教授在日本學界和外交界的地位。     孔教授夙慧聰穎,博聞強識。他的個人經歷完整靚麗,曾經做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倫和著

名大法官法蘭克福的助理,也曾為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稔熟美國政治和憲法運作,更是做過美國前國務卿艾奇遜的律師同事,這樣的背景,研究憲法似是其學術道路不二之選。但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正是美國反思中國大陸政策失敗、美蘇冷戰進入嚴冬的料峭時刻,他因緣際會選擇了中國法律這個學術的大冷門,除了喜愛中國文化外,也反映了他對世界格局未來走向早有洞見。為此,我常和孔教授戲言,他沒有進軍政壇是美國政治的一大損失。但是,即使作為學者,孔教授關心美國和國際政治絕不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其實,他很早就積極參與了美國對外政策的討論。早在尼克森總統第一任當選之際,他就聯合了以哈佛大學教授為主的學者,向尼克森提出了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關係的新思路,為此,他參與並主持了有費正清、史華茲、白魯遜及傅高義 等人簽名的「致尼克森總統對華關係備忘錄」, 提出美國應當重新審視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並提出了改善兩國關係的一系列政策主張,這也為尼克森最後決定踏上改善美國和中國大陸關係破冰之旅奠定了基礎。難能可貴的是,孔教授和他的學界同仁在提出改善美、中國大陸關係的同時,沒有忘記如何保證臺灣利益,建議政府在解凍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之時,不應該損害臺灣利益。即使在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之後,他也經常關心臺灣的安全和人民的福祉,體現了他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人道關懷。     歷經大國關係的曲折風波,也度過了人生精彩的不同階

段,孔教授來到了鮐背之年。如何來慶祝老人家的九秩壽辰成為他的親朋好友和門生的一個重要話題。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朋友間的商量,大家一致認為,以一本學術文集總結並回顧兩岸法治四十年的變遷是獻給孔教授的最佳生日禮物。蒙孔教授慨允,本人有幸主持了這個暖壽文集的編輯工作。從啟動到聯繫出版,到各位朋友的惠稿、修改和殺青,處處都體現了大家對孔老師的至誠心意與尊敬。甚至在文集收稿截止之後,還有學者聞風要求提供專稿,熱情熱心,可感可掬。對那些因時間原因未能及時賜稿,以及因得知過晚而不克參與的同仁,編者在此深表歉意,好在孔教授至今精神矍鑠,期頤之年再來慶賀亦未為晚。     本書彙集了海峽兩岸及香港頂尖學者

的宏篇鉅著,也有中堅學者的新近力作,內容豐富,主題跨度大,涵蓋了法治憲政原理、法律歷史、刑事司法制度、民商法律,國際人權、仲裁及跨國商業協定等主題,實為難得的學術盛宴。雖然論文主要涉及的是中國大陸和臺灣法律制度,但也收入了對香港最新憲政發展的綜合論述,不啻為文集的另一個亮點。     內容的豐富使得書名成為一大難題,限於本人理解和表述能力,在徵求多方意見後,最終將書名定為「法治流變及制度構建:兩岸 法律四十年之發展」,雖無法涵蓋所有內容,但也反映了作者們對各自領域內的制度構建與法治之間聯繫之關切,若有掛一漏萬之處,還望海內外大家諒解並指正,好在副標題「孔傑榮教授九秩壽辰祝壽 文集」則是

凝聚了各位作者一致的美好心願。文集收錄了來自大陸、臺灣和香港的四十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大作,其中包括二十五位來自大陸的作者,十一位來自臺灣的作者,和四位香港作者。文章圍繞著四個重要的主題展開,涉及大陸、臺灣、香港的現實法律問題、法律歷史及國際經驗。     需要特別提及並致謝的是為文集拔冗撰寫序言的四位作者。他們分別是臺灣的馬英九前總統、呂秀蓮前副總統,以及大陸的江平教授和李步云教授。 馬、呂的序深情回顧了他們在哈佛大學師從孔教授以來的多年私誼以及人生獲益,透露了很多鮮為人知的細節,情真意切、字字珠璣,讓人回味良久,不能忘懷。與孔教授同齡的江平教授不僅是大陸的學界領袖,更是知識份子的

