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食品加工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家庭式食品加工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曹健寫的 研究美食的人都該了解的釀知識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金春勝食品冷凍股份有限公司也說明:本公司創立至今四十年餘擁有罐頭食品加工廠、冷凍廠,秉持誠實、品質、服務第一 ... 野村食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六十四年,響應家庭即工廠的號召, ...

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蔡碩文所指導 侯昕辰的 以真空浸漬法賦予帶殼花生新風味 (2019),提出家庭式食品加工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落花生、真空浸漬、壓力鍋、油溶性香精、界面活性劑、創新產品。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系 黃登福、蔡永祥所指導 黃秋菊的 鮪魚、油魚及虱目魚之組織胺及相關衛生品質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組織胺、組織胺生產菌的重點而找出了 家庭式食品加工廠的解答。

最後網站劃時代改變,小農加工正式取得法源!立院三讀通過 - 上下游則補充:立院三讀通過,農地或農舍可做初級食品加工 ... 外界擔心此法上路後是否造成另類農地工廠林立,農委會表示,申請者須有實際從事農業生產,才會容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家庭式食品加工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研究美食的人都該了解的釀知識

為了解決家庭式食品加工廠的問題,作者曹健 這樣論述:

美食人人愛吃,調味料你懂多少? 工廠取代廚房,吃進一肚子的添加物你知道嗎? 從食品加工廠回到自家的陽台和廚房, 敎你認識醬油、豆豉、豆腐乳、味噌等, 你不可不知的釀知識, 做個真正的美食家。   社會上的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現代人的健康意識抬頭,   不如自己動手做。   自己種的蔬果吃得更健康,   自己釀的食品吃得最安心。   若是做得好吃,   還可以做個生意,一舉兩得!   不論是年輕人返鄉務農,   開創新天地,   還是都市人下鄉種地,   享受田園樂趣,   本書集傳統食品發酵之大成,   從發酵微生物到生產工藝,   包括工廠生產到家庭式手工製作流程,

  是有意從事傳統發酵食品工作者必備的參考書。 本書特色   專業性:作者為專業醬油釀造人,經歷豐富,對台灣、泰國、中國大陸市場上的釀造產品了解極深。   多樣性:從釀造醬油到自製醬油調味料、豆豉、豆腐乳、味噌,自家陽台就可以小量生產。   實用性:材料都用百分比計,便於直接以主要原料換算所有次要原料。作法直接做成製作流程,一目了然。 名人推薦   國立屏東技大學農學兼食品學系教授吳明昌   德國維克團台灣善品事部總經理謝世淳   國立屏東技大學食品學系教授謝寶全   專業推薦

以真空浸漬法賦予帶殼花生新風味

為了解決家庭式食品加工廠的問題,作者侯昕辰 這樣論述:

帶殼花生為廣受國人喜愛休閒點心之一,然而市售之帶殼花生包裝產品主要有焙炒、烘乾和冷凍等。帶殼花生產品口味多樣化之研發需仰賴浸漬液調味,藉由配置不同風味之浸漬液並將花生放入浸泡,使調味浸漬液由外殼滲入殼內,讓花生仁吸收且賦予新風味。但花生殼多半由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雖呈多孔質,但表面還是覆蓋一層角質層,對調味浸漬液滲入形成阻礙。除了大型加工廠外,家庭式等小型工廠多利用常溫常壓浸漬4~5天方式以進行賦味,但容易造成浸漬液發霉腐敗,衛生品質堪憂,最終進行熱風乾燥時,為了使風味不易散失,故利用不超過60℃之低溫乾燥方式,但需要乾燥長達48小時才能達到目標水活性,因此也消耗大量能量和時間。因此本研究利

用滾石處理清洗方式並對比傳統水洗處理方式是否對不同濃度之氯化鈉溶液和蔗糖溶液有影響,從對照組結果相比,滾石處理之樣品其整體重量吸水率增加約11%,外殼甚至增加約46%。為了改善常壓浸漬之缺點,本研究進而利用真空浸漬法浸漬2小時,可以大幅縮短浸漬時間,和常壓浸漬後之樣品相比,其整體重量吸水率更提升26%,並藉由電導度、折射率和吸光值等測量,以銜接第二階段之探討。接續配置不同配方:不同濃度之油溶性起司香精、起司香料粉、複合型界面活性劑、蔗糖、氯化鈉等,並加入壓力鍋製程進行探討,最後利用兩段式熱風乾燥80±2℃和135±2℃,在2個小時內即達目標水活性其口感也一致受消費者喜愛。經消費者感官品評後能判

別出不同強度之風味差異,從鹹起司風味樣品之感官品評結果為添加0.06%油溶性起司香精濃度最受消費者喜愛;甜起司風味樣品則為添加0.18%油溶性起司香精但無壓力鍋製程最受歡迎,兩者在消費者接受性品評¬-七分法中,整體喜愛程度皆達4.9分以上,因此適合更近一步評估和檢討以進行產品包裝。最後以市面上廣泛流通之蒜味帶殼花生產品和以真空浸漬法之蒜味帶殼花生樣品進行感官品評,結果以真空浸漬法之樣品大獲消費者喜愛,由此可推斷其法可應用於帶殼花生賦味之應用。

鮪魚、油魚及虱目魚之組織胺及相關衛生品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家庭式食品加工廠的問題,作者黃秋菊 這樣論述:

組織胺中毒主要發生在食用鮮度不佳之鯖科魚類,因此稱為鯖科魚類中毒症,但在游離組胺酸含量較高的魚類,如旗魚、鬼頭刀等亦常發生;台灣每年幾乎都會發生因食用旗魚排所導致之組織胺中毒事件。首先,本研究為了解一般市售水產加工品及其組織胺生產菌之來源,乃自實施危害分析重要管制制度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HACCP) 之水產加工廠及未實施HACCP之水產加工廠採集魚肉樣品及環境檢體以進行衛生品質分析,以及組織胺生產菌之分離。研究結果顯示,經HACCP認證工廠魚肉樣品之總揮發性鹽基態氮 (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

ogen, TVBN)、大腸桿菌群與總生菌數 (Aerobic plate count, APC) 含量明顯低於無HACCP認證水產加工廠之魚肉樣品;在環境表面檢體方面,HACCP認證工廠有較低之核苷酸 ATP與APC數值,顯示HACCP認證水產加工廠有較良好之衛生品質。其次,自魚肉與環境檢體中分離出15株組織胺生產菌,分別可於1% Histamine 之TSBH 中產生2.3-561.5 ppm Histamine,其中有13株屬於腸內菌科細菌,2株屬於Staphylococcus spp.。其次,採集市售水產加工廠生產之鮪魚糖製品進行衛生品質與魚種鑑定調查,結果顯示有61.8% (21/3

4) 樣品之TVBN值超過鮮度標準,且大部分皆為散裝之鮪魚糖。而所有樣品之組織胺含量皆低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USFDA) 之限量標準 (5 mg/100 g);另分離出4株弱組織胺生產菌。另外,以基因鑑定技術鑑定出鮪魚糖之原料魚種皆為鮪魚,但有26.5% (9/34) 之樣品有扁花鰹、巴鰹與正鰹之魚肉摻入。接著分析一般市售之鱈魚排、油魚排及油魚子之組織胺相關衛生品質,結果顯示少數魚排與油魚子樣品之APC超過食品衛生標準限量規定 (6.47 log CFU/g);在組織胺含量方面,所有樣品之組織胺含量皆低於USFDA之限量標準 (5 mg/100 g)。另分別自鱈魚排、油魚排及油魚子中分離出

4株、4株與1株之低產量組織胺生產菌;再者,以基因鑑定技術分析得知有31.6% (13/41) 之鱈魚排樣品是由薔薇帶鰆 (Ruvettus pretiosus) (17%, 7/41) 與馬舌鰈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 (14.6%, 6/41) 所假冒;此外,大部分油魚排與油魚子之魚種屬於鱗網帶鰆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少部分屬於薔薇帶鰆 (R. pretiosus)。市售虱目魚乾均為家庭式生產以鹽醃日曬而成,品質參差不齊,於室溫下販售,食用衛生品質堪慮,亦曾有中毒事件發生。為改良虱目魚乾之加工方法,故本實驗將新鮮虱

目魚以不同施鹽濃度 (0%-15%) 與乾燥方法 (日曬乾燥法、55℃熱風乾燥法、35℃熱風乾燥法、15℃冷風乾燥法) 製得虱目魚乾製品並分析其衛生品質,結果以冷風乾燥所製得之成品具較佳之衛生品質,且適量施鹽有助於降低或抑制成品相關微生物生長與組織胺含量,而未施鹽 (0% NaCl) 之35℃ 熱風乾燥法與日曬乾燥成品之組織胺含量較高 (>67.4 mg/100 g),並有較差之微生物與化學品質,有造成組織胺中毒風險存在。另外,將日曬與55℃熱風乾燥製成之虱目魚乾製品以不同包裝方式 (聚乙烯塑膠袋及真空包裝) 及不同溫度貯藏,得知當貯存溫度增加時,APC、TBA、TVBN和Histamine等

含量會隨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而在相同乾燥方式與貯存溫度下,真空包裝者較PE包裝者有較佳之衛生品質。最後,將不同原料鮮度之虱目魚以日曬法製成魚乾在不同溫度下貯存,結果可知不同原料鮮度製成之虱目魚乾於4℃貯存較25℃貯存可延緩APC、 pH值、TVBN和Histamine含量之增加。於相同溫度貯存時,以C組 (貯放15℃ 96小時組) 之Histamine含量最高,其次為B組 (貯放15℃ 48小時組),D組 (-20℃下貯放2個月組) Histamine較B組為低,但在TVBN值方面兩組相當,A組 (立即處理組) 之TVBN與Histamine含量為最低。故建議虱目魚加工業者應以新鮮原料魚製成魚

乾,若是當虱目魚大量產出或斃死時,應盡速冷凍保鮮以維持較佳虱目魚乾之衛生品質。