脊骨,在回顧了與孔教授個人友誼之餘,他對孔教授作出了高度評價,也代表了很多大陸學者的心聲。而李步云教授作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和法治思想的啟蒙者之一在序言裡,講述了和孔教授在法治和人權研究領域的交集,也印證了孔教授致力於幫助中國大陸建立法治的艱難歷程。令人動容的是編者在徵詢李教授撰序之時,他雖抱恙在家,卻欣然命筆,可見他對孔教授的一片真摯友情。     通常文集體例中會設置導讀部分,簡略分析各篇文章,旨在幫助讀者理解論文,梳理脈絡並拋磚引玉,然而,編者無意在此狗尾續貂。事實上,每篇文章都有自己原汁原味的闡述,唯有讀者細細品讀之後方會有深切體會。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鑑於兩岸政治現實和法律語境之

迥異,作者對各自的主題採用了不同的語彙和表達邏輯,做了力所能及的論述,所揭示之觀點與結論應當置於各自的環境下加以理解和考慮才不至偏頗。這一點,熟知兩岸情形的學者專家不難理解,唯新人恐易產生誤解,在此,編者期待讀者品讀之餘,幸勿遽下結論。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鑑於本文開篇所述原因,孔教授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分別使用了不同的中文名,為了尊重事實,文集對作者們按照與孔教授的交往習慣對他使用不同稱呼一概予以尊重,以保持原貌。因此,文集中孔教授在不同地方被稱為孔傑榮、柯恩、Cohen、Jerry,不一而足,實乃有意為之,而非疏忽之舉,敬請垂注。     最後,本文集得以成書還要特別感謝中研院的陳玉潔博士

。除了貢獻文章外,她自始至終參與了文集的醞釀製作過程,包括聯絡作者和為孔教授生平做紀事年表,還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共同參與了與出版社討論書稿和設計,並拜訪了相關作者,沒有她的鼎力相助,本書的出版是無法想像的。編者也對元照出版公司參與本書編輯的團隊致以特別謝意和崇高敬意,紀總經理和編輯團隊熱心細緻的工作對本書出版至關重要,她們編輯的專業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我也要對那些默默支持本書出版但不願留名的孔教授朋友們一併致謝,沒有他們的全力支持和奉獻,本書是不可能順利出版的。當然,書中所有可能出現的錯誤和缺點則應該由編者完全承擔,也望讀者不吝指教,以期未來進一步改善

。   虞 平 2020年5月10日 謹識於紐約寓所

「陸」過臺灣:來臺陸生的認同展演與形構

為了解決大陸人稱呼的問題,作者陳詩瑩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赴臺求學的陸生,在經歷了一至兩年的臺灣生活之後,其國族認同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如何得以呈現。本研究的背景在於,陸生赴臺求學不僅僅會面臨到學業上的挑戰,在兩岸當今的政治格局之下,也會面對國族認同、國族想像的衝擊。對一般移民而言,在異國他鄉會被彰顯的國族認同,在一中脈絡下赴臺陸生的國族想像會經歷什麼樣的變化過程?他/她們的國族認同又如何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被展演?本研究主要採用深度訪談法作為蒐集資料的方法,合計共15位受訪者。同時,配合本身也作為陸生的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與陸生的互動經驗作為田野資料的補充。這個研究顯示,透過日常生活中對兩岸社會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指認,赴臺陸生的國族想

像雖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但是衝擊過後,陸生以中國國族對兩岸關係的想像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不過陸生以中國國族來想像兩岸關係的基礎卻發生了改變:從以往的更加偏重以情感、文化聯結來建構中國國族認同,轉變為更依賴以國家經濟發展來建構優越中國國族下的兩岸關係想像。在臺陸生的國族認同展演常是以壓抑方式呈現。本研究認為這是在於,無論是臺灣社會整體,輿論媒體對中國大陸、大陸人的負面呈現,或是透過制度政策對陸生產生的排擠效應,都讓陸生意識到,在臺灣「中國人」並不是值得驕傲的身分,往往是意謂著威權、不民主、落後、素質低等負面評價。此外,陸生在臺國族展演的壓抑也是為了維護對自身階級身分的想像,而試圖與臺灣人想像

中的「中國人」做出區隔。但本研究同樣指出,由於親疏關係的影響,陸生與臺灣人的互動可能會由跨群體溝通轉為個人層面的溝通,這種情境之下,對國族身分的不強調並不意謂著認同